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民刚睡着,就听到徐燕喊他。

  “怎么了?徐姐。”

  徐燕愣了一下,陈卫民竟然喊她徐姐?

  “刚才我看到有人骑马跟着火车跑。”

  陈卫民爬到窗户边上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车厢连接处,有三个男人正在攀爬。

  看来,今天不能善了了。

  陈卫民赶紧把现金全部塞到了座位底下。

  “老板,你快看。”

  陈卫民又趴在窗户上一看,叹了口气。

  他们上来不是抢劫的,而是扒包裹。

  这一辆火车,除了三节车厢是客运以外,其他的全都是货运,而且基本以邮政包裹为主。

  这一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破产。

  陈卫民决定还是给他们提个醒。

  “两位老板,醒醒。”

  对面两个男人醒过来,茫然的问道:“陈老板,怎么了?”

  “有人在偷货物,不知道有没有你们的。”

  对方一听,赶紧站起来向窗外看去。

  “有小偷,有小偷。”,对方大声喊了句,“他们在偷邮包,他们在偷邮包。”

  车厢里彻底炸了。

  很多人的身家都在邮包上,万一自家货物被偷了,哭都找不到地方,因为这个年代可没什么保险补偿这一说。

  “打死他们。”

  人群开始激愤起来。

  随后,所有人都往邮包车厢跑去。

  陈卫民透过窗户看到,当劫匪发现已经被发现后,果断跳车走了。

  折腾了一晚上,周六的早上到了新西伯利亚车站。

  新西伯利亚市是苏联西伯利亚州的首府,属于远东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从沙俄时期,政府就开始向西伯利亚州移民,一直到苏联时期也没断过。

  当然,苏联时期不叫移民,叫建设西伯利亚州。

  新西伯利亚市有非常多的重工业,以机械制造和采矿业为主,陈卫民看不上,也不想搞这个。

  陈卫民从新西伯利亚市下车,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这里有一个上辈子的熟人,西伯利亚军区副司令员伊利盖夫的儿子,巴莎耶夫。

  苏联解体之后,伊利盖夫成了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员。

  巴莎耶夫成了牛盾的合作伙伴,而且陈卫民后来自己单干,也得到过巴莎耶夫的帮助。

  当然,这辈子来说,巴莎耶夫还不认识陈卫民。

  但是陈卫民对巴莎耶夫非常熟悉,知道他的一些喜好。

  只要和他接上头,未来自己在苏联的道路才会顺畅很多,才能通过他拿到足够多的物资,比如,军区报废的汽车。

  新西伯利亚火车站立刻变成了集贸市场。

  两人一下车,浑身打了个哆嗦。

  燕京已经快到零度了,可这里依然天寒地冻,温度大概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幸好两人都有准备,毛衣毛裤加军大衣,御寒神器。

  徐燕忽然反应过来一件事,着急的说道:“我的车票到莫斯科,咱才走了一半,我让他们退钱。”

  陈卫民一把拉住徐燕,“傻姐姐哦,什么退钱不退钱?赶紧出去吧。”

  “好几百呢。”

  一千块都来不及让人家退钱了。

  陈卫民让徐燕帮他挑着担子,自己从麻包里拿出来了十块手表。

  “手表,电子手表,高档货,稀罕货。”

  陈卫民必须先处理一部分货物,否则,他连酒店都住不起。

  新西伯利亚市也有便宜的酒店,但是,要想找巴莎耶夫,就必须去固定的地方。

  陈卫民不知道现在的价格,但是92年,他们住在军区招待所的时候,一天一百美元。

  “上帝啊,带日历的?”

  陈卫民介绍道:“还带星期,不用上弦,哪怕几天不带,表都不会停。”

  立刻有人围了上来。

  “多少钱?”

  “六十美元一块。”

  “上帝啊,太贵了。”

  “嗨,同志,这可是稀罕货,华夏那边价格高昂,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运输电子手表,要知道,一块机械手表都有一百美元了。”

  “不不,欧洲的机械表价格便宜了很多,大概只有四五十美元。”

  陈卫民耸了耸肩,“抱歉,我必须卖六十美元,如果你们不要,我就出站寻找代理商。”

  “请稍等,请稍等,你的价格太高,我们商量一下。”

  陈卫民也不着急,等了五分钟。

  对方三个人联合吃下了陈卫民的十块电子手表。

  “同志,还有吗?”

  “没了,其他的都是卫生纸。”

  “卫生纸我们也要。”

  陈卫民不再搭理他们。

  十块表,六百美元,没天理了。

  陈卫民的定价策略很简单,与国内价格基本一致,但是货币符号换成美元。

  就这,陈卫民都觉得亏了。

  如果到了莫斯科,估计八十美元都有人要。

  但他今天必须快速处理十块手表,以便供应他在新西伯利亚市的花销。

  六百美元到手。

  估计这三个倒爷也能赚不少钱,物以稀为贵,燕京手表在苏联肯定能卖个好价格。

  陈卫民和徐燕挑着胆子出来,立刻被人围住了。

  “同志,卖吗?”

  这句话听着真别扭。

  “抱歉,不卖。”

  徐燕很好奇,陈卫民怎么就会说一口蹩脚的俄罗斯语呢?

  “老板,这里人更多,如果在这卖,价格可能会更高。”

  “徐姐,教你一招,他们连站台都进不去,你说他们有实力吗?”

  徐燕恍然大悟。

  两人挤出新西伯利亚火车站,立刻又被人围住了。

  “华夏来的同志,有酒吗?”

  “同志,请问有罐头吗?”

  ……

  陈卫民一律不搭理。

  只有陈卫民和徐燕在新西伯利亚下车,其他倒爷依然选择见站售卖,大部分货集中到莫斯科销售。

  莫斯科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叫切尔基佐夫大市场,基本都是华夏倒爷充斥其中,其中又以燕京人为主。

  “同志,用车吗?”

  看到出租车,陈卫民拉着徐燕钻了进去。

  “同志,刀了刀了。”

  “没问题,去军区招待所。”

  对方一听竟然是去军区招待所,微微有点吃惊,回头看了陈卫民一眼。

  “同志,哪个军区?”

  “当然是西伯利亚军区,我是军区副司令员伊利盖夫的儿子巴莎耶夫的好朋友。”

  司机犹豫了一下。

  这个华夏人竟然认识这么厉害的人物?

  “五美元,或者两罐罐头。”

  “五美元,走吧。”

  拉达汽车,没有空调,四处漏风。

  在零下二十度里飞奔,那种感觉真酸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