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丧钟 第351章 乱字当头一把刀

小说:晚清丧钟 作者:蛇眼看世界 更新时间:2017-03-14 22:21:1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柴释道,江苏高邮人,字林森,号水柳散人,年轻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可惜因为家境贫穷屡试不第,十年间只考上一个秀才,机缘巧合被微服私访的恭亲王弈欣收于帐下,从咸丰元年起就陪着弈欣宦海沉浮,无论时局如何险恶都保弈欣全身而退,为弈欣博得一个“鬼子六”的雅号,如果没有柴释道背后出谋划策,弈欣连“鬼子一”都无从谈起。

  柴释道见弈欣被一张纸条弄得手舞足蹈,轻咳两声肃容道:“主子,你仔细想想,现在时局的发展已经超出朝廷所能控制的范围,无论引起事端的是谁都将重新掀起轩然大波。大清朝定都京师已有二百多载,受外力压迫而移驾避暑山庄的圣上当属大清朝第一人,开了前所未有的先河,而且他还是第一位签下出卖祖宗家业的皇上。圣上本来就龙体欠佳,在这连番打击下能不提前立下遗嘱?众所周知,咸丰帝是历朝子嗣最少的皇帝,皇长子载淳只有五岁,如果立载淳为皇太子,你这位被咸丰帝视为卧榻之侧的亲叔叔将处于何种境界?”

  柴释道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惊得弈欣冒出一身冷汗,早把一张纸条带来的喜悦抛到九霄云外,惊呼道:“林森先生,你的意思是天下将有大变?”

  “大不大变现在还不好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柴释道凑至弈欣跟前低声道:“主子,如果咸丰真有了意外,他会提前做怎样的安排?”

  这句话既有考究的意思,还有试探弈欣底线的味道,在这生死关头柴释道不得不谨慎对待,弈欣要是走错一步棋,自己也得跟着完蛋。

  弈欣身居高位,出身皇族,手下拥有一大群握有实权的大人物,如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贾桢、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赵光等人,连咸丰身前的大红人肃顺都有交情,只不过肃顺太刚愎自用,得罪了太多的人,把留守京师的所有大臣全都推到自己这边。唯一让弈欣感到遗憾的是自己不掌握军权,这也是让弈欣虽然身居高位却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但是对朝廷的势力归宿可说是如数家珍,听到柴释道的问话思忖半响才开口说道:“林森先生,不用我说你也清楚,现在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是我们,另一派就是以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御前大臣景寿和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人组成的八人党,如果真像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们八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很有可能执掌朝廷重权,先剪除羽翼然后再下手对付我们,我们该如何应对?”

  柴释道闻听点头笑道:“主子,你只猜对一半,朝廷其实还有第三股势力,那就是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二位年轻的太后,无论是咱们还是八人党,只要圣上立载淳为皇太子,那所有的势力暂时都得向两位太后靠拢,本来势力最为薄弱的一方反倒渔翁得利权倾朝野,主子不可不防啊!”

  柴释道道出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第三股势力弈欣也不是没有考虑到,只不过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深入脑海,冷不丁被柴释道三言两语道出其中的玄机不住地点头赞同,祖训还有失土辱国者不得入葬祖陵的规矩,可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朝丢失了多少领土?签订了多少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咸丰何时提过不入葬祖陵一个字?看来大清朝的天真要变了,自己再不争一把,最后大清朝姓不姓爱新觉罗都是未知数,想到这弈欣打起精神肃容道:“林森先生,如何预防?”

  “预防只能保一时不能保一世,咱们何不借助登州事件为契机先声夺人?把洋人受到的损失夸大十倍转告圣上,让围绕皇上周围的两股势力先自乱阵脚,这就叫乱字当头一把刀,咱们再因势利导浑水摸鱼!”

  “呵呵,”最后一句话把神经绷得紧紧的弈欣说笑了,笑道:“林森先生,鱼我倒是没摸到,自己反倒糊涂了,怎么个浑水摸鱼?”

  “主子,现在圣上最怕的就是洋人,你可以把登州事件夸大来说,英法联军正调集更多的兵力准备攻打承德。现在圣上背后已经是大清的起始之地,退无可退,唯有破釜沉舟才能有一线生机,就凭咸丰帝的身体如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柴释道此话说得比较含蓄,怎说咸丰和弈欣都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人,若是提前咒咸丰早死,自己再得弈欣器重事后也没好果子吃。

  弈欣满脑子都放在浑水摸鱼上,倒没听出柴释道的话外之意,点头问道:“那提不提黄孛?”

  “不!”柴释道斩钉截铁说道:“主子,登州事变的罪魁祸首无论是谁都不能提,因为这个人打着进京勤王的旗号,从公从私也挑不出一个错字,如果为了保住圣上的龙椅和大清的江山出卖功臣,就算暂时能够得到圣上的欢喜,那事后伤害的可是天下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心,就算咱们独揽大权统领朝纲也得留下忘恩负义的骂名,咱绝不能干这种替人背黑锅的傻事!”

  柴释道说到这便闭口不言,该说的都说了,就看弈欣如何运用手中的势力编织一张天罗地网:编得好,自己跟着恭亲王弈欣一起飞黄腾达;稍有漏洞,自己和弈欣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弈欣宦海沉浮几十年,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毫不犹豫站起身走到书案前奋笔疾书,然后加盖上自己的王印喊来一名侍卫,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大清朝除了京师以外的唯一陪都,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占地达上万公顷,弈欣所派的信使到达避暑山庄的当天,咸丰正和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和一大帮文武大臣在“澹泊敬诚”主殿告慰祖宗灵位。

  这是咸丰逃到避暑山庄之后第一次主持大典,虽然病染膏肓虚弱不已,但是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回到京师也不算太丢祖宗的脸,再加上刚刚吃下的鸦片,一向萎靡不振的咸丰竟然精神焕发,等祭祀完毕,咸丰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微笑道:“众爱卿,明日谁替朕回一趟京师把拟好的条约带回去?也算完成朕的一个心愿?”

  话音刚落,咸丰的贴身太监崔长寿急匆匆从侧门走到咸丰跟前递上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尖声说道:“皇上,这是恭亲王派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折,送信人我让他候在外面,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叫进问话。”

  此时此刻弈欣送来八百里加急密折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是曾国藩攻下了天京还是洋人出尔反尔想毁约?咸丰接过信封忐忑不安撕开封口,还没等看完一半一口鲜血喷向大殿,把站在最前面的穆荫和肃顺喷得满身都是,“嗝儿”一声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吓得慈安和慈禧及众文武大臣全都涌上金銮宝座,喊皇上的叫太医的此起彼伏,大殿乱成一团。

  傍晚,咸丰寝宫“烟波致爽殿”内灯火通明,在一群御医细心调教下的咸丰终于睁开眼,看了一眼塌前的慈安、慈禧和皇长子载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低声道:“把外面的大臣都叫进来吧,我要亲口立下遗嘱。”

  少顷,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和焦祐瀛八人党陆陆续续走进殿内,全都匍匐在地等候咸丰的口谕。

  咸丰稍微抬起虚弱的身子,慈禧赶紧把锦被垫在咸丰身后,咸丰靠在松软的锦被上环顾殿内的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在小皇子载淳身上,一幅舔犊情深画面感动得众人痛哭流涕。

  “众爱卿,”咸丰虽然声音虚弱,但是夜阑人静的“烟波致爽殿”还是把咸丰的话清清楚楚传到每一个人耳里,“朕大限将近,等我归天后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授予皇后钮祜禄氏景云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因为载淳年岁幼小暂由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代为掌管,朝廷所有大事必盖有这两印才能奏效,咳咳咳……”一串口谕没等说完,咸丰咳血不止,太医急忙上前服伺,过了半响咸丰才指着杜翰说道:“朕软弱无力,就由杜翰承写朱谕!”

  杜翰是咸丰皇帝的授业恩师杜受田之子,深得咸丰信任,肃顺闻听急忙向前爬行两步,顿首叩道:“陛下,立皇太子乃涉及江山社稷大事,还望陛下能朱笔亲写,以昭郑重!”

  咸丰何尝不想亲笔书写?可惜刚才说的那番话好像抽干了浑身的力气,试探地伸出手接过御笔,连握都握不住便掉落地上,杜翰只好遵旨代咸丰立下遗嘱,盖上咸丰的玉玺,然后八大臣自觉地退出寝宫,大殿内瞬间只剩下慈安、慈禧和载淳三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晚清丧钟,晚清丧钟最新章节,晚清丧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