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尚未隐去,晨露在窗棂凝结成霜,裴婉宁已静坐窗前。青石板上霜花映着微曦,将她素白面容衬得愈发清冷,宛若月下寒玉。禁足令下的第七日,尚书府的喧嚣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在外,唯有廊下雀鸟的啾鸣声,为这方沉寂的小院添了几分生气。她垂眸望着指间干枯的当归,思绪却早已飘远——这具孱弱的躯壳,恰是她在这异世最完美的保护色。
“小姐,这是新采的薄荷,奴婢按您的法子晒在竹匾里了。“云舒轻手轻脚推开雕花木门,将青瓷药罐搁在暖炉上。陶罐里咕嘟咕嘟煮着的药膳散出淡淡药香,混着窗外腊梅的清冽气息,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她眼角余光瞥见小姐案头摊开的《千金方》,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朱批墨迹犹新,既有对古方君臣佐使的精妙批注,竟还夹杂着“气血循环““经络传导“等闻所未闻的字眼。
裴婉宁指尖捻着当归片轻嗅,目光落在摊开的医书某处——原主自幼体弱,药石不断,倒给了她名正言顺翻阅医书的理由。穿越而来的这些时日,她借着调养身体的由头,已将府中药房翻了个底朝天。那些泛黄医典里的智慧,与她脑海中现代医学知识碰撞交融,渐渐勾勒出一张无形的网。
“柳姨娘那边可有动静?“她忽然抬头,眸光清亮如溪。晨光透过菱花窗棂,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细碎阴影,倒比往日多了几分柔和。心中却冷笑:禁足?不过是给了她更清净的筹谋时机罢了。
云舒往暖炉里添了块银丝炭,压低声音道:“昨儿个柳姨娘院里的小红,鬼鬼祟祟在咱们院墙外转悠。被护院盘问时,只说是丢了支银簪子。“她撇撇嘴,将一叠泛黄的纸卷放在桌上,“这是您要的长安城舆图,奴婢按您的意思,把各大药铺和医馆的位置都标出来了。“想起那日厅堂对峙,小姐仅凭柳姨娘丫鬟鬓角那点脂粉痕迹,便轻巧戳破栽赃谎言,云舒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畏——落水醒来的小姐,眼底藏着她看不懂的深潭。
展开的麻纸地图上,朱雀大街如墨线般纵贯南北,东西两市用朱砂圈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标注着“回春堂““百草堂“等名号。裴婉宁指尖点在平康坊的位置,那里用朱笔勾勒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林珍珍所在的倚红楼,恰是长安风月场中消息最灵通的所在。她唇角勾起微不可察的弧度: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藏着最有用的真相。
“把这个送去给林大家。“她从妆匣底层取出个锦囊,里面装着几粒用蜡封好的药丸,“告诉她这是调理心悸的方子,若遇着穿宝蓝色锦袍、腰间系玉带的贵人,不妨多留意些。“这药丸不仅能安神,更能在特定药引下催发红疹——那位贵人若真如她所料有龙阳之好,定会对“心悸“的男宠格外上心。
云舒接过锦囊的手微微一顿。指尖触到锦囊里圆润的药丸,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自家小姐自打落水醒来后,仿佛脱胎换骨。从前那个只会对着琴谱掉眼泪的闺阁少女,如今竟能不动声色地布下眼线。她想起小姐案头那些被批注得密密麻麻的医书,想起地图上那些朱砂标记,忽然明白:禁足的牢笼,困不住凤凰展翅的野心。
药罐里的药膳渐渐沸腾,裴婉宁用银匙轻轻搅动。琥珀色的汤汁里,人参片在枸杞与红枣间浮沉。她忽然想起三日前靖安王萧弈辰送来的那盒长白山野山参,参须完整,品相极佳,绝非寻常贡品。银匙在碗中划出浅浅涟漪,她眸光微凝:那位以清正闻名的王爷,送来的究竟是参,还是试探?窗外寒雀扑棱棱飞起,惊碎了窗棂上的霜花,也惊散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锐利锋芒。
此刻的尚书府后院,与其说是禁足之地,不如说是她的中军帐。而长安城这盘棋局,才刚刚落下第一子。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半枚暖玉,触手温润,仿佛能沁入心脾。那日在大理寺冰冷的案牍间查验陈年卷宗,萧弈辰为护她避开倾倒的书架,不慎将随身玉佩摔作两半。他竟不顾旁人目光,将那刻着他名字“辰”字的半枚塞到她掌心,只低沉而沉稳地留下一句:“他日若遇危难,可持此玉往靖安王府一晤。”
此刻,温润的玉质下,仿佛还残留着男子掌心的温度与力量,一丝若有若无的龙涎香气似乎也萦绕其间,让她本就不平静的心湖,莫名地又快跳了半拍,脸颊也有些微的发烫。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小姐,您脸怎么红了?可是又受了风寒?”云舒抱着一摞刚晒好的药材进来,药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弥漫开来。她见裴婉宁临窗而立,望着庭院出神,那平日里清冷的耳尖竟泛起可疑的红晕,不由得关切地问道。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院墙角落里,一株红梅正傲然绽放,殷红的花瓣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娇艳,枝桠上还挂着昨夜未落的残雪,晶莹剔透,宛如一幅素雅的丹青。
裴婉宁猛地回过神,像被撞破了心事般,有些慌乱地轻咳一声,将手中刚温好的药碗递过去:“没什么,许是屋里有些闷。把这个送去给父亲。就说是女儿按太医的方子熬的凝神汤,专治失眠。”她目送着云舒离去的背影,才缓缓转过身,走到书案前。案上摊着一张长安城舆图,她的指尖在靖安王府的位置轻轻画了个圈。那位沉稳干练、心思深沉的王爷,此刻或许正在某个密不透风的暗室里,翻阅着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尘封卷宗,试图从中找出那隐藏的惊天秘密吧?他赠予这半枚玉佩,究竟是单纯的善意,还是另有所图?裴婉宁心中疑窦丛生。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渐渐隐没于西山之后。裴婉宁正在灯下誊抄医案,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拉长,投映在墙上。忽闻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比往日急促了些。云舒抱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好奇:“小姐!小姐!靖安王府的人方才送来这个,说是王爷亲手为您挑的!”
紫檀木匣入手微凉,雕工精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裴婉宁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的瞬间,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里面并非什么金玉珠宝,而是整齐码放着二十余卷书册,从《黄帝内经》、《难经》到《唐本草》、《千金方》,皆是医家经典,甚至还有几本封面磨损、一看便知年代久远的罕见西域医书,书页边角微微卷起,透着岁月的沉淀。最底下,压着一张素笺,上面是清隽秀雅的簪花小楷,字迹温润,一如其人:“闻卿禁足研学,特赠旧藏。若遇疑难,可遣人至王府西跨院寻刘医令。”
月光如水般淌过窗棂,温柔地洒在书册上,将那些古老的墨痕晕染开柔和的光泽。裴婉宁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糙与厚重,那是时光的印记。她忽然想起那日在大理寺,萧弈辰俯身查看卷宗时,鬓角几缕碎发垂落,神情专注得令人心动,阳光透过高窗,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一刻的宁静与认真,竟让她有些失神。
她抽出其中一卷《西域医方考》,书页间夹着一枚素雅的兰草书签。翻开几页,在夹着的书签旁,她发现了几行极淡的铅笔字迹,想必是萧弈辰早年研读时的批注——“回纥医者多用曼陀罗花作麻醉,然其性烈,剂量难控,需以羊踯躅制衡,辅以甘草缓之,方可减其毒……”字迹力透纸背,可见其钻研之深。
“小姐,您看这是什么?”云舒整理着书册,忽然指着从书页间飘落的一张小纸片。那是半张被小心翼翼撕下来的信笺,材质特殊,非寻常人家所用。上面用朱砂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线条流畅,似火焰升腾,又似莲花绽放,带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裴婉宁瞳孔骤然一缩,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这个图腾,她刻骨铭心!在现代博物馆的唐代文物展上,她曾见过一模一样的标记——那是袄教,也就是拜火教的圣火标记!而据她所知,叛将安承嗣麾下的西域军团中,恰有不少袄教信徒!这绝非巧合!
寒风不知何时从窗缝钻入,吹动烛火剧烈摇曳,投下的影子也随之扭曲不定,室内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裴婉宁迅速将纸片捏在指间,走到烛火前,看着它在橘红色的火焰中蜷曲、发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她眼神凝重,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她忽然明白,萧弈辰赠书之举,绝非简单的示好或同情。这位表面温润如玉、与世无争的靖安王,怕是早已将她划入了他的棋局,甚至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她的与众不同。而自己这只偶然闯入大唐棋盘的异世蝴蝶,究竟能掀起怎样的风浪?又将落得怎样的结局?
竹帘外,更夫敲着梆子,“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夜色中传得很远,清晰地报着三更。裴婉宁望着跳动不定的烛火,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旋即被坚定取代。她缓缓展开新的宣纸,研墨、提笔。在这禁足的方寸天地里,看似平静无波,一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她不能坐以待毙,唯有潜心研学,充实自身,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长安棋局中,寻得一线生机,揭开那些尘封的真相。
“小姐,这是新采的薄荷,奴婢按您的法子晒在竹匾里了。“云舒轻手轻脚推开雕花木门,将青瓷药罐搁在暖炉上。陶罐里咕嘟咕嘟煮着的药膳散出淡淡药香,混着窗外腊梅的清冽气息,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她眼角余光瞥见小姐案头摊开的《千金方》,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朱批墨迹犹新,既有对古方君臣佐使的精妙批注,竟还夹杂着“气血循环““经络传导“等闻所未闻的字眼。
裴婉宁指尖捻着当归片轻嗅,目光落在摊开的医书某处——原主自幼体弱,药石不断,倒给了她名正言顺翻阅医书的理由。穿越而来的这些时日,她借着调养身体的由头,已将府中药房翻了个底朝天。那些泛黄医典里的智慧,与她脑海中现代医学知识碰撞交融,渐渐勾勒出一张无形的网。
“柳姨娘那边可有动静?“她忽然抬头,眸光清亮如溪。晨光透过菱花窗棂,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细碎阴影,倒比往日多了几分柔和。心中却冷笑:禁足?不过是给了她更清净的筹谋时机罢了。
云舒往暖炉里添了块银丝炭,压低声音道:“昨儿个柳姨娘院里的小红,鬼鬼祟祟在咱们院墙外转悠。被护院盘问时,只说是丢了支银簪子。“她撇撇嘴,将一叠泛黄的纸卷放在桌上,“这是您要的长安城舆图,奴婢按您的意思,把各大药铺和医馆的位置都标出来了。“想起那日厅堂对峙,小姐仅凭柳姨娘丫鬟鬓角那点脂粉痕迹,便轻巧戳破栽赃谎言,云舒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畏——落水醒来的小姐,眼底藏着她看不懂的深潭。
展开的麻纸地图上,朱雀大街如墨线般纵贯南北,东西两市用朱砂圈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标注着“回春堂““百草堂“等名号。裴婉宁指尖点在平康坊的位置,那里用朱笔勾勒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林珍珍所在的倚红楼,恰是长安风月场中消息最灵通的所在。她唇角勾起微不可察的弧度: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藏着最有用的真相。
“把这个送去给林大家。“她从妆匣底层取出个锦囊,里面装着几粒用蜡封好的药丸,“告诉她这是调理心悸的方子,若遇着穿宝蓝色锦袍、腰间系玉带的贵人,不妨多留意些。“这药丸不仅能安神,更能在特定药引下催发红疹——那位贵人若真如她所料有龙阳之好,定会对“心悸“的男宠格外上心。
云舒接过锦囊的手微微一顿。指尖触到锦囊里圆润的药丸,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自家小姐自打落水醒来后,仿佛脱胎换骨。从前那个只会对着琴谱掉眼泪的闺阁少女,如今竟能不动声色地布下眼线。她想起小姐案头那些被批注得密密麻麻的医书,想起地图上那些朱砂标记,忽然明白:禁足的牢笼,困不住凤凰展翅的野心。
药罐里的药膳渐渐沸腾,裴婉宁用银匙轻轻搅动。琥珀色的汤汁里,人参片在枸杞与红枣间浮沉。她忽然想起三日前靖安王萧弈辰送来的那盒长白山野山参,参须完整,品相极佳,绝非寻常贡品。银匙在碗中划出浅浅涟漪,她眸光微凝:那位以清正闻名的王爷,送来的究竟是参,还是试探?窗外寒雀扑棱棱飞起,惊碎了窗棂上的霜花,也惊散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锐利锋芒。
此刻的尚书府后院,与其说是禁足之地,不如说是她的中军帐。而长安城这盘棋局,才刚刚落下第一子。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半枚暖玉,触手温润,仿佛能沁入心脾。那日在大理寺冰冷的案牍间查验陈年卷宗,萧弈辰为护她避开倾倒的书架,不慎将随身玉佩摔作两半。他竟不顾旁人目光,将那刻着他名字“辰”字的半枚塞到她掌心,只低沉而沉稳地留下一句:“他日若遇危难,可持此玉往靖安王府一晤。”
此刻,温润的玉质下,仿佛还残留着男子掌心的温度与力量,一丝若有若无的龙涎香气似乎也萦绕其间,让她本就不平静的心湖,莫名地又快跳了半拍,脸颊也有些微的发烫。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小姐,您脸怎么红了?可是又受了风寒?”云舒抱着一摞刚晒好的药材进来,药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弥漫开来。她见裴婉宁临窗而立,望着庭院出神,那平日里清冷的耳尖竟泛起可疑的红晕,不由得关切地问道。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院墙角落里,一株红梅正傲然绽放,殷红的花瓣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娇艳,枝桠上还挂着昨夜未落的残雪,晶莹剔透,宛如一幅素雅的丹青。
裴婉宁猛地回过神,像被撞破了心事般,有些慌乱地轻咳一声,将手中刚温好的药碗递过去:“没什么,许是屋里有些闷。把这个送去给父亲。就说是女儿按太医的方子熬的凝神汤,专治失眠。”她目送着云舒离去的背影,才缓缓转过身,走到书案前。案上摊着一张长安城舆图,她的指尖在靖安王府的位置轻轻画了个圈。那位沉稳干练、心思深沉的王爷,此刻或许正在某个密不透风的暗室里,翻阅着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尘封卷宗,试图从中找出那隐藏的惊天秘密吧?他赠予这半枚玉佩,究竟是单纯的善意,还是另有所图?裴婉宁心中疑窦丛生。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渐渐隐没于西山之后。裴婉宁正在灯下誊抄医案,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拉长,投映在墙上。忽闻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比往日急促了些。云舒抱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好奇:“小姐!小姐!靖安王府的人方才送来这个,说是王爷亲手为您挑的!”
紫檀木匣入手微凉,雕工精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裴婉宁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的瞬间,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里面并非什么金玉珠宝,而是整齐码放着二十余卷书册,从《黄帝内经》、《难经》到《唐本草》、《千金方》,皆是医家经典,甚至还有几本封面磨损、一看便知年代久远的罕见西域医书,书页边角微微卷起,透着岁月的沉淀。最底下,压着一张素笺,上面是清隽秀雅的簪花小楷,字迹温润,一如其人:“闻卿禁足研学,特赠旧藏。若遇疑难,可遣人至王府西跨院寻刘医令。”
月光如水般淌过窗棂,温柔地洒在书册上,将那些古老的墨痕晕染开柔和的光泽。裴婉宁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糙与厚重,那是时光的印记。她忽然想起那日在大理寺,萧弈辰俯身查看卷宗时,鬓角几缕碎发垂落,神情专注得令人心动,阳光透过高窗,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一刻的宁静与认真,竟让她有些失神。
她抽出其中一卷《西域医方考》,书页间夹着一枚素雅的兰草书签。翻开几页,在夹着的书签旁,她发现了几行极淡的铅笔字迹,想必是萧弈辰早年研读时的批注——“回纥医者多用曼陀罗花作麻醉,然其性烈,剂量难控,需以羊踯躅制衡,辅以甘草缓之,方可减其毒……”字迹力透纸背,可见其钻研之深。
“小姐,您看这是什么?”云舒整理着书册,忽然指着从书页间飘落的一张小纸片。那是半张被小心翼翼撕下来的信笺,材质特殊,非寻常人家所用。上面用朱砂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线条流畅,似火焰升腾,又似莲花绽放,带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裴婉宁瞳孔骤然一缩,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这个图腾,她刻骨铭心!在现代博物馆的唐代文物展上,她曾见过一模一样的标记——那是袄教,也就是拜火教的圣火标记!而据她所知,叛将安承嗣麾下的西域军团中,恰有不少袄教信徒!这绝非巧合!
寒风不知何时从窗缝钻入,吹动烛火剧烈摇曳,投下的影子也随之扭曲不定,室内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裴婉宁迅速将纸片捏在指间,走到烛火前,看着它在橘红色的火焰中蜷曲、发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她眼神凝重,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她忽然明白,萧弈辰赠书之举,绝非简单的示好或同情。这位表面温润如玉、与世无争的靖安王,怕是早已将她划入了他的棋局,甚至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她的与众不同。而自己这只偶然闯入大唐棋盘的异世蝴蝶,究竟能掀起怎样的风浪?又将落得怎样的结局?
竹帘外,更夫敲着梆子,“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夜色中传得很远,清晰地报着三更。裴婉宁望着跳动不定的烛火,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旋即被坚定取代。她缓缓展开新的宣纸,研墨、提笔。在这禁足的方寸天地里,看似平静无波,一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她不能坐以待毙,唯有潜心研学,充实自身,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长安棋局中,寻得一线生机,揭开那些尘封的真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最新章节,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最新章节,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