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名为苏德海,是一个年近花甲的清瘦老人,此时受邀坐在了正堂的主位上。

  他抿了一口茶后,用浑浊的目光扫过院中剑拔弩张的两房人。

  “苏明哲,苏斌。”

  他缓缓开口,声音略微有些沙哑。

  “按族里的规矩,父亲还在世时,本不该言说分家,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

  谁知苏斌一听,立刻抓住了话头,抢先一步走出来,满脸悲戚地诉苦道。

  “族长,您说的是啊!我也不想分的,我苏斌自问对三弟尽心尽力,扶养他成家。”

  “可没想到……哎!反被三房记恨,认为我们大房是在压榨他们!我这心里,苦啊!”

  此话一出,立即抢占了道德高点,同时侧面指责苏明哲不悌。

  闻言,苏明哲脸色涨红,嘴唇哆嗦着,却不知如何反驳。

  “族长,大哥这话实在是太言重了。”

  温氏却忽然上前一步,福了一礼道。

  “我三房并非大哥所言的记恨,只是明哲如今也是当爹的人了,墨儿也渐渐大了,总该学着自己当家立户,免得事事还要劳烦长兄和父亲操心。”

  她委婉的表明三房只是想要自立,并不是对方所说的那样,让苏斌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而苏德海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道。

  “好吧,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们夫妻二人可是铁了心要分?”

  “是。”

  苏明哲与妻子对视一眼,坚定地说道。

  “也罢,也罢。”

  苏德海摇着头叹了口气,看向苏老太爷说道。

  “老太公,那您的意思呢?”

  苏老太爷此刻黑着脸,将旱烟在桌上重重一磕,没好气的说道。

  “分分分!既然养不熟,留着也是祸害!我苏家,不养白眼狼!”

  说到这里,他又清了清嗓子,说出了自己的分家方案。

  “田地、粮食四六分,我跟着大房过,所以大房分六成,至于家里这些农具,都给三房。”

  “只是这银子,考虑到文儿要拜师丁侍郎,此事关系到苏家未来,必须要多分些。”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实则却是要将家中所有现钱,全部划归给大房。

  “爷爷。”

  一个清脆的童音突然响起。

  苏墨从温氏身后走出,装作懵懂无知的样子,仰头问道。

  “分家了之后,是不是我们就不用再喝稀粥了?”

  苏老太爷一愣,下意识问道。

  “什么稀粥?”

  “就是平日里我们三房喝的那种,清得都能照见人影的粥啊。”

  苏墨故意用最天真的语气说道,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

  “是不是以后大伯母在房间里偷偷炖肉吃,也不用再关着门,防着我们闻见味儿了?”

  刹那间,院子里瞬间安静了。

  跟着族长过来的几名围观族人,发出了几声压抑的窃笑。

  苏老太爷的脸唰地一下,涨成了猪肝色,咬着牙说道。

  “你……你在胡说什么!”

  “可是《论语》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苏墨歪着头,装作满脸不解。

  “可是爷爷,我们三房是食不饱,大伯一家却是居太安,夫子说这是不均,不平。”

  “你!你!”

  苏老太爷被一个六岁的孩童,当众用圣人言论给顶得哑口无言。

  “小畜生!你都在瞎编些什么?竟然敢污蔑长辈!”

  大房媳妇做出一副泼妇姿态,尖叫着就要扑上来。

  “闭嘴!”

  苏老太爷猛地一拍桌子,喝止了她。

  不是他不想训斥苏墨,但实在是场合不对,不得不拦下大房媳妇。

  家丑不可外扬啊!

  苏德海震惊地看着苏墨,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原以为这只是孩子在胡咧咧,没想到竟然牵扯出了《论语》。

  “苏墨,你还读过《论语》?”

  “读过些许时日,前不久王夫子刚教过。”

  闻言,苏德海来了兴趣。

  他盯着苏墨,沉声问道。

  “那我便考考你,吾日三省吾身的下一句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苏墨对答如流,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

  “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

  “可以为师矣。”

  苏德海深吸一口气,缓缓抚着自己的胡须,口中喃喃道。

  “好,好!不愧是王夫子看重的神童啊!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说着说着,他不禁陷入了沉默。

  说实话,他现在有些纠结了。

  一边是苏斌画的“侍郎门生”这个大饼。

  另一边是眼前这个天资卓绝,已得王夫子青睐的神童。

  到底应该帮衬着那一边呢?

  大房媳妇见族长态度动摇,和她一开始想的不一样,害怕迟则生变,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开始哭诉起来。

  “族长!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文儿的前程可就是苏家的前程啊!”

  “那可是丁家的丁侍郎,一百两银子就能换个入朝为官的坦途啊!”

  “这青砖大瓦房和银钱,必须都得分给我们才行,不然文儿拜师这事,肯定就会被搅黄了啊!”

  听到这话苏德海更是为难,犹豫再三就要开口。

  “族长,我想问大伯几个问题。”

  就在这时,苏墨再次开口道。

  不知为何,苏斌下意识心中一突。

  “敢问大伯,丁侍郎辞官返乡是何时?”

  得到苏德海的同意后,苏墨询问道。

  苏斌下意识回答。

  “就在这几日的事。”

  “那堂兄此前一直在村中,而丁侍郎远在京城。”

  苏墨的目光转向苏斌,语气捉摸不定。

  “请问大伯,堂兄是何时,何地得到的丁侍郎青睐?”

  苏斌额头见汗,但还是狡辩道。

  “我……我是找的丁家管事!”

  “好,姑且相信你。”

  苏墨点了点头,没有在意苏斌的狡辩,继续质询下去。

  “那我再请问族长,依我大业一朝,可有管事能替朝廷官员做主收徒?还是这管事是在打着丁家名号,为自己谋取这百两白银?”

  听到了苏墨的话,苏德海的眼睛猛地睁大,幡然醒悟了过来。

  苏墨说的有道理啊!苏斌的那套说辞,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却根本站不住脚!

  那一百两银子,十有八九是肉包子打狗!

  “够了!”

  想到这里,苏德海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宣布道。

  “苏家分家一事,对于青砖大瓦房、田地、家中现银等财产,通通一分为二,由两房均分!”

  “不,族长不可啊!”

  闻言,大房媳妇连忙喊叫道。

  “大房若是实在要这青砖大瓦房的话,那就在这田地里,多补一些便是,银钱也是如此。”

  苏德海冷冷地看着她说道。

  随后,他不再理会大房的哭嚎。

  “明日苏斌,苏明哲,你们两房户主,随我去县衙,办理田契地契更名!此事就这么定了。”

  分家结束,族人纷纷散去。

  苏老太爷黑着脸回房,大房一片鬼哭狼嚎。

  苏德海走到三房面前,他没有看苏明哲,而是深深地看了苏墨一眼。

  “明哲,回去后,好好供这孩子读书,说不定会有一番成就。”

  “苏墨,我听说丁家族学不日就要招考,不问出身,只看才学,你也许可以去试试。”

  说着,他拍了拍苏墨的肩膀,鼓励道。

  “若能考入其中,在侍郎门下苦读十余年,或可中个秀才。”

  “族长,我知晓了,定会努力读书。”

  苏墨点了点头,读书肯定会努力的,但丁家族学?就不一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最新章节,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