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晋室南渡 第三章篝火夜话

小说:风起于晋室南渡 作者:我喜欢旅行 更新时间:2025-11-24 04:23:0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猎洞内光线昏暗,只有一小堆勉强维持的篝火散发着微弱的光和热,映照着十几张惶恐而麻木的脸。空气中混杂着汗臭、霉味、烟火气以及那点珍贵腌肉的咸腥,形成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胡汉的进入,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村民们,尤其是妇孺,都用一种混杂着好奇、恐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目光打量着他。他那身与现代剪裁格格不入、如今已破损污浊的衣装,以及利落的短发,在这里显得如此扎眼。

  张凉将环首刀横在膝上,坐在靠近洞口的位置,既能警惕外界,也能监视洞内。他递给胡汉一小块硬邦邦、黑乎乎的麸饼,还有一小竹筒清水。“只有这些了。”

  “多谢。”胡汉接过,没有立刻进食,而是先诚恳地道谢。他掰开麸饼,分了一大半给眼巴巴看着的狗娃,自己就着清水,慢慢咀嚼着那粗糙割喉的食物。味道很差,但他知道,这是此地能拿出的宝贵食物。

  简单的食物暂时缓解了胃部的灼烧感。胡汉没有浪费时间,他看向张凉,问出了当前最紧要的问题:“张兄,如今外面情势如何?那些胡兵,还会再来吗?”

  张凉瞥了他一眼,眼神依旧带着审视,但或许是胡汉分享食物的举动,或许是那份沉静,让他稍微缓和了些语气,带着浓浓的疲惫和愤懑:“并州大地,如今已是胡羯的猎场。前赵的兵马,还有那些零散的部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那个村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他们这次来得突然,抢了粮食,杀了抵抗的人……我们这点人,是趁乱逃出来的。这里……也躲不了多久。粮食快没了,胡兵搜不到东西,肯定会扩大搜索范围。这老猎洞,知道的人不少,不安全。”

  洞内响起低低的啜泣声,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胡汉默默听着,心中对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混乱、无序、弱肉强食。这里没有王法,只有刀剑。他沉吟片刻,问道:“这张左近,可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避难之所?或者,有没有地势更险要、更隐蔽,且靠近水源的地方?”

  张凉有些意外地看了胡汉一眼,没想到这个来历不明的“郎君”没有沉浸在悲伤或恐惧中,反而立刻开始思考出路。他摇了摇头:“方圆二十里内,我知道的几处,要么被发现了,要么情况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地势险要的地方……往北更深的山里倒是有,但那里野兽出没,而且远离水源,更难生存。”

  “水源是关键。”胡汉点头表示同意,“那么,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强这里的防御和预警,同时想办法获取更多食物,并寻找下一个更适合长期坚守的地点。”

  “防御?预警?”张凉苦笑一下,“我们只有几把破刀和柴刀,怎么防?靠耳朵听吗?胡人的马快,等听到声音,往往就晚了。”

  “未必需要硬碰硬。”胡汉平静地说。他挪到篝火旁,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动起来。“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预警装置。比如,在通往这里的几条小径上,离洞口百步之外,用细藤蔓绊上枯枝或者小石块,一旦有人马经过,触发声响,我们就能提前知晓。”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另外,可以在一些必经之路挖设浅坑,内插削尖的竹木,虽然伤不了马腿,但能制造麻烦,延缓他们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能给我们预警。”

  张凉和其他几个稍微胆大的村民围拢过来,看着地上的图画,听着胡汉的讲解,眼神中渐渐露出惊异和思索的神色。这些方法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陋,但在他们以往的经验里,要么是硬拼,要么是逃跑,很少有这样系统性地提前布置预警和障碍的思路。

  “这……能行吗?”一个村民迟疑地问。

  “总比坐以待毙强。”胡汉看着他,“我们需要派出人手,轮流在远处的高点瞭望,配合这些预警装置,争取更多时间。哪怕多一炷香的时间,也可能决定生死。”

  张凉盯着地上的图看了半晌,又抬头深深看了胡汉一眼。这个人的思路清晰、冷静,提出的办法虽然新奇,却并非没有道理。他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试试。明天天一亮,我就带人去布置。”

  决策已定,众人的心似乎安定了一些。夜色渐深,山林寂静,只有篝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村民们蜷缩在一起,互相依偎着取暖,陆续睡去。狗娃靠在胡汉身边,紧紧抓着他的衣角,似乎这样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胡汉却毫无睡意。他靠在冰冷的岩壁上,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万千。穿越以来的种种在脑中回放,废墟、尸骸、胡骑、还有眼前这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同胞。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要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并且活得像个人,他必须做些什么。

  张凉也没有睡,他负责守上半夜。他看着火光映照下胡汉那沉思的侧脸,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胡……郎君,你之前说,略通格物杂学?不知除了那驭火之术,还懂些什么?”那凭空生火的手段,依旧在他心中萦绕。

  胡汉从思绪中回过神,看向张凉。他知道,这是展示价值、进一步获取信任的机会。他不能一下子抛出太多惊世骇俗的东西,需要循序渐进。

  “略知一些。”胡汉斟酌着词句,“比如,辨识更多可食用的野菜野果,甚至是一些药材。比如,如何更有效地保存食物,防止腐败。再比如,如何制造一些……嗯,更具威力的声响和烟雾,或许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奇效。”

  他没有直接说火药,那太敏感,但“更具威力的声响和烟雾”足以引起张凉的联想和兴趣。

  张凉的瞳孔微微收缩。更具威力的声响和烟雾?难道比白天的更厉害?他想到了胡汉白天在村落里制造的动静。如果那只是“微火”,那更厉害的……

  他没有再追问细节,但看向胡汉的眼神,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这个人,或许真的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若真如此……或许是天不绝我等汉家苗裔。”张凉的声音很轻,仿佛自言自语。

  胡汉没有接话,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洞外无边的黑暗。天不绝吗?或许吧。但他更相信,事在人为。在这片血色的荒原上,知识和智慧,将是比刀剑更强大的武器。

  第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些现代的知识种子,在这片古老而残酷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播种下去,并等待着它们生根发芽。夜还很长,但黎明终将到来。

  第四章筚路启山林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林间萦绕着湿润的草木气息。在老猎洞外的一片空地上,幸存下来的十余名村民,包括几名瘦弱但眼神坚定的妇人,都聚集在胡汉和张凉周围。

  经过昨夜篝火旁的商议,张凉初步认可了胡汉的提议。此刻,他环视着这些面带菜色、眼中却燃起一丝微弱希望的乡亲,沉声开口道:“胡郎君有些法子,或可让我等多几分活命的机会。眼下,光躲着不是长久之计,得动起来。”

  他没有过多煽动,乱世之中,活下去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号召。人群微微骚动,目光大多聚焦在胡汉身上,好奇、疑虑,兼而有之。

  胡汉上前一步,他的语气平静而清晰,带着一种让人不由自主信服的力量:“诸位乡亲,胡某初来乍到,蒙张兄和各位收留,感激不尽。眼下危机未除,胡某有些粗浅办法,需要大家同心协力。”

  他首先看向人群中最机灵的狗娃和另一个半大少年:“狗娃,二牛,你们眼神好,脚程快。任务最重要,去东边和南边那两个最高的山梁上,找个能看清下面小路和大路的树躲好,轮流盯着。看到任何动静,人影或者烟尘,立刻跑回来报信,不要犹豫,也不要出声喊。”他强调了隐蔽和速度的重要性。

  两个少年紧张又兴奋,用力点头。

  接着,他指派另外三个相对健壮的男人,跟着张凉:“张兄,劳你带他们,按我们昨晚说的,在那几条小径的紧要处,布置绊索和响铃。再选一两处最窄的地方,挖些浅坑,里面插上削尖的硬木树枝,不用太深,能让马失蹄就行。”

  张亮点头,点了三个人,拿起仅有的几件简陋工具——一把残破的锄头,两把柴刀,准备出发。

  “剩下的几位婶婶、阿姐,”胡汉看向那几位妇人,“劳烦你们在附近安全的地方,多搜寻些能吃的野菜、块茎,注意辨认,只采认识的。还有,找找看有没有这种藤蔓,要结实有韧性的。”他拿起昨晚准备好的一截样本给大家看。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求生的欲望压过了恐惧和疲惫,人群很快动了起来。张凉深深看了胡汉一眼,带着人钻入了林子。胡汉则拿起那把缺口不少的柴刀,开始砍伐一些合适的树枝和竹子,他需要制作一些更具体的示范。

  日头渐高,林间忙碌起来。胡汉先是指导留下的妇人如何更有效地挖掘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块根,并亲自示范如何用柔韧的藤蔓编织更结实的绳索和网兜,用于后续可能的捕猎或物资搬运。他的动作不算熟练,但那清晰的思路和不同于寻常农人的方法,让妇人们渐渐放下了最初的陌生感,开始认真模仿学习。

  接近正午时,张凉带着人回来了,他们成功地设置了三处绊索响铃和两处伪装过的陷马坑。张凉的脸上带着一丝疲色,但眼神却比之前亮了些:“按你说的弄好了,位置都选在拐角和上坡的地方,不容易被发现。”

  胡汉点点头,拿出自己用硬木和藤蔓制作的一个简易装置——一个利用树枝弹力和藤蔓缠绕的套索,虽然粗糙,但原理清晰。“张兄请看,若是能将这类机关布置在野兽经常经过的路径上,或许能有所收获。”

  张凉拿起那个套索,仔细端详,用手指拨动机关的触发点,眼中闪过惊异。他是猎户出身,自然能看出这简陋装置中蕴含的巧妙思路,远比他们常用的普通陷阱要精细。“这……胡郎君真是心思灵巧。”

  “只是些取巧的办法。”胡汉谦逊了一句,随即正色道,“张兄,预警和陷阱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新的落脚点。这里目标太明显,且资源有限。”

  “我也在思量此事。”张凉眉头紧锁,“往西更深的山里,有一处山谷,地势险要,只有一条窄路能进去,易守难攻。谷内还有一眼活泉。只是……那里据说有老熊盘踞,早年有几个猎户进去都没出来,后来就没人敢去了。”

  “有水源,地势好……”胡汉沉吟着,“老熊固然危险,但比起神出鬼没的胡骑,或许更易对付。至少,它是守着地盘,不会主动四处搜寻我们。”

  张凉一怔,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野兽再凶,也有其活动规律,而胡人的屠刀却不知何时会落下。“你说得对!那地方叫野熊谷,确实是个险地,但若真能占了,短期内可保无虞。”

  就在这时,负责在东面瞭望的狗娃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小脸通红:“胡……胡大哥,张叔!有……有烟!东边,很远的地方,有黑烟冒起来!”

  众人心里都是一紧。黑烟,往往意味着焚烧与杀戮。

  胡汉和张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胡兵果然还在附近活动。

  “看清楚有多少人了吗?朝哪个方向?”张凉急问。

  狗娃摇摇头:“太远了,看不清人,就看到烟,好像……好像是在更东边那个方向。”

  不是朝这边来的。众人稍稍松了口气,但危机感无疑更重了。

  张凉看向胡汉,眼神已经与最初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带着询问和倚重的目光:“胡郎君,你看……”

  胡汉望向野熊谷的方向,目光坚定起来:“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尽快转移。野熊谷,值得一搏。至于那头熊……”他掂了掂手中的柴刀,又看了看张凉和他身边那几个面带惧色却紧握武器的汉子,“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详的计划。对付野兽,蛮力不如智取。”

  他脑中已经开始飞速思考,如何利用地形、火、以及所能找到的一切材料,来布置一个猎杀大型猛兽的死亡陷阱。生存的考验,从躲避人类,转向了征服自然。每一步,都走在刀锋之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风起于晋室南渡,风起于晋室南渡最新章节,风起于晋室南渡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