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天之后,波兰-立陶宛军队向布拉格方向前进,来到了朱文奎他们设防的位置。

  波兰人和紫帐汗国交战经验丰富,看到这种“罗马式”行营,立刻警惕起来,也开始挖掘战壕,构筑营垒。

  他们军中,携带了大量立陶宛贵族们征召和雇佣的东斯拉夫士兵。不过他们大多装备简陋,训练水平也不太靠谱。

  其中一些人,属于王公们经常招募的城镇民兵,打过胜仗或者得到过王公的资助,因此可以配备比较全套的防具。在和罗马人长期交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一些军事概念,懂得练习队列,约束纪律。

  不过尽管如此,东欧地区的出产,还是太过贫瘠了。因此,就算有学习和进步的意识,也往往难以普及开。

  大部分城镇兵,都只有一顶老式铁盔——一般是那种碗型,带个护鼻的传统北欧风格。当然,也有一些是这一两百年开始流行的,尖顶波斯风格的那种。他们身上的铠甲,一般也是件老式的套头链甲或者札甲衫,形状和四五百年前、维京人初来这里的时候,都没什么差别。而且说实话,对一些比较穷的公国,真不排除有些老古董盔甲,就是那个时候生产的传家宝……

  这些人一般拿着短矛、长剑和木头盾牌,执行维持阵线的任务。虽然理论上,市民兵也是一种需要常年参训的半职业军人,但他们的素质,目前看来也并不太可靠。

  之前和罗马人交战,几乎次次都是步兵线先出问题。为此,王公们其实也进行过多次改革,试图改善步兵的表现,但效果总是达不到预期。交战的时候,还是经常打不过军团步兵,动不动被人一波砍穿,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当然,改革的成果也不是没有。通过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这些士兵的素质,相比几十年前的前辈,还是提升了很多的。

  至少,随着新式的步兵作战思路的普及,他们已经把一个城邦的步兵,分为若干个支队,分别指挥。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同一个城镇的人,只会在战前摆好一条步兵线,然后就不会动了。步兵支队也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战术指令,不再是之前那样,只会往前冲,借着一股子气势去砍人。

  在面对西欧佣兵的时候,这些市民兵也表现出了更加可靠的战斗力,给条顿骑士团施加了很大压力。相对于大公和波雅尔多给的那点钱,总体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而在市民兵之外,还有一批数量更多、地位更低、水平也更加低劣的乡村士兵。

  斯拉夫人的城市、乡村对立,甚至比欧洲都严重。严格来说,城里的人其实不算斯拉夫人,而是作为征服者和统治者的“罗斯人”。城外农村的那些,才是被统治的“斯拉夫人”。

  这年头,连英格兰,都不太讲究诺曼军士与本土不列颠军士的区别了。国王甚至有意提拔善战的不列颠士兵,制衡下层的诺曼贵族。但在东欧这边,就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而且看起来,还会一直这么延续下去的。

  这些斯拉夫人,往往连盔甲都凑不出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村社“选”出来的倒霉蛋,或者被公国雇佣的“自由人”盗匪,因此大公也不会在他们身上多花什么钱的。一些人会穿着自制的皮甲——如果工艺不太好,可能就是一块皮子。然后尽可能收集一些残破金属片,往身上硬塞。

  他们的武器也很花里胡哨,因为也都是自备的。而且因为当地缺铁,基本上是有什么用什么,所以,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砍刀、镰刀、斧头,乃至绑在木棍上的匕首和铡刀刃之类的东西。

  当然,指挥官们也不会指望这些人能有什么战斗力了。不管贵族军官,还是他们自己,都很明白,他们就是纯粹的炮灰。

  不过,可能也是因为如此,这些乡村兵,对于自己和队友的定位,有非常清楚的认知,自己都不把自己的伤亡当回事。再加上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们有时候反而意外地能抗,不会因为损失惨重,或者队伍被击溃,就慌张地逃离战场。

  在这片大地,也一直不缺因为这种特性,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反败为胜的战例。从蒙古人,到条顿骑士团,到罗马人,都因为小瞧他们,吃过这种亏。

  这次,可能是因为远道而来,带不了这么多炮灰;也可能是因为风格更“东欧”的立陶宛军队主力,目前东进打莫斯科去了。因此,他们的队伍,反而显得精干了不少。不过,那些城镇士兵,依然得有一两万人。仔细观察一下,可能比唐赛儿他们前几天侦查到的,还要更多。

  这些人得到命令,就开始挖土干活。他们人多势众,不到一天时间,也在对面修成了一座巨大的营垒。

  朱文奎等人连夜开会,讨论作战的方法。而这时候,之前那些意大利人,倒是找上了他们。

  击败了当地贵族之后,意大利佣兵团护送财宝西进,到了一处纽伦堡商人开设的商栈,把一部分不好携带的战利品,卖给了他们。

  纽伦堡是德意志地区的商业重镇,当地大商人手眼通天。他们的后台和保护伞,就是巴伐利亚公爵,以及西吉斯蒙德本人。所以就算贵族们之后追上来,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大概只能等还在长跑的西吉斯蒙德做出回应还行——虽然这些战利品,有不少还是西吉斯蒙德自己的东西呢。

  当然,也有一些东西,商人也不敢收。而且,销赃完成之后,他们发现,由于布拉格军团败的太快,大家现在没事儿干了……

  正规的佣兵团,都是成熟的商业机构,有自己的业务规划,包括运营的周期和利润的预估。本来,按照他们的核算,要在波西米亚待个两年左右,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

  如果直接转头回老家,未免有点浪费来回赶路的时间,回去之后,也得重新找生意,甚至还得因为排期临时改变,和其他佣兵团产生冲突,破坏大家默认好的节奏。

  正好,现在这边好像还有其他战争要打,于是,团长和经理们很快达成一致,决定推销一下自己。

  现在波西米亚贵族和他们有仇,而且大家都能看出,他们作为一支势力,已经要退场了。至于西吉斯蒙德,他的金银财宝,还在大伙自己手里呢。他还有没有钱去支付佣金,这些意大利人比他自己还清楚……

  目前还在牌桌上的各方,也就这个大明,还有波兰人,既有战斗需求,也有付款的能力。相比起来,波兰人政出多门,目前还在双线作战呢。而且,这些人也和传统的帝国贵族一样,都是些能赖账就赖账的人,想要找他们要钱,估计会比较麻烦。

  盘算下来,反而是大明这边,信用一直比较好,之前也听其他人说过。所以,还不如直接找他们得了。

  于是,老熟人罗贝托经理再次找上门,向朱文奎毛遂自荐。

  他表示,自己这边可以提供专业的战斗人员。团队的所有职员,都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他的军官们,也系统学习过罗马人的战略、战术理论——不管是古代那个罗马,还是现在这个罗马。想必,会让所有有诚意的客户都满意的。

  朱文奎有些绷不住。他提醒道,双方之前没多久还在交战呢,而且他刚到这边就遭到袭击,差点被对面以多打少给阴死。现在不找佣兵团算账就不错了,他们怎么还能想起来,又要自己来雇佣的?

  不过罗贝托表示,以多打少是所有指挥官们追求的结果,和道德高下没有关系。而他们那时,正在给上一个雇主服务,在合同还没有被撕毁的时候,当然应该忠于雇主,并且之后他们也会坚持如此的。

  而且,正是因为双方交战过,所以朱文奎那边应该更清楚他们的实力水平,从而决定是否雇佣,以及乐意给出多少开价。而他们这边,当然也同样有了直观的了解。这对于双方来说,都省了时间,也避免了误判,明明是好事啊,有什么值得忌讳的呢?

  朱文奎一时有些傻眼,没想到话还能这么说。不过仔细一想,居然也有点道理。

  罗贝托趁势提出,他们这次不但不会多收临战雇佣的加价,还可以免除一部分费用。只要朱文奎答应,让他们使用吴王府的金融系统就可以。

  朱文奎更加不解,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罗贝托解释说,他们之前找商人出售战利品,但商人看他们得罪了贵族,可能还会被人追击,应该是急着出手,就趁机压价。

  而且,对方也只收了一些大件产品。还有不少值钱但敏感的东西,商人都不敢要——比如西吉斯蒙德自己的金玺和豪华长袍之类。虽然方便携带,但他们更想换成金钱,然后连同自己身上的金币,送回老家去。

  欧洲现在的银行业,比早年发达了不少,很多银行都有异地兑现的业务。但这边还是战乱的环境,而且物品也特殊,哪怕富格尔银行估计都不敢接这笔生意。想来想去,在目前神罗全境,敢收下这些的,也就吴王势力了。

  所以,他们准备把这些金银细软都给朱文奎,只要允许他们返回意大利之后,在SND区的官府仓库,提取一些金币和物资就行。为此,他们可以接受很大比例的转账手续费,只要安全就可以。

  另外他很早就听说,吴王、罗马人和美第奇家族,互相都关系密切,多有联系。如果可以给他们写个凭证,在罗马或者佛罗伦萨的美第奇银行提款,那就更好了,他完全乐意为此再多支付一笔钱。

  而且这样一来,朱文奎也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反水,因为钱还在他那里呢。罗贝托敢和他提这个计划,也是相信他的信用,为此可以接受一些风险。就看他能不能接受了。

  他们提的条件,确实让朱文奎有些心动。他和杰士卡商量了下,决定接受下来。不过没有让意大利人进入大营,而是让他们在营地旁边,自己选个地方安营扎寨。罗贝托对此倒是很满意,签完合同就告辞了。

  双方对峙的第二天,意大利人就迅速赶了过来,而且真的把几大车的金银给了朱文奎。之后,他们就在营地西北的一处土坡上,构筑了营地。波兰-立陶宛军队也发现了他们,还派了斥候来侦查,但终究没有动手,不知道是还没反应过来,还是有其他计划。

  这时,唐赛儿的骑兵正在修整,哈吉·格莱自告奋勇要去劫营。杰士卡认为,这招罗马人经常用,波兰人肯定有所准备,效果不会太好。不过格莱觉得,反正就是少睡一觉的问题,没成影响也不大。

  高级指挥官们讨论了一下之后,唐赛儿和普洛科普神父都支持劫营。杰士卡也不再反对。于是,朱文奎便让他去试一试,再让“蒙古营”的指挥官洛伦佐率领本部骑兵,负责去接应他们。

  当天晚上,格莱从自己的部落,和投奔来的库曼人里,挑选出了百多名把兔儿,选择了一条绕开中间大平地的道路,向波兰营地方向前进。结果半路上,遇到了同样来准备袭扰他们的波兰骑兵。

  两边都是敢打敢拼的精锐,立刻短兵相接,并向各自营地紧急报告。洛伦佐率领接应的队伍,上前迎战,但对方营地已经有所准备,大批立陶宛骑兵从前方和侧翼绕出来,开始试图包围他们。

  格莱和洛伦佐指挥手下且战且退。大营里,朱文奎原本安排大家休息,希望养精蓄锐,等待白天的正式交锋。但闹成这样,也别想安稳睡觉了。于是,所有人都被喊了起来,奔赴各自的战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