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盗墓往事 第23章 铜川

小说:西北盗墓往事 作者:璟言锋 更新时间:2025-11-22 20:21: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离开省城,我像一滴水融入了江河,刻意抹去痕迹,辗转南下。怀揣着那张属于自己的存折和那个冰冷的青铜盒子,我成了一个没有根脚的孤魂野鬼。陈青云提到的“星陨之谷”、“流沙之眼”太过缥缈,黑水城远在西北大漠,以我现在的势力和认知,贸然前去无异于送死。我需要积累,需要钱,需要人脉,更需要在这险恶的江湖里活下去、并变得更强的本事。

  第一站,我选择了陕西,铜川一带。这里历史上是耀州窑的所在地,宋元时期青瓷烧造盛极一时。我并非漫无目的,通过省城那段短暂“安稳”时期在旧货市场和一些隐秘渠道打听来的消息,最近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关于一批极其珍贵、堪称耀州窑巅峰之作的“秘色瓷”残片乃至完整器可能现世的传闻,吸引了南北不少“有心人”。

  秘色瓷,釉色如湖面初凝,青翠欲滴,工艺失传已久,每一片都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这种东西往往伴随着重要的古代遗址信息,甚至是某些不为人知的窖藏或墓葬。

  我在铜川老城区一个鱼龙混杂的招待所住了下来,这里住着天南地北的生意人、跑长途的司机,自然也混杂着像我一样,在灰色地带讨生活的人。我收敛起在西北时的些许莽撞,变得沉默而警惕,每天出入茶馆、旧货市场,耳朵像筛子一样过滤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

  几天后,通过一个专门倒腾“山货”(出土文物黑话)的中间人牵线,我见到了这次“活儿”的牵头人,一个绰号“钱老八”的本地佬。

  见面的地方在一个废弃的砖瓦厂办公室,四处漏风,弥漫着灰尘和霉味。钱老八五十多岁,精瘦,穿着不合身的西装,手指焦黄,一双眼睛却滴溜溜转得飞快,透着商人的精明和江湖人的狡黠。他身边还跟着两个沉默的汉子,眼神凶悍,是保镖也是监工。

  “璟兄弟?年轻有为啊。”钱老八上下打量着我,带着审视,“省城来的朋友介绍,说你眼力不错,手脚也干净?”

  我点了点头,没多话,只是把随身带的一个小包放在破桌子上,里面是几件我提前备好的、品相不错的普通宋元民窑瓷片。“混口饭吃,靠眼力和规矩。”

  钱老八拿起瓷片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嗯,是行家。那就不绕弯子了。这次找大家来,是为了一批‘秘色青’。”他压低了声音,“不是市面上的大路货,是真正耀州窑顶级的贡御水准,可能还牵扯到一个没被记录的‘官搭民烧’的隐秘窑址。”

  我心里一动。官搭民烧,意味着可能有官方背景,涉及到的遗址等级可能更高,风险也更大,但收益同样惊人。

  “消息可靠?”我问。

  “七成把握。”钱老八伸出两根焦黄的手指,“线索来自一个老窑工的家传笔记,我们核对过地形,八九不离十。但现在风声有点紧,而且那地方……有点邪乎,之前有两拨人折进去了,没出来。”

  邪乎?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到了黑水城。但随即压下这个念头,陕西和西夏黑水城相隔千里,不太可能直接关联。

  “怎么个邪乎法?”

  “说不好。”钱老八摇摇头,“那地方在老林子里,地形复杂,晚上总有怪声,像哭又像笑。先进去的那两拨,都是老手,带着家伙,进去就没音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所以,这次找的人,不仅要懂行,还得胆子大,命硬。酬劳,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足够普通人潇洒好几年。“找到东西,按行规分。”

  利益动人,但危险也显而易见。我沉吟着。我需要钱,也需要通过这种事积累经验和名声,打开在江湖上的路子。而且,那种“邪乎”的感觉,隐隐刺激着我那根因为黑水城而变得异常敏感的神经。

  “什么时候动身?”我最终问道。

  钱老八脸上笑容更盛:“爽快!人齐了就动身,估计就这一两天。你先回去准备一下,等信儿。”

  离开砖瓦厂,我回到招待所,心里并不平静。秘色瓷的诱惑,未知的危险,还有钱老八那看似热情实则算计的眼神,都让我不敢有丝毫大意。

  傍晚,我正在房间里擦拭着随身带的几件小工具(马老拐教的习惯),房门被轻轻敲响。

  不是钱老八的人,他们有约定联系方式。我警惕地摸向后腰别着的匕首,低声问:“谁?”

  “关中,李。”门外传来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我微微拉开门缝,外面站着一个穿着旧中山装、头发花白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大约六十多岁,面容清癯,眼神浑浊却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穿透力,手里拄着一根光滑的木杖。他身后没有跟人。

  “找错门了。”我准备关门。

  “璟言锋,西北来的后生。”老者不急不缓地开口,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和来历,“老八办事毛躁,有些规矩,他没跟你讲清楚。”

  我心里巨震,手停在门把上,盯着他。

  老者微微一笑,笑容里没什么温度:“老夫李墨轩,吃的是祖宗留下的这碗土饭。不请我进去坐坐?”

  我犹豫了一下,侧身让他进来,同时高度戒备。

  李墨轩进屋,打量了一下简陋的房间,目光在我摊在床上的工具和那个始终不离身的行李袋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自然地坐在唯一的椅子上。

  “后生,陕西这地方,水深。”他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不是有把子力气,懂点皮毛就能乱闯的。找秘色瓷是好事,但得按规矩来。哪座山,哪道梁,哪片林子有主,哪片墓有守,都得先拜码头,问清楚。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明白,这是地头蛇来划道了。我给他倒了杯水,态度恭敬了些:“李老指点,晚辈洗耳恭听。”

  “老八找的那地方,叫‘鬼哭坳’。”李墨轩接过水,没喝,放在一边,“那地方,邪性不是一天两天了。民国时候就有一队兵痞带着家伙进去寻宝,一个没出来。前清时候,有个风水先生指着那地方说是‘阴兵借道’的入口,动不得。”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看着我,“你们要找的秘色瓷窑址,可能不假。但那底下,恐怕还压着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我心头一跳。

  “嗯。”李墨轩用木杖轻轻敲了敲地面,“我们关中这一脉,跟你们西北的路数不太一样。我们更重史籍方志,讲究个‘望、闻、问、切’里的‘问’字。那鬼哭坳,根据老辈人零星的记载和地势分析,很可能不仅是窑址,更可能是一处借助特殊地形修建的、极其隐秘的……祭坛或者镇物之所。那秘色瓷,或许是祭祀用的礼器,或许是……镇压某种东西的‘封石’。”

  祭坛?镇物?封石?

  这些词让我后背发凉。怎么又和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扯上关系?

  “李老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李墨轩打断我,眼神锐利起来,“那地方危险,远超老八说的那点‘怪声’。要去,可以。但得带上我的人,按我们的规矩来。找到东西,我们关中派要拿大头,而且,里面任何与祭祀、镇物相关的非瓷器类物件,一律归我们处理,你们不能动。这是底线。”

  他这是在强行入伙,而且要拿走最核心的可能秘密。我沉默着,脑子飞快转动。答应,意味着受制于人,而且可能接触不到最核心的线索;不答应,可能立刻就会被他扫地出门,甚至在这陕西地界寸步难行。

  而且,他提到的“祭坛”、“镇物”,隐隐与我怀中木牍那些诡异的符号,与黑水城“诅咒之地”的传闻,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却让人不安的共鸣。

  这看似独立的陕西秘色瓷案,底下似乎也潜藏着与那庞大主线相关的暗流。

  我看着李墨轩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知道真正的江湖,才刚刚向我展露它复杂险恶的一角。

  “容晚辈……考虑一晚。”我没有立刻答应。

  李墨轩深深看了我一眼,站起身:“明天天亮前,给我答复。否则,你们这趟活儿,恐怕出不了铜川城。”

  他拄着木杖,缓步离开,留下满室沉重的压力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陈旧墨汁与泥土混合的古怪气味。

  我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前有钱老八的利益诱惑和未知危险,后有李墨轩的强势介入和神秘警告。

  这秘色瓷的浑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而我,必须在这浑水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并捕捉那可能稍纵即逝的、关于黑水城的碎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北盗墓往事,西北盗墓往事最新章节,西北盗墓往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