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罐头五百吨。

  牛肉罐头二十吨。

  水果罐头一百火车皮。

  水果二十火车皮。

  蔬菜二十火车皮。

  皮衣一火车皮。

  皮鞋一火车皮。

  羽绒服一火车皮。

  围巾帽子等一火车皮。

  药品物资一火车皮。

  其他物资十火车皮。

  一共不到两百火车皮的物资。

  “给我们的?”

  “包括德墨忒尔的。”

  “陈,太少了,不够。”

  “安德烈同志,你应该明白,美国波音737-400型号,比你们的耗油量低,载客量相当,虽然他们的价格略贵,但是华夏还是喜欢买美国波音,你们的图154在华夏市场很小,如果我拿到了飞机,但是卖不出去,我要亏一大笔钱。”

  “如今,除了我以外,我真不知道谁还会购买你们的飞机,与其放在仓库里,还不如换成有价值的物资,这批物资足够你们两个单位熬一年时间,说不准一年后,你们的经济状况好转了呢?”

  “这点我承认,只要政府下定决心走美国的制度和路线,苏联一定能够好起来。”

  “所以,你们的当务之急是活下去,而不是为两年以后考虑。”

  安德烈沉默了。

  白天鹅跳完了。

  几个男人都明白,陈卫民在和对方沟通,所以房间内安静下来,连苏联小姐姐都不敢说话。

  陈卫民主动帮安德烈点燃香烟,“安德烈,我还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设计一款图144私人飞机,我会额外支付费用。”

  “陈,再增加点,否则我无法说服德墨忒尔。”

  “您希望增加多少?”

  “我们不挑物资,但是总量增加到三百火车皮,见物资交付飞机。”

  陈卫民想了想,说道:“我们草签一份协议,不管这件事成不成,元旦之前我先提供两火车皮水果和十火车皮水果罐头,足够你们熬过冬天,半年之后,如果我说飞机卖不出去,那批物资当违约金,如果我能够卖出去,其他物资随后就送到,如何?”

  “成交。”

  虽然水果和水果罐头不能顶饱,但是有了物资就可以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换,足够他们熬过该死的冬天。

  “安德烈,咱们合作愉快。”

  “你的私人飞机有什么要求?”

  陈卫民把自己想象中的私人飞机讲了一遍。

  安德烈一听,比第一代图154的参数还要低,第一代图154完全能够满足他的要求。

  “没问题,按照图154的价格交易即可。”

  “局长同志,飞机可以飞欧洲吗?我的意思是,你们的图系列飞机拿到欧美的适航证了吗?”

  “当然,早在七十年代,我们就已经拿到了欧美的适航证。”

  陈卫民心中大定,“安德烈局长,合作愉快。”

  “哈哈,合作愉快,不过你买了飞机交给谁运营?”

  “放心吧,会有运营主体的。”

  事情谈妥了,陈卫民拍了拍巴掌,“我的姑娘们,唱起来吧,喝起来吧。”

  “哈哈,对,喝起来吧,乌拉……”

  晚上,陈卫民醉醺醺的回到别墅。

  趁着自己还有记忆,陈卫民先把要交给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的物资交代清楚,安排人去调度。

  第二天,陈卫民看到了张贺提交的报告。

  按照目前的物资运送速度,要到明年的五月份,才能全部运输完毕。

  废旧钢铁、高尔基新追加的五千辆汽车,想想就觉得头疼。

  何况,捷尔曼还在搞莫斯科人汽车厂的库存,不知道能搞到多少,估计总数不会小。

  但实在没办法,目前只能搞得到这么多车皮。

  “慧仪,有柳丁的消息吗?”

  “没有。”

  陈卫民几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一下子消失好几个月,没有任何消息,难道柳丁已经被嘎了吗?

  如果过了元旦他还没消息,陈卫民准备冒险亲自去操作操作这件事。

  乌克兰共和国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在苏联内部的地位非常高,而他的首都基辅,在苏联的地位也非常靠前。

  安托诺夫设计局位于基辅的郊区,成立于1946年5月31日的运输机研制机构,以苏联飞机设计师奥列格·康斯坦丁诺维奇·安东诺夫命名。

  1986年,安托诺夫设计局推出了他们的巅峰之作,载重170吨的安-124。

  根据陈卫民得到的情报,最大起飞重量640吨的安-225超重型运输机,也已经制造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检验,估计马上就要首飞了。

  安-225超重型运输机专门为运载航天飞机设计,航天飞机可以趴在他宽阔的机背上。

  货舱内部最大载重两百吨,一直到三十年后,这个纪录都没人打破。

  其他工厂或者设计局都已经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只有安托诺夫设计局依然能够拿到政府的资助。

  可见安托诺夫设计局在苏联境内的地位有多重要。

  陈卫民下了飞机后,和谢尔盖拥抱了一下。

  “谢尔盖,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特别助理杨树林。”

  谢尔盖和杨树林握了握手,笑道:“我感受到了你身上的军人气息。”

  陈卫民哈哈笑了起来,“谢尔盖,你的鼻子太灵敏了。”

  杨树林稍微有点紧张。

  因为军人这个词在异国他乡并不是很好的身份。

  陈卫民又对杨树林说道:“谢尔盖的父亲是叶戈尔,目前任苏共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苏联经济改革委员会的副主任。”

  杨树林非常吃惊。

  他怎么都没想到,陈卫民在苏联的路子这么野。

  对方在苏联境内的身份,比他在国内的地位还要高很多。

  “谢尔盖先生,你好。”

  “杨,你好,欢迎你来苏联。”

  陈卫民问道:“谢尔盖,你怎么到基辅出差?”

  “我并不是来基辅出差,而是去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

  一听黑海造船厂,陈卫民的脑海里立刻想到的瓦良格号。

  陈卫民不动声色的问道:“难道你们要买船?”

  “是的,远东舰队的船已经千疮百孔,我们需要购买新的船只补充,对了,包基洛夫将军让我替他传句话,他说谢谢你的物资。”

  “哈哈,我们都是朋友,如果将军还需要任何物资,请告诉我。”

  “谢谢,包基洛夫将军说,如果你愿意,他可以再为你提供一批物资,不过要等你去了远东再谈。”

  “太感谢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