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逸话音落下的同时,奉天殿内、再度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之中。

  而一直端坐在龙椅上不动的乾帝,目光极其轻微的转向武将班列之首的赵元明,眼神交汇间,似是传递出某种无声的指令。

  就见一直沉默如山的赵元明,终是缓缓一步迈出班列,身姿挺拔,气度沉凝,瞬间吸引住群臣的目光。

  他并未看向方云逸,而是先对着丹陛上的乾帝微微躬身,然后才转向方云逸,脸上带着一种看似平和,实则隐含锋芒的表情。

  “方公子。” 赵元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压迫感,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方才所述,情节倒也连贯,悲壮亦足可感人。只是……”

  赵元明话语一顿,目光骤然锐利起来,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方云逸,继续说出!

  “怎么据本公所掌握的一些情况,似乎和方公子你所讲述的,不太一样呢?”

  不等方云逸有所回应,他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语气逐渐转冷!

  “据本公掌握的消息,似乎并非蛮军无故叩关,也非张怀远将军贸然出击。而是有人在背后,行那通敌卖国、构陷同僚之举。”

  赵元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凛冽的质问之意,回荡在大殿之中。

  “据说,是你,方云逸!因不满朝廷对待镇北军旧部,怨恨张怀远将军镇守铁壁关,暗中与蛮族勾结,设计挑起蛮军与铁壁关守军的事端!”

  你以自身为饵,诱使张怀远将军出兵,却又与蛮军暗通款曲,导致张将军孤军深入,陷入重围,最终力战殉朝!

  而你,则是扮演着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在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再出来收拾残局,窃取这力挽狂澜的虚名。

  赵元明踏前一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方云逸那双看似惶恐的眼睛,声音如同寒冰撞击,一字一句地砸下!

  “你可知,无论是设计陷害边关大将,导致铁壁关守军大败、关隘险些不保。还是张怀远将军之死、亦或是你这通敌叛朝之行,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番指控,石破天惊!

  比之前所有的质疑都要狠辣致命百倍!

  直接将方云逸从“功臣”打成了“朝贼”!

  整个奉天殿瞬间哗然,所有大臣都被赵元明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所震惊,目光齐刷刷地再次聚焦在方云逸身上,想看他如何应对。

  方云逸表面上适时的露出了惶恐之色,身体颤抖得更加厉害,脸色惨白如纸,仿佛随时都会晕厥过去。

  然而,他内心却是一片冰封般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嘲讽。

  他已料到赵元明、会有此一招。

  内心想着,“赵元明,你这条老狗,果然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你无非就是想借此机会,在朝堂之上公然试探而已。”

  “你说的这些,不过是你自己的猜想和构陷,若是真有确凿证据,以你赵元明的狠辣和乾帝对方家的忌惮,岂会容我今日安然出现在这奉天殿上?”

  “怕是在我踏入京都城门的那一刻,甚至在我从北境启程回京的路上,你就已开始罗织罪名,直接将我方家抄家灭族了吧!”

  他心中明镜似的,赵元明此举,一是为了打击他方云逸和方家,二是为了试探乾帝的态度,三也是为了在北境事务上抢夺话语权,为他后续安排自己人接手北境军务铺路。

  面对赵元明那如同泰山压顶般的指控和满殿质疑的目光,方云逸口中并不去进行激烈的争辩和反驳,那样反而会显得心虚。

  他只是用力地喘息几下,仿佛被这巨大的罪名压得喘不过气,然后用一种带着委屈、绝望又强自镇定的目光,看向丹陛上的乾帝,最后又转向赵元明,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

  “赵……赵国公……您……您这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方云逸声音悲怆。

  “草民……草民方才所讲述每一句话,皆与军报吻合,句句属实,天地可鉴!”

  “北境边军幸存将士,皆……皆可为证!”

  “还有……还有钦差李大人,他当时也在铁壁关内,同样是亲眼目睹了蛮军破关后的部分情形,他……他亦可为草民作证。”

  他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将目光重新投向乾帝,声音带着一丝哭腔,却又无比清晰地,把皮球踢给了乾帝,说出!

  “草民人微言轻,百口莫辩。”

  “赵国公位高权重,他既是如此指控,想必……想必是掌握了某些草民不知的证据。”

  方云逸重重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好不容易平息,才惨然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陛下……圣裁吧!”

  “陛下明察秋毫,若赵国公有真凭实据证明草民通敌叛国,害死张将军,那便请陛下依律处置,草民……绝无怨言!”

  “方家……也认了。”

  说完,他深深地低下头,肩膀耸动,仿佛已经认命,又像是在无声地哭泣。

  那副病弱、委屈、却又在最后关头将决定权交给“明察秋毫”的皇帝的模样,瞬间博得了一部分中立官员,甚至是一些原本对方家抱有同情的老臣的怜悯。

  群臣的目光,此刻都从方云逸身上,转向丹陛之上,那位最终的决定者——大乾皇帝。

  奉天殿内,再次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似乎都在等待着那最终裁决的降临。

  丹陛之上,乾帝冕旒下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他深邃的目光穿透珠帘,落在下方那看似病弱、却又在关键时刻将话题踢回的少年身上。

  “这病秧子……”乾帝的心中顷刻间闪过一丝冷意,“比朕预想的,要难缠得多。”

  方云逸方才那一番应对,看似无力,被动挨打,实则却像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面对赵元明的那般诛心的指控,他不急不躁,不直接辩驳,反而以退为进,将“证据”和“圣裁”高高捧起。

  言语间更是紧扣军报与“证人”,尤其是拉上了钦差李文翰,把自己放在了看似弱势、实则立于不败之地的位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最新章节,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