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磨人的湿意。萧琰踏着青石板路往南行时,檐角的铜铃已被雾气浸得发不出脆响,唯有左手握着的拂尘,马尾鬃毛在风里微微颤动,每一根都透着经年养护的柔亮。他右手悬在腰间,指尖离那面黄铜八卦镜的边缘不过半寸 —— 镜面上刻着的乾、坤、震、巽四卦纹路,在阴云下泛着极淡的金光,像是藏着一捧不肯熄灭的星子。
这是他离京的第三十七天。从汴京城外的玄清观出发时,观主真人曾握着他的手叮嘱:“南行至桐柏山一带,若见废观,慎入。” 那时他只当是师门长辈的寻常告诫,直到此刻站在山道拐角,望见那座隐在竹林深处的道观轮廓,才觉出真人话里的分量。
道观的山门塌了大半,青灰色的瓦片碎得满地都是,唯有门楣上那块朽坏的木匾还悬着,依稀能辨出 “清虚观” 三个字。木匾边缘爬满了墨绿色的藤蔓,有几枝甚至穿过裂缝,在风里晃悠悠地扫着积灰。萧琰停下脚步,左手的拂尘轻轻一摆,拂去落在肩头的雨丝 —— 这动作他练了十年,每一次挥袖都带着玄清观特有的静心诀,可此刻丹田处的真气却莫名浮动,像是被什么东西勾着似的,往那废观方向牵引。
“奇怪。” 他低低自语,右手的八卦镜忽然发烫。镜面上的坎卦纹路亮起,与山道旁的溪水形成隐隐的呼应。萧琰皱了皱眉,顺着卦象指引往溪边走,却见水面上漂着几片枯黄的竹叶,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透着黑,像是被墨染过。他蹲下身,用拂尘的柄轻轻拨开水面,水底竟沉着一枚生锈的铜簪,簪头雕着的仙鹤翅膀折断了,唯有眼睛处嵌着的碎玉,还在水里闪着冷光。
这铜簪的样式,是二十年前京中贵女最爱的款式。萧琰的心猛地一沉 —— 二十年前,玄清观曾有一位师姐下山历练,从此杳无音讯,临走时带的,就是一支一模一样的铜簪。
雨势渐大,萧琰握着八卦镜,一步步走进清虚观的大门。脚下的青石板长满了青苔,每走一步都打滑,唯有左手的拂尘不时点地,帮他稳住身形。道观的前殿早已破败,正中央的三清像断了手臂,脸上的金漆剥落,露出里面暗褐色的木头,像是老人皲裂的皮肤。
殿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 这檀香不是寻常的寺庙用香,而是玄清观特有的 “凝神香”,需用柏叶、松针和山中的晨露调制,寻常人根本配不出来。萧琰屏住呼吸,右手的八卦镜越握越紧,镜面上的离卦纹路开始发烫,像是在提醒他前方有危险。
“吱呀 ——”
西厢房的门忽然响了一声,像是有人在里面推门。萧琰循声望去,只见那扇木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左手的拂尘贴在身侧,指尖凝聚着真气 —— 若是有邪祟,这拂尘上的马尾鬃毛能瞬间散出清心符的力量。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萧琰下意识地用拂尘挡在身前,却见屋内空荡荡的,唯有一张破旧的木桌摆在中央,桌上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灯芯是新的,灯油还在微微晃动,显然刚被人点燃过。
“谁在里面?” 萧琰沉声问道,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他走到桌前,仔细打量那盏油灯 —— 灯盏是青瓷做的,上面刻着玄清观的观徽,与他随身携带的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踏在积水里,发出 “啪嗒啪嗒” 的声响。萧琰猛地转身,右手的八卦镜对准窗口,却见一道黑影从窗外闪过,速度快得像一阵风。他追出门外,只见山道上的竹林摇晃,雨水顺着竹叶往下滴,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等等!” 萧琰喊道,提着拂尘追进竹林。竹叶划破他的衣袖,留下一道道细小的伤口,可他丝毫不在意 —— 那道黑影的背影,竟与记忆中师姐的模样有几分相似。
竹林深处的泥土松软,萧琰走了没几步,脚下忽然一滑,险些摔倒。他用拂尘撑在地上,却触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低头一看,那竟是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清虚观弟子林晚月之墓”—— 林晚月,正是二十年前失踪的那位师姐。
墓碑上的字迹模糊,显然是常年被雨水冲刷的缘故,可碑前却摆着一束新鲜的野菊,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放在这里不久。萧琰蹲下身,指尖拂过墓碑上的字迹,忽然发现碑石的侧面有一道裂缝,里面嵌着一张泛黄的纸。
他小心翼翼地把纸取出来,展开一看,竟是一张残缺的卦象图。图上画着的卦象是 “水火既济”,可唯独少了最关键的变爻,旁边还写着几行小字:“子时三刻,观内井中,见乾则进,见坤则退。”
“子时三刻?” 萧琰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已是酉时,离子时还有四个时辰。他把纸折好放进怀里,转身往清虚观走 —— 既然师姐的墓碑在这里,那这废观里一定藏着她失踪的真相。
回到观内,萧琰径直走向后院的水井。水井的井口用青石围着,上面盖着一块破旧的木板,木板上刻着八卦图案,与他手中的八卦镜恰好对应。他掀开木板,一股寒气从井里冒出来,带着淡淡的腥味。萧琰把八卦镜放在井口,镜面上的卦象忽然转动起来,乾、坤二卦的纹路同时亮起,像是在呼应井里的东西。
他从怀里取出火折子,点燃后往井里照去,却见井水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就在这时,井里忽然传来一阵 “咕嘟咕嘟” 的声音,像是有东西在水里冒泡。萧琰握紧拂尘,真气在体内流转 —— 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二十年来玄清观最大的秘密。
第四章 夜半真相
子时的钟声在山道上回荡,萧琰站在井边,左手的拂尘微微颤动,右手的八卦镜已经完全亮起,乾卦的纹路指向井口,像是在指引他往下走。他深吸一口气,将拂尘系在腰间,双手握住八卦镜,纵身跳入井中。
井水并不深,萧琰落到井底时,脚踩在一块坚硬的地面上。他点燃火折子,发现井底有一条通道,通道两侧刻着玄清观的符咒,每一道符咒都透着金光,显然是当年有人特意布置的。
沿着通道往前走,尽头是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 “水火同源” 四个字。萧琰用八卦镜对准石门,镜面上的离卦与坎卦同时亮起,石门 “轰隆” 一声打开,里面竟是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上刻着林晚月的名字。萧琰走到石棺前,轻轻推开棺盖,却见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本泛黄的日记和一支完整的铜簪 —— 铜簪的仙鹤翅膀完好无损,眼睛处的碎玉闪着光,与他之前在溪边捡到的那支截然不同。
他拿起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林晚月的字迹:“永定三年,吾下山历练,遇妖人作祟,害桐柏山百姓。吾欲除之,却遭其暗算,被困清虚观。幸得观中前辈相助,设下八卦阵,暂困妖人。然吾伤势过重,恐难支撑,遂留日记,待后来者除妖。”
日记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张完整的八卦图,图上标注着妖人的弱点在 “离卦” 位。萧琰握紧八卦镜,转身看向密室的角落 —— 那里有一道黑影,正用一双通红的眼睛盯着他,正是之前在竹林里见到的那道身影。
“你是谁?” 萧琰沉声问道,右手的八卦镜对准黑影。黑影冷笑一声,声音沙哑:“吾乃百年前被玄清观封印的蛇妖,当年林晚月坏吾好事,吾便将她的魂魄困在铜簪里,如今终于等到有人来陪她了!”
蛇妖说完,猛地扑了过来。萧琰左手的拂尘一挥,马尾鬃毛散出金光,挡住蛇妖的攻击。他同时将八卦镜对准蛇妖的胸口,离卦的纹路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蛇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萧琰趁机上前,用拂尘缠住蛇妖,将八卦镜按在它的头顶,符咒的力量顺着八卦镜传入蛇妖体内。蛇妖在地上翻滚,身体渐渐化作一缕黑烟,消失在密室里。
密室的墙壁忽然裂开,林晚月的魂魄从铜簪里飘出来,她对着萧琰躬身行礼:“多谢师弟相救,吾终于可以回归玄清观了。” 萧琰看着她的魂魄,轻声说道:“师姐,师父和师兄弟们都在等你回家。”
天快亮时,萧琰走出清虚观,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竹林洒在山道上。他左手的拂尘依旧干净,右手的八卦镜上,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纹路同时亮起,像是在庆祝这场胜利。他知道,这趟南行的使命还未结束,但至少此刻,他为玄清观找回了二十年前的真相,也为林晚月找回了自由。
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晨光穿透竹林,洒在清虚观的青石板上,将昨夜的雨水映照得晶莹剔透。萧琰站在观门前,望着林晚月魂魄消散的方向,心中仍有几分怅然。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八卦镜,镜面上的八卦纹路已恢复平静,唯有离卦处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金光,像是在诉说着刚刚结束的战斗。
突然,左手的拂尘无风自动,马尾鬃毛朝着道观西侧的方向微微颤动。萧琰心中一动,想起昨夜在密室中并未仔细搜查西侧区域。他握紧八卦镜,再次踏入清虚观,沿着西侧的回廊缓缓前行。
回廊的墙壁上布满了蛛网和青苔,偶尔能看到几幅残缺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引起了萧琰的注意,画上似乎描绘着玄清观与清虚观的弟子一同修炼的场景,可画面中间却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将两派弟子分隔开来。“难道这两座道观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往?” 萧琰喃喃自语,伸手轻轻抚摸壁画,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作画之人的情绪。
走到回廊尽头,一扇紧锁的石门出现在眼前。石门上没有任何花纹,只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形状竟与萧琰腰间的玉佩一模一样。他取下玉佩,将其嵌入凹槽,石门 “咔嚓” 一声缓缓打开。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既不是凝神香,也不是寻常的花草香。
萧琰举着火折子,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夜明珠,将通道照得如同白昼。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通道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石室出现在眼前。石室中央摆放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刻着复杂的符咒,散发着强大的灵力。
萧琰走到石台前,仔细观察青铜盒子。盒子上的符咒他从未见过,既不属于玄清观的法术体系,也不像民间流传的邪术符咒。他尝试着用真气触碰盒子,可刚一接触,盒子上的符咒便爆发出一阵金光,将他的真气反弹回去。
“这符咒好生厉害。” 萧琰皱了皱眉,右手的八卦镜突然发出一阵光芒,镜面上的八卦纹路与盒子上的符咒产生了共鸣。他心中一喜,将八卦镜对准青铜盒子,缓缓注入真气。随着真气的注入,盒子上的符咒渐渐暗淡,最终 “啪” 的一声打开了。
盒子里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和一枚黑色的令牌。萧琰拿起古籍,封面上写着 “清虚秘录” 四个大字。他翻开古籍,里面记载着清虚观的历史,其中一段内容让他震惊不已:“永定元年,清虚观与玄清观本为同宗,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玄清观主张以正术济世,清虚观则沉迷于研究旁门左道,妄图掌控阴阳之力,后因实验失败,道观被毁,弟子离散。”
“原来两座道观还有这样的渊源。” 萧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继续往下翻阅。古籍中还记载着一个秘密:清虚观的创始人曾留下一处秘境,秘境中藏着掌控阴阳之力的法宝,但进入秘境需要黑色令牌作为钥匙,且秘境中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萧琰拿起黑色令牌,令牌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 “阴” 字。他突然想起之前在溪边捡到的铜簪,簪头的仙鹤眼睛处嵌着的碎玉,似乎与令牌上的纹路有几分相似。他取出铜簪,将其与令牌放在一起,两者瞬间爆发出一阵黑色的光芒,在空中形成一个诡异的图案。
就在这时,石室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声沉重而急促,显然来者不善。萧琰迅速将古籍和令牌收好,握紧拂尘和八卦镜,警惕地盯着石室门口。
片刻后,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进来。男子脸上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阴冷的眼睛,手中握着一把黑色的长剑,剑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邪气。“萧琰,把清虚秘录和阴令牌交出来,饶你不死。” 男子的声音沙哑难听,像是用砂纸磨过一般。
“你是谁?为何要抢夺这些东西?” 萧琰冷声问道,体内真气开始运转,随时准备战斗。
“哼,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只需知道你今天必死无疑。” 黑衣男子说完,挥动长剑朝着萧琰刺来。长剑带着一股浓烈的邪气,所过之处,空气都仿佛被冻结。
萧琰不敢大意,左手拂尘一挥,马尾鬃演化成一道金光,挡住了黑衣男子的攻击。同时,他右手八卦镜对准黑衣男子,镜面上的乾卦纹路亮起,一道金色的光线射向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见状,迅速侧身躲避,金色光线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击中了石室的墙壁,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没想到你还真有几分本事,不过这点能耐还不够看。” 黑衣男子冷笑一声,长剑一挥,无数黑色的剑气朝着萧琰袭来。
萧琰将拂尘舞得密不透风,挡住了大部分剑气,但仍有几道剑气穿过防御,划伤了他的手臂。他咬紧牙关,心中明白不能再被动防御,必须主动出击。他将八卦镜高高举起,口中默念咒语,镜面上的八卦纹路同时亮起,一道巨大的金色八卦图在空中形成,朝着黑衣男子镇压而去。
黑衣男子脸色大变,不敢硬接,转身想要逃跑。可金色八卦图速度极快,瞬间便将他笼罩。“不!” 黑衣男子发出一声惨叫,身体在金色八卦图的光芒中渐渐消散,只留下一把黑色的长剑落在地上。
萧琰捡起长剑,发现剑身上刻着一个 “影” 字。“影组织?” 他心中一惊,影组织是江湖中一个神秘的歪门邪道,行事狠辣,专门抢夺各种奇珍异宝和武林秘籍,没想到这次竟然盯上了清虚观的秘密。
这是他离京的第三十七天。从汴京城外的玄清观出发时,观主真人曾握着他的手叮嘱:“南行至桐柏山一带,若见废观,慎入。” 那时他只当是师门长辈的寻常告诫,直到此刻站在山道拐角,望见那座隐在竹林深处的道观轮廓,才觉出真人话里的分量。
道观的山门塌了大半,青灰色的瓦片碎得满地都是,唯有门楣上那块朽坏的木匾还悬着,依稀能辨出 “清虚观” 三个字。木匾边缘爬满了墨绿色的藤蔓,有几枝甚至穿过裂缝,在风里晃悠悠地扫着积灰。萧琰停下脚步,左手的拂尘轻轻一摆,拂去落在肩头的雨丝 —— 这动作他练了十年,每一次挥袖都带着玄清观特有的静心诀,可此刻丹田处的真气却莫名浮动,像是被什么东西勾着似的,往那废观方向牵引。
“奇怪。” 他低低自语,右手的八卦镜忽然发烫。镜面上的坎卦纹路亮起,与山道旁的溪水形成隐隐的呼应。萧琰皱了皱眉,顺着卦象指引往溪边走,却见水面上漂着几片枯黄的竹叶,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透着黑,像是被墨染过。他蹲下身,用拂尘的柄轻轻拨开水面,水底竟沉着一枚生锈的铜簪,簪头雕着的仙鹤翅膀折断了,唯有眼睛处嵌着的碎玉,还在水里闪着冷光。
这铜簪的样式,是二十年前京中贵女最爱的款式。萧琰的心猛地一沉 —— 二十年前,玄清观曾有一位师姐下山历练,从此杳无音讯,临走时带的,就是一支一模一样的铜簪。
雨势渐大,萧琰握着八卦镜,一步步走进清虚观的大门。脚下的青石板长满了青苔,每走一步都打滑,唯有左手的拂尘不时点地,帮他稳住身形。道观的前殿早已破败,正中央的三清像断了手臂,脸上的金漆剥落,露出里面暗褐色的木头,像是老人皲裂的皮肤。
殿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 这檀香不是寻常的寺庙用香,而是玄清观特有的 “凝神香”,需用柏叶、松针和山中的晨露调制,寻常人根本配不出来。萧琰屏住呼吸,右手的八卦镜越握越紧,镜面上的离卦纹路开始发烫,像是在提醒他前方有危险。
“吱呀 ——”
西厢房的门忽然响了一声,像是有人在里面推门。萧琰循声望去,只见那扇木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左手的拂尘贴在身侧,指尖凝聚着真气 —— 若是有邪祟,这拂尘上的马尾鬃毛能瞬间散出清心符的力量。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萧琰下意识地用拂尘挡在身前,却见屋内空荡荡的,唯有一张破旧的木桌摆在中央,桌上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灯芯是新的,灯油还在微微晃动,显然刚被人点燃过。
“谁在里面?” 萧琰沉声问道,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他走到桌前,仔细打量那盏油灯 —— 灯盏是青瓷做的,上面刻着玄清观的观徽,与他随身携带的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踏在积水里,发出 “啪嗒啪嗒” 的声响。萧琰猛地转身,右手的八卦镜对准窗口,却见一道黑影从窗外闪过,速度快得像一阵风。他追出门外,只见山道上的竹林摇晃,雨水顺着竹叶往下滴,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等等!” 萧琰喊道,提着拂尘追进竹林。竹叶划破他的衣袖,留下一道道细小的伤口,可他丝毫不在意 —— 那道黑影的背影,竟与记忆中师姐的模样有几分相似。
竹林深处的泥土松软,萧琰走了没几步,脚下忽然一滑,险些摔倒。他用拂尘撑在地上,却触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低头一看,那竟是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清虚观弟子林晚月之墓”—— 林晚月,正是二十年前失踪的那位师姐。
墓碑上的字迹模糊,显然是常年被雨水冲刷的缘故,可碑前却摆着一束新鲜的野菊,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放在这里不久。萧琰蹲下身,指尖拂过墓碑上的字迹,忽然发现碑石的侧面有一道裂缝,里面嵌着一张泛黄的纸。
他小心翼翼地把纸取出来,展开一看,竟是一张残缺的卦象图。图上画着的卦象是 “水火既济”,可唯独少了最关键的变爻,旁边还写着几行小字:“子时三刻,观内井中,见乾则进,见坤则退。”
“子时三刻?” 萧琰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已是酉时,离子时还有四个时辰。他把纸折好放进怀里,转身往清虚观走 —— 既然师姐的墓碑在这里,那这废观里一定藏着她失踪的真相。
回到观内,萧琰径直走向后院的水井。水井的井口用青石围着,上面盖着一块破旧的木板,木板上刻着八卦图案,与他手中的八卦镜恰好对应。他掀开木板,一股寒气从井里冒出来,带着淡淡的腥味。萧琰把八卦镜放在井口,镜面上的卦象忽然转动起来,乾、坤二卦的纹路同时亮起,像是在呼应井里的东西。
他从怀里取出火折子,点燃后往井里照去,却见井水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就在这时,井里忽然传来一阵 “咕嘟咕嘟” 的声音,像是有东西在水里冒泡。萧琰握紧拂尘,真气在体内流转 —— 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二十年来玄清观最大的秘密。
第四章 夜半真相
子时的钟声在山道上回荡,萧琰站在井边,左手的拂尘微微颤动,右手的八卦镜已经完全亮起,乾卦的纹路指向井口,像是在指引他往下走。他深吸一口气,将拂尘系在腰间,双手握住八卦镜,纵身跳入井中。
井水并不深,萧琰落到井底时,脚踩在一块坚硬的地面上。他点燃火折子,发现井底有一条通道,通道两侧刻着玄清观的符咒,每一道符咒都透着金光,显然是当年有人特意布置的。
沿着通道往前走,尽头是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 “水火同源” 四个字。萧琰用八卦镜对准石门,镜面上的离卦与坎卦同时亮起,石门 “轰隆” 一声打开,里面竟是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上刻着林晚月的名字。萧琰走到石棺前,轻轻推开棺盖,却见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本泛黄的日记和一支完整的铜簪 —— 铜簪的仙鹤翅膀完好无损,眼睛处的碎玉闪着光,与他之前在溪边捡到的那支截然不同。
他拿起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林晚月的字迹:“永定三年,吾下山历练,遇妖人作祟,害桐柏山百姓。吾欲除之,却遭其暗算,被困清虚观。幸得观中前辈相助,设下八卦阵,暂困妖人。然吾伤势过重,恐难支撑,遂留日记,待后来者除妖。”
日记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张完整的八卦图,图上标注着妖人的弱点在 “离卦” 位。萧琰握紧八卦镜,转身看向密室的角落 —— 那里有一道黑影,正用一双通红的眼睛盯着他,正是之前在竹林里见到的那道身影。
“你是谁?” 萧琰沉声问道,右手的八卦镜对准黑影。黑影冷笑一声,声音沙哑:“吾乃百年前被玄清观封印的蛇妖,当年林晚月坏吾好事,吾便将她的魂魄困在铜簪里,如今终于等到有人来陪她了!”
蛇妖说完,猛地扑了过来。萧琰左手的拂尘一挥,马尾鬃毛散出金光,挡住蛇妖的攻击。他同时将八卦镜对准蛇妖的胸口,离卦的纹路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蛇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萧琰趁机上前,用拂尘缠住蛇妖,将八卦镜按在它的头顶,符咒的力量顺着八卦镜传入蛇妖体内。蛇妖在地上翻滚,身体渐渐化作一缕黑烟,消失在密室里。
密室的墙壁忽然裂开,林晚月的魂魄从铜簪里飘出来,她对着萧琰躬身行礼:“多谢师弟相救,吾终于可以回归玄清观了。” 萧琰看着她的魂魄,轻声说道:“师姐,师父和师兄弟们都在等你回家。”
天快亮时,萧琰走出清虚观,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竹林洒在山道上。他左手的拂尘依旧干净,右手的八卦镜上,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纹路同时亮起,像是在庆祝这场胜利。他知道,这趟南行的使命还未结束,但至少此刻,他为玄清观找回了二十年前的真相,也为林晚月找回了自由。
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晨光穿透竹林,洒在清虚观的青石板上,将昨夜的雨水映照得晶莹剔透。萧琰站在观门前,望着林晚月魂魄消散的方向,心中仍有几分怅然。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八卦镜,镜面上的八卦纹路已恢复平静,唯有离卦处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金光,像是在诉说着刚刚结束的战斗。
突然,左手的拂尘无风自动,马尾鬃毛朝着道观西侧的方向微微颤动。萧琰心中一动,想起昨夜在密室中并未仔细搜查西侧区域。他握紧八卦镜,再次踏入清虚观,沿着西侧的回廊缓缓前行。
回廊的墙壁上布满了蛛网和青苔,偶尔能看到几幅残缺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引起了萧琰的注意,画上似乎描绘着玄清观与清虚观的弟子一同修炼的场景,可画面中间却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将两派弟子分隔开来。“难道这两座道观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往?” 萧琰喃喃自语,伸手轻轻抚摸壁画,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作画之人的情绪。
走到回廊尽头,一扇紧锁的石门出现在眼前。石门上没有任何花纹,只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形状竟与萧琰腰间的玉佩一模一样。他取下玉佩,将其嵌入凹槽,石门 “咔嚓” 一声缓缓打开。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既不是凝神香,也不是寻常的花草香。
萧琰举着火折子,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夜明珠,将通道照得如同白昼。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通道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石室出现在眼前。石室中央摆放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刻着复杂的符咒,散发着强大的灵力。
萧琰走到石台前,仔细观察青铜盒子。盒子上的符咒他从未见过,既不属于玄清观的法术体系,也不像民间流传的邪术符咒。他尝试着用真气触碰盒子,可刚一接触,盒子上的符咒便爆发出一阵金光,将他的真气反弹回去。
“这符咒好生厉害。” 萧琰皱了皱眉,右手的八卦镜突然发出一阵光芒,镜面上的八卦纹路与盒子上的符咒产生了共鸣。他心中一喜,将八卦镜对准青铜盒子,缓缓注入真气。随着真气的注入,盒子上的符咒渐渐暗淡,最终 “啪” 的一声打开了。
盒子里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和一枚黑色的令牌。萧琰拿起古籍,封面上写着 “清虚秘录” 四个大字。他翻开古籍,里面记载着清虚观的历史,其中一段内容让他震惊不已:“永定元年,清虚观与玄清观本为同宗,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玄清观主张以正术济世,清虚观则沉迷于研究旁门左道,妄图掌控阴阳之力,后因实验失败,道观被毁,弟子离散。”
“原来两座道观还有这样的渊源。” 萧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继续往下翻阅。古籍中还记载着一个秘密:清虚观的创始人曾留下一处秘境,秘境中藏着掌控阴阳之力的法宝,但进入秘境需要黑色令牌作为钥匙,且秘境中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萧琰拿起黑色令牌,令牌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 “阴” 字。他突然想起之前在溪边捡到的铜簪,簪头的仙鹤眼睛处嵌着的碎玉,似乎与令牌上的纹路有几分相似。他取出铜簪,将其与令牌放在一起,两者瞬间爆发出一阵黑色的光芒,在空中形成一个诡异的图案。
就在这时,石室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声沉重而急促,显然来者不善。萧琰迅速将古籍和令牌收好,握紧拂尘和八卦镜,警惕地盯着石室门口。
片刻后,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进来。男子脸上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阴冷的眼睛,手中握着一把黑色的长剑,剑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邪气。“萧琰,把清虚秘录和阴令牌交出来,饶你不死。” 男子的声音沙哑难听,像是用砂纸磨过一般。
“你是谁?为何要抢夺这些东西?” 萧琰冷声问道,体内真气开始运转,随时准备战斗。
“哼,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只需知道你今天必死无疑。” 黑衣男子说完,挥动长剑朝着萧琰刺来。长剑带着一股浓烈的邪气,所过之处,空气都仿佛被冻结。
萧琰不敢大意,左手拂尘一挥,马尾鬃演化成一道金光,挡住了黑衣男子的攻击。同时,他右手八卦镜对准黑衣男子,镜面上的乾卦纹路亮起,一道金色的光线射向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见状,迅速侧身躲避,金色光线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击中了石室的墙壁,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没想到你还真有几分本事,不过这点能耐还不够看。” 黑衣男子冷笑一声,长剑一挥,无数黑色的剑气朝着萧琰袭来。
萧琰将拂尘舞得密不透风,挡住了大部分剑气,但仍有几道剑气穿过防御,划伤了他的手臂。他咬紧牙关,心中明白不能再被动防御,必须主动出击。他将八卦镜高高举起,口中默念咒语,镜面上的八卦纹路同时亮起,一道巨大的金色八卦图在空中形成,朝着黑衣男子镇压而去。
黑衣男子脸色大变,不敢硬接,转身想要逃跑。可金色八卦图速度极快,瞬间便将他笼罩。“不!” 黑衣男子发出一声惨叫,身体在金色八卦图的光芒中渐渐消散,只留下一把黑色的长剑落在地上。
萧琰捡起长剑,发现剑身上刻着一个 “影” 字。“影组织?” 他心中一惊,影组织是江湖中一个神秘的歪门邪道,行事狠辣,专门抢夺各种奇珍异宝和武林秘籍,没想到这次竟然盯上了清虚观的秘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左眼见飘心中喜伍,左眼见飘心中喜伍最新章节,左眼见飘心中喜伍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左眼见飘心中喜伍,左眼见飘心中喜伍最新章节,左眼见飘心中喜伍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