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科!

  这在国营厂里,可是最有油水、最有权力的部门之一!

  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而副科长,更是厂里的中层领导,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罗阳才多大?二十出头!

  进厂才几年?

  现在,竟然要一步登天,成为全厂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我反对!”

  一个声音立刻响了起来。

  是供销科的老科长,姓钱,一个快五十岁的油滑胖子。

  “张厂长,我不是对罗阳同志有意见。他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提拔干部,要讲究资历,讲究流程!他太年轻了,一步提到这个位置,恐怕难以服众啊!”

  钱科长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是啊,厂长,这不合规矩。”

  “供销科的工作很复杂,不是光有冲劲就行的。”

  一时间,附和声四起。

  张宇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正要发作,罗阳却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那些反对的人,而是径直走到了会议室的黑板前。

  他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下了一串数字。

  “一个月,五千套服装,销往南海郡、临江府两地。”

  “半个月,八千个轴承,供应周边七家机械厂。”

  “这是我承包的车间,目前的销售数据。”

  罗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钱科长。

  “钱科长,我想请问一下,咱们供销科上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

  钱科长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上个季度?

  上个季度供销科连一笔像样的订单都没谈下来!全靠着一些零敲碎打的维修订单过活,销售额几乎为零!

  罗阳的问题,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我同意厂长的提议!”

  一个副厂长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我也同意!现在厂子都快活不下去了,还讲什么老规矩!谁能给厂子拉来订单,谁就该上!”

  “没错!就让罗阳干!”

  墙头草们立刻调转了风向。

  张宇看着罗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小子,不光能干事,还懂得怎么在复杂的环境里保护自己,争取支持。

  任命,全票通过。

  罗阳,正式成为了红星机械厂供销科副科长。

  消息传出,整个红星厂再次轰动。

  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他们知道,罗阳上台,意味着厂子有救了,他们的饭碗,保住了!

  当晚,厂里为罗阳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庆功宴。

  宴会上,钱科长端着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走了过来。

  “罗科长,年轻有为啊!以后,供销科就要靠你多多费心了。”他的话里带着刺,“不过,销售可不比生产,光靠产品好可不行。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水深着呢!”

  他这是在倚老卖老,暗示罗阳在销售领域还是个嫩雏。

  罗阳笑了笑,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

  “钱科长说的是。”

  “不过在我看来,所有的人情世故,在绝对的利益面前,都一文不值。”

  “我的任务,不是去跟人搞关系。”

  罗阳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而是去创造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利益。”

  钱科长脸上的假笑,僵住了。

  成为供销科副科长,意味着罗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

  一边,是南海郡那个充满活力、野蛮生长的私营服装作坊。

  另一边,是临江府这个体制僵化、百废待兴的国营机械厂。

  如何平衡两边的工作,成了他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制定了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工作规划。

  每个月,他将有一半的时间,留在红星厂。

  在这一半时间里,他要负责供销科的日常工作,开拓新的轴承销售渠道,同时还要监督车间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

  另外一半时间,他将南下南海郡。

  他要亲自坐镇服装作坊,把握最新的市场潮流,设计新款式,并且为作坊的下一步扩张,寻找新的机会。

  这个计划一拿出来,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罗科长,你这样两头跑,身体吃得消吗?”

  “是啊,一个月一半时间不在厂里,供销科的工作怎么办?”

  “还有路费,这一个月来回一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面对众人的疑虑,罗阳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在红星厂的办公室里,以个人的名义,申请安装了一部长途电话!

  在这个年代,私人电话都是稀罕物,更别提能打长途的了。

  光是安装费和押金,就花了他近千块。

  “以后,我不在厂里的时候,每天晚上八点,会准时和厂里通话。任何紧急事务,都可以通过电话找到我。”

  当电话安装好的那天,整个办公楼的人都跑来围观,看稀奇。

  他们无法想象,罗阳竟然舍得每个月花上几百块钱的话费,只为了遥控工作。

  第二,他提拔了孙师傅,担任生产车间的技术总管。

  全面负责车间日常的生产调度和技术把关。

  同时,他又从厂里提拔了一个叫李梅的年轻女工,担任车间的生产文员,专门负责统计订单、核算工资、对接供销科。

  李梅心思缜密,做事认真,是罗阳在改革过程中发现的好苗子。

  他把南海郡那套先进的表格化管理方法,原封不动地教给了李梅。

  从此,车间的每一笔订单,每一件产品,每一分钱的成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第三,他建立了一条稳定的物流渠道。

  他利用之前在跑运输时积累的人脉,找到了一个专门跑临江府到南海郡线路的货车司机。

  以每个月一百块的“顾问费”,让这位司机成了他的专属信使和货运员。

  每个星期,司机会准时将红星厂生产的最新样品、报表和信件,送到南海郡的吴爱国手上。

  同时,再将南海郡那边的市场信息、财务报表和服装样品,带回红星厂。

  电话线、人才梯队、物流渠道。

  通过这三板斧,罗阳在相隔千里的两地之间,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信息与物资交换系统。

  他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虽然人分两地,却能将两个战场的所有动态,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最新章节,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