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民出来办公室后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他今天为了增加自己的份量,走了一步险棋。

  只有叶戈尔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智慧,未来他才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吃的满嘴流油。

  为此,陈卫民甚至承诺,他可以帮助叶戈尔稳定西伯利亚和远东军区。

  如何稳定?

  物资!

  “钱还是太少了。”

  陈卫民离开叶戈尔的别墅,发现叶戈尔的秘书阿尔焦姆正在门口等着他。

  “叶先生,我送你回去。”

  “主任同志,辛苦你了。”

  两人上了车之后,阿尔焦姆问道:“叶先生,今晚上你和委员同志的谈话,是基于你个人的想法,还是别人授意你的?”

  陈卫民笑道:“主任同志,麻烦你转告叶戈尔先生,我之所以告诉叶戈尔委员这些话,并不是任何人授意,纯粹是考虑到我和谢尔盖之间的友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阿尔焦姆问道:“你见过伊利盖夫吗?”

  “从来没有。”

  “听说你想要高尔基汽车厂的库存汽车?”

  “是的。”

  “如果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阿尔焦姆说着,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了陈卫民。

  “谢谢主任同志。”

  到了招待所,陈卫民和胡大海叙述了一下今晚上的经过。

  胡大海震惊的看着陈卫民,“老板,你真这么看苏联?你真认为苏联会解体?”

  “难道,你认为现在的苏联,还是十年前的苏联吗?哪怕现在叶戈尔想挽救苏联,也挽救不了了,大厦将倾,非人力可为。”

  胡大海沉默了。

  “老胡,咱们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还是想想明天怎么和高尔基汽车厂的沙尔瓦谈判吧。”

  “谈什么?你不是和谢尔盖谈好了吗?”

  陈卫民小声说道:“老胡,福特公司要求他们拆除十几条生产线。”

  胡大海震惊的看着陈卫民,“你想要他们的生产线?”

  “我不但要他们的生产线,还要他们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员。”

  胡大海被吓着了。

  “不过,我不知道国家允许不允许我开汽车制造厂。”

  胡大海感觉自己的后槽牙要被咬碎了。

  陈卫民的人品没有一点底线了。

  第二天,陈卫民带着索菲亚、胡大海和孙铁军去了四百公里外的下诺夫哥罗德市高尔基汽车厂。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地。

  本世纪初,苏联刚刚成立,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福特汽车公司为苏联提供了一些技术和设备。

  苏联人民用了十七个月,就在高纬度冻土地区,投产了一条汽车生产线。

  几十年时间过去了。

  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再也没有了先辈们的勇气和志气。

  此时的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内空无一人,原本应该机器轰鸣的工厂,此刻安静异常。

  偶尔一两个醉汉看到陈卫民几个华夏人,激动的问有没有白酒。

  他们打听着找到了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办公楼。

  曾经的辉煌,此刻显得那么破败。

  陈卫民隐隐约约听到了一股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老胡,军子,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胡大海指着不远处的大礼堂,说道:“好像从那里传过来的,他们可能在开会。”

  孙铁军说道:“好像喊什么乌拉。”

  “走,过去看看。”

  三人到了礼堂外面,此时,礼堂里面的声音异常清晰。

  “英语?”,陈卫民三人都有点傻眼,因为他们听不懂。

  胡大海的小秘书达索伊娃已经开始翻译起来。

  “伟大的高尔基汽车厂工人们,你们不应该只制造坦克,你们应该制造全世界最伟大的民用越野车,嘎斯越野车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他的设计缺陷……我们福特汽车带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线,带着我们最纯正的友谊来帮助你们……”

  陈卫民几个人听了半个多小时。

  好像一场针对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颜色革命正在实施。

  陈卫民相信,类似的情况不但发生在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甚至很多地方都在发生着类似的演讲。

  胡大海问道:“老板,你说他们信不信?”

  “老胡,你听到欢呼的掌声了吗?你听到乌拉的声音了吗?”

  “难道他们真的信了?”

  “人处在绝境中,哪怕你给他的馒头裹着毒药,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吃下去。”

  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了。

  普通工人入不敷出,整个经济几乎陷入了停滞。

  一方面,他们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像西伯利亚铁矿公司,苏联政府要求他们自负盈亏。

  另一方面,国家有计划的安排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汽车卖给谁?现在几万卢布,根本就不够他们的成本。

  同时,苏联的出口公司按照美元出口了汽车,跟高尔基汽车厂结算的时候,按照官方汇率结算,更加加剧了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亏损。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几乎是跨行业的一刀切,致使整个国家秩序混乱,与市场完全脱节,不,确切地说,他们就没有建立起任何完整的市场经济。

  如果苏联像华夏一样,有自产自足的能力,可能他们的改革也会成功。

  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脱节,他们需要的食物、轻工业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几乎以美元计价,致使食物价格高昂,普通人的卢布收入,根本就吃不饱穿不暖。

  这一点,华夏政府做的比苏联政府要好太多了。

  穷则思变,只是他们思变的方式,掺杂了欧美国家的毒药,那他们的改革能好?

  索菲亚问道:“暴死,他们还有救吗?”

  陈卫民耸了耸肩膀。

  没救了,哪怕苏联的高层想救,也救不了了,此刻,整个苏联社会已经乱了,不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胡,走吧,咱们去找沙尔瓦谈谈,我想尽快把这批车运回国内。”

  沙尔瓦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他站在窗口,看着不远处的大礼堂,听着礼堂内的欢呼。

  看到陈卫民到了,沙尔瓦立刻说道:“陈,我同意了你们的交易,不过,我需要立刻拿到物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