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时候就进去了?他怎么就进去了?他为什么就开进去了?”张全教授的声音和表情都完全变形了。
与杜新展‘闹了’一阵,恢复正常思维时,发现此刻方子业已经将四仰八叉的家兔脊髓腔给打开,而且把脊髓外的硬脊膜和蛛网膜都已切开!
然则即便作为整个鄂省,乃至放眼全国都称得上是专家的张全教授,也发现自己只能看懂脊髓被打开的这一幕。
现下方子业在做的操作,已经迈入他的思维盲区。
更重要的是,他还丢失了方子业打开脊髓第一时间的视角,这让他即便想要通过操作推断方子业的意图都没机会了。
杜新展滑了滑略有些褶皱的隔离服鬓角:“这么关键的时候,什么时候进去还要给你特意提醒一声么?”
“张教授你明明知道操作关键,还要找我干架,你早干嘛去了呢?”
张全这一次都没有回头,背着手的他在说完话后就已经‘禅定’!
冲动误事,已经误了事情的第一时间,现在的他可不愿意再和杜新展逞口舌之利。
一个小小的杜新展,他哪里懂什么脊髓?
他根本就不懂这个手术、这个病种治疗的真正含金量,与他吵架,即便是吵赢了,错过了后续的见证,那输得都大了。
方子业在术前都未做过什么解释,此刻更不可能停下自己的操作,讲解手术思路。
这是动物试验,操作做完后,还有比较多的手术复盘时间,到那时候,再根据手术操作,手术术中的图片,手术的路线具体地讲解理论和思路,时间多得很。
毕竟兔子的家属不会上报医务科造成义务纠纷……
时间继续前进二十分钟左右,方子业看着已经被暴露的脊髓,略作停顿,说了开台后的第一句话:“脊髓是可以被打开的。”
王鸥点头确定了方子业的论点,可压了许久的疑虑终于从他的嘴里飘出:“方教授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脊髓开腔术的?”
“莫不是从哪里学过?”
王鸥更加在意的是,方子业如何可以对脊髓的手术步骤如此熟悉。
方子业应该没有做过脊髓相关手术才对。
“王教授你教的啊。”方子业的声音非常平静。
王鸥一时间语塞,看着方子业,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方子业看了自己几次手术,就把脊髓开腔的手术给学会了。
所以,方子业的天赋竟然如此之高。
当然,这才符合实情。
如果方子业的天赋不够好,看了几遍还没有学会的话,那方子业才有问题。
这样蹩脚的天赋不足以支撑起方子业在骨科的江湖中翻云覆雨,一次一次地创造奇迹……
王鸥并未夸奖,也并未再继续追究原因,而是低头等待着方子业的继续开路。
脊柱相关的手术,王鸥教授都是熟悉的,可到了脊髓区内的操作,可没有前期的经验,也没有任何参考可言。
全世界对于脊髓区内的手术,也仅限于从脊髓内部取“异物”,如国外的子弹,如全世界都广泛存在的脊髓内肿瘤。
但这台手术,并不是病损切除或者异物取出术。
方子业则看向了廖镓,继续停顿:“廖教授,你看清楚了吗?”
“与MRI比起来,这样直观的局部病变应该会更加精准一些。”
廖镓比王鸥的表情更加严肃。
家兔脊髓损伤的模型是他搞出来的,是根据临床现有患者的核磁情况复刻的。
但方子业之前,从未打开过患者的脊髓,所以廖镓也不知道患者脊髓内的具体损伤情况。
也就只能根据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相应理论和损伤机制,通过操作‘复刻’出与症状相对应的损伤。
这样的‘损伤’,终究与现实病人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误差不大。
可于病种和手术而言,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廖镓并未进行商业互吹,而是邀请道:“可目前的损伤,依旧是我人为处理出来的。”
“并不具备临床复刻性,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多看几例真实患者的脊髓内情况!”
制造动物试验模型,除了基础试验课题的模型,只要做好相应的处理。
与临床课题相关的动物模型,最好是要基于患者本身!
如之前的毁损伤,廖镓可以在临床中随便看。
甚至可以去其他医院看患者毁损伤后被截肢下来的肢体局部,仔细体会后,从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毁损伤的具体情况搬运到动物体内,作为试验操作的素材。
可脊髓损伤不是毁损伤,损伤不如毁损伤那么直观,家兔的损伤情况,也只能根据理论来猜测,来复刻,与真实的临床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优化。
“会打开的!”
“到时候也会邀请廖教授你去看的,但在打开真实患者脊髓之前,我还是要先多做几例动物试验,做到熟练后,才能将其搬运到临床中。”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一件事,或许脊髓区域,也不是那么高贵,也不是不可以打开。”
“而且,在打开之后,我们在做局部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时,范围可以更广,点位可以更加精准,部位可以更多,也能够抢救出更多的功能。”
“通过家兔马尾区域的周围神经电刺激,我们可以确定,脊髓区以下的周围神经的走形和电通路是完好的,它们并没有像糖尿病那样,已经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
对一个新病种的治疗研发之所以难,就是难在,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入局。
患者的脊髓不可能被切掉!
手术术者也不可能轻易打开患者的脊髓区。
都不能看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作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是在动物试验中作切开术练习,家兔的脊髓区域是正常的,哪怕是切了下来,又能有什么用?
因此,廖镓可以将临床病种复刻到动物身上,就成了很好的破局点。
让方子业大概先能知道患者是个什么样的症状,然后根据症状,再通过打开脊髓区局部,具体地去看内部的情况,从而积累打开脊髓损伤家兔脊髓区的经验。
有了经验之后,再回到临床,然后再优化动物试验模型,如此往复多次,就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而且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接受的‘毁灭性’打击!
临床中有一项原则叫不伤害原则,就是说不管是手术也好,药物治疗也罢,都不能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一点原则是最不好控制的,也是将大部分临床课题拒在了门外的主要原因。
找到良好的破局点是关键。
“活体的脊髓与死亡后局部萎缩的脊髓是完全不同的生态!~”廖镓在阅读着患者的脊髓区,不断地搜集着自己觉得关键的部份,以备后用。
“廖哥,视频已经拍下来了,你也已经看过了这么久,如果你看完之后,我就要进行开放下的局部微电流刺激了!”
“在没有找到脊髓区可置换的替代物和手术之前,我们不能随意地对局部的脊髓区域进行切除和置换处理。”
“这个时候,我们要找的思路,就是促进局部功能的再生,可能需要通过物理、药物等手段。”
“我的想法是,第一,我们先做一批针刺电极恢复的模型。”
“第二,我们做一批局部注射生长因子或类生长因子集群素的动物模型。”
“第三,我们做一批营养神经药物局部灌注的动物模型,以此来观察三者之间的区别!”
“如果效果比较好的话,我们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联用!”
方子业目前的脊髓、神经治疗术只有3级水平,他能做到的,也就是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先提供一些思路!
想要治疗的整体水平再有精进,除非是方子业找到了关键的‘突破点’,如某个关键性的技能得到了大突破。
或者是自己的思维闯入到了非常敏感的节点,使得脊髓、神经治疗经验获得比较大的突破,激活新等级或者是进度条!
这需要自己不断去试探,也需要自己不断去思考。
毕竟自己的这个面板,它不能随意地“无中生有”,否则的话,有这么多学识点,莫说是脊髓损伤。
哪怕是渐冻症,方子业也能把它捅穿了……
突破一个病种治疗好,获得更多的学识点。如此不断地正向反馈,哪怕目前只获得了面板几年,临床上也没有几个病种还能留下空白,除非是有新发现的、没有被定义的病种……
方子业只是说了思路,并不代表今天就必须要把这些操作都做完。
今天方子业要尝试的,依旧是脊髓局部区域被暴露打开后的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术。
因为脊髓区域已经打开,所以方子业同时可以上上去的针刺电极的数量并不少!
一次性上了八根针刺电极后,方子业又费了接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才将它们固定好:“脊髓区才新开,虽然针刺电极可放置的数量多了,但空间就这么些。”
“越多的针刺电极就越挤,并不容易完成固定。”
“好在是搞完了。”
方子业说完,偏头看向了达博公司的宋亭祯:“宋经理,我给您提一个建议啊,你们可以设计一款比较特殊的针刺电极,看是否可以同时装下多个可转向的针刺电极群。”
“如此一来,更加方便固定的同时,还能多放置一些微电流刺激的节点。”
“我可能表述得不够清楚,但它的原理就是类似于充电宝的一拖三或者一拖多,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空间。”
宋亭祯闻言,眉头先紧皱,而后舒缓下来,快速地将方子业的想法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好的,方教授,我一定将您的思路回报给我们的科研团队和工程师团队。”
“不过要完成这种思路,应该需要不短的时间。”
方子业当然知道要花时间:“没事儿,慢慢等就是了。”
“调节参数开始微电流持续刺激吧,我们先直视下看一会儿!微电流刺激的情况。”方子业对动物试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吩咐。
“方教授,参数还是参照上一次的么?”‘巡回护士’问。
她作为试验室里特意为方子业课题团队配备的巡回护士,每项数据都是进行了详细地记录的,而且试验室对她提出来的要求就是必须对每项数据如数家珍。
否则她可以去其他团队……
但,方子业所在的临床试验团队,每天在动物试验室里的‘消费’都是十几万、二十万起,这样的业绩于她而言也是一笔非常不菲的收入。
她自然是必须十分细心和上心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机缘。
“是的,依旧参考如前,2.8mA,频率95!”方子业回道。
在家兔试验中,微电流的电流量是可以比临床更高的。
在临床只用一点几毫安,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安全,可在动物试验中,就是为了追求有效,在有效的情况下,试探安全阈值!
这就是临床试验之前动物试验的意义所在,也是试验室小兔兔和小鼠鼠们为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电流连接后,家兔并未产生特殊不适。
自然也不会马上就产生功能效应。
否则的话,微电流刺激就不是治疗探索,而是治疗神技了,它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
需要慢慢跑!~
看了十几分钟,依旧没有太多的反应,方子业便道:“这边先跑着吧,也先不缝合了,跑个两三个小时,再看具体的情况。”
“我和廖教授继续去下一个区域看看。”
“对了,黄总,我刚刚所说的那个生长因子集群相关的激素,你们公司好像是有现货的,你到时候调一部分过来吧!”
“多调一点啊!~”方子业看向迈瑞公司的黄仲夏。
其实并不是迈瑞公司比较擅长制作生长因子集群激素,而是迈瑞在这方面的资源会相对更多。
“好的,方教授,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您要得急的话,应该三个小时左右我就可以走空运调过来。”黄仲夏非常肯定地回复。
可谓是非常配合方子业的工作。
这哪里是配合,这是方子业直接喂饭吃啊!!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旦成功,那得是多大的市场量?
甚至能让公司的市值暴涨几倍!
只是可惜,公司不能直接给方子业投钱了,否则的话,买瑞公司都想独资这个课题。
可方子业现在可不缺这点研发费用,再加上方子业叫来了一群老家伙,而且他自己本身就在国家自然科学科研基金会里面有一定的份量。
方子业要几千万的经费,在有前期研究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方子业摇头:“那不用这么着急,明天或者后天能用就行了。”
方子业与廖镓说完走了出去。
张全教授与神经内科的张建军教授立刻跟上,方子业已经下了台后,张全的问题直接劈头而来:“方教授,你得说一下,你这脊髓是怎么打开的?”
“打开的目的是什么?通路是什么?”
方子业说:“张教授,其实很简单,脊髓就是通过打开蛛网膜和硬脊膜打开的,就是通过钝性挑开的方式,用比较平滑的钝性切口打开。”
“打开的目的就是为了暴露局部,以获得更好的操作野,张教授,后面的时间还长,我们先做几例吧……”
“而且相应的理论,我也还要整理一下。”
方子业一边解释一边走,脱下手套后重新站在了洗手池面前,开始洗手:“张教授,王教授,其实脊髓区也是可以被打开的,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想的那么可怕。”
“脊髓内部,可能也不是绝对的网状结构,突破了一点,便可能对患者的功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于神经外科的理解,在大脑中,比较重要的脑质结构也不是不可以进行部分切除的。”
“脊髓有些类似于颅内的脑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容纳、营养和保护神经!”
“不过,除此之外是否还具备其他功能,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应该可以大胆推测的一点就是,最外层的髓质,可能就是营养和保护的作用,并没有实质上的功能。”
“与颅内不同的是,颅内的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和指令中枢。”
“而脑质的白质和灰质,其实都是传导性结构……”
“脊髓的外膜没有类似的功能,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打开它的最重要基础理论。”
张全闻言,若有所思!
在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分管的是延髓区及以上,脊柱外科分管的延髓区及以下的脊髓损伤。
分工明确。
这次的课题并不涉及到大脑颅内的病变,所以就没有神经外科的团队参与进来。
替代神经外科功能的是脊柱外科和神经内科团队!
脊髓其实也是神经的中枢之一,但它是属于比较低级的中枢,可以管控下级的神经和肌肉,也接受来自大脑皮层的调节,也必须接受。
“那就再看看吧,如果脊髓区也是可以深入打开的话,那么这个临床试验课题的可重复性就高得多了……”
“方教授,应该也还有一些其他细节吧?”
“最近几天,我和王鸥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直接打开脊髓,只是,打开进去后,总是觉得破坏了原有的结构。”
“到时候辛苦方教授您给我细说一说。”
“如果我们学会了,方教授你也可以不那么累。”张全表态。
他是很想做事的,也很努力,只是个五十多岁、不到六十岁的大龄男孩而已。
廖镓道:“希望张教授你可以早点学会,唉,有人帮忙和没人帮忙的工作,是格外两种不同的体验。”
“方子业,你还是把尚坤鹏从恩市叫来吧,就这里面的这些人,带起来太难了。”廖镓并不避讳地吐槽了一句。
此刻,跟着廖镓的几个试验室内工作人员都垂下了头去。
廖镓其实在节前就已经搞定了‘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刻,但是这都已经正月十几了。
不需要原创的他们,只是学习如何制作动物试验模型都还学不会,每天都需要廖镓熬夜或者在白天的时候一只一只上手做。
做出来的,都是为了一周之后的试验。
哪怕一天停了,一周之后的试验进度就得搁置下来。
尚坤鹏是方子业课题小组找来临时替代廖镓的,廖镓回来之后,尚坤鹏特意来汉市拜访过廖镓一次。
现在又回了‘恩市疗养院’进修。
方子业闻言,看了一眼跟着自己二人的其他人,又看了看廖镓:“廖哥,你不会是看上尚坤鹏了吧?”
廖镓吐槽道:“你别讲这么多,看上了没看上他都已经是个成熟的工作人员了,早就过了带教的年纪。”
“是还可以,就是目前没有经过特别的催发,手法还行的!”
说完,廖镓再看向试验室里负责动物实验的‘工程师’们,道:“各位兄弟,你们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啊,我就是这么个直来直去的人。”
“我也不懂什么教学,之前也没搞过什么教学!”
“所以,可能我的话是不好听,但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你们一听别太往心里去。”
“比起我之前所在的团队,你们都像是在动物试验里没怎么入门的人一样。”
几个“工程师”立刻陪笑:“没有没有,廖教授,是我们能力有限,资质一般了。”
如果没有从事动物试验这一行,他们可以无知。
但做了这一行,他们才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廖镓的牛逼之处,这样的人,不说完全已经把动物试验的赛道打穿了,就复刻临床病种这一个技术。
就可以让廖镓在动物试验界横着走,哪怕是院士、知名的教授,也得憋着怒火规规矩矩地喊一声廖教授。
因为,这样的能力,暂时全世界好像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其他的具体操作,其实廖镓也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不过廖教授,不管您找不找自己相信的人,我们都希望继续跟着您学习这种动物模型的制作的!~”一人马上表态道。
既然选择进了公司,那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在公司的试验室里要挣钱,就是要看自己的业务量。
科研人员的业务量与订单量无关,与供应单有关。
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技术活,除了要卖出去,还要能做得出来,且制作试验模型的成本很高。
可以预见的是,方子业这边一旦将课题启头后,动物试验模型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涨!
哪怕专利权会在廖镓手里,可他们挣的也不会比廖镓少特别多,毕竟也付出了具体的劳动,而且是可替代性非常小的‘高端科研劳动力’1
廖镓没有拒绝:“我是希望更多人都可以学得会的,我也不打算拿着这个专利去创业!”
“不过你们想买专利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已经打算把它卖给‘正规军’了。”
“你们如果有手段的话,可以自己去打听。”
“但你们可以使用,到时候我可以出面谈一下,你们的使用费就象征性地收一点。”
廖镓既然决定了要归入疗养院,当然要为疗养院谋成果,专利成果就是恩市疗养研究院的立身之本。
给你投了那么多钱,那么多资源倾斜,那么好的福利待遇,你没有产出,那你凭什么居于特殊位置?
你可以短期没有产出,但不能一直没有产出!
听到廖镓这么说,几个人的脸色稍稍有点难看,可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能拿下专利,只是让他们挣的钱和拿到的奖励少了,但真要对廖镓背后的东西出手,在华国是不现实的。
在华国,根本上看是没有资本的!
所处的位置越高,接触到的东西越多,就会越来越相信这一点。
……
方子业才操作到第三只动物模型的尾声时,就有工作人员匆匆跑来,兴奋相告:“方教授,动了,它动了!”
方子业闻言,微微点头,并不觉得有丝毫意外。
今天的功能再造术不仅是成熟的术式了,而且熟练度已经到了3级!
比起之前的操作知识试探,那差距至少在数百倍甚至千倍。
它能不动么?
廖镓若有所思地抬起头,看着方子业平静的双目,低声道:“你操作开始之前,说自己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是真的啊?”
方子业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啦,廖哥。”
“这种话,能随便说么?你以为我开始学着其他团队的领导,开始画饼鼓舞么?”
回完廖镓,方子业再回头:“知道了,先不管它。再让微电流继续持续一会儿,等会儿我过来固定。”
“好的,好的,方教授。”
“张教授和王教授也是这个意思,他说好不容易有现在的进展,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肌肉也已经慢慢变得软了下来,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僵硬了!!!”工作人员汇报了一句更加专业的具体现象。
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是痉挛性瘫痪。
与肌肉与周围神经存在功能障碍所致的迟缓瘫不同的是,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肉通常会非常僵硬,尤其是在受累肢体的近端和远端部位。
这种僵硬感使得患者的运动变得困难,肌肉力量虽然强大但难以控制,常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导致痉挛。
痉挛性瘫痪都是上位神经损伤所致!
如果上位神经与周围的神经肌肉形成了再通,会主动压制这种痉挛和抽搐……
方子业依旧没有回复!
又过了十分钟,方子业又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一例操作后,便与廖镓二人下台走出了手术室,矗立在窗旁歇停了一会儿。
试验室里有咖啡机,廖镓非常讨好地给方子业端来了一杯:“方教授,来来来,喝点咖啡提提神。”
方子业看到廖镓这样子,就知道廖镓之前没有把秘密说完,问:“看你这样子,正高是有戏了啊?”
廖镓道:“其实正高和副高都差不多,但总归研究员和教授听起来舒服得多。”
“之前自从进了公司后,我其实都没打算自己可以晋升职称的!”
“终究,又走到了这一步来。”
“虽然比起很多二十几岁就破格提拔为教授的正高没得比,可也总算是回归到了正途。”
“本来打算是后面再给你说的,可还被你猜了出来。”
“CAA的攻击范围和攻击力度,太强了。”
“哪怕是疗养院也经不住它的威力啊。”
CAA是国外的期刊,但它是一个学术期刊,而且是非常高端的学术期刊。
廖镓也是课题的关键贡献者,从课题一开始就在。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哪能只有方子业一个人捞到好处?
其实啊,兰天罗之所以这么早就可以上任住院总,也是这个课题的‘催生’!
兰天罗现在的能力,比起方子业刚上住院总时,还是要差了一些的,所以算起来在临床中破格得更加离谱了。
“这下嫂子就更加老实了吧?”方子业问。
“那也不能这么说。”
“我升不升正高,你嫂子都没太多的意见,我又不是不挣钱,又不是没能力。”
廖镓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微微昂首:“虽然我没有出国科研的经验,但放在动物试验这一块,我代表华国出战,哪怕是国外知名的动物试验的教授也能干翻。”
方子业说:“那是当然,廖哥你不出国是因为你早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只是没走出那一步去!~”
“就好像,有些人说大学没用,而且还举了一些国外的例子。”
“但国外那些名人,都是考上了大学然后不去读的天才。”
“有了相应的资质,天赋,才有可能通过另类的努力弯道超车。”
“如果没有这种资质、天赋,还要走捷径的话,要么是天降机缘,走上风口,要么就是走向歪路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还是很正的。”
“而且,走的速度还不慢!~”方子业再没有了焦虑,说完慢悠悠地品着咖啡,看着窗外。
寒冬已过,年关也去,春来不远。
“你管这叫不慢?这进展速度与火箭比起来有啥区别?”廖镓的眼珠子鼓了一下。
“如果不是了解你,我肯定会觉得你是在故意装逼。”
与杜新展‘闹了’一阵,恢复正常思维时,发现此刻方子业已经将四仰八叉的家兔脊髓腔给打开,而且把脊髓外的硬脊膜和蛛网膜都已切开!
然则即便作为整个鄂省,乃至放眼全国都称得上是专家的张全教授,也发现自己只能看懂脊髓被打开的这一幕。
现下方子业在做的操作,已经迈入他的思维盲区。
更重要的是,他还丢失了方子业打开脊髓第一时间的视角,这让他即便想要通过操作推断方子业的意图都没机会了。
杜新展滑了滑略有些褶皱的隔离服鬓角:“这么关键的时候,什么时候进去还要给你特意提醒一声么?”
“张教授你明明知道操作关键,还要找我干架,你早干嘛去了呢?”
张全这一次都没有回头,背着手的他在说完话后就已经‘禅定’!
冲动误事,已经误了事情的第一时间,现在的他可不愿意再和杜新展逞口舌之利。
一个小小的杜新展,他哪里懂什么脊髓?
他根本就不懂这个手术、这个病种治疗的真正含金量,与他吵架,即便是吵赢了,错过了后续的见证,那输得都大了。
方子业在术前都未做过什么解释,此刻更不可能停下自己的操作,讲解手术思路。
这是动物试验,操作做完后,还有比较多的手术复盘时间,到那时候,再根据手术操作,手术术中的图片,手术的路线具体地讲解理论和思路,时间多得很。
毕竟兔子的家属不会上报医务科造成义务纠纷……
时间继续前进二十分钟左右,方子业看着已经被暴露的脊髓,略作停顿,说了开台后的第一句话:“脊髓是可以被打开的。”
王鸥点头确定了方子业的论点,可压了许久的疑虑终于从他的嘴里飘出:“方教授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脊髓开腔术的?”
“莫不是从哪里学过?”
王鸥更加在意的是,方子业如何可以对脊髓的手术步骤如此熟悉。
方子业应该没有做过脊髓相关手术才对。
“王教授你教的啊。”方子业的声音非常平静。
王鸥一时间语塞,看着方子业,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方子业看了自己几次手术,就把脊髓开腔的手术给学会了。
所以,方子业的天赋竟然如此之高。
当然,这才符合实情。
如果方子业的天赋不够好,看了几遍还没有学会的话,那方子业才有问题。
这样蹩脚的天赋不足以支撑起方子业在骨科的江湖中翻云覆雨,一次一次地创造奇迹……
王鸥并未夸奖,也并未再继续追究原因,而是低头等待着方子业的继续开路。
脊柱相关的手术,王鸥教授都是熟悉的,可到了脊髓区内的操作,可没有前期的经验,也没有任何参考可言。
全世界对于脊髓区内的手术,也仅限于从脊髓内部取“异物”,如国外的子弹,如全世界都广泛存在的脊髓内肿瘤。
但这台手术,并不是病损切除或者异物取出术。
方子业则看向了廖镓,继续停顿:“廖教授,你看清楚了吗?”
“与MRI比起来,这样直观的局部病变应该会更加精准一些。”
廖镓比王鸥的表情更加严肃。
家兔脊髓损伤的模型是他搞出来的,是根据临床现有患者的核磁情况复刻的。
但方子业之前,从未打开过患者的脊髓,所以廖镓也不知道患者脊髓内的具体损伤情况。
也就只能根据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相应理论和损伤机制,通过操作‘复刻’出与症状相对应的损伤。
这样的‘损伤’,终究与现实病人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误差不大。
可于病种和手术而言,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廖镓并未进行商业互吹,而是邀请道:“可目前的损伤,依旧是我人为处理出来的。”
“并不具备临床复刻性,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多看几例真实患者的脊髓内情况!”
制造动物试验模型,除了基础试验课题的模型,只要做好相应的处理。
与临床课题相关的动物模型,最好是要基于患者本身!
如之前的毁损伤,廖镓可以在临床中随便看。
甚至可以去其他医院看患者毁损伤后被截肢下来的肢体局部,仔细体会后,从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毁损伤的具体情况搬运到动物体内,作为试验操作的素材。
可脊髓损伤不是毁损伤,损伤不如毁损伤那么直观,家兔的损伤情况,也只能根据理论来猜测,来复刻,与真实的临床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优化。
“会打开的!”
“到时候也会邀请廖教授你去看的,但在打开真实患者脊髓之前,我还是要先多做几例动物试验,做到熟练后,才能将其搬运到临床中。”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一件事,或许脊髓区域,也不是那么高贵,也不是不可以打开。”
“而且,在打开之后,我们在做局部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时,范围可以更广,点位可以更加精准,部位可以更多,也能够抢救出更多的功能。”
“通过家兔马尾区域的周围神经电刺激,我们可以确定,脊髓区以下的周围神经的走形和电通路是完好的,它们并没有像糖尿病那样,已经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
对一个新病种的治疗研发之所以难,就是难在,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入局。
患者的脊髓不可能被切掉!
手术术者也不可能轻易打开患者的脊髓区。
都不能看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作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是在动物试验中作切开术练习,家兔的脊髓区域是正常的,哪怕是切了下来,又能有什么用?
因此,廖镓可以将临床病种复刻到动物身上,就成了很好的破局点。
让方子业大概先能知道患者是个什么样的症状,然后根据症状,再通过打开脊髓区局部,具体地去看内部的情况,从而积累打开脊髓损伤家兔脊髓区的经验。
有了经验之后,再回到临床,然后再优化动物试验模型,如此往复多次,就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而且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接受的‘毁灭性’打击!
临床中有一项原则叫不伤害原则,就是说不管是手术也好,药物治疗也罢,都不能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一点原则是最不好控制的,也是将大部分临床课题拒在了门外的主要原因。
找到良好的破局点是关键。
“活体的脊髓与死亡后局部萎缩的脊髓是完全不同的生态!~”廖镓在阅读着患者的脊髓区,不断地搜集着自己觉得关键的部份,以备后用。
“廖哥,视频已经拍下来了,你也已经看过了这么久,如果你看完之后,我就要进行开放下的局部微电流刺激了!”
“在没有找到脊髓区可置换的替代物和手术之前,我们不能随意地对局部的脊髓区域进行切除和置换处理。”
“这个时候,我们要找的思路,就是促进局部功能的再生,可能需要通过物理、药物等手段。”
“我的想法是,第一,我们先做一批针刺电极恢复的模型。”
“第二,我们做一批局部注射生长因子或类生长因子集群素的动物模型。”
“第三,我们做一批营养神经药物局部灌注的动物模型,以此来观察三者之间的区别!”
“如果效果比较好的话,我们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联用!”
方子业目前的脊髓、神经治疗术只有3级水平,他能做到的,也就是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先提供一些思路!
想要治疗的整体水平再有精进,除非是方子业找到了关键的‘突破点’,如某个关键性的技能得到了大突破。
或者是自己的思维闯入到了非常敏感的节点,使得脊髓、神经治疗经验获得比较大的突破,激活新等级或者是进度条!
这需要自己不断去试探,也需要自己不断去思考。
毕竟自己的这个面板,它不能随意地“无中生有”,否则的话,有这么多学识点,莫说是脊髓损伤。
哪怕是渐冻症,方子业也能把它捅穿了……
突破一个病种治疗好,获得更多的学识点。如此不断地正向反馈,哪怕目前只获得了面板几年,临床上也没有几个病种还能留下空白,除非是有新发现的、没有被定义的病种……
方子业只是说了思路,并不代表今天就必须要把这些操作都做完。
今天方子业要尝试的,依旧是脊髓局部区域被暴露打开后的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术。
因为脊髓区域已经打开,所以方子业同时可以上上去的针刺电极的数量并不少!
一次性上了八根针刺电极后,方子业又费了接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才将它们固定好:“脊髓区才新开,虽然针刺电极可放置的数量多了,但空间就这么些。”
“越多的针刺电极就越挤,并不容易完成固定。”
“好在是搞完了。”
方子业说完,偏头看向了达博公司的宋亭祯:“宋经理,我给您提一个建议啊,你们可以设计一款比较特殊的针刺电极,看是否可以同时装下多个可转向的针刺电极群。”
“如此一来,更加方便固定的同时,还能多放置一些微电流刺激的节点。”
“我可能表述得不够清楚,但它的原理就是类似于充电宝的一拖三或者一拖多,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空间。”
宋亭祯闻言,眉头先紧皱,而后舒缓下来,快速地将方子业的想法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好的,方教授,我一定将您的思路回报给我们的科研团队和工程师团队。”
“不过要完成这种思路,应该需要不短的时间。”
方子业当然知道要花时间:“没事儿,慢慢等就是了。”
“调节参数开始微电流持续刺激吧,我们先直视下看一会儿!微电流刺激的情况。”方子业对动物试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吩咐。
“方教授,参数还是参照上一次的么?”‘巡回护士’问。
她作为试验室里特意为方子业课题团队配备的巡回护士,每项数据都是进行了详细地记录的,而且试验室对她提出来的要求就是必须对每项数据如数家珍。
否则她可以去其他团队……
但,方子业所在的临床试验团队,每天在动物试验室里的‘消费’都是十几万、二十万起,这样的业绩于她而言也是一笔非常不菲的收入。
她自然是必须十分细心和上心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机缘。
“是的,依旧参考如前,2.8mA,频率95!”方子业回道。
在家兔试验中,微电流的电流量是可以比临床更高的。
在临床只用一点几毫安,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安全,可在动物试验中,就是为了追求有效,在有效的情况下,试探安全阈值!
这就是临床试验之前动物试验的意义所在,也是试验室小兔兔和小鼠鼠们为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电流连接后,家兔并未产生特殊不适。
自然也不会马上就产生功能效应。
否则的话,微电流刺激就不是治疗探索,而是治疗神技了,它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
需要慢慢跑!~
看了十几分钟,依旧没有太多的反应,方子业便道:“这边先跑着吧,也先不缝合了,跑个两三个小时,再看具体的情况。”
“我和廖教授继续去下一个区域看看。”
“对了,黄总,我刚刚所说的那个生长因子集群相关的激素,你们公司好像是有现货的,你到时候调一部分过来吧!”
“多调一点啊!~”方子业看向迈瑞公司的黄仲夏。
其实并不是迈瑞公司比较擅长制作生长因子集群激素,而是迈瑞在这方面的资源会相对更多。
“好的,方教授,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您要得急的话,应该三个小时左右我就可以走空运调过来。”黄仲夏非常肯定地回复。
可谓是非常配合方子业的工作。
这哪里是配合,这是方子业直接喂饭吃啊!!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旦成功,那得是多大的市场量?
甚至能让公司的市值暴涨几倍!
只是可惜,公司不能直接给方子业投钱了,否则的话,买瑞公司都想独资这个课题。
可方子业现在可不缺这点研发费用,再加上方子业叫来了一群老家伙,而且他自己本身就在国家自然科学科研基金会里面有一定的份量。
方子业要几千万的经费,在有前期研究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方子业摇头:“那不用这么着急,明天或者后天能用就行了。”
方子业与廖镓说完走了出去。
张全教授与神经内科的张建军教授立刻跟上,方子业已经下了台后,张全的问题直接劈头而来:“方教授,你得说一下,你这脊髓是怎么打开的?”
“打开的目的是什么?通路是什么?”
方子业说:“张教授,其实很简单,脊髓就是通过打开蛛网膜和硬脊膜打开的,就是通过钝性挑开的方式,用比较平滑的钝性切口打开。”
“打开的目的就是为了暴露局部,以获得更好的操作野,张教授,后面的时间还长,我们先做几例吧……”
“而且相应的理论,我也还要整理一下。”
方子业一边解释一边走,脱下手套后重新站在了洗手池面前,开始洗手:“张教授,王教授,其实脊髓区也是可以被打开的,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想的那么可怕。”
“脊髓内部,可能也不是绝对的网状结构,突破了一点,便可能对患者的功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于神经外科的理解,在大脑中,比较重要的脑质结构也不是不可以进行部分切除的。”
“脊髓有些类似于颅内的脑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容纳、营养和保护神经!”
“不过,除此之外是否还具备其他功能,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应该可以大胆推测的一点就是,最外层的髓质,可能就是营养和保护的作用,并没有实质上的功能。”
“与颅内不同的是,颅内的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和指令中枢。”
“而脑质的白质和灰质,其实都是传导性结构……”
“脊髓的外膜没有类似的功能,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打开它的最重要基础理论。”
张全闻言,若有所思!
在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分管的是延髓区及以上,脊柱外科分管的延髓区及以下的脊髓损伤。
分工明确。
这次的课题并不涉及到大脑颅内的病变,所以就没有神经外科的团队参与进来。
替代神经外科功能的是脊柱外科和神经内科团队!
脊髓其实也是神经的中枢之一,但它是属于比较低级的中枢,可以管控下级的神经和肌肉,也接受来自大脑皮层的调节,也必须接受。
“那就再看看吧,如果脊髓区也是可以深入打开的话,那么这个临床试验课题的可重复性就高得多了……”
“方教授,应该也还有一些其他细节吧?”
“最近几天,我和王鸥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直接打开脊髓,只是,打开进去后,总是觉得破坏了原有的结构。”
“到时候辛苦方教授您给我细说一说。”
“如果我们学会了,方教授你也可以不那么累。”张全表态。
他是很想做事的,也很努力,只是个五十多岁、不到六十岁的大龄男孩而已。
廖镓道:“希望张教授你可以早点学会,唉,有人帮忙和没人帮忙的工作,是格外两种不同的体验。”
“方子业,你还是把尚坤鹏从恩市叫来吧,就这里面的这些人,带起来太难了。”廖镓并不避讳地吐槽了一句。
此刻,跟着廖镓的几个试验室内工作人员都垂下了头去。
廖镓其实在节前就已经搞定了‘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刻,但是这都已经正月十几了。
不需要原创的他们,只是学习如何制作动物试验模型都还学不会,每天都需要廖镓熬夜或者在白天的时候一只一只上手做。
做出来的,都是为了一周之后的试验。
哪怕一天停了,一周之后的试验进度就得搁置下来。
尚坤鹏是方子业课题小组找来临时替代廖镓的,廖镓回来之后,尚坤鹏特意来汉市拜访过廖镓一次。
现在又回了‘恩市疗养院’进修。
方子业闻言,看了一眼跟着自己二人的其他人,又看了看廖镓:“廖哥,你不会是看上尚坤鹏了吧?”
廖镓吐槽道:“你别讲这么多,看上了没看上他都已经是个成熟的工作人员了,早就过了带教的年纪。”
“是还可以,就是目前没有经过特别的催发,手法还行的!”
说完,廖镓再看向试验室里负责动物实验的‘工程师’们,道:“各位兄弟,你们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啊,我就是这么个直来直去的人。”
“我也不懂什么教学,之前也没搞过什么教学!”
“所以,可能我的话是不好听,但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你们一听别太往心里去。”
“比起我之前所在的团队,你们都像是在动物试验里没怎么入门的人一样。”
几个“工程师”立刻陪笑:“没有没有,廖教授,是我们能力有限,资质一般了。”
如果没有从事动物试验这一行,他们可以无知。
但做了这一行,他们才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廖镓的牛逼之处,这样的人,不说完全已经把动物试验的赛道打穿了,就复刻临床病种这一个技术。
就可以让廖镓在动物试验界横着走,哪怕是院士、知名的教授,也得憋着怒火规规矩矩地喊一声廖教授。
因为,这样的能力,暂时全世界好像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其他的具体操作,其实廖镓也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不过廖教授,不管您找不找自己相信的人,我们都希望继续跟着您学习这种动物模型的制作的!~”一人马上表态道。
既然选择进了公司,那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在公司的试验室里要挣钱,就是要看自己的业务量。
科研人员的业务量与订单量无关,与供应单有关。
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技术活,除了要卖出去,还要能做得出来,且制作试验模型的成本很高。
可以预见的是,方子业这边一旦将课题启头后,动物试验模型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涨!
哪怕专利权会在廖镓手里,可他们挣的也不会比廖镓少特别多,毕竟也付出了具体的劳动,而且是可替代性非常小的‘高端科研劳动力’1
廖镓没有拒绝:“我是希望更多人都可以学得会的,我也不打算拿着这个专利去创业!”
“不过你们想买专利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已经打算把它卖给‘正规军’了。”
“你们如果有手段的话,可以自己去打听。”
“但你们可以使用,到时候我可以出面谈一下,你们的使用费就象征性地收一点。”
廖镓既然决定了要归入疗养院,当然要为疗养院谋成果,专利成果就是恩市疗养研究院的立身之本。
给你投了那么多钱,那么多资源倾斜,那么好的福利待遇,你没有产出,那你凭什么居于特殊位置?
你可以短期没有产出,但不能一直没有产出!
听到廖镓这么说,几个人的脸色稍稍有点难看,可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能拿下专利,只是让他们挣的钱和拿到的奖励少了,但真要对廖镓背后的东西出手,在华国是不现实的。
在华国,根本上看是没有资本的!
所处的位置越高,接触到的东西越多,就会越来越相信这一点。
……
方子业才操作到第三只动物模型的尾声时,就有工作人员匆匆跑来,兴奋相告:“方教授,动了,它动了!”
方子业闻言,微微点头,并不觉得有丝毫意外。
今天的功能再造术不仅是成熟的术式了,而且熟练度已经到了3级!
比起之前的操作知识试探,那差距至少在数百倍甚至千倍。
它能不动么?
廖镓若有所思地抬起头,看着方子业平静的双目,低声道:“你操作开始之前,说自己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是真的啊?”
方子业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啦,廖哥。”
“这种话,能随便说么?你以为我开始学着其他团队的领导,开始画饼鼓舞么?”
回完廖镓,方子业再回头:“知道了,先不管它。再让微电流继续持续一会儿,等会儿我过来固定。”
“好的,好的,方教授。”
“张教授和王教授也是这个意思,他说好不容易有现在的进展,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肌肉也已经慢慢变得软了下来,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僵硬了!!!”工作人员汇报了一句更加专业的具体现象。
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是痉挛性瘫痪。
与肌肉与周围神经存在功能障碍所致的迟缓瘫不同的是,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肉通常会非常僵硬,尤其是在受累肢体的近端和远端部位。
这种僵硬感使得患者的运动变得困难,肌肉力量虽然强大但难以控制,常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导致痉挛。
痉挛性瘫痪都是上位神经损伤所致!
如果上位神经与周围的神经肌肉形成了再通,会主动压制这种痉挛和抽搐……
方子业依旧没有回复!
又过了十分钟,方子业又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一例操作后,便与廖镓二人下台走出了手术室,矗立在窗旁歇停了一会儿。
试验室里有咖啡机,廖镓非常讨好地给方子业端来了一杯:“方教授,来来来,喝点咖啡提提神。”
方子业看到廖镓这样子,就知道廖镓之前没有把秘密说完,问:“看你这样子,正高是有戏了啊?”
廖镓道:“其实正高和副高都差不多,但总归研究员和教授听起来舒服得多。”
“之前自从进了公司后,我其实都没打算自己可以晋升职称的!”
“终究,又走到了这一步来。”
“虽然比起很多二十几岁就破格提拔为教授的正高没得比,可也总算是回归到了正途。”
“本来打算是后面再给你说的,可还被你猜了出来。”
“CAA的攻击范围和攻击力度,太强了。”
“哪怕是疗养院也经不住它的威力啊。”
CAA是国外的期刊,但它是一个学术期刊,而且是非常高端的学术期刊。
廖镓也是课题的关键贡献者,从课题一开始就在。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哪能只有方子业一个人捞到好处?
其实啊,兰天罗之所以这么早就可以上任住院总,也是这个课题的‘催生’!
兰天罗现在的能力,比起方子业刚上住院总时,还是要差了一些的,所以算起来在临床中破格得更加离谱了。
“这下嫂子就更加老实了吧?”方子业问。
“那也不能这么说。”
“我升不升正高,你嫂子都没太多的意见,我又不是不挣钱,又不是没能力。”
廖镓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微微昂首:“虽然我没有出国科研的经验,但放在动物试验这一块,我代表华国出战,哪怕是国外知名的动物试验的教授也能干翻。”
方子业说:“那是当然,廖哥你不出国是因为你早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只是没走出那一步去!~”
“就好像,有些人说大学没用,而且还举了一些国外的例子。”
“但国外那些名人,都是考上了大学然后不去读的天才。”
“有了相应的资质,天赋,才有可能通过另类的努力弯道超车。”
“如果没有这种资质、天赋,还要走捷径的话,要么是天降机缘,走上风口,要么就是走向歪路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还是很正的。”
“而且,走的速度还不慢!~”方子业再没有了焦虑,说完慢悠悠地品着咖啡,看着窗外。
寒冬已过,年关也去,春来不远。
“你管这叫不慢?这进展速度与火箭比起来有啥区别?”廖镓的眼珠子鼓了一下。
“如果不是了解你,我肯定会觉得你是在故意装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最新章节,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最新章节,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