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带,向来是骑兵主场。

  步卒想要在平原地带挡住骑兵,几乎不可能,除非有坚城。

  而在这一片区域里,只有寥寥几座城,而且骑兵数量众多,完全不必攻坚,留下一支骑兵看着,都不需要攻城,主力一样可以放心大胆地深入,直扑三河,甚至是越过三河,朝着北平进军!

  兵多将广,元廷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可能。

  毕竟几十万兵,财大气粗,完全不需要讲究什么章法,直接骑兵突进便可。

  看舆图,镇国公的这个布局,很危险。

  盛熙凝眸,担忧地问:“只迁移到三河附近的百姓,若是元军过了三河,又该如何?三河以西百姓数量众多,而且三河距离通州只有八十里,骑兵一日可至。”

  顾正臣站起身,看向舆图,平静地说:“元军想要过三河,他们需要肋生双翅才行,否则,他们过不了河。”

  盛熙皱眉:“你想靠着洳河、泃河挡住元军?”

  顾正臣摆了摆手:“军略上的事,后面再说,今日召你们来,只是为了迁移百姓。你们只有二十日,包括今日在内,也就是说,截止三月十七日,你们必须将这些地方的百姓、军士家眷,一并送入山内!”

  “我知道这很困难,也清楚春耕紧要,丢了庄稼百姓舍不得,但是——这是军令!军令如山,不容讨价还价!朱布政使,你做不到,百姓留下一个,死一个,那就是你害死的!”

  “盛都指挥使,军士家眷及其馀丁,但有一个留下,死在了胡虏刀下,那也是你害死的!现在,我只问一句,这个任务,你们能不能完成?若是不能,立马挂印通脱去官服,我另选他人!”

  盛熙沉吟了下,答应下来:“都司这边没问题,我亲自去一趟,务必将事办好。”

  朱瑛与顾正臣打过交道,知道此人雷厉风行,犹豫了下,问道:“百姓不走,该当如何?百姓的损失,又该当如何?这些事不说清楚,此事换谁都难办,毕竟百姓拖家带口,都不容易,毁了春苗,等同于绝了他们生计……”

  顾正臣知道朱瑛的难处,谁办这事都不好办。

  百姓是知道趋利避害,可那是战乱来时,是马刀在背后挥舞时,现在元廷骑兵还没影子,这就开始迁移了,这不是开玩笑?

  再说了,喜峰口、蓟州镇这么多兵将难不成是白痴,还是打算不射一箭,不开一铳,直接退出三屯营?

  不可能吧?

  元廷若是有本事入关,早就入关了,十九年了都没入关,他们哪还能打得进来?

  百姓也是有判断力,也是有主见的,还有一些人固执的如同老牛,拉都拉不动,让他舍了一亩三分地,舍了这下半年活命的根基,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顾正臣看向严桑桑。

  严桑桑拿出了一个木匣,交给朱瑛。

  朱瑛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存单,上面的数额,竟高达五十万两。

  顾正臣对疑惑的朱瑛道:“这五十万两的存单可以通过北平的大明钱庄兑出来钱钞,据我所知,冀州镇、遵化、蓟州、三河四地,大致百姓户数不到十万户。”

  “权当十万户计,每一户人家发五两银,让他们拿钱入山,告诉他们安心待着,直至战争结束,谁若是闹了事,提前出了山,遇到了胡虏死了,与官府无关,而且,还要收回他家的银钱!”

  朱瑛深吸了一口气:“这可是五十万两啊——大军出动更需要银钱吧,就这样花费在百姓身上,后续军饷跟不上……”

  盛熙也想要,可张不开这个嘴。

  毕竟朝廷也没啥钱,要不然修长城也不会那么折腾人了。

  顾正臣抬手道:“军饷军资的事不用你这个布政使操心,我现在就要听一句,拿了钱,能不能将事办成?”

  “能!”

  朱瑛坚定地喊道。

  五两银啊,这足够弥补百姓的损失了,而且还有剩余,况且入山之后有吃的,饿不死。

  这样的话还不迁,那就说不过去了。

  顾正臣抬手:“能的话,就去办吧,我能感觉到,元军正在集结,三月中,最迟四月初,一定会南下,我只给你们二十日。二十日之后,我前往蓟州镇,若是一路上还能看到百姓的炊烟——我拿你们是问!”

  朱瑛、盛熙浑身一冷。

  被顾正臣盯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压力实在太大。

  顾正臣对行礼的几人道:“我现在身份还不宜公开,暂时不要对外讲。方知府、张知县、张指挥佥事留一下。”

  朱瑛、盛熙、朱煜三人离开。

  顾正臣看向方必寿,言道:“孟家女的案件你不用追查了,也不必想着让大理寺介入复审。这件事到此结案,你可以在案底里留下我的名字,至于这背后的事,你还是不知道为好。”

  方必寿皱眉,问道:“镇国公,其中没有冤情了吗?”

  顾正臣点头:“没有冤了,事情并非我最初想的那般。”

  方必寿行礼,注视着顾正臣:“倒是下官有眼无珠,见了镇国公,却没有认出来。镇国公是出了名的爱民如子,既然镇国公说结案,下官领命便是。”

  顾正臣叹了口气:“非以位高压你,你坚持正义并无不妥,只是这起案件,停下来就是最大的正义,就这样吧。”

  方必寿领命。

  张致中拱手:“待到闲暇时,希望还能与镇国公再喝一次茶。”

  顾正臣笑道:“那需要打完这一仗,愿你们秉公执法,爱民护民,千万莫要贪婪。”

  方必寿、张致中行礼离开。

  顾正臣看向赵海楼、高令时、梅鸿、张玉等人,指了指身后的舆图:“现在,咱们商议下对策。你们也知道了,元军一定会来,而且来的兵力之多,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料。”

  “但——”

  “不管他们来多少人,我只有一个要求,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将所有入关的胡虏,全部留下来!”

  “我知道,这一点很难。”

  “但难又如何,你们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要做的,不就是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