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让娜这几天汇总的信息,波西米亚各地,情况依然很不稳定。在布拉格,一些行会上层又开始偷偷活动,准备和波兰人再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讨价还价。
不过,现在明军就在他们前面,挡在他们和波兰人之间。而且,明军的规模迅速膨胀,也让这些人颇为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唐赛儿之前拉了大一堆人加入自己麾下,朱文奎对此其实很担忧,觉得她招揽的这些团伙,鱼龙混杂,都不知道谁更可靠。不好说会不会有人和敌人勾结,反噬自己。
不过唐赛儿说,不管是新招揽的,还是自己的旧部,都有可能勾结敌人。任何群体,只要人一多,就肯定做不到那么心齐,彼此有矛盾,才是正常现象。只要自己这边做好管理,杜绝大的变乱,那么问题就不会很大。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自己这边的下属们,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要么是敌人太残暴,投降了也没有好果子吃;要么是己方势力更强,或者一直在胜利,反水会立刻遭到报复。而这,就是她作为首领需要去做的事情了。
当然,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朱文奎的思路就不太对。因为农民军的队伍,本来就不可避免会鱼龙混杂。如果忌讳这一点,那就没法组织军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规模能滚得更大一点,反而是好事——因为人多起来之后,你不知道哪些人可靠,哪些人是卧底;对方也同样不知道哪些人是真想反水,哪些人是故意钓鱼让你去送命,好以此来上进的。
这个时候,军队规模越大,总体实力越强,某个居心不良的小头目,能控制的力量占比就越小。如果只靠自己,他面对的实力差距就非常大;如果去拉别人一起,他就要多做很多次密谋,面对更大的暴露风险。所以,虽然看起来更加混乱,但小头目都互相怀疑,反而是能够增加稳定性的。
说实话,朱文奎确实不太理解这个思路。
他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兵,王府里那些帮忙干活的工作人员,都是朱允炆四处拉人,或劝说或雇佣,甚至稀里糊涂被糊弄来的。而且大家也觉得,大都城里,用不到什么武装保卫工作,因此除了紫帐汗国安排的卫兵,始终就只有几个仆人。
后来,他跟着郭康等人一起做大炮,才开始筹备真正的武装力量。而除此之外,其他的各支军队,也都是现有需求,然后组建队伍,征召人员,加以训练,最后形成的。
而一直跟他一起玩的郭康,虽然也干过在城里乱拉人,临时凑起一伙人就上战场的事情,但大部分时候,也是先从基本的建设开始,有条不紊地扩大自己的实力,逐渐把更多人纳入进来。
不管是罗斯还是埃及,郭康的思路,都是先建立一个个稳定的立足点,然后慢慢扩大。像唐赛儿这样上来就硬堆规模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和让娜女侠,都对唐赛儿也表示过怀疑,说她不知道从哪学的这招。按理说,应该好好经营一下,不能这么着急,否则都成了一路跑、一路滚雪球的流寇了。
不过唐赛儿回答说,虽然他们也打出大明的旗号,但她得提醒大家,在目前的欧洲,他们才是造反的一方。这个处境下,就不要和朱文奎之前一样,总是下意识把自己当做官军了。
至于她这个经验……她对朱文奎直接表示,“如果有条件,我当然也希望像你还有郭二郎一样,慢慢种地屯田了。但你四爷爷不乐意,还跑来打我,怎么办……”
朱文奎觉得好像也有道理,于是就不管了。
不过目前看,这样也确实有用。很多欧洲人估计就没见过这种规模的农民军,真的被她给吓住了。从目前的情报看,提议从后方袭击他们的方案,已经被市民否决了。目前,他们最激进的计划,也就只剩等明军和波兰人打完,谁赢了跟谁。可以说,连使坏的胆子,都被吓没了。
目前,朱文奎的大营里,已经有三万多人了。如果加上唐赛儿那边的前锋万余骑,已经超过了波兰-立陶宛军队的数量。
除了八千名蒂罗尔来的步骑兵,他自己带的千余名火器营士兵,还有波西米亚西南、到阿勒曼尼地区,各卫所提供的五千多名士兵。另外,杰士卡之前一直在联络的胡斯派军队,也赶了过来,带来了一万多人。
之前,除了派人堵截朱文奎,圣杯派还组织了人手,联合布拉格大主教和支持西吉斯蒙德的贵族,攻打杰士卡一派控制的塔博尔山。
塔博尔山上的人,也没料到朱允炆突然表态,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准备很不充分。得到杰士卡的书信之后,普洛科普神父设法凑了三千多人,南下去和他们会和,但很快,塔博尔山附近的几个胡斯派重要据点,都遭到了围攻。普洛科普等人自顾不暇,后续计划也只能取消。而这三千多人,也被反胡斯派贵族拦截,围在半路,没有及时完成汇合。
圣杯派和布拉格军团意外战败之后,周围的敌人也随之土崩瓦解。包围他们的贵族军,听说明军要来,纷纷作鸟兽散,朱文奎他们才得以和这支援军会和。
北方的贵族,本来在围攻胡斯派,但这时候,之前和朱文奎他们交手过的意大利人率先北上,来到了布拉格市郊,开始催债。
到底是先去救援布拉格,还是先把胡斯派的老窝打下来,让贵族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由于没人能一锤定音,他们只能秉持民主原则,决定分兵,两边一起来。
他们认为,胡斯派守军只有四五千人,而且都是些武装农民;意大利佣兵团也不会超过五千人的规模,而且都是一群滑头。而他们这边,有小两万士兵,和专业的贵族军官,所以就算分开也够用了。
结果,等他们折腾完,分兵去布拉格的贵族才发现,意大利人都已经抢完了。贵族军没办法,紧急赶往城外,堵截正在转运战利品的意大利人。而对方也立刻还击。
由于都很匆忙,双方的步兵都没有赶到。一开始,意大利人节节后退,放弃了一些装战利品的大车。等贵族军的骑士们上前争抢,才发现,在对方后撤的时候,已经分出一些骑兵来到了侧面。
双方随即开始恶战,不过意大利人准备更充分。波西米亚贵族骑兵只能丢掉一些大件战利品,试图上马和意大利重骑兵对冲,导致一开始就处于下风。
为了夺取战利品,意大利人作战意志十分坚决。没多久,贵族军就撑不住,开始溃逃。后方跟来的步兵,见这种局面,也纷纷跑路。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这一支战败之后,围攻塔博尔的贵族军害怕冲着自己来,也赶紧撤围跑路。普洛科普神父这才有机会清点人手,从周围各地召回散落的士兵。附近的塔博尔派追随者,大概有一万多人,先后聚集起来。除了守家的,都赶到了这边,和他们汇合。
现在,他们的数量,甚至还在增长。
昨天,哈吉·格莱找到朱文奎,说自己这边又开始招人了。目前,他的前部众,已经跑回来不少。其他部落的人,也有不少来投的。现在,已经有上千人了。
朱文奎有些惊讶,以为他的部落已经散伙了,怎么还能又跑回来的。哈吉·格莱解释说,是因为之前攻打布拉格军团的营地,部众们都发了财,因此也就没有了作战的动力。但这段时间,他们也没闲着。
手里有了钱之后,那些蒙古牧民就开始四处挥霍。不少人跑到附近镇上,整日泡在酒馆;里。甚至有人一路跑到库特纳霍拉,天天不是胡吃海喝,就是跟娼妓调情,玩得不亦乐乎。
这么挥霍下来,很快,他们的钱财就不够用了。而脱离部落之后,这些三五成群的牧民,也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
现在是战争时期,各个定居点都戒备森严。尤其是,之前的战斗,发生在吴王府控制区。当地的民兵组织,本来就更加庞大,也有一定的训练。蒙古人打不过当地民兵,只能老老实实掏钱买东西。甚至有人因为掏不起,被打了一顿丢出来的。
没办法,他们只好又找回来,希望格莱部落重新收留他们,看能不能再赚一笔,好养活自己。
而且,之前打出了名声之后,这一代活动的钦察-库曼人,也都听说了明军的事迹,觉得跟着这帮人很有前途。于是,他们也纷纷声称自己是蒙古人,跑过来要求加入大明部落。光这几天,就跑过来几百人,直接导致粮食不够吃了。
所以,他想问朱文奎,现在怎么处置——如果不需要,其实也没有影响,他把这帮人哄走,让几个手下带他们去劫掠波兰人后方就行;如果需要其中的精锐,他就进行选拔,看看里头能不能找出几个把兔儿,不过就得多领点粮饷了;而要是按照唐姑娘的说法,多多益善,都塞进来再说,那粮食肯定不够用了。
不过也不要紧,他可以带这些人,找周围的贵族老爷商量下,相信肯定会有存粮送给他们的。这样就不需要吃大军的粮食,不劳参军、幕僚们费心了。
朱文奎对此有点犹豫。因为他们北上的时候,是和这些贵族说好的。
在一连串的突然失败之后,布拉格教会、市议会和圣杯派等势力,都态度突变,纷纷派来使者找他们求情。
意大利人攻占城市之后,布拉格人就迅速觉醒了人权意识,表示农民也是人啊。既然大家都是波西米亚人,那么所有人,不管贫富,不管城乡,才是一体的。大家要团结起来,对付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才对啊;
圣杯派也一下变得有了人情味,表示我们都是教友,应该互相帮助才对,怎么能互相捅刀子呢?
因此,他们希望能与大明势力和谈,然后借助明军,把意大利人轰走。作为报酬,他们会努力提供一些钱粮,乃至出兵支持的。
朱文奎听说,这些人这么好说话,是因为波兰人突然不请自来,而且提了不少要求。他们对波西米亚贵族宣称,要帮他们来镇压农奴的反抗,但这次出兵,也不能白跑一趟,至少得要当地贵族提供一批钱粮,好让他们能够安顿士兵。否则,手下不听话了,他们可没办法。
然而,波西米亚贵族根本没请他们。听到这个要求,直接傻掉了。
现在,德意志人在波西米亚四处横行,根本撵不走;意大利人反水,也挡不住;甚至,连农民造反,都无能为力了。可以说,情况不是一般的糟糕。
而波兰人一贯是以擅长抢劫出名的。他们过来转一圈,肯定比土匪抢劫还糟糕,这边恐怕就真完蛋了。
为此,布拉格人甚至一反常态,开始主动邀请朱文奎带兵北上了。大军的粮草,目前也有不少是他们提供的。当地贵族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只希望他们能把波兰人拦下,其他的什么都好说。所以,朱文奎现在也不太好意思继续去索粮。
不过,格莱表示,朱文奎还是太单纯了。要是和他一样,和这些贵族打过交道,就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了。
他把贵族当做是什么?以为是圣人吗?贵族最狡猾了。要佣金不给佣金,要军粮又说没有。其实他们什么都有。掀开地板看看,金币不是在庄园的地下,就是在密室,总之一定会发现很多东西。粮食、金银、艺术品、珠宝……到山涧深谷去看看,还有隐秘的城堡。
而且,也不用有什么道德压力。因为贵族表面忠厚,但最会说谎——不管什么他们都会说谎。一打仗,就去杀人抢东西。所谓贵族,最吝啬,最狡猾,懦弱,坏心肠,还低能,都是杀人鬼。
是谁令他们变成这样的?难道是领民么?可见这帮人本来就不是好东西,没必要跟他们客气。
朱文奎感觉很有道理,于是便让他再去向当地贵族要粮。哈吉·格莱带着人,找到几个大贵族的农庄,抓住那边的人,一番拷掠,果然又翻出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和波兰贵族往来的书信。因此,朱文奎才这么清楚如今的情况。
不仅如此,一些顽固的贵族,也开始明着抗拒他们前进。随着波兰人接近,有些和他们关系密切的贵族,甚至违背了自己和布拉格的盟约,又倒向了波兰。
朱文奎催促布拉格人给出解释,议会连忙派人去指责他们,让他们不要这么反复无常。然而,那几家贵族却用酷刑杀死使者,公开举兵对抗。
趁着波兰人还没来,明军便先拿这几个家伙下手。他们原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堡垒,轻松守到波兰人的支援,但朱文奎的军队里,最不缺的就是攻城的火器。不到两天,就连续炸开了三座城堡。
大家都认为,之前大明一直表现得太仁慈,所以才会让这些人如此嚣张。现在,是时候拿出祖传手艺了!
这几个贵族,都有自己的家谱。朱文奎和让娜还找来了锦衣卫,请他们帮忙,对家谱进行考证。一番努力之后,甚至找出来几个贵族自己都不认识的亲戚。
朱文奎要求,所有贵族家系成员,都要公开处决,然后扒下皮,填满稻草,挂在城堡门口和大道两边,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有些贵族大呼冤枉,表示和自己无关,但朱文奎表示,他们不是都喜欢说,自己有高贵血统么?不能每次到了清算的时候,才说自己没有关系吧?
把这些人都处决之后,其他人果然都老实了许多,也没有继续跳出来要和他们对抗的了。
不过,现在明军就在他们前面,挡在他们和波兰人之间。而且,明军的规模迅速膨胀,也让这些人颇为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唐赛儿之前拉了大一堆人加入自己麾下,朱文奎对此其实很担忧,觉得她招揽的这些团伙,鱼龙混杂,都不知道谁更可靠。不好说会不会有人和敌人勾结,反噬自己。
不过唐赛儿说,不管是新招揽的,还是自己的旧部,都有可能勾结敌人。任何群体,只要人一多,就肯定做不到那么心齐,彼此有矛盾,才是正常现象。只要自己这边做好管理,杜绝大的变乱,那么问题就不会很大。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自己这边的下属们,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要么是敌人太残暴,投降了也没有好果子吃;要么是己方势力更强,或者一直在胜利,反水会立刻遭到报复。而这,就是她作为首领需要去做的事情了。
当然,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朱文奎的思路就不太对。因为农民军的队伍,本来就不可避免会鱼龙混杂。如果忌讳这一点,那就没法组织军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规模能滚得更大一点,反而是好事——因为人多起来之后,你不知道哪些人可靠,哪些人是卧底;对方也同样不知道哪些人是真想反水,哪些人是故意钓鱼让你去送命,好以此来上进的。
这个时候,军队规模越大,总体实力越强,某个居心不良的小头目,能控制的力量占比就越小。如果只靠自己,他面对的实力差距就非常大;如果去拉别人一起,他就要多做很多次密谋,面对更大的暴露风险。所以,虽然看起来更加混乱,但小头目都互相怀疑,反而是能够增加稳定性的。
说实话,朱文奎确实不太理解这个思路。
他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兵,王府里那些帮忙干活的工作人员,都是朱允炆四处拉人,或劝说或雇佣,甚至稀里糊涂被糊弄来的。而且大家也觉得,大都城里,用不到什么武装保卫工作,因此除了紫帐汗国安排的卫兵,始终就只有几个仆人。
后来,他跟着郭康等人一起做大炮,才开始筹备真正的武装力量。而除此之外,其他的各支军队,也都是现有需求,然后组建队伍,征召人员,加以训练,最后形成的。
而一直跟他一起玩的郭康,虽然也干过在城里乱拉人,临时凑起一伙人就上战场的事情,但大部分时候,也是先从基本的建设开始,有条不紊地扩大自己的实力,逐渐把更多人纳入进来。
不管是罗斯还是埃及,郭康的思路,都是先建立一个个稳定的立足点,然后慢慢扩大。像唐赛儿这样上来就硬堆规模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和让娜女侠,都对唐赛儿也表示过怀疑,说她不知道从哪学的这招。按理说,应该好好经营一下,不能这么着急,否则都成了一路跑、一路滚雪球的流寇了。
不过唐赛儿回答说,虽然他们也打出大明的旗号,但她得提醒大家,在目前的欧洲,他们才是造反的一方。这个处境下,就不要和朱文奎之前一样,总是下意识把自己当做官军了。
至于她这个经验……她对朱文奎直接表示,“如果有条件,我当然也希望像你还有郭二郎一样,慢慢种地屯田了。但你四爷爷不乐意,还跑来打我,怎么办……”
朱文奎觉得好像也有道理,于是就不管了。
不过目前看,这样也确实有用。很多欧洲人估计就没见过这种规模的农民军,真的被她给吓住了。从目前的情报看,提议从后方袭击他们的方案,已经被市民否决了。目前,他们最激进的计划,也就只剩等明军和波兰人打完,谁赢了跟谁。可以说,连使坏的胆子,都被吓没了。
目前,朱文奎的大营里,已经有三万多人了。如果加上唐赛儿那边的前锋万余骑,已经超过了波兰-立陶宛军队的数量。
除了八千名蒂罗尔来的步骑兵,他自己带的千余名火器营士兵,还有波西米亚西南、到阿勒曼尼地区,各卫所提供的五千多名士兵。另外,杰士卡之前一直在联络的胡斯派军队,也赶了过来,带来了一万多人。
之前,除了派人堵截朱文奎,圣杯派还组织了人手,联合布拉格大主教和支持西吉斯蒙德的贵族,攻打杰士卡一派控制的塔博尔山。
塔博尔山上的人,也没料到朱允炆突然表态,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准备很不充分。得到杰士卡的书信之后,普洛科普神父设法凑了三千多人,南下去和他们会和,但很快,塔博尔山附近的几个胡斯派重要据点,都遭到了围攻。普洛科普等人自顾不暇,后续计划也只能取消。而这三千多人,也被反胡斯派贵族拦截,围在半路,没有及时完成汇合。
圣杯派和布拉格军团意外战败之后,周围的敌人也随之土崩瓦解。包围他们的贵族军,听说明军要来,纷纷作鸟兽散,朱文奎他们才得以和这支援军会和。
北方的贵族,本来在围攻胡斯派,但这时候,之前和朱文奎他们交手过的意大利人率先北上,来到了布拉格市郊,开始催债。
到底是先去救援布拉格,还是先把胡斯派的老窝打下来,让贵族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由于没人能一锤定音,他们只能秉持民主原则,决定分兵,两边一起来。
他们认为,胡斯派守军只有四五千人,而且都是些武装农民;意大利佣兵团也不会超过五千人的规模,而且都是一群滑头。而他们这边,有小两万士兵,和专业的贵族军官,所以就算分开也够用了。
结果,等他们折腾完,分兵去布拉格的贵族才发现,意大利人都已经抢完了。贵族军没办法,紧急赶往城外,堵截正在转运战利品的意大利人。而对方也立刻还击。
由于都很匆忙,双方的步兵都没有赶到。一开始,意大利人节节后退,放弃了一些装战利品的大车。等贵族军的骑士们上前争抢,才发现,在对方后撤的时候,已经分出一些骑兵来到了侧面。
双方随即开始恶战,不过意大利人准备更充分。波西米亚贵族骑兵只能丢掉一些大件战利品,试图上马和意大利重骑兵对冲,导致一开始就处于下风。
为了夺取战利品,意大利人作战意志十分坚决。没多久,贵族军就撑不住,开始溃逃。后方跟来的步兵,见这种局面,也纷纷跑路。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这一支战败之后,围攻塔博尔的贵族军害怕冲着自己来,也赶紧撤围跑路。普洛科普神父这才有机会清点人手,从周围各地召回散落的士兵。附近的塔博尔派追随者,大概有一万多人,先后聚集起来。除了守家的,都赶到了这边,和他们汇合。
现在,他们的数量,甚至还在增长。
昨天,哈吉·格莱找到朱文奎,说自己这边又开始招人了。目前,他的前部众,已经跑回来不少。其他部落的人,也有不少来投的。现在,已经有上千人了。
朱文奎有些惊讶,以为他的部落已经散伙了,怎么还能又跑回来的。哈吉·格莱解释说,是因为之前攻打布拉格军团的营地,部众们都发了财,因此也就没有了作战的动力。但这段时间,他们也没闲着。
手里有了钱之后,那些蒙古牧民就开始四处挥霍。不少人跑到附近镇上,整日泡在酒馆;里。甚至有人一路跑到库特纳霍拉,天天不是胡吃海喝,就是跟娼妓调情,玩得不亦乐乎。
这么挥霍下来,很快,他们的钱财就不够用了。而脱离部落之后,这些三五成群的牧民,也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
现在是战争时期,各个定居点都戒备森严。尤其是,之前的战斗,发生在吴王府控制区。当地的民兵组织,本来就更加庞大,也有一定的训练。蒙古人打不过当地民兵,只能老老实实掏钱买东西。甚至有人因为掏不起,被打了一顿丢出来的。
没办法,他们只好又找回来,希望格莱部落重新收留他们,看能不能再赚一笔,好养活自己。
而且,之前打出了名声之后,这一代活动的钦察-库曼人,也都听说了明军的事迹,觉得跟着这帮人很有前途。于是,他们也纷纷声称自己是蒙古人,跑过来要求加入大明部落。光这几天,就跑过来几百人,直接导致粮食不够吃了。
所以,他想问朱文奎,现在怎么处置——如果不需要,其实也没有影响,他把这帮人哄走,让几个手下带他们去劫掠波兰人后方就行;如果需要其中的精锐,他就进行选拔,看看里头能不能找出几个把兔儿,不过就得多领点粮饷了;而要是按照唐姑娘的说法,多多益善,都塞进来再说,那粮食肯定不够用了。
不过也不要紧,他可以带这些人,找周围的贵族老爷商量下,相信肯定会有存粮送给他们的。这样就不需要吃大军的粮食,不劳参军、幕僚们费心了。
朱文奎对此有点犹豫。因为他们北上的时候,是和这些贵族说好的。
在一连串的突然失败之后,布拉格教会、市议会和圣杯派等势力,都态度突变,纷纷派来使者找他们求情。
意大利人攻占城市之后,布拉格人就迅速觉醒了人权意识,表示农民也是人啊。既然大家都是波西米亚人,那么所有人,不管贫富,不管城乡,才是一体的。大家要团结起来,对付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才对啊;
圣杯派也一下变得有了人情味,表示我们都是教友,应该互相帮助才对,怎么能互相捅刀子呢?
因此,他们希望能与大明势力和谈,然后借助明军,把意大利人轰走。作为报酬,他们会努力提供一些钱粮,乃至出兵支持的。
朱文奎听说,这些人这么好说话,是因为波兰人突然不请自来,而且提了不少要求。他们对波西米亚贵族宣称,要帮他们来镇压农奴的反抗,但这次出兵,也不能白跑一趟,至少得要当地贵族提供一批钱粮,好让他们能够安顿士兵。否则,手下不听话了,他们可没办法。
然而,波西米亚贵族根本没请他们。听到这个要求,直接傻掉了。
现在,德意志人在波西米亚四处横行,根本撵不走;意大利人反水,也挡不住;甚至,连农民造反,都无能为力了。可以说,情况不是一般的糟糕。
而波兰人一贯是以擅长抢劫出名的。他们过来转一圈,肯定比土匪抢劫还糟糕,这边恐怕就真完蛋了。
为此,布拉格人甚至一反常态,开始主动邀请朱文奎带兵北上了。大军的粮草,目前也有不少是他们提供的。当地贵族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只希望他们能把波兰人拦下,其他的什么都好说。所以,朱文奎现在也不太好意思继续去索粮。
不过,格莱表示,朱文奎还是太单纯了。要是和他一样,和这些贵族打过交道,就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了。
他把贵族当做是什么?以为是圣人吗?贵族最狡猾了。要佣金不给佣金,要军粮又说没有。其实他们什么都有。掀开地板看看,金币不是在庄园的地下,就是在密室,总之一定会发现很多东西。粮食、金银、艺术品、珠宝……到山涧深谷去看看,还有隐秘的城堡。
而且,也不用有什么道德压力。因为贵族表面忠厚,但最会说谎——不管什么他们都会说谎。一打仗,就去杀人抢东西。所谓贵族,最吝啬,最狡猾,懦弱,坏心肠,还低能,都是杀人鬼。
是谁令他们变成这样的?难道是领民么?可见这帮人本来就不是好东西,没必要跟他们客气。
朱文奎感觉很有道理,于是便让他再去向当地贵族要粮。哈吉·格莱带着人,找到几个大贵族的农庄,抓住那边的人,一番拷掠,果然又翻出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和波兰贵族往来的书信。因此,朱文奎才这么清楚如今的情况。
不仅如此,一些顽固的贵族,也开始明着抗拒他们前进。随着波兰人接近,有些和他们关系密切的贵族,甚至违背了自己和布拉格的盟约,又倒向了波兰。
朱文奎催促布拉格人给出解释,议会连忙派人去指责他们,让他们不要这么反复无常。然而,那几家贵族却用酷刑杀死使者,公开举兵对抗。
趁着波兰人还没来,明军便先拿这几个家伙下手。他们原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堡垒,轻松守到波兰人的支援,但朱文奎的军队里,最不缺的就是攻城的火器。不到两天,就连续炸开了三座城堡。
大家都认为,之前大明一直表现得太仁慈,所以才会让这些人如此嚣张。现在,是时候拿出祖传手艺了!
这几个贵族,都有自己的家谱。朱文奎和让娜还找来了锦衣卫,请他们帮忙,对家谱进行考证。一番努力之后,甚至找出来几个贵族自己都不认识的亲戚。
朱文奎要求,所有贵族家系成员,都要公开处决,然后扒下皮,填满稻草,挂在城堡门口和大道两边,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有些贵族大呼冤枉,表示和自己无关,但朱文奎表示,他们不是都喜欢说,自己有高贵血统么?不能每次到了清算的时候,才说自己没有关系吧?
把这些人都处决之后,其他人果然都老实了许多,也没有继续跳出来要和他们对抗的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