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还觉得不好意思,想弥补一下上辈子对两口子造成的伤害。

  但是现在,我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了。

  “给你们一半,父母的生活也不用你们管。”

  “当真?”

  “但我要借三万块。”

  “没有。”

  “那就免谈,我回去和妈去闹,我要进劳服公司,爸妈一年工资三千多,白给你们一半都不要,天下哪有这种好事?我只是借三万,又不是要你们三万。”

  “别。”,李永红慌了,虽然三万块很多,但是李永红更想要一个体面的工作,何况还有公婆每个月一半的工资。

  怎么算都划算。

  “嫂子,你考虑清楚哈,要是同意,咱们签合同拿钱,要是不同意,就当我没说,我也做不成生意,那就只能去劳服公司了。”

  李永红咬了咬牙说道:“咱们分家,你父母分给你,一半工资给我和你哥。”

  陈卫民微不可察的笑了笑,“成交,你先回去拟合同,晚上我回去就签字。”

  告别李永红,陈卫民又去了燕京市第一面粉厂。

  相对来说,姐姐两口子的生活条件就要好很多。

  姐姐是中专生,毕业后进了粮食局工作,后来调到燕京市第一面粉厂,当了技术科的副科长。

  而姐夫是退伍军人,燕京钢铁厂的司机。

  各位看官可别小看了司机这个职业,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司机,尤其是大车司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

  而且司机的收入之高,可能远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其他国家人员。

  至于为什么收入高?您自己去琢磨。

  陈莲两口子住在第一面粉厂家属区,作为技术科的副科长,陈莲分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

  陈莲看到陈卫民来了,问道:“吃了吗?”

  “吃过了,过来看看你。”,陈卫民一边说着,一边把刘庆抱了起来,“庆庆,想舅舅了吗?”

  刘庆摇了摇头,对于这个狗都嫌的舅舅,才四岁的刘庆没有一丝好感。

  但是陈卫民对刘庆,绝对好感爆棚。

  自己老来孤独的时候,亲侄女都不登门,反倒是外甥隔三差五的过来看看自己,别死家里也没人知道。

  就冲这一点,这辈子就该把这孩子往死里疼。

  刘志强从厨房露出头,“卫民来了?吃了吗?”

  “吃过了,您还没吃?”

  “吃过了,刷碗呢,还喝点不?”

  “不了。”

  陈莲问道:“卫民,你是不是有啥事?”

  “有点事。”

  “我就知道,你没事会来看我和你姐夫?啥事,说吧。”

  “姐,我想做生意。”

  “你?做生意?”,陈莲一脸不信任的看着陈卫民,“你才多大啊?就想做生意?”

  刘志强从厨房出来,笑道:“卫民想做生意怎么了?我们厂老王的儿子,就在中宫村电子一条街卖计算器,人家一天赚的都比我一个月工资都高,他好像还没卫民大呢。”

  陈莲忽然反应过来了,“卫民,你不是想跟我借钱吧?”

  陈卫民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说道:“嘿嘿,知我者,姐姐姐夫也。”

  陈莲的脸一下黑了下来。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弟弟是个什么秉性?

  确切地说,她对两个弟弟的秉性都一清二楚,都是极其自私的主,老二做事都不靠谱,整个铝厂就没人不知道。

  刘志强掏出烟点了一根。

  陈卫民也点了一根,大前门,不带过滤嘴,真呛。

  “你想做什么生意?跟我说说。”

  “我想去苏联。”

  “啥?去苏联?”,陈莲两口子都十分吃惊。

  陈卫民可以瞒任何人,就是不能瞒他俩。

  上辈子,当老大来争那间房子遗产的时候,姐姐和姐夫都帮了自己,证明父母临终遗言把房子留给陈卫民,才让他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流落街头。

  所以,陈卫民对他们格外感激。

  “对,从82年开始,咱们开通了燕京去莫斯科的国际专列,燕京不少人都去苏联做生意,咱们国内烂大街的一些轻工业产品,在苏联当成稀罕货,我听说,一条毛巾在苏联能卖两美元左右。”

  “这么贵?”,陈莲一脸不可思议。

  刘志强问道:“你知道怎么去吗?”

  “知道,一会我就去找中介帮我办护照签证。”

  “卖毛巾?”

  “不,卖毛巾赚不了几个钱,我想卖手表。”

  按照目前华夏往来苏联的规定,每人可以携带两个麻包过关,每个麻包的货值低于五十人民币,可以免税。

  如果扛着两麻包毛巾去,去掉路费等成本,估计只能赚个辛苦钱。

  所以,要带高价值的东西,或者成规模的往苏联倒腾工业产品才有可观的利润。

  而手表是个非常好的选项。

  当然,不是普通的儿童玩具塑料电子手表,而是正儿八经的电子手表。

  前世,牛盾喝高了,多次说过他的发家史。

  他83年因为打架被抓,88年4月份从监狱里放出来,找不到工作,就跟他曾经的狱友刘胜利一起闯荡苏联,当起了倒爷。

  别的倒爷都倒腾服装、白酒和罐头等物资,牛盾找不到货源,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从京城搞了三百块塑料电子手表和一百台计算器试试。

  当时塑料电子手表京城市场价十块,批发价是多少?论斤称,一斤二十块,一块手表不到两块人民币。

  中宫村电子一条街,想要多少有多少。

  塑料电子手表,在欧美是小孩子的玩具,在华夏也开始跌落神坛,已经成为了日用品,但是在苏联,还是稀缺货。

  而且,没人意识到这一点,这就给了牛盾机会。

  此时的牛盾,还在监狱里吃牢饭。

  但是,重活一辈子,陈卫民不可能用塑料玩具开局,他要玩,就要玩的大,玩的有档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