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第037章】 内蒙问题

小说:国势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时间:2017-02-20 10:15:2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5月1日,吴景濂率领所有由“民选”选举产生的各省代表返回参议院基本就是原先的“官派”议员,由各省议会表决通过,同时又略微增加、换了少数几个议员,人民党保住了议长一职,副议长由汤化龙接任继议长改选后,审议长及各部审查员和其它常任职员也全部重改选谷钟秀被选举为全院委员长,林长民被选举为秘书长,各部委员也大都改头换面但总的说来,人民党基本保持了原先的势力,同盟会势力大受打击,失去了对好几个部门的控制权

  经历了种种,同盟会议员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涣散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有的无视“党议”,自行其是;有的为了个人地位,不惜牺牲“党见”,大搞政治投机,成了唯利是图的政客;有的则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一味以谩骂、攻击来谋求党势发展,徒然为反对派提供指责的借口^^^^

  各小党的势力也在不断分化组合,一个突出的实例就是以民社为核心,包括国民协进会、民国公会、国民党和统一党五个政党,合并改组成为共和党,成为参议院的第三股大势力民社的本部虽然在上海,但其发源地和大本营均在武昌,核心人物是孙武、政客孙发绪和未公开挂名的黎元洪秘书饶汉祥,主要由旧军官、失意同盟会会员和清末立宪派

  国民协进会是民国成立后黄河以北地区建立较早地政团之一大部分为清末立宪团体宪友会和辛亥俱乐部成员与梁启关系密切,曾表示愿意为梁所用;

  民国公会由陈敬第、黄群等人发起,多系光复会残余分和地方政客;

  国民党由潘昌熙等人于上海成立,未成立前,暂称“国民党同志会”,但直到5月初,也未能举行成立大会,所以应该一直称之为“国民党同志会”==

  以上四党加上统一党虽然各具特点,略有差异,但在巩固维持自身势力,反对同盟会、人民党两大势力上却是一致地,同盟会、人民党和共和党构成了临时参议院的“左”、、右三派三党以外,**人士尤其无党派人士就相当稀少了

  袁世凯也在竭力增强自己的势力几乎将总统府改成了北洋系的大本营,他刚刚就任临时大总统,就迫不及待地设立“临时筹备处”,作为办事机构所安插的50人,全部是他的心腹亲信,唐绍仪内阁成立后他又将许多人员充实到各部,一方面牢牢掌控局面,另一方面对唐绍仪也起到牵制和监视的作用此外,他还以“谘询一切”的名义,于总统府设立外交、政治、军事、海军、法律、教育等名目繁多地各种顾问,顾问又分高等、二等、三等之分,目的在于安插私人,网罗社会“名流”和牢笼革命党人****顾问愈设愈多名目愈来愈奇

  在安插亲信的过程,袁世凯几乎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终于引起了参议院的警觉特别是袁世凯无视《各部官制通则》的规定,又不经参议院的同意,便下令任命张元奇、荣勋为内务部次长,遭到议员竭力反对5月初,袁世凯的追认咨送到参议院无论哪个派系的议员们都一致投了反对票老袁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取消

  袁世凯控制权力地野心在针对南京留守的问题上暴露得加明显孙山卸任后,黄兴被任命为南京留守按照公布的《南京留守条例》,“南京留守直隶大总统,有维持整理南方各军及南京地面之责”,表面上似乎权利很大,但由于财政大权控制在袁世凯地手里,实际难有作为\\\\\\同时,条例又规定,“俟南方军队整理就绪,即行裁撤”,这就是说,留守府只是一个暂时的军事善后机关,袁世凯无非就是想借黄兴之手来裁遣南方军队罢了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结束期间,黄兴即已着手整变军队他先后将驻在苏、皖、浙、闽的军队编成二十个师,五个军,即柏蔚的第一军,徐宝山的第二军,王芝祥的第三军,姚雨平的第四军,朱瑞的第五军4月19日南京兵变事件地发生使黄兴懂得了有军无饷的严重危险,坚定了他裁遣军队的想法在兵变后的半个多月内,除将赣军缴械押回原籍外,又将桂军大队及粤军一部遣散回籍,浙军全部调回原籍,同时也抓紧了江苏军队的裁遣\\\\\\准备于两月内缩编兵数三分之一,将第一军、第二军划归陆军部直辖,其余除三十旅划归山东以外,交江苏都督统辖整顿

  为抵制列强利用借款监督国财政的图谋,黄兴一面积极提倡国民捐,一面以爱国相号召,动员退伍他的逻辑是,借款是因为财政困难,而财政困难是因为军饷负担太重,因此解甲归田就成了避免借债亡国地爱国行动了在黄兴地感召下,许多士兵主动离开了军队,一些高级军官如第二师师长朱志先,第五师师长刘毅等相继要求撤销师部,解甲归田

  袁世凯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表面上极力挽留黄兴,实际上则在考虑如何稳妥地接收留守府

  赫图阿拉的满人叛乱由于秦时竹严密封锁消息,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传开,但很多消息却是封锁不住地^^^^4月27日深夜,葛洪义刚刚到赫图阿拉准备直接办案时,在郑家屯车站侥幸逃脱的阿拉坦敖其尔回到了贡王府

  近半个月在野外飘忽不定、风餐露宿的生活让阿拉坦敖其尔形容憔悴头发、胡须老长且肮脏不堪见到贡王后,他只喊了一声“王爷”,就昏了过去……

  也许是快到家地兴奋让他降低了周围环境地感知力,也许是贡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一直难以自拔,他们两个根本就没有主意到黑暗有几双警惕的眼睛盯着王府

  “这小果然回来了,快,回去报告镇守使我在这里继续盯着”

  在部队驻地得到确切消息的夏海强大喜过望,大叫道:“好小==你终于回来了,看爷爷怎么送你们上路”……

  想解决蒙古问题的,不止秦时竹一家,袁世凯也很想有所作为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控制了内外蒙古,等于将北疆势力一分为二,有利于央权威的发扬;另一方面老袁作为临时大总统,也需要在国内树立威望,解决蒙古问题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解决外蒙问题的方法不外两种,一是在国内部通过谈判或武力地方法解决,二是通过外交途径与外蒙的后台沙俄交涉解决从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出发,自应选择前者,这是国的希望;可从实际情况考虑,又很难避免后者,这是沙俄的图谋北京临时政府也曾尝试与库伦当局谈判解决“**”问题袁世凯上台不久,即两次致电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谓“外蒙同为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但使竭诚相待,无不可以商榷,何必劳人干涉,致失主权……务望大扩慈心,熟观时局,刻日取消**,仍与内地联为一国则危机可免邦本可固”北京政府颁布的《蒙古待遇条例》等优待法令,既为安抚内蒙王公也是向外蒙示以姿态

  袁世凯在出台这些发令的时候,预先征求了秦时竹的意见,秦见到电报后微微一笑,认为无济于事,自然也就不会出面反对除此以外,北京政府还准备派人去外蒙直接商谈,其先行出发的兰逊Lanon牧师等已在库伦多方活动,运动蒙人止俄蒙谈判,改与国政府协商但库伦当局地上层人物多是长期受惠于沙俄的亲俄集团分,自恃有沙俄撑腰,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对北京政府的呼吁和优待置之不理^^^^哲布尊丹巴在给袁世凯地回电竟称:“与其专员来库,徒事跋涉,莫若介绍邻使,商榷一切之为愈也”北京政府几乎无法和库伦活佛建立直接的联系,自然谈不上和平协商解决问题了

  武力解决的路同样走不通外蒙军事力量虽然不强,然地处偏远,气候恶劣,军事行动不易为窘迫的是,要对蒙古用兵,必须通过北疆势力的范围袁世凯在心里掂量,首先秦时竹不会同意,即便同意,也不会真的全力以赴;其次,袁世凯一向视军队为自己的命根,用来控制国内局势都嫌不够,何况平定边疆呢?因此对调动自己的北洋军出征不甚积极;再次,要出兵外蒙,就意味着与沙俄刺刀见红,袁世凯对帝国主义有一股与生俱来地害怕,自然不会冒这个风险,事实上沙俄作为外蒙后院,极力威胁国不得进兵,也让袁世凯有所顾忌;最后,通过指挥北疆国防军出动也不如意\\\\\\秦时竹任命马占山为呼伦贝尔镇守使后,牢牢控制了黑龙江与外蒙边境地区,但绝对不越雷池一步,袁世凯不可能强令要求进兵在西路,袁世凯虽然可以指挥杨增由疆调兵援阿尔泰,但沙俄立即出面干涉,表示“决不承认”,沙俄外交部甚至公开威胁国公使:“国进兵外蒙,俄当干涉”,逼得北京临时政府只好下令“暂缓调动,免生交涉”

  两种方法都行不通,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和沙俄交涉解决外蒙问题这是沙俄自外蒙“**”后的基本立场,由俄间的交涉,迫使国承认外蒙“**”的现状,无论交涉结果如何,都能为以后的侵略留下伏笔

  秦时竹对历史的了解是袁世凯比拟不了地优势他明白眼下和沙俄闹翻是不明智地,外蒙的状况只能继续维持,非得等到俄国革命爆发才有机会,但内蒙问题和外蒙问题不一样,有充足地理由和依据,也完全有能力解决在这一点上,他比袁世凯的态度要积极和现实的多袁世凯想通过解决外蒙问题进而推动内蒙问题的解决,这种一揽方案好虽然好,却无成功的可能;秦时竹的计划是安定内蒙,孤立、分割内外蒙古,麻烦是麻烦了点,却有效

  控制内蒙古落到实处,就是要消除那些封建王公的割据势力,尤其要打破八旗制度,实现近代化改革秦时竹的策略,就是要杀鸡骇猴,贡王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个对象,夏海强这个急先锋的任务,就是尽快拔除这个眼钉

  夏海强是个粗人,但不莽撞,有道是话粗理不糙,他的逻辑是:贡王非除不可,有借口要除,没有借口制造借口也要除为完成这个任务,他拼命搜罗情报,寻找有利时机不仅从李春福那里千方百计要来了精干的骑兵团,为重要的是,在贡王府周围安排了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只是贡王十分谨慎小心,夏海强一直苦于抓不住他的小辫,而秦时竹交待给他一定要有依据的要求就像一道高压线拦在面前

  不除掉贡王,夏海强食不甘味、睡不安心,用秦时竹的话来形容,这是“夏海强朴素的阶级感情在起作用”贡王私运军火的消息传来,让他乐得合不拢嘴,乐颠颠地跑去要求动手的命令,本来明明已批准了,却赶上满人叛乱这档事情,让他恨得咬牙切齿,却只能按兵不动,心里纵有一万个不乐意,却只能服从安排

  当然,他绝不死心,做梦也想找到动手的理由和借口,有人跑回贡王府报信,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理由为得到确切的授权令,他一连拍了三封加急电报给秦时竹,请求批准行动,秦时竹愣是没同意,气得夏海强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5月2日凌晨,夏海强还在睡梦,副官将他摇醒

  “师座,快醒醒,大本营来的绝密电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势,国势最新章节,国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