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边军将领安排好警戒哨位后,大步走到钦差李文翰面前,抱拳行礼,声音洪亮且带着军人特有的铿锵。
“末将北境巡防营副将,周猛!”
“参见钦差大人!”
他报出的名号,让坐在角落里的方云逸眼皮微微一跳。
周?北境巡防营?是巧合,还是……
李文翰此刻稍微缓过点劲,但脸色依旧难看,忍着疼痛,有气无力地询问。
“周将军,多亏有你及时来援……此地凶险,不宜久留,你看……”
周猛瞬间反应过来,“李大人所言极是。此处虽已清理,但难保蛮族人不会卷土重来。”
“末将建议,队伍即刻启程,由末将率部护送,前往五十里外铁壁关休整。”
“在关内有医官药物,也可妥善救治伤员,大人也可安心养伤。”
一听到蛮族可能卷土重来,李文翰便吓得浑身一哆嗦,也顾不得肩膀上钻心的疼痛,连声答应下来。
“好!好!好!就依周将军之言,我们立刻出发,马上就走。”那副贪生怕死的模样,丝毫没有掩饰。
周猛眼中微不可察闪过一丝鄙夷,但脸上恭敬。“末将遵命!这就去安排!”
他转身下令,声音传遍营地!
“所有人听令,轻伤者相互扶持,重伤者由边军弟兄背负,整理行装,即刻开拔,目标铁壁关!”
随着命令下达,幸存的禁卫军立刻行动起来,虽然疲惫伤痛,但求生的欲望驱使着他们。
很快,一支由残存禁军、边军骑兵以及钦差车驾组成的混合队伍,在周猛所部边军的护卫下,拖着疲惫伤残之躯,踏着微露的晨曦,朝着北方那座象征着安全的边关要塞,匆匆行去。
方云逸默默地跟在队伍末尾,回头望一眼那片被鲜血浸透、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营地,又看看前方那位名叫周猛的边军将领宽阔的背影,眼神深邃。
残存下来的禁卫军在周猛所部边军的护卫下,一路向北。途中,又有几名重伤的士兵没能撑住,在颠簸和痛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被草草掩埋在路旁荒丘之下。
钦差李文翰的伤势虽不致命,但箭疮疼痛,加之惊吓过度,一路上也是呻吟不断,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
王校尉则是强撑着伤体,由几个亲信轮流照顾着。看向方云逸的眼神,偶尔会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
这个病秧子,在昨晚那般惨烈的袭击中,竟然又一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看起来……似乎连皮都没擦破?
就这运气,未免好得有些过分。
方云逸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未觉,只是沉默地跟着。他体内的元气自行流转,滋养着他的身体,同时警惕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那位名叫周猛的副将,偶尔会投来审视的目光,但很快便会移开,并未与他有任何交流。
夜幕下的天色逐渐变亮,北方的寒风却是愈发地凛冽,裹挟着细碎的雪沫,打在脸上生疼。
视野所及,大地变得愈发荒凉,枯黄的草原逐渐被裸露的岩石和冻土取代。
在临近中午时,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道巨大的阴影,如同是一只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
“铁壁关到了!”有边军骑兵发出疲惫却带着一丝放松的呼喊。
跟随在队伍后方的方云逸抬眼望去。
只见一座雄关扼守在两道绵延山脉之间的天然隘口上,关墙高耸,依山而建,仿佛与两侧灰褐色的山岩融为一体。
墙体是由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上面布满风雨侵蚀和战争留下的斑驳痕迹,无数刀劈斧凿、箭矢钉射的凹坑清晰可见。
一道道暗红色的污渍浸染着石缝,那是常年累月血战留下的烙印。
关墙之上,垛口如齿,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箭楼和望台,隐约可见身披铁甲的士兵如同钉子般矗立在那里,冰冷的兵刃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着寒芒。
一面依稀能辨认出“乾”字的巨大龙旗,在关楼最高处猎猎飘扬,旗面被风撕扯出条条裂口,却依旧倔强地舞动。
关隘前方,是一片相对开阔斜坡,此刻已被清理出大片的营地。连绵的营寨如同灰白色的蘑菇群,依地势层层分布,外围设有拒马、壕沟和瞭望塔。
营寨中军旗林立,除了代表大乾的旗帜,更多的是各种将领的姓氏旗。
其中一面绣着“赵”字的大旗尤为醒目,矗立在营地中央最大一处营盘上空。
营寨内外,可见一队队士兵在巡逻走动,他们大多穿着制式的边军棉甲,外面套着皮袄,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
整个铁壁关及其周边的营寨,都透着一股森严、压抑而又疲惫的气息,仿佛一头伤痕累累却依旧龇着獠牙的困兽。
使臣队伍的到来,显然早已被关上的守军察觉。还未等他们靠近营寨大门,寨门便轰然打开,一队约百余人的骑兵簇拥着几名将领疾驰而出。
为首的一员将领,年约四旬,面皮白净,微有短须,身穿一套做工精良的亮银锁子甲,外罩一件锦绣战袍。
与周围那些风尘仆仆、甲胄斑驳的边军将领显得格格不入。他胯下是一匹神骏的白马,马鞍、辔头皆装饰华丽。
在他身后,跟着四五名顶盔贯甲的将领,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显然都是久经沙场之辈,但此刻都隐隐以那白面将领为首。
这队人马在钦差队伍前十余步处勒马停下。那白面将领翻身下马,动作颇为矫健,脸上堆起热情却难掩一丝倨傲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对着被亲随搀扶下马车的李文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末将北境都督府参军,兼铁壁关镇守使,张怀远,参见钦差李大人!”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皆齐刷刷下马,躬身行礼,“恭迎钦差大人!”
方云逸在队伍末尾,冷眼旁观。
张怀远……都督府参军,铁壁关镇守使,这显然是北境大都督赵元明的绝对心腹,掌控着铁壁关这一前线要冲。
看其做派,与其说是戍边大将,不如说更像是京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
“末将北境巡防营副将,周猛!”
“参见钦差大人!”
他报出的名号,让坐在角落里的方云逸眼皮微微一跳。
周?北境巡防营?是巧合,还是……
李文翰此刻稍微缓过点劲,但脸色依旧难看,忍着疼痛,有气无力地询问。
“周将军,多亏有你及时来援……此地凶险,不宜久留,你看……”
周猛瞬间反应过来,“李大人所言极是。此处虽已清理,但难保蛮族人不会卷土重来。”
“末将建议,队伍即刻启程,由末将率部护送,前往五十里外铁壁关休整。”
“在关内有医官药物,也可妥善救治伤员,大人也可安心养伤。”
一听到蛮族可能卷土重来,李文翰便吓得浑身一哆嗦,也顾不得肩膀上钻心的疼痛,连声答应下来。
“好!好!好!就依周将军之言,我们立刻出发,马上就走。”那副贪生怕死的模样,丝毫没有掩饰。
周猛眼中微不可察闪过一丝鄙夷,但脸上恭敬。“末将遵命!这就去安排!”
他转身下令,声音传遍营地!
“所有人听令,轻伤者相互扶持,重伤者由边军弟兄背负,整理行装,即刻开拔,目标铁壁关!”
随着命令下达,幸存的禁卫军立刻行动起来,虽然疲惫伤痛,但求生的欲望驱使着他们。
很快,一支由残存禁军、边军骑兵以及钦差车驾组成的混合队伍,在周猛所部边军的护卫下,拖着疲惫伤残之躯,踏着微露的晨曦,朝着北方那座象征着安全的边关要塞,匆匆行去。
方云逸默默地跟在队伍末尾,回头望一眼那片被鲜血浸透、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营地,又看看前方那位名叫周猛的边军将领宽阔的背影,眼神深邃。
残存下来的禁卫军在周猛所部边军的护卫下,一路向北。途中,又有几名重伤的士兵没能撑住,在颠簸和痛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被草草掩埋在路旁荒丘之下。
钦差李文翰的伤势虽不致命,但箭疮疼痛,加之惊吓过度,一路上也是呻吟不断,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
王校尉则是强撑着伤体,由几个亲信轮流照顾着。看向方云逸的眼神,偶尔会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
这个病秧子,在昨晚那般惨烈的袭击中,竟然又一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看起来……似乎连皮都没擦破?
就这运气,未免好得有些过分。
方云逸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未觉,只是沉默地跟着。他体内的元气自行流转,滋养着他的身体,同时警惕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那位名叫周猛的副将,偶尔会投来审视的目光,但很快便会移开,并未与他有任何交流。
夜幕下的天色逐渐变亮,北方的寒风却是愈发地凛冽,裹挟着细碎的雪沫,打在脸上生疼。
视野所及,大地变得愈发荒凉,枯黄的草原逐渐被裸露的岩石和冻土取代。
在临近中午时,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道巨大的阴影,如同是一只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
“铁壁关到了!”有边军骑兵发出疲惫却带着一丝放松的呼喊。
跟随在队伍后方的方云逸抬眼望去。
只见一座雄关扼守在两道绵延山脉之间的天然隘口上,关墙高耸,依山而建,仿佛与两侧灰褐色的山岩融为一体。
墙体是由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上面布满风雨侵蚀和战争留下的斑驳痕迹,无数刀劈斧凿、箭矢钉射的凹坑清晰可见。
一道道暗红色的污渍浸染着石缝,那是常年累月血战留下的烙印。
关墙之上,垛口如齿,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箭楼和望台,隐约可见身披铁甲的士兵如同钉子般矗立在那里,冰冷的兵刃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着寒芒。
一面依稀能辨认出“乾”字的巨大龙旗,在关楼最高处猎猎飘扬,旗面被风撕扯出条条裂口,却依旧倔强地舞动。
关隘前方,是一片相对开阔斜坡,此刻已被清理出大片的营地。连绵的营寨如同灰白色的蘑菇群,依地势层层分布,外围设有拒马、壕沟和瞭望塔。
营寨中军旗林立,除了代表大乾的旗帜,更多的是各种将领的姓氏旗。
其中一面绣着“赵”字的大旗尤为醒目,矗立在营地中央最大一处营盘上空。
营寨内外,可见一队队士兵在巡逻走动,他们大多穿着制式的边军棉甲,外面套着皮袄,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
整个铁壁关及其周边的营寨,都透着一股森严、压抑而又疲惫的气息,仿佛一头伤痕累累却依旧龇着獠牙的困兽。
使臣队伍的到来,显然早已被关上的守军察觉。还未等他们靠近营寨大门,寨门便轰然打开,一队约百余人的骑兵簇拥着几名将领疾驰而出。
为首的一员将领,年约四旬,面皮白净,微有短须,身穿一套做工精良的亮银锁子甲,外罩一件锦绣战袍。
与周围那些风尘仆仆、甲胄斑驳的边军将领显得格格不入。他胯下是一匹神骏的白马,马鞍、辔头皆装饰华丽。
在他身后,跟着四五名顶盔贯甲的将领,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显然都是久经沙场之辈,但此刻都隐隐以那白面将领为首。
这队人马在钦差队伍前十余步处勒马停下。那白面将领翻身下马,动作颇为矫健,脸上堆起热情却难掩一丝倨傲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对着被亲随搀扶下马车的李文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末将北境都督府参军,兼铁壁关镇守使,张怀远,参见钦差李大人!”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皆齐刷刷下马,躬身行礼,“恭迎钦差大人!”
方云逸在队伍末尾,冷眼旁观。
张怀远……都督府参军,铁壁关镇守使,这显然是北境大都督赵元明的绝对心腹,掌控着铁壁关这一前线要冲。
看其做派,与其说是戍边大将,不如说更像是京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最新章节,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最新章节,穿越大乾,从病秧子开始蜕变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