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第二章 史上最短命探花郎

小说:宋仕妖娆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时间:2016-12-22 08:37:3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金人以战逼和,其实大宋并不需要死战。

  这点汤思退清楚,赵昚也清楚。

  李凤梧更清楚。

  隆兴北伐之后,宋金再战,被金人连下盱眙、滁、庐、和州等地后,大宋便委曲求全了,而金人也无力再南下。

  李凤梧当初在小传胪时和赵昚说,希望守备两淮一战到底。

  一者不希望大宋再受屈辱。

  一者,只有如此,才能有机会阻止赵愭和赵惇登上太子位。

  不能让赵昚失去北上雄心。

  所以必战,而且要胜。

  不说渡江进取疆土,至少也要打造好两淮防线,抵御金人,只要金人不能渡江南下,那么完颜雍以战逼和的计划就要流产。

  如此,宋金和谈才会有另外一番新气象。

  如此,赵昚之中兴雄心才会蓬勃。

  如此,立储之事将会后延,赵恺才能有一线生机。

  事实证明,赵昚这位中兴之主内心深处,纵然是经过符离大败的打击,但依然渴望着朝汴梁,依然渴望着恢复祖宗基业千古流芳,所以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撤了王之望的江淮宣抚使。

  随着旨意颁布,大宋两淮风起云涌。

  从临安、从镇江、从太湖周边诸镇,青壮新兵源源不断的赶赴两淮。

  辎重、粮草、盔甲亦从国库、粮仓之中运往江南大营。

  各地的转运使少不得又要大赚一笔。

  虽然隆兴北伐,大宋的国力耗损极大,但赵构经营几十年,还是剩下了不少东西给赵昚,此次备战只是守备,并不进取,是以国力足够。

  不用担心有兵无甲,有马无粮的困境。

  事实上大宋连马都很少。

  南宋骑军很少。

  全国各地的骑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万人出头,这还是大宋倾力而打造出来的,是以这些骑军虽然少,但却战力变态,堪称精锐中的精锐。

  江南大营有一支三千人的重骑——或可媲美金国重骑铁浮屠。

  庆远军节度使李道手上就有一只四千人的轻骑,所以李道才能成为赵惇最强助力。

  不过南宋骑军在后世,随着端平入洛彻底玩完。

  陈俊卿已走马上任,新科进士们不少人也被外放到两淮防线各州府,比如丘崈,便被授职建康府观察推官。

  只是过了几天,旨意又下。

  少保、永兴军节度使、邓王赵愭职江南东路制置使,赴任建康,配合陈俊卿守备两淮。

  镇洮军节度使、恭王赵惇职淮南东路制置使,守备一路。

  这个旨意出来,李凤梧只能苦笑。

  先前准了赵恺的请旨,让赵恺职安丰军节度使,在这个时刻重要赵恺,很容易给大宋文武官员一个错觉,原来咱们的官家看重的二皇子殿下。

  但不曾想赵昚这货立马反应过来,迅速给赵愭和赵恺一个美差。

  一个是江南东路制置使,一个是淮南东路制置使。

  都是手握实权的重位。

  且这其中又有猫腻——淮南两路和江南东路,这三路形成品字型的犄角形势,金人南下,必然是以淮南西路的安丰军和淮南东路的盱眙为主要突破口。

  也就是说,赵惇所在淮南东路的扬州受到压力极小。

  而赵愭所在的江南东路,则需要等到淮南西路沦陷之后才会直面金人。

  但赵恺所辖的安丰军却不一样。

  安丰军在淮南东路和西路的交界处,是要直面金人大军铁骑的地方,可以说,一旦金人南下,第一个和金人兵马交锋的地方,就是安丰军。

  赵昚还是偏心啊。

  李凤梧很是有些同情那位庆王殿下,没办法,逆天而行怎能没有难度。

  不过当自己的阶官和职官诰文下来后,李凤梧傻了。

  你妹的赵昚,这是要把我也逼上绝路啊。

  赵昚确实按照制度,给了李凤梧一个正七品的阶官:宣德郎。

  你妹,正七品的文散官宣德郎也就罢了,外放我也能忍,你把我放到江南富庶之地多好,为什么偏偏是那个地方?

  李凤梧的职官是京西南路襄阳府辖境下的襄阳知县,权兼襄阳府观察推官。

  襄阳知县是上县令,是个从七品上的职官,襄阳府观察推官,属于八品的幕僚官职。

  襄阳,就是郭靖战死的那个襄阳。

  襄阳地处淮南西路最西边境,比邻邓、唐两州,其战略意义不下于安丰军,如果金人单线出兵,首选必然是从颖州出兵直指安丰军。

  同时并重的还有泗州出兵取盱眙后,直指滁州。

  如果再分兵,那么襄阳便是必取的兵家要地。

  这么个节骨眼上,自己到襄阳去当知县和襄阳府观察推官,这尼玛很有点找死的意味啊……

  难怪赵昚这货传胪之后对自己这么好。

  感情就是弥补自己。

  这下好了,如果两淮防线还如历史轨迹一般不堪一击,这个知县、推官当不了几个月就要成为金人刀下亡魂,或者成为俘虏。

  以自己去年出使金国的风评,一旦金人俘虏了自己,后果将会很严重……

  然而没办法,只能赴任。

  这个任命出来后,临安朝堂,无数人口瞪目呆。

  传胪时李凤梧之待遇之好,和官家同桌对饮,和皇子一起陪同官家游玩金明池,怎么看都是要在临安周边做一任平安官然后回临安入馆的节奏。

  现在却猛不丁来这么一出。

  直接任职京西防线最危险的边境知县、襄阳府推官,还是战略要地襄阳府辖境。

  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咱们这位大宋雏凤得罪了官家,被发配流放呐。

  这很可能要成为一个短命的探花郎啊。

  李凤梧的“私党”人员对此很是愤懑不平,而尚未赴任的赵愭、赵惇以及柳相正等人,则是惊喜交加,认为李凤梧大限已到。

  然而朝堂之上,也有人别有一番看法。

  比如左右相公汤思退和洪适,比如参知政事钱端礼,又比如签书枢密院事蒋芾,甚至六部大佬都看的比一般人透彻。

  金人渡江南下,意在逼和。

  别看襄阳地处战略要地,但它不在金人渡江南下兵锋直指临安的路径上。

  看似危险,实则并不是如此。

  不过也说不准的事情,金人渡江南下,肯定要牵扯住京西南路和川陕诸路的兵力,大的战役不会有,但小的攻防战、骚扰战肯定会有。

  万一金人一不小心攻入襄阳,那么咱们的探花郎就真的很可能成为史上最短命的探花郎了。(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宋仕妖娆,宋仕妖娆最新章节,宋仕妖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