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叫喊声传到了主船,黄盖骑马在岸上大喊:“主公,我们货船被偷袭!”
孙策大怒,喝令道:“解开纤绳!”
主船纤绳被解开,士兵们纷纷撑篙,竹篙只能在长江边使用,而且只能用于调头和保持平衡。
主船的船帆也拉起来,江风劲吹,风帆鼓起,主船向货船疾速驶去。
孙策手执弓箭,站在船头射杀江面舢板上的甘宁手下,他箭无虚发,只片刻,便射杀了近二十余名士兵。
甘宁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被射杀,眼睛都红了,他从防水皮袋中取出弓箭,箭壶背在身后,抽出一支狼牙箭。
这时,孙策也看见了甘宁,张弓一箭射向甘宁,箭势强劲,眨眼到了眼前,甘宁反应疾快,一侧头,‘嗖!’箭矢擦着甘宁耳廓射过。
待孙策再抽箭之时,甘宁也拉弓如满月,瞄准孙策的胸口一箭射去。
这支箭的速度也快如闪电,霎时间便到孙策前胸,孙策听见了破空声,他急忙一闪身,稍微慢了一点点,“噗!”这一箭正中孙策左肩,力量极为强劲,射透了铠甲。
孙策惨叫一声,身体一晃,几乎坠江。
他的几名亲兵反应疾快,将孙策扑倒在甲板上,迅速将他抬进船舱,手下拼命撑篙,让主公的船只靠岸。
江东船队缓缓靠岸停泊,周瑜听说主公中箭受伤,急忙赶来孙策的主船,他心中着实担忧,主公虽勇猛善战,但存在轻而无备的弱点,每次冲锋在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
船舱内灯光柔和,孙策躺在榻上,箭矢已被军医拔出,流了一地的血,孙策有点失血稍多,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丝血色。
周瑜在孙策身边跪下,握住孙策的手低声问道:“主公,你怎么样?”
“一点皮肉之伤,死不了!”孙策声音低微道。
周瑜看了一眼军医,见军医目光焦虑,便知道这一箭伤得不轻,绝不是皮肉伤那么简单。
“主公,我们粮船已失,先回去吧!”
孙策叹了口气道:“这一箭居然能射穿我的铠甲,至少是三石弓,听说甘宁得了吕布的弓,这必然是他了,真猛将也!”
“主公,我们回去吧!明年开春再来会他。”
孙策轻轻点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轻敌是他们这次兵败的关键,两人都心知肚明,也都没有说破。
周瑜当即走出船舱,喝令道:“传令岸边护卫上船,大军返回吴郡!”
………..
次日中午,甘宁率领三千士兵,用小船拖拽着一百五十艘满载钱粮的货船返回了柴桑,有粮食七万石,五铢钱两万贯。
柴桑钱粮库足,甘宁拿出三万贯钱赏赐全军,平均每人三贯钱,一时间欢声雷动,士兵们欢天喜地,如过新年。
三国时代士兵没有俸禄,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养家则靠打胜仗赏赐或者抢掠。
三国几乎没有军队不抢掠,哪怕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他不抢掠百姓,但也会抢掠官库,要不然没有军队会跟随他,当然还有像糜竺那样的徐州富豪跟随他。
甘宁也和刘备一样,不抢百姓抢官库,所以甘宁在豫章郡和庐江郡的口碑都不错,他没有抢海昏县和历陵县百姓,传遍了豫章郡,他也没有抢皖县百姓和居巢县百姓,也同样传遍了庐江郡。
一般而言,只有稳定下来收到税赋,才有钱粮养军队,可要想收到税赋,又必须得到地方士族的支持。
甘宁虽然不是士族,但他却得到了柴桑县士族的普遍支持,原因也很简单,他是朝廷任命的柴桑县长,就像明媒正娶一样,身份正宗,大家自然承认。
转眼到了十一月,眼看年关将至,要到收税的时候了,县官们都忙碌起来。
这天下午,主薄杨景和平时一样忙碌,这时,有衙役在门口道:“杨主薄,县衙外有人找,说是您的妹妹!”
杨景连忙走出县衙,果然看见满脸焦虑的堂妹杨氏。
“蕊娘,出什么事了?”
杨氏连忙上前道:“下午来了一个又高又胖的商人,他说自己是吴侯的手下,让我赶紧收拾东西,带两个孩子跟他去吴郡,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我死活不要,他扔下银子就跑了,我该怎么办?”
乔安被甘宁任命为浔阳县县尉,带着妻儿住在浔阳县,不在柴桑。
杨氏找不到人做主,只能来找兄长。
杨氏手一摊,手上是一锭沉甸甸的银子。
杨景一惊,吴侯要找自己妹妹做什么?他心念一动,顿时明白了,一定是看中了自己的两个侄女。
他想了想问道:“吴侯见过两个侄女吗?”
“吴侯就是孙策吧?”
“对!”
“有可能见过一次,那还是五六年前,他在袁术手下为将,夫君请他来家里吃过一次饭,我记不清孙策有没有见过她们,可那时孩子还小啊!一个八九岁,一个才六七岁,他不会那时就有非分之念了吧!”
“现在两个孩子呢?”
“她们都在家呢!”
“你赶紧回去看着她们,别被人带走了,这件事让我想一想。”
杨氏连忙回去了。
杨景踌躇片刻,他委实拿不定主意,便匆匆去找父亲商量了。
杨景的父亲叫做杨奎,魏郡人,曾在柴桑做了十年官,主薄、县尉都做过,已年近六旬,目前退仕在家养老。
杨奎坐在池塘边喂鱼,一边喂鱼,一边眯眼听儿子讲述,吴侯居然看上了大乔小乔?不过也不奇怪,自己的两个侄外孙女确实美若天仙。
“甘宁是什么态度?”
“甘宁的态度很明确,两个外甥女他都要!”
“都要?”
杨奎有些不满道:“未免太霸道了吧!”
“他只是说两个小娘子的安全都由他负责,倒没有明确姐妹二人都要收入房中,不过…….”
“不过什么?”
“他又给我说过,两个小娘子年纪还小,养几年再说!”
“小乔才十一岁,是小了点,可大乔十四岁了吧!已经不小了。”
杨景叹口气,“孩儿现在拿不到主意,吴侯想要,甘宁也想要,我该怎么办?”
杨奎想了想道:“咱们既不能得罪甘宁,也不能得罪吴侯,这样吧!可以把大乔先给甘宁,小乔留给吴侯,小乔过几年再说,观望一下形势,若吴侯统一了江东,把小乔献给他也不晚,若甘宁壮大,他得了大乔,也不会亏待我们。”
杨景发愁道:“但甘宁的意思,好像并不太想娶大乔,只是想纳她为妾。”
杨奎心知肚明,乔家地位太低,乔家之女怎么可能做诸侯之妻。
他微微叹口气,“先把大乔送到甘宁府中去吧!若生了儿子,她的地位也低不到哪里去,至少也是平妻了。”
“要不要请乔安回来商议一下?”
这是乔家的事情,确实不能把乔安绕过去。
“也行,你给他写一封信,我估计今天发生之事,甘宁已经知道了。”
======
【再向大家求月票!】
孙策大怒,喝令道:“解开纤绳!”
主船纤绳被解开,士兵们纷纷撑篙,竹篙只能在长江边使用,而且只能用于调头和保持平衡。
主船的船帆也拉起来,江风劲吹,风帆鼓起,主船向货船疾速驶去。
孙策手执弓箭,站在船头射杀江面舢板上的甘宁手下,他箭无虚发,只片刻,便射杀了近二十余名士兵。
甘宁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被射杀,眼睛都红了,他从防水皮袋中取出弓箭,箭壶背在身后,抽出一支狼牙箭。
这时,孙策也看见了甘宁,张弓一箭射向甘宁,箭势强劲,眨眼到了眼前,甘宁反应疾快,一侧头,‘嗖!’箭矢擦着甘宁耳廓射过。
待孙策再抽箭之时,甘宁也拉弓如满月,瞄准孙策的胸口一箭射去。
这支箭的速度也快如闪电,霎时间便到孙策前胸,孙策听见了破空声,他急忙一闪身,稍微慢了一点点,“噗!”这一箭正中孙策左肩,力量极为强劲,射透了铠甲。
孙策惨叫一声,身体一晃,几乎坠江。
他的几名亲兵反应疾快,将孙策扑倒在甲板上,迅速将他抬进船舱,手下拼命撑篙,让主公的船只靠岸。
江东船队缓缓靠岸停泊,周瑜听说主公中箭受伤,急忙赶来孙策的主船,他心中着实担忧,主公虽勇猛善战,但存在轻而无备的弱点,每次冲锋在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
船舱内灯光柔和,孙策躺在榻上,箭矢已被军医拔出,流了一地的血,孙策有点失血稍多,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丝血色。
周瑜在孙策身边跪下,握住孙策的手低声问道:“主公,你怎么样?”
“一点皮肉之伤,死不了!”孙策声音低微道。
周瑜看了一眼军医,见军医目光焦虑,便知道这一箭伤得不轻,绝不是皮肉伤那么简单。
“主公,我们粮船已失,先回去吧!”
孙策叹了口气道:“这一箭居然能射穿我的铠甲,至少是三石弓,听说甘宁得了吕布的弓,这必然是他了,真猛将也!”
“主公,我们回去吧!明年开春再来会他。”
孙策轻轻点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轻敌是他们这次兵败的关键,两人都心知肚明,也都没有说破。
周瑜当即走出船舱,喝令道:“传令岸边护卫上船,大军返回吴郡!”
………..
次日中午,甘宁率领三千士兵,用小船拖拽着一百五十艘满载钱粮的货船返回了柴桑,有粮食七万石,五铢钱两万贯。
柴桑钱粮库足,甘宁拿出三万贯钱赏赐全军,平均每人三贯钱,一时间欢声雷动,士兵们欢天喜地,如过新年。
三国时代士兵没有俸禄,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养家则靠打胜仗赏赐或者抢掠。
三国几乎没有军队不抢掠,哪怕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他不抢掠百姓,但也会抢掠官库,要不然没有军队会跟随他,当然还有像糜竺那样的徐州富豪跟随他。
甘宁也和刘备一样,不抢百姓抢官库,所以甘宁在豫章郡和庐江郡的口碑都不错,他没有抢海昏县和历陵县百姓,传遍了豫章郡,他也没有抢皖县百姓和居巢县百姓,也同样传遍了庐江郡。
一般而言,只有稳定下来收到税赋,才有钱粮养军队,可要想收到税赋,又必须得到地方士族的支持。
甘宁虽然不是士族,但他却得到了柴桑县士族的普遍支持,原因也很简单,他是朝廷任命的柴桑县长,就像明媒正娶一样,身份正宗,大家自然承认。
转眼到了十一月,眼看年关将至,要到收税的时候了,县官们都忙碌起来。
这天下午,主薄杨景和平时一样忙碌,这时,有衙役在门口道:“杨主薄,县衙外有人找,说是您的妹妹!”
杨景连忙走出县衙,果然看见满脸焦虑的堂妹杨氏。
“蕊娘,出什么事了?”
杨氏连忙上前道:“下午来了一个又高又胖的商人,他说自己是吴侯的手下,让我赶紧收拾东西,带两个孩子跟他去吴郡,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我死活不要,他扔下银子就跑了,我该怎么办?”
乔安被甘宁任命为浔阳县县尉,带着妻儿住在浔阳县,不在柴桑。
杨氏找不到人做主,只能来找兄长。
杨氏手一摊,手上是一锭沉甸甸的银子。
杨景一惊,吴侯要找自己妹妹做什么?他心念一动,顿时明白了,一定是看中了自己的两个侄女。
他想了想问道:“吴侯见过两个侄女吗?”
“吴侯就是孙策吧?”
“对!”
“有可能见过一次,那还是五六年前,他在袁术手下为将,夫君请他来家里吃过一次饭,我记不清孙策有没有见过她们,可那时孩子还小啊!一个八九岁,一个才六七岁,他不会那时就有非分之念了吧!”
“现在两个孩子呢?”
“她们都在家呢!”
“你赶紧回去看着她们,别被人带走了,这件事让我想一想。”
杨氏连忙回去了。
杨景踌躇片刻,他委实拿不定主意,便匆匆去找父亲商量了。
杨景的父亲叫做杨奎,魏郡人,曾在柴桑做了十年官,主薄、县尉都做过,已年近六旬,目前退仕在家养老。
杨奎坐在池塘边喂鱼,一边喂鱼,一边眯眼听儿子讲述,吴侯居然看上了大乔小乔?不过也不奇怪,自己的两个侄外孙女确实美若天仙。
“甘宁是什么态度?”
“甘宁的态度很明确,两个外甥女他都要!”
“都要?”
杨奎有些不满道:“未免太霸道了吧!”
“他只是说两个小娘子的安全都由他负责,倒没有明确姐妹二人都要收入房中,不过…….”
“不过什么?”
“他又给我说过,两个小娘子年纪还小,养几年再说!”
“小乔才十一岁,是小了点,可大乔十四岁了吧!已经不小了。”
杨景叹口气,“孩儿现在拿不到主意,吴侯想要,甘宁也想要,我该怎么办?”
杨奎想了想道:“咱们既不能得罪甘宁,也不能得罪吴侯,这样吧!可以把大乔先给甘宁,小乔留给吴侯,小乔过几年再说,观望一下形势,若吴侯统一了江东,把小乔献给他也不晚,若甘宁壮大,他得了大乔,也不会亏待我们。”
杨景发愁道:“但甘宁的意思,好像并不太想娶大乔,只是想纳她为妾。”
杨奎心知肚明,乔家地位太低,乔家之女怎么可能做诸侯之妻。
他微微叹口气,“先把大乔送到甘宁府中去吧!若生了儿子,她的地位也低不到哪里去,至少也是平妻了。”
“要不要请乔安回来商议一下?”
这是乔家的事情,确实不能把乔安绕过去。
“也行,你给他写一封信,我估计今天发生之事,甘宁已经知道了。”
======
【再向大家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