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升惊骇地看了一眼常茂,又赶忙低下头。
镇国公被杀了?
怪不得昨晚敲响了聚将鼓,怪不得满城宵禁。
常茂做的?
常升浑身发冷。
锦衣卫搬来了一把椅子。
朱元璋坐了下来,冷冷地盯着常茂,缓缓地问:“朕没说被杀的是镇国公,你从何而知?聚将鼓之后,这开平王府便被封控,是谁将消息告知了你?”
常茂脸色大变,言道:“是,是家丁。”
朱元璋靠在椅子里:“常茂,朕已经一天一夜没闭眼了,耐心可不多,说话之前最好是想清楚。家丁说的就报上家丁的名字,锦衣卫抓来,便在此处对质。”
常茂额头冷汗直冒。
出事的时候是半夜,封开平王府的时候也是半夜,半夜谁家家丁会出去乱逛。
“常升,你知道昨晚半夜镇国公跌落长江,生死不明的消息吗?”
朱元璋开口。
常升微微抬头,惊得所措。
若是回答不知情,等同于将常茂往火坑里推。
可若是回答知情,那就是欺君。
在兄弟与皇帝面前,常升很快做出了选择:“臣不知。”
朱元璋看向常茂,冷冷地问:“聚将鼓敲响,文武百官齐至,你身为郑国公,为何没有入朝?是你府中的人听不懂聚将鼓,还是说全都睡着了,没听到?”
常茂哆嗦,眼神飘忽不定。
朱元璋起身,走向常茂,一字一句地问:“告诉朕,你这个花船幕后的真正东家,为何要对镇国公下死手?”
常茂被吓得瘫软在地上,不敢看朱元璋那冰冷的目光。
显然,皇帝掌握了不少消息。
冯胜看着常茂这般模样,心中已是明白。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他若是没做过这般事,估计早就跳出来大声嚷嚷了,何至于当下这般惶恐!
冯胜上前便是一脚,直将常茂踢倒在地,抓起常茂,拳头就砸了下去,血一下子便飞溅了出来,丢下之后更是连连踹了几脚,厉声喊道:“你个畜生,你是如何敢对镇国公下手的,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镇国公啊,那可是镇国公!
你个蠢货!
国公你也敢动,白痴啊!
常遇春,你他娘的也算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怎么就生出这样的种!
常茂挨了一顿打,疼痛地在地上翻滚,直至冯胜停下来,这才忍着痛跪上前,痛哭流涕地交代:“陛下,臣当真没有想过要害镇国公,只想效仿东宫做点买卖,赚点钱,仅此而已。”
朱元璋冷冷地问:“承认自己是花船的东家了?”
常茂的脑袋触碰着地:“臣当真没想过要害镇国公,是水贼,昨日水贼偷袭了花船,臣也是侥幸在护卫的保护之下逃了出去,至于镇国公,不是臣所害!”
朱元璋伸出手,郑泊将一把剑递了过去。
苍琅——
剑锋芒乍现,月色朦胧。
冯胜看着杀气凛然的朱元璋,这会也不敢为常茂求情。
可常茂不能就这么被杀了,毕竟是自家女婿。
冯胜犹豫了下,言道:“陛下,水贼的事还需要问个清楚。”
朱元璋上前,用剑拍了拍常茂的右手臂:“伸直了。”
常茂畏畏缩缩地伸开手臂,只感觉手臂一冷,侧头看去,半截手臂已然落在地上,血喷了出来。
“啊,我的手!”
常茂感觉到钻心的疼痛,惨烈地喊着。
刘大湘上前,拿起绳子便将常茂的断臂绑扎了个严实,血流如注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些血缓慢滴落。
朱元璋擦着剑,声音冰冷:“用军弓军弩的水贼,常茂,朕要听全部,你若有一分隐瞒,朕不介意,亲自将你斩杀!这一次,别说你爹死了,就是活过来,也保不住你!”
常茂惶恐至极,知道朱元璋说到做到,不敢有所隐瞒,言道:“陛下,臣打造花船,当真是为财,昨日登船,只是为了盘查账目,后来听闻镇国公登船,管事南照野、元娘、李冬生等人一再劝说臣杀了镇国公以绝后患。”
“臣自然是不答应,可他们明显收买了臣的护卫,所有人都支持,他们甚至是还调动了水贼来做这件事。臣当真是反对的,只不过,这些人已经不听臣的话了……”
“后来镇国公、萧成被俘至甲板,当时镇国公说了一串很奇怪的话,说花船是针对他的陷阱,还说臣是个替死鬼,南照野、元娘等人才是掌控者。这些话,萧成也应该听到了,他就躲在了不远处……”
冯胜听着这番话,暗暗咬牙。
这个白痴,被人利用了他还不自知,现在顾正臣出了意外,你就是没有杀顾正臣的心思,那顾正臣也是因你而死!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着。
常茂的这些话与萧成的话是吻合的,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常茂虽然是东家,但对于这一场布局并不知情,他答应杀顾正臣,完全是惊慌之下,考虑到顾正臣追查压力做出来的,亦或是其他人架空,迫使他做出的。
这就是个替死鬼,真正的替死鬼!
好一个阴谋啊!
永昌侯卷到了下毒案,沈勉被指与镇国公结义,镇国公被送到了花船瓮中,现在又拎出来一个郑国公当替死鬼!
一个计谋,两个公,一个侯,一个指挥使!
这般算计,确实令人佩服!
只是这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要将这些人除掉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将剑归鞘,对常茂道:“你的护卫呢?”
常茂低头:“我认为他们不可靠,聚将鼓之后让他们留在了城外庄园里。”
张焕见朱元璋看了过来,问明地点,当即带人离开。
“你说的南照野、元娘、李冬生,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朱元璋问道。
常茂低头:“那南照野是个逃犯,元娘是被青楼丢弃的老鸨,李冬生的身份我并不清楚,只知道他来自云南,曾在梁王手底下当过兵……”
“梁王?”
朱元璋呵了声。
这件事不可能与梁王有关,那家伙身边全都是眼线,他若参与其中还没人知道的话,那他可就是神了。
还有其他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在金陵,此人未必起眼,未必身居高位,未必就曾露过脸,但必定聪明且用心歹毒!
镇国公被杀了?
怪不得昨晚敲响了聚将鼓,怪不得满城宵禁。
常茂做的?
常升浑身发冷。
锦衣卫搬来了一把椅子。
朱元璋坐了下来,冷冷地盯着常茂,缓缓地问:“朕没说被杀的是镇国公,你从何而知?聚将鼓之后,这开平王府便被封控,是谁将消息告知了你?”
常茂脸色大变,言道:“是,是家丁。”
朱元璋靠在椅子里:“常茂,朕已经一天一夜没闭眼了,耐心可不多,说话之前最好是想清楚。家丁说的就报上家丁的名字,锦衣卫抓来,便在此处对质。”
常茂额头冷汗直冒。
出事的时候是半夜,封开平王府的时候也是半夜,半夜谁家家丁会出去乱逛。
“常升,你知道昨晚半夜镇国公跌落长江,生死不明的消息吗?”
朱元璋开口。
常升微微抬头,惊得所措。
若是回答不知情,等同于将常茂往火坑里推。
可若是回答知情,那就是欺君。
在兄弟与皇帝面前,常升很快做出了选择:“臣不知。”
朱元璋看向常茂,冷冷地问:“聚将鼓敲响,文武百官齐至,你身为郑国公,为何没有入朝?是你府中的人听不懂聚将鼓,还是说全都睡着了,没听到?”
常茂哆嗦,眼神飘忽不定。
朱元璋起身,走向常茂,一字一句地问:“告诉朕,你这个花船幕后的真正东家,为何要对镇国公下死手?”
常茂被吓得瘫软在地上,不敢看朱元璋那冰冷的目光。
显然,皇帝掌握了不少消息。
冯胜看着常茂这般模样,心中已是明白。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他若是没做过这般事,估计早就跳出来大声嚷嚷了,何至于当下这般惶恐!
冯胜上前便是一脚,直将常茂踢倒在地,抓起常茂,拳头就砸了下去,血一下子便飞溅了出来,丢下之后更是连连踹了几脚,厉声喊道:“你个畜生,你是如何敢对镇国公下手的,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镇国公啊,那可是镇国公!
你个蠢货!
国公你也敢动,白痴啊!
常遇春,你他娘的也算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怎么就生出这样的种!
常茂挨了一顿打,疼痛地在地上翻滚,直至冯胜停下来,这才忍着痛跪上前,痛哭流涕地交代:“陛下,臣当真没有想过要害镇国公,只想效仿东宫做点买卖,赚点钱,仅此而已。”
朱元璋冷冷地问:“承认自己是花船的东家了?”
常茂的脑袋触碰着地:“臣当真没想过要害镇国公,是水贼,昨日水贼偷袭了花船,臣也是侥幸在护卫的保护之下逃了出去,至于镇国公,不是臣所害!”
朱元璋伸出手,郑泊将一把剑递了过去。
苍琅——
剑锋芒乍现,月色朦胧。
冯胜看着杀气凛然的朱元璋,这会也不敢为常茂求情。
可常茂不能就这么被杀了,毕竟是自家女婿。
冯胜犹豫了下,言道:“陛下,水贼的事还需要问个清楚。”
朱元璋上前,用剑拍了拍常茂的右手臂:“伸直了。”
常茂畏畏缩缩地伸开手臂,只感觉手臂一冷,侧头看去,半截手臂已然落在地上,血喷了出来。
“啊,我的手!”
常茂感觉到钻心的疼痛,惨烈地喊着。
刘大湘上前,拿起绳子便将常茂的断臂绑扎了个严实,血流如注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些血缓慢滴落。
朱元璋擦着剑,声音冰冷:“用军弓军弩的水贼,常茂,朕要听全部,你若有一分隐瞒,朕不介意,亲自将你斩杀!这一次,别说你爹死了,就是活过来,也保不住你!”
常茂惶恐至极,知道朱元璋说到做到,不敢有所隐瞒,言道:“陛下,臣打造花船,当真是为财,昨日登船,只是为了盘查账目,后来听闻镇国公登船,管事南照野、元娘、李冬生等人一再劝说臣杀了镇国公以绝后患。”
“臣自然是不答应,可他们明显收买了臣的护卫,所有人都支持,他们甚至是还调动了水贼来做这件事。臣当真是反对的,只不过,这些人已经不听臣的话了……”
“后来镇国公、萧成被俘至甲板,当时镇国公说了一串很奇怪的话,说花船是针对他的陷阱,还说臣是个替死鬼,南照野、元娘等人才是掌控者。这些话,萧成也应该听到了,他就躲在了不远处……”
冯胜听着这番话,暗暗咬牙。
这个白痴,被人利用了他还不自知,现在顾正臣出了意外,你就是没有杀顾正臣的心思,那顾正臣也是因你而死!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着。
常茂的这些话与萧成的话是吻合的,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常茂虽然是东家,但对于这一场布局并不知情,他答应杀顾正臣,完全是惊慌之下,考虑到顾正臣追查压力做出来的,亦或是其他人架空,迫使他做出的。
这就是个替死鬼,真正的替死鬼!
好一个阴谋啊!
永昌侯卷到了下毒案,沈勉被指与镇国公结义,镇国公被送到了花船瓮中,现在又拎出来一个郑国公当替死鬼!
一个计谋,两个公,一个侯,一个指挥使!
这般算计,确实令人佩服!
只是这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要将这些人除掉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将剑归鞘,对常茂道:“你的护卫呢?”
常茂低头:“我认为他们不可靠,聚将鼓之后让他们留在了城外庄园里。”
张焕见朱元璋看了过来,问明地点,当即带人离开。
“你说的南照野、元娘、李冬生,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朱元璋问道。
常茂低头:“那南照野是个逃犯,元娘是被青楼丢弃的老鸨,李冬生的身份我并不清楚,只知道他来自云南,曾在梁王手底下当过兵……”
“梁王?”
朱元璋呵了声。
这件事不可能与梁王有关,那家伙身边全都是眼线,他若参与其中还没人知道的话,那他可就是神了。
还有其他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在金陵,此人未必起眼,未必身居高位,未必就曾露过脸,但必定聪明且用心歹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