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带来了准确消息,元廷正在大规模调动骑兵,战事一触即发。”

  宋晟一双眼盯着舆图,面色极是凝重:“结合北平都司及辽东都司消息,元廷南下已成定局,其兵力数量绝不会低于三十万,可以说,元廷赌上了所有家底。”

  徐达沉默地看着舆图,目光盯着蓟州镇的方向。

  指挥使魏平匆匆走入公署内,言道:“魏国公,常千里的商队入关了,据其传报消息,途经的几个部落,都被强令抽调一半青壮,自备马匹、弓刀去了捕鱼儿海。”

  “其中有人听闻到三月三是元廷集结兵力的最后日期,但这个日期,常千里没有把握是否听错,让我们慎重采用。”

  徐达掐着手指盘算了一番,言道:“三月三吗?也就四五日了。宋晟,永昌侯、武定侯还没到大同吗?”

  宋晟回道:“按日期算,今日应会抵达。”

  徐达转身,神情严肃,目光冷厉:“等他们到了,召集都司将官集议。元廷这次的动作很大,北平那里——怕是有很大压力。既然我们是西路军,就不能没有任何动作。”

  宋晟领命。

  徐达坐了下来,命人换了一幅舆图,铺开在桌案上,一寸寸地观察着,越看,越是心惊,忍不住摇头:“别人布置一个口袋阵,不过是借山、谷、河,在方圆十余里,最多三十里范围内。”

  “可你倒好,布置了一个东西二百里,南北四十五里的超大口袋。“

  “顾正臣啊顾正臣,你就不怕口袋太大,撑破了皮吗?”

  “这么大的口袋,你是打算将二三十万骑兵全都吃下去吗?”

  “太冒险了,而且——太容易动摇人心了,一个不慎,满盘皆输啊。”

  如此之大的山河口袋,只有疯子才能想得出来。

  至少,徐达领兵作战数十年,从未用过如此巨大的口袋阵。

  近黄昏。

  蓝玉、郭英带着三十余骑进入大同城,直奔都司公署。

  都指挥使王约、都指挥同知孟尚、都指挥佥事赵涉谷、指挥使魏平等人也到了。

  徐达看着诸将官,还有疲惫的蓝玉、郭英,言道:“自去年五月,镇国公出事之后,朝廷就在运作北伐事宜。只不过在这次北伐之前,朝廷决定先行重创元廷主力,或是消灭元廷主力……”

  王约、赵涉谷等人听得云里雾里。

  怎么听起来,这次元廷异动,大规模集结并准备南下犯边,竟是朝廷有意促成的?

  宋晟暼了一眼茫然的蓝玉、郭英,嘴角微微动了下。

  显然,他们两个也不知真相。

  不得不说,朝廷在这件事上的保密程度,让人叹服。

  徐达简单讲述过之后,走向挂着的舆图前,沉声道:“此番元廷动员的兵力之多,可以说是退居沙漠之后的最大规模,总兵力应该在三十万至四十万之间。”

  魏平脸色一变,咬牙道:“草原上还有这么多青壮吗?”

  王约、赵涉谷等人瞪了一眼魏平,你丫的会不会说话,不说话别张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徐达面不改色,坦然道:“自洪武五年北伐失利之后,这十几年了,咱们并没有杀多少草原人,他们青壮多一些很正常。若是我们可以将这批骑兵吃下来——”

  “那元廷本部主力、纳哈出所部,会所剩不多,其他各部落,也将折损过半。日后北伐时,大可感叹一句,草原上已无多少青壮。”

  蓝玉听得直摇头:“魏国公一向稳重,应该清楚三四十万骑兵是何等之众,是何等难以抗衡。即便是我们拼了命去拦,去阻挡,即便是我们拥有一部分火器,想要拦下他们,怕也是万万做不到。”

  “欲敌大军,当有大军,大同这里有多少兵马,又能调动多少兵马,若是不足,还应快速调兵补充……”

  三十至四十万骑兵!

  蓝玉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庞大的骑兵军团,即便是大明鼎盛时,骑兵的数量也不过二十万,一次北伐带出去十五万骑兵,那已经是大明几乎所有家底了。

  只可惜家底败了,这些年来迟迟没恢复过来。

  三十万大军,足够兵分三路,每一路都不可抵挡啊。

  还吃下来?

  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痴心妄想!

  郭英也没想到,自己匆匆从交趾跑到大同来,竟面临的是元朝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南征。

  在大同行都司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怕也只能固守待援,而固守待援是不可能杀伤大量骑兵的,一旦出现大的损失,他们会转身离开,寻找另一个机会,或走另一条道路。

  徐达的话,多少有些狂了。

  面对蓝玉等人的质疑,徐达拿起竹节,敲了敲舆图:“元廷南征,会不会有大军出现在山西关外之地,目前还不好确定,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元军的主力,一定会去这里!”

  蓝玉、郭英、王约等人看去。

  那里是蓟州镇!

  蓝玉更是不解,看向徐达:“魏国公,想要夺取蓟州镇,就必须拿下喜峰口。喜峰口可是你督造的城关,有多坚固不可破,你比在场之人都清楚。”

  徐达放下竹节:“再坚固的城关,也有被打开的时候,更何况,这次的喜峰口,不打算死战到底,守到底……”

  蓝玉、郭英等人瞪大眼。

  这是啥意思?

  作为重要的城关之地,遇到敌人,你死战到底,战到最后一个人,难不成还打算逃跑或投降?

  徐达呵呵一笑,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徐徐道:“北平那里打算丢弃喜峰口、蓟州镇、三屯营,也会丢弃遵化、蓟州直至三河。换言之,元军会从那里入关,威胁北平!”

  王约震惊,难以置信:“北平都司的将官竟要投降元廷不成?”

  赵涉谷摇晃了下脑袋,总感觉没听清楚,这事太过惊世骇俗。

  郭英注视着徐达,他从容镇定,竟没有任何恼怒之色。

  不应该啊。

  徐达戍守边疆多年,治军极严,不可能放任这种事出现,何况蓟州镇丢了,北平必会震动。

  不,是北平、山东、河南都会震动!

  蓝玉嘴角动了动,大喝一声:“魏国公,给我一万骑兵,我要去北平将这贼子给抓住来,来个千刀万剐!大明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丢,他竟敢丢下如此重要之地,不想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