供销科!
这在国营厂里,可是最有油水、最有权力的部门之一!
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而副科长,更是厂里的中层领导,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罗阳才多大?二十出头!
进厂才几年?
现在,竟然要一步登天,成为全厂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我反对!”
一个声音立刻响了起来。
是供销科的老科长,姓钱,一个快五十岁的油滑胖子。
“张厂长,我不是对罗阳同志有意见。他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提拔干部,要讲究资历,讲究流程!他太年轻了,一步提到这个位置,恐怕难以服众啊!”
钱科长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是啊,厂长,这不合规矩。”
“供销科的工作很复杂,不是光有冲劲就行的。”
一时间,附和声四起。
张宇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正要发作,罗阳却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那些反对的人,而是径直走到了会议室的黑板前。
他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下了一串数字。
“一个月,五千套服装,销往南海郡、临江府两地。”
“半个月,八千个轴承,供应周边七家机械厂。”
“这是我承包的车间,目前的销售数据。”
罗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钱科长。
“钱科长,我想请问一下,咱们供销科上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
钱科长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上个季度?
上个季度供销科连一笔像样的订单都没谈下来!全靠着一些零敲碎打的维修订单过活,销售额几乎为零!
罗阳的问题,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我同意厂长的提议!”
一个副厂长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我也同意!现在厂子都快活不下去了,还讲什么老规矩!谁能给厂子拉来订单,谁就该上!”
“没错!就让罗阳干!”
墙头草们立刻调转了风向。
张宇看着罗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小子,不光能干事,还懂得怎么在复杂的环境里保护自己,争取支持。
任命,全票通过。
罗阳,正式成为了红星机械厂供销科副科长。
消息传出,整个红星厂再次轰动。
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他们知道,罗阳上台,意味着厂子有救了,他们的饭碗,保住了!
当晚,厂里为罗阳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庆功宴。
宴会上,钱科长端着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走了过来。
“罗科长,年轻有为啊!以后,供销科就要靠你多多费心了。”他的话里带着刺,“不过,销售可不比生产,光靠产品好可不行。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水深着呢!”
他这是在倚老卖老,暗示罗阳在销售领域还是个嫩雏。
罗阳笑了笑,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
“钱科长说的是。”
“不过在我看来,所有的人情世故,在绝对的利益面前,都一文不值。”
“我的任务,不是去跟人搞关系。”
罗阳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而是去创造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利益。”
钱科长脸上的假笑,僵住了。
成为供销科副科长,意味着罗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
一边,是南海郡那个充满活力、野蛮生长的私营服装作坊。
另一边,是临江府这个体制僵化、百废待兴的国营机械厂。
如何平衡两边的工作,成了他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制定了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工作规划。
每个月,他将有一半的时间,留在红星厂。
在这一半时间里,他要负责供销科的日常工作,开拓新的轴承销售渠道,同时还要监督车间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
另外一半时间,他将南下南海郡。
他要亲自坐镇服装作坊,把握最新的市场潮流,设计新款式,并且为作坊的下一步扩张,寻找新的机会。
这个计划一拿出来,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罗科长,你这样两头跑,身体吃得消吗?”
“是啊,一个月一半时间不在厂里,供销科的工作怎么办?”
“还有路费,这一个月来回一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面对众人的疑虑,罗阳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在红星厂的办公室里,以个人的名义,申请安装了一部长途电话!
在这个年代,私人电话都是稀罕物,更别提能打长途的了。
光是安装费和押金,就花了他近千块。
“以后,我不在厂里的时候,每天晚上八点,会准时和厂里通话。任何紧急事务,都可以通过电话找到我。”
当电话安装好的那天,整个办公楼的人都跑来围观,看稀奇。
他们无法想象,罗阳竟然舍得每个月花上几百块钱的话费,只为了遥控工作。
第二,他提拔了孙师傅,担任生产车间的技术总管。
全面负责车间日常的生产调度和技术把关。
同时,他又从厂里提拔了一个叫李梅的年轻女工,担任车间的生产文员,专门负责统计订单、核算工资、对接供销科。
李梅心思缜密,做事认真,是罗阳在改革过程中发现的好苗子。
他把南海郡那套先进的表格化管理方法,原封不动地教给了李梅。
从此,车间的每一笔订单,每一件产品,每一分钱的成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第三,他建立了一条稳定的物流渠道。
他利用之前在跑运输时积累的人脉,找到了一个专门跑临江府到南海郡线路的货车司机。
以每个月一百块的“顾问费”,让这位司机成了他的专属信使和货运员。
每个星期,司机会准时将红星厂生产的最新样品、报表和信件,送到南海郡的吴爱国手上。
同时,再将南海郡那边的市场信息、财务报表和服装样品,带回红星厂。
电话线、人才梯队、物流渠道。
通过这三板斧,罗阳在相隔千里的两地之间,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信息与物资交换系统。
他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虽然人分两地,却能将两个战场的所有动态,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在国营厂里,可是最有油水、最有权力的部门之一!
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而副科长,更是厂里的中层领导,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罗阳才多大?二十出头!
进厂才几年?
现在,竟然要一步登天,成为全厂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我反对!”
一个声音立刻响了起来。
是供销科的老科长,姓钱,一个快五十岁的油滑胖子。
“张厂长,我不是对罗阳同志有意见。他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提拔干部,要讲究资历,讲究流程!他太年轻了,一步提到这个位置,恐怕难以服众啊!”
钱科长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是啊,厂长,这不合规矩。”
“供销科的工作很复杂,不是光有冲劲就行的。”
一时间,附和声四起。
张宇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正要发作,罗阳却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那些反对的人,而是径直走到了会议室的黑板前。
他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下了一串数字。
“一个月,五千套服装,销往南海郡、临江府两地。”
“半个月,八千个轴承,供应周边七家机械厂。”
“这是我承包的车间,目前的销售数据。”
罗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钱科长。
“钱科长,我想请问一下,咱们供销科上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
钱科长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上个季度?
上个季度供销科连一笔像样的订单都没谈下来!全靠着一些零敲碎打的维修订单过活,销售额几乎为零!
罗阳的问题,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我同意厂长的提议!”
一个副厂长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我也同意!现在厂子都快活不下去了,还讲什么老规矩!谁能给厂子拉来订单,谁就该上!”
“没错!就让罗阳干!”
墙头草们立刻调转了风向。
张宇看着罗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小子,不光能干事,还懂得怎么在复杂的环境里保护自己,争取支持。
任命,全票通过。
罗阳,正式成为了红星机械厂供销科副科长。
消息传出,整个红星厂再次轰动。
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他们知道,罗阳上台,意味着厂子有救了,他们的饭碗,保住了!
当晚,厂里为罗阳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庆功宴。
宴会上,钱科长端着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走了过来。
“罗科长,年轻有为啊!以后,供销科就要靠你多多费心了。”他的话里带着刺,“不过,销售可不比生产,光靠产品好可不行。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水深着呢!”
他这是在倚老卖老,暗示罗阳在销售领域还是个嫩雏。
罗阳笑了笑,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
“钱科长说的是。”
“不过在我看来,所有的人情世故,在绝对的利益面前,都一文不值。”
“我的任务,不是去跟人搞关系。”
罗阳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而是去创造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利益。”
钱科长脸上的假笑,僵住了。
成为供销科副科长,意味着罗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
一边,是南海郡那个充满活力、野蛮生长的私营服装作坊。
另一边,是临江府这个体制僵化、百废待兴的国营机械厂。
如何平衡两边的工作,成了他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制定了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工作规划。
每个月,他将有一半的时间,留在红星厂。
在这一半时间里,他要负责供销科的日常工作,开拓新的轴承销售渠道,同时还要监督车间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
另外一半时间,他将南下南海郡。
他要亲自坐镇服装作坊,把握最新的市场潮流,设计新款式,并且为作坊的下一步扩张,寻找新的机会。
这个计划一拿出来,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罗科长,你这样两头跑,身体吃得消吗?”
“是啊,一个月一半时间不在厂里,供销科的工作怎么办?”
“还有路费,这一个月来回一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面对众人的疑虑,罗阳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在红星厂的办公室里,以个人的名义,申请安装了一部长途电话!
在这个年代,私人电话都是稀罕物,更别提能打长途的了。
光是安装费和押金,就花了他近千块。
“以后,我不在厂里的时候,每天晚上八点,会准时和厂里通话。任何紧急事务,都可以通过电话找到我。”
当电话安装好的那天,整个办公楼的人都跑来围观,看稀奇。
他们无法想象,罗阳竟然舍得每个月花上几百块钱的话费,只为了遥控工作。
第二,他提拔了孙师傅,担任生产车间的技术总管。
全面负责车间日常的生产调度和技术把关。
同时,他又从厂里提拔了一个叫李梅的年轻女工,担任车间的生产文员,专门负责统计订单、核算工资、对接供销科。
李梅心思缜密,做事认真,是罗阳在改革过程中发现的好苗子。
他把南海郡那套先进的表格化管理方法,原封不动地教给了李梅。
从此,车间的每一笔订单,每一件产品,每一分钱的成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第三,他建立了一条稳定的物流渠道。
他利用之前在跑运输时积累的人脉,找到了一个专门跑临江府到南海郡线路的货车司机。
以每个月一百块的“顾问费”,让这位司机成了他的专属信使和货运员。
每个星期,司机会准时将红星厂生产的最新样品、报表和信件,送到南海郡的吴爱国手上。
同时,再将南海郡那边的市场信息、财务报表和服装样品,带回红星厂。
电话线、人才梯队、物流渠道。
通过这三板斧,罗阳在相隔千里的两地之间,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信息与物资交换系统。
他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虽然人分两地,却能将两个战场的所有动态,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最新章节,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最新章节,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