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与诚信 第三十一章 贫困时代的爱情

小说:征信与诚信 作者:诗晓得 更新时间:2025-11-23 14:56:5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2003年的初春,校园里的梧桐树刚冒出嫩芽,张晓戈站在宿舍阳台上,看着楼下三三两两的学生,第一次感到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空虚。工作已经签了南方一家国企,自传交上去了,毕业论文也完成了,甚至帮两个同学画完了毕业设计图。按理说,他应该像其他大四学生一样,享受这最后的大学时光。

  “晓戈,发什么呆呢?“室友王磊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他那个英语系的女朋友。女孩冲张晓戈点点头,脸上带着那种只有恋爱中人才有的红晕。

  “没什么,就是觉得突然闲下来有点不习惯。“张晓戈笑了笑,识趣地拿起外套准备出门。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王磊会反锁宿舍门,和女朋友“亲密交流“。这在宿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走出宿舍楼,初春的风还带着凉意。张晓戈裹紧了身上那件穿了四年的羽绒服,袖口已经磨得发亮。他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走着,路过图书馆时,看到班长正和一个陌生女生有说有笑。班长一米八的个子,穿着最新款的耐克运动鞋,手腕上的卡西欧手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已经是张晓戈这学期看到的第三个不同女生了。

  “有钱真好。“张晓戈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口袋里那部二手诺基亚,那是他用三个月家教钱买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助学贷款办公室的短信提醒——还有12000元贷款未偿还。

  他叹了口气,转向校外的小路。那里有一排低矮的棚户区,他大三休学回来后曾在那里租过半年房子。走在狭窄的巷道里,张晓戈不自觉地停在一扇褪色的绿色木门前。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张芸。

  那时的张芸只有十八岁,在附近酒店做服务员。她住在隔壁,每天早出晚归。张晓戈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蹲在公共水龙头前洗头发,乌黑的长发垂下来,遮住了半边脸。

  “需要帮忙吗?“张晓戈递过自己的洗发水。

  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不施粉黛却清秀动人的脸,眼睛大而明亮,像是会说话。“谢谢,我自己来就行。“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方言口音。

  后来他们渐渐熟络起来。张晓戈知道张芸来自邻省农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每月寄大部分工资回家供弟弟上学。他们常常在晚上一起吃路边摊,聊各自的生活。张芸会红着脸听张晓戈讲大学里的事,眼睛里闪烁着张晓戈读不懂的光芒。

  那个冬夜,张晓戈写完论文已是凌晨。窗外飘着雪,他鬼使神差地敲响了张芸的门。门开了一条缝,张芸裹着薄毯站在门后,房间里只开着一盏昏黄的小台灯。

  “晓戈?这么晚了...“

  他没说话,直接抱住了她。张芸的身体僵硬了一瞬,随后柔软下来。但就在那一刻,过度的紧张让张晓戈溃不成军。他至今记得张芸当时的表情——先是惊讶,然后是难以掩饰的失落,最后变成了某种决绝。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张芸把他推出门外,声音颤抖,“我配不上你。“

  半小时后,她来还手机,坚决不肯进门。第二天,她刻意避开张晓戈。学期结束后,她悄无声息地搬走了,连个联系方式都没留下。

  站在那扇绿门前,张晓戈摸了摸斑驳的门漆。里面传来电视的声音和小孩的哭闹,显然已经换了租客。他转身离开,心里泛起一阵苦涩。如果当时不那么紧张,如果他能更自信一点,结局会不会不同?

  回到学校,张晓戈径直去了三教208教室。这是他的“专属“自习室,大四上学期几乎每天都来。推开门,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林姗姗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英语词典。

  “今天这么早?“张晓戈在她旁边坐下,轻声问道。

  林姗姗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嘴角微微上扬。“考研倒计时了,得抓紧。“她的声音很好听,普通话标准得像是广播员。

  张晓戈第一次注意到林姗姗是在去年十月。那天教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林姗姗在默读英语,发音纯正得让他惊讶。后来他得知林姗姗是外语系的,已经过了专业八级,正在备考北方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

  他们渐渐成了自习伙伴,有时一起去食堂,偶尔在校园里散步聊天。林姗姗家境似乎不错,总是穿着得体,用的笔记本电脑是最新款的IBM。但她从不炫耀,反而经常请张晓戈喝奶茶,理由是“考研需要人督促“。

  五月的校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一天晚上,教室里又只剩他们两人。林姗姗收拾书包时突然说:“晓戈,你毕业后要去哪里?“

  “深圳,一家国企。“张晓戈答道,心跳突然加速。他鼓起勇气拿出手机,给林姗姗发了条编辑已久的短信:“其实我一直很喜欢你。“

  发完他就后悔了。林姗姗的手机亮了一下,她看了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轻轻说了句:“走吧,该回去了。“

  回宿舍的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在女生宿舍楼下分别时,林姗姗突然问:“你助学贷款还有多少没还?“

  张晓戈愣住了,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一万二吧,怎么了?“

  “没什么,随便问问。“林姗姗笑了笑,“晚安,晓戈。“

  那晚张晓戈辗转难眠。他想起父亲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想起母亲省吃俭用寄来的生活费,想起自己账户里那点可怜的余额。就算林姗姗对他有好感,他又能给她什么?一个月两千的工资,除去还贷和生活费所剩无几。而林姗姗注定会有更好的未来——研究生毕业,进入外企或高校,结识更优秀的人...

  第二天,林姗姗依然出现在自习室,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张晓戈也不敢再提,两人默契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直到毕业典礼那天,林姗姗找到他,递给他一个信封。

  “我要提前离校了,这是给你的。“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含着泪,“祝你前程似锦,晓戈。“

  信封里是一张照片,是他们上次去香山时路人帮忙拍的。背面写着一行字:“有些话不说出来,是因为知道没有结果。保重。“

  张晓戈站在毕业典礼的人群中,看着林姗姗远去的背影,突然明白了张芸当初那句话的含义。不是“我配不上你“,而是“我们注定无法在一起“。

  六月的阳光炙热刺眼,张晓戈拖着行李箱走出校门。四年的青春,两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最终都化作了记忆中的一抹剪影。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知道此刻的自己,带着满心遗憾,正迈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正所谓《贫困时代的爱情》

  ——致知晓哥的大学往事

  我们曾在棚户区的月光下分食一碗馄饨,

  你十八岁的围裙还沾着酒店大堂的香水,

  而我的袖口磨破了助学贷款单的边角。

  那时整个校园都在恋爱,

  班长换着女友像换新球鞋,

  王磊的床板总在午后准时歌唱。

  只有我们,在计算器上

  反复敲打未来十年的还款数字——

  那个雪夜我仓皇败退时,

  你却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后来教室里穿IBM笔记本的姑娘,

  把八级英语证书折成纸飞机,

  飞过我们之间沉默的贷款金额。

  毕业季的凤凰花烧红了六月,

  我突然读懂所有欲言又止的告别——

  贫穷是比任何情敌都锋利的剪刀,

  早在我们牵手前,

  就剪断了所有可能的结局。

  正所谓:《知晓哥大学爱情感怀》

  鹏城已定将离校,

  论文初成万事闲。

  王磊携欢常闭户,

  班花换友总开颜。

  棚区夜语芸香渺,

  教室晨读珊影纤。

  两段情缘空遗恨,

  一身债重怎追欢?

  注:

  1. 首联写毕业前夕状态,工作已定深圳(鹏城),论文完成后的空虚感

  2. 颔联用室友王磊和班长的情事反衬主角孤独

  3. 颈联分写张芸(棚户区)、林姗姗(教室)两段情缘

  4. 尾联点明贫困导致的爱情遗憾,贷款压力成为情感枷锁

  5. 全诗押平水韵“十五删“韵部,中二联对仗工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征信与诚信,征信与诚信最新章节,征信与诚信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