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秋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梧桐树的叶子便染上了金黄,风一吹,便打着旋儿飘落下来,铺满了人行道。苏砚站在苏氏科技大楼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如同蚂蚁般穿梭的车流,心中一片平静。
距离周明诚案开庭,还有三天。
这三天里,她没有一刻是真正平静的。媒体的围追堵截,董事会的暗流涌动,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对苏氏科技虎视眈眈的竞争者,都让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苏总,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助理小张敲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另外,陈警官来了电话,说庭审的相关事宜已经确认,让您明天过去做最后的陈述确认。”
“好,我知道了。”苏砚转过身,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干练。
小张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苏总,您……紧张吗?”
苏砚看着她年轻的脸庞,上面写满了关切。她忽然想起自己刚接手公司时的模样,也是这般青涩,这般无所畏惧。
“紧张?”她笑了笑,“不,我不紧张。我只是在等一个**。”
一个为父亲,也为她自己,画上的**。
---
陆时衍的律师事务所,坐落在城市另一端的金融中心。
他刚刚结束一场跨国并购的谈判,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鼻梁。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他的合伙人林琛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
“辛苦了,陆大律师。”林琛将一杯咖啡放在他面前,“拿下这个案子,你今年的业绩又可以刷新纪录了。”
陆时衍接过咖啡,浅啜了一口:“案子本身很有挑战性,客户也很专业。”
“我听说了,”林琛在他对面坐下,双腿并叠,“你那个老对手,周明诚,下周就要开庭了。”
陆时衍的动作顿了一下:“消息传得真快。”
“在咱们这个圈子,没什么秘密。”林琛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真的确定要出庭作证?这对你以后的执业生涯,可能会有影响。”
“什么影响?”陆时衍反问。
“你知道的,”林琛说,“律师这个行业,最讲究的就是中立和客观。你以证人的身份介入一场商业官司,难免会被人说闲话,说你公私不分。”
陆时衍放下咖啡杯,目光投向窗外:“如果连公理和正义都需要权衡利弊,那我们读的那些法律条文,又有什么意义?”
林琛沉默了片刻,然后笑了:“你说得对。是我狭隘了。不过,你还是要小心。周明诚那个人,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轻易认输的。”
陆时衍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想起那条来自“老朋友”的短信,那个空号,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心里,隐隐作痛。
“对了,”林琛站起身,准备离开,“下周末的慈善晚宴,你可一定要来。这次的拍卖品里,有一幅你一直想要的莫奈的画。”
“我会的。”陆时衍说。
林琛走后,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寂静。陆时衍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他和苏砚的合影,背景是马尔代夫的那片海。他盯着照片看了许久,直到手机响起。
是苏砚。
“晚上一起吃饭?”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柔。
“好。”陆时衍说,“我来接你。”
---
他们去了一家很普通的家常菜馆,是苏砚选的。
“今天不想吃那些讲究的东西,就想吃点家常的。”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点了几个菜:番茄炒蛋、清炒时蔬、红烧排骨,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
陆时衍看着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无比温馨。没有镁光灯,没有应酬,只有他们两个人,和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今天公司怎么样?”他问。
“老样子,”苏砚叹了口气,“有人想趁机作乱,被我压下去了。”
“需要我帮忙吗?”
苏砚摇了摇头:“不用。这是我自己的战场,我得自己打赢。”
陆时衍没有再坚持,他相信她的能力。
“庭审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他换了个话题。
“都准备好了。”苏砚说,“小张帮我整理了所有的时间线和证据链,陈警官也确认过,没有问题。”
陆时衍点了点头:“那就好。”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袋,推到她面前:“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补充材料。或许在法庭上,会用得上。”
苏砚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份份详细的文件,包括周明诚过往的商业操作记录,他与某些官员的不正当往来,甚至还有他威胁薛紫英父亲时的录音备份。
“这些……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苏砚惊讶地问。
“一些老朋友帮的忙。”陆时衍说,“我想,多一份准备,总是好的。”
苏砚看着他,眼眶有些发热:“陆时衍,谢谢你。”
“傻瓜,”陆时衍伸手,擦去她眼角的泪珠,“我们之间,何必言谢。”
---
晚餐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附近的公园里散步。
秋天的夜晚有些凉,苏砚穿着一件薄外套,还是觉得有些冷。陆时衍脱下自己的西装外套,披在她肩上。
“明天我陪你去警局。”他说。
“不用,”苏砚摇头,“我自己可以。”
“我不是不放心你,”陆时衍说,“我只是想陪着你。”
苏砚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公园的路灯昏黄,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眼神很认真,带着一丝她无法拒绝的温柔。
“好。”她轻声说。
他们继续往前走,谁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夜空中飘荡,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苏砚忽然说:“陆时衍,等这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去领养一个孩子吧。”
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男孩还是女孩?”
“都可以,”苏砚说,“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我都喜欢。”
陆时衍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
第二天一早,陆时衍便开车去了苏砚的公司。
他没有上楼,只是坐在车里,看着她从大楼里走出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职业套装,头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干练而自信。
她走到车边,拉开车门坐进来:“让你久等了。”
“没有,”陆时衍发动汽车,“我也刚到。”
他没有问她昨晚睡得好不好,也没有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话。他只是默默地开着车,将她安全地送到警局。
在警局门口,他停下车子。
“我在这里等你。”他说。
苏砚看着他,忽然俯身,在他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等我出来,请你吃大餐。”
陆时衍笑着点头:“好。”
他看着她走进警局的大门,背影挺拔而坚定。他知道,她不需要他的保护,她只是需要他在。
---
苏砚在警局待了整整三个小时。
当她走出来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搞定了?”陆时衍问。
“搞定了。”苏砚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明天,就是最后一战了。”
陆时衍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
开庭那天,天气阴沉,仿佛随时都会下雨。
法院门口挤满了记者和围观群众,长枪短炮对准了每一个进出的人。陆时衍的车刚停稳,便有记者围了上来。
“陆律师,请问您作为证人出庭,是否会影响您的职业声誉?”
“苏总,请问您对这次庭审有信心吗?”
苏砚挽着陆时衍的胳膊,面带微笑,对记者的提问一概不予回应。保镖迅速上前,为他们清开一条路,护送他们进入法院。
法庭内,气氛庄严肃穆。
周明诚穿着囚服,戴着手铐,坐在被告席上。他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但眼神依旧锐利。当他看到苏砚和陆时衍并肩走进来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苏砚目不斜视,径直走到原告席坐下。陆时衍则在证人席落座,他的位置,刚好能看见她的侧脸。
庭审开始,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一条条罪状被念出来,周明诚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轮到苏砚陈述时,她站起身,声音清晰而冷静地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从父亲的死,到发现股权转让协议的异常,再到周明诚的威胁和步步紧逼。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像一把把利刃,刺向被告席上的那个人。
周明诚一直低着头,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轮到陆时衍作证时,他站起身,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调查到的证据,以及周明诚的犯罪动机。他的陈述逻辑严密,证据确凿,让辩方律师找不到任何漏洞。
“陆律师,”辩方律师站起身,试图发起反击,“您与原告苏砚小姐是情侣关系,您如何保证您的证词是客观公正的,而不是出于私人情感?”
陆时衍神色不变,冷静地回答:“我的证词,全部基于我所调查到的事实和证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情感,不会影响我对事实的判断。”
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旁听席上响起一阵低声的赞叹。
辩方律师不死心,又追问了几个问题,都被陆时衍一一化解。
整个庭审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时,苏砚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她站起身,双腿有些发软。
陆时衍立刻走到她身边,扶住她的胳膊:“没事吧?”
“没事。”苏砚摇了摇头,脸色有些苍白。
他们走出法庭,法院外的雨终于落了下来,淅淅沥沥,打在台阶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阿哲举着伞,等在门口。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了。”苏砚说。
陆时衍接过伞,撑在他们头顶:“走吧,回家。”
雨越下越大,模糊了城市的轮廓。车窗外,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成一片片光斑。
苏砚靠在陆时衍肩上,闭着眼睛,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在想心事。
陆时衍握着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场漫长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车子驶离法院的同时,街角的一辆黑色轿车里,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正放下手中的相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他们出来了,”男人低声说,“一切顺利。”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好。按计划行事。”
---
三天后,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周明诚因商业欺诈、伪造文件、非法拘禁等多项罪名,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万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苏氏科技的股价应声上涨,苏砚在公司内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陆时衍的律师事务所也因此案名声大噪,前来寻求合作的客户络绎不绝。林琛笑着对他说:“看来,正义不仅能战胜邪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苏砚的父亲,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在得知判决结果后,特意从疗养院打来电话。他的声音依旧有些虚弱,但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小砚,你做得很好。爸爸为你骄傲。”
苏砚握着电话,泪水无声地滑落。
那天晚上,他们去了之前常去的那家海鲜馆,点了满满一桌菜,还开了一瓶红酒。
阿哲举着酒杯,大声说:“来!为我们伟大的胜利,干杯!”
“干杯!”
三只酒杯在空中轻轻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酒过三巡,阿哲已经有些微醺,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最近在游戏里“叱咤风云”的事迹。苏砚笑着听他讲,时不时插上几句。
陆时衍则安静地听着,看着他们,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对了,”阿哲忽然想起什么,“下周末的慈善晚宴,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苏砚看向陆时衍:“你不是说,有幅莫奈的画要拍吗?”
“嗯,”陆时衍点头,“如果你喜欢,我们就拍下来。”
“我都可以,”苏砚说,“主要是陪你。”
阿哲立刻说:“那我呢?我当你们的保镖吗?”
三人相视一笑,又是一阵碰杯。
窗外,雨已经停了。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清冷的月光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映出一片银白。
陆时衍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在马尔代夫的那个夜晚,苏砚靠在他肩上,说“回家真好”。
是啊,回家真好。
他转头看向苏砚,她正笑着和阿哲说着什么,脸颊因为喝了酒而泛着红晕,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星光。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
他知道,无论未来还有怎样的风雨,他们都会一起面对。
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彼此的归途。
距离周明诚案开庭,还有三天。
这三天里,她没有一刻是真正平静的。媒体的围追堵截,董事会的暗流涌动,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对苏氏科技虎视眈眈的竞争者,都让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苏总,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助理小张敲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另外,陈警官来了电话,说庭审的相关事宜已经确认,让您明天过去做最后的陈述确认。”
“好,我知道了。”苏砚转过身,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干练。
小张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苏总,您……紧张吗?”
苏砚看着她年轻的脸庞,上面写满了关切。她忽然想起自己刚接手公司时的模样,也是这般青涩,这般无所畏惧。
“紧张?”她笑了笑,“不,我不紧张。我只是在等一个**。”
一个为父亲,也为她自己,画上的**。
---
陆时衍的律师事务所,坐落在城市另一端的金融中心。
他刚刚结束一场跨国并购的谈判,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鼻梁。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他的合伙人林琛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
“辛苦了,陆大律师。”林琛将一杯咖啡放在他面前,“拿下这个案子,你今年的业绩又可以刷新纪录了。”
陆时衍接过咖啡,浅啜了一口:“案子本身很有挑战性,客户也很专业。”
“我听说了,”林琛在他对面坐下,双腿并叠,“你那个老对手,周明诚,下周就要开庭了。”
陆时衍的动作顿了一下:“消息传得真快。”
“在咱们这个圈子,没什么秘密。”林琛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真的确定要出庭作证?这对你以后的执业生涯,可能会有影响。”
“什么影响?”陆时衍反问。
“你知道的,”林琛说,“律师这个行业,最讲究的就是中立和客观。你以证人的身份介入一场商业官司,难免会被人说闲话,说你公私不分。”
陆时衍放下咖啡杯,目光投向窗外:“如果连公理和正义都需要权衡利弊,那我们读的那些法律条文,又有什么意义?”
林琛沉默了片刻,然后笑了:“你说得对。是我狭隘了。不过,你还是要小心。周明诚那个人,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轻易认输的。”
陆时衍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想起那条来自“老朋友”的短信,那个空号,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心里,隐隐作痛。
“对了,”林琛站起身,准备离开,“下周末的慈善晚宴,你可一定要来。这次的拍卖品里,有一幅你一直想要的莫奈的画。”
“我会的。”陆时衍说。
林琛走后,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寂静。陆时衍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他和苏砚的合影,背景是马尔代夫的那片海。他盯着照片看了许久,直到手机响起。
是苏砚。
“晚上一起吃饭?”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柔。
“好。”陆时衍说,“我来接你。”
---
他们去了一家很普通的家常菜馆,是苏砚选的。
“今天不想吃那些讲究的东西,就想吃点家常的。”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点了几个菜:番茄炒蛋、清炒时蔬、红烧排骨,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
陆时衍看着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无比温馨。没有镁光灯,没有应酬,只有他们两个人,和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今天公司怎么样?”他问。
“老样子,”苏砚叹了口气,“有人想趁机作乱,被我压下去了。”
“需要我帮忙吗?”
苏砚摇了摇头:“不用。这是我自己的战场,我得自己打赢。”
陆时衍没有再坚持,他相信她的能力。
“庭审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他换了个话题。
“都准备好了。”苏砚说,“小张帮我整理了所有的时间线和证据链,陈警官也确认过,没有问题。”
陆时衍点了点头:“那就好。”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袋,推到她面前:“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补充材料。或许在法庭上,会用得上。”
苏砚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份份详细的文件,包括周明诚过往的商业操作记录,他与某些官员的不正当往来,甚至还有他威胁薛紫英父亲时的录音备份。
“这些……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苏砚惊讶地问。
“一些老朋友帮的忙。”陆时衍说,“我想,多一份准备,总是好的。”
苏砚看着他,眼眶有些发热:“陆时衍,谢谢你。”
“傻瓜,”陆时衍伸手,擦去她眼角的泪珠,“我们之间,何必言谢。”
---
晚餐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附近的公园里散步。
秋天的夜晚有些凉,苏砚穿着一件薄外套,还是觉得有些冷。陆时衍脱下自己的西装外套,披在她肩上。
“明天我陪你去警局。”他说。
“不用,”苏砚摇头,“我自己可以。”
“我不是不放心你,”陆时衍说,“我只是想陪着你。”
苏砚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公园的路灯昏黄,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眼神很认真,带着一丝她无法拒绝的温柔。
“好。”她轻声说。
他们继续往前走,谁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夜空中飘荡,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苏砚忽然说:“陆时衍,等这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去领养一个孩子吧。”
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男孩还是女孩?”
“都可以,”苏砚说,“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我都喜欢。”
陆时衍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
第二天一早,陆时衍便开车去了苏砚的公司。
他没有上楼,只是坐在车里,看着她从大楼里走出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职业套装,头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干练而自信。
她走到车边,拉开车门坐进来:“让你久等了。”
“没有,”陆时衍发动汽车,“我也刚到。”
他没有问她昨晚睡得好不好,也没有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话。他只是默默地开着车,将她安全地送到警局。
在警局门口,他停下车子。
“我在这里等你。”他说。
苏砚看着他,忽然俯身,在他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等我出来,请你吃大餐。”
陆时衍笑着点头:“好。”
他看着她走进警局的大门,背影挺拔而坚定。他知道,她不需要他的保护,她只是需要他在。
---
苏砚在警局待了整整三个小时。
当她走出来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搞定了?”陆时衍问。
“搞定了。”苏砚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明天,就是最后一战了。”
陆时衍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
开庭那天,天气阴沉,仿佛随时都会下雨。
法院门口挤满了记者和围观群众,长枪短炮对准了每一个进出的人。陆时衍的车刚停稳,便有记者围了上来。
“陆律师,请问您作为证人出庭,是否会影响您的职业声誉?”
“苏总,请问您对这次庭审有信心吗?”
苏砚挽着陆时衍的胳膊,面带微笑,对记者的提问一概不予回应。保镖迅速上前,为他们清开一条路,护送他们进入法院。
法庭内,气氛庄严肃穆。
周明诚穿着囚服,戴着手铐,坐在被告席上。他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但眼神依旧锐利。当他看到苏砚和陆时衍并肩走进来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苏砚目不斜视,径直走到原告席坐下。陆时衍则在证人席落座,他的位置,刚好能看见她的侧脸。
庭审开始,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一条条罪状被念出来,周明诚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轮到苏砚陈述时,她站起身,声音清晰而冷静地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从父亲的死,到发现股权转让协议的异常,再到周明诚的威胁和步步紧逼。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像一把把利刃,刺向被告席上的那个人。
周明诚一直低着头,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轮到陆时衍作证时,他站起身,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调查到的证据,以及周明诚的犯罪动机。他的陈述逻辑严密,证据确凿,让辩方律师找不到任何漏洞。
“陆律师,”辩方律师站起身,试图发起反击,“您与原告苏砚小姐是情侣关系,您如何保证您的证词是客观公正的,而不是出于私人情感?”
陆时衍神色不变,冷静地回答:“我的证词,全部基于我所调查到的事实和证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情感,不会影响我对事实的判断。”
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旁听席上响起一阵低声的赞叹。
辩方律师不死心,又追问了几个问题,都被陆时衍一一化解。
整个庭审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时,苏砚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她站起身,双腿有些发软。
陆时衍立刻走到她身边,扶住她的胳膊:“没事吧?”
“没事。”苏砚摇了摇头,脸色有些苍白。
他们走出法庭,法院外的雨终于落了下来,淅淅沥沥,打在台阶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阿哲举着伞,等在门口。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了。”苏砚说。
陆时衍接过伞,撑在他们头顶:“走吧,回家。”
雨越下越大,模糊了城市的轮廓。车窗外,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成一片片光斑。
苏砚靠在陆时衍肩上,闭着眼睛,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在想心事。
陆时衍握着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场漫长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车子驶离法院的同时,街角的一辆黑色轿车里,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正放下手中的相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他们出来了,”男人低声说,“一切顺利。”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好。按计划行事。”
---
三天后,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周明诚因商业欺诈、伪造文件、非法拘禁等多项罪名,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万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苏氏科技的股价应声上涨,苏砚在公司内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陆时衍的律师事务所也因此案名声大噪,前来寻求合作的客户络绎不绝。林琛笑着对他说:“看来,正义不仅能战胜邪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苏砚的父亲,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在得知判决结果后,特意从疗养院打来电话。他的声音依旧有些虚弱,但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小砚,你做得很好。爸爸为你骄傲。”
苏砚握着电话,泪水无声地滑落。
那天晚上,他们去了之前常去的那家海鲜馆,点了满满一桌菜,还开了一瓶红酒。
阿哲举着酒杯,大声说:“来!为我们伟大的胜利,干杯!”
“干杯!”
三只酒杯在空中轻轻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酒过三巡,阿哲已经有些微醺,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最近在游戏里“叱咤风云”的事迹。苏砚笑着听他讲,时不时插上几句。
陆时衍则安静地听着,看着他们,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对了,”阿哲忽然想起什么,“下周末的慈善晚宴,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苏砚看向陆时衍:“你不是说,有幅莫奈的画要拍吗?”
“嗯,”陆时衍点头,“如果你喜欢,我们就拍下来。”
“我都可以,”苏砚说,“主要是陪你。”
阿哲立刻说:“那我呢?我当你们的保镖吗?”
三人相视一笑,又是一阵碰杯。
窗外,雨已经停了。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清冷的月光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映出一片银白。
陆时衍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在马尔代夫的那个夜晚,苏砚靠在他肩上,说“回家真好”。
是啊,回家真好。
他转头看向苏砚,她正笑着和阿哲说着什么,脸颊因为喝了酒而泛着红晕,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星光。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
他知道,无论未来还有怎样的风雨,他们都会一起面对。
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彼此的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