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离去

小说: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更新时间:2025-04-29 11:36: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捷报!捷报!我军在辽东大破建奴!拿下沈阳!建奴八旗一举全歼!我军大胜!大胜!”

  就在王晋武率部入城的时候,传回京师的八百里加急正快马一路接着一路递了回去,随着消息从辽东抵达辽西走廊后方,再入山海关,顺着蓟州直抵京师这路上,无数人为之大惊,瞬间又是大喜。

  自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起兵,明军在萨尔浒惨败后,建奴就成了大明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这个帝国上空。

  尤其是己已之变时,建奴在皇太极的率领下直接进入了长城内,兵锋一直打到了京畿,并在大明京师门口耀武扬威,使得天下震动。

  那时候的大明无论是皇帝、官员还是百姓们,都对此忧心不已,而且大明内部又因为流寇的缘故,整个国家千疮百孔,已是摇摇欲坠。

  许多人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崩溃迹象,更担忧朝廷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就此崩塌。可谁都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年左右,大明居然会有中兴的一日。

  随着朱慎锥靖难起兵,直接拿下京师掌控朝政,之后又以崇祯皇帝禅让登上帝位,大明就此变得不一样了。

  不仅解决了流寇问题,更挡住了兵峰正盛的建奴,整顿吏治,对外开海贸,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缓解了财政,稳定地方,恢复生产,这些年大明国内日渐好转,政局逐步平稳。

  虽然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这一切,也承认朱慎锥当皇帝远比崇祯皇帝要好得多,而且大明隐隐更有了中兴的气象。但对辽东建奴,许多人却觉得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而且这些年来,除去最初长城之战和后来的锦州之围外,大明并没有在辽东战场上和建奴打过大战,甚至尽量避免和对方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甚至为了更好的防守,在皇帝的授意下直接取消了原本袁崇焕时期在辽东的屯田之策,直接把在辽西走廊的辽民往关内迁移,导致辽西走廊除宁锦一线的主要几处城池和堡垒外,其他地方都变成了无人区,甚至彻底放弃了原本大明采用的处处防御战术。

  这种改变更让不少人对此不满,觉得皇帝在辽东战事上表现的太过软弱了。好不容易拿下来的地盘不派兵驻守,反而直接放弃,只进行几座城池和要塞的重点防御,这样的话怎么能打赢建奴?

  可就算这样,朱慎锥依旧强行推行他在辽东的战略部署,根本不为其所动。原因很简单,辽东和关内不同,大明在辽东的军力和战斗力有限,根本不具备和八旗直接对抗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处防守必然陷入分散力量被各个击破的可能。再加上袁崇焕所谓的辽东屯田,根本没有半点好处,更会因为屯田的原因导致一到收获就会引来建奴主动进攻,收割粮食,掳走百姓,这哪里是以屯田为军用?分明就是资敌嘛。

  改变之前的战略部署,重点防御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弹性防御,不计较一地得失,只要山海关和辽西走廊的出口掌控在明军手中,这样一来大明就能对整个辽东实施军事和经济上的封锁。

  这个战术在这些年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得建奴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明军在皇帝之后对军制的改革和财政好转后又解决了军饷、物资的需求,这也让明军的战斗力开始得到了恢复。

  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准备,这一次大明最终展开了对辽东的全面进攻。在辽东战场打响后,虽然明军的进展不错,时常也有捷报从辽东传回来,可却没人会相信大明能真的一战而定辽东,彻底解决辽东建奴问题。

  所以当明军攻破沈阳(盛京),歼灭八旗主力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一路上,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建奴被灭了?沈阳都被拿下了?这是真的么?无数人心中带着怀疑,但战报却做不了假,当消息传开后,虽然还有不少人难以相信,可这时候因为大胜而带来的喜悦却让所有人欢喜无比。

  高阳,孙承宗已三日没怎么合眼了,自从传来消息明军开始进攻并包围盛京后,孙承宗原本每日就不多的睡眠就变得更少了。他现在每日基本都呆在书房里,墙上挂着的地图上更增添了无数记录,他的目光时不时在地图上游走,或者停留在盛京的位置凝视半天,嘴里喃喃自语,整个人虽然又消瘦了不少,但精神却始终在亢奋之中。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短暂小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孙承宗就又醒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总参议府可有军报传来,当得知军报还没到的时候,孙承宗依旧又盯着地图看了起来,边看边念叨着,两眼冒着精光。

  现在辽东的局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随着明军攻到了盛京,辽东之战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旦明军拿下盛京,那么辽东这一仗就彻底赢了,不仅能攻占建奴的京师,更能借此一战解决掉建奴的八旗主力,哪怕辽东还有逃脱的建奴顽固抵抗,却也没了什么气候。

  作为曾经的蓟辽督师,孙承宗做梦都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亲率明军打下盛京,彻底解决建奴问题。可惜他这辈子没能做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迈的孙承宗也不可能再回辽东领兵了,这对于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因为这个执念,孙承宗对此次辽东开战格外上心,也正是如此,他更明白此战的关键所在,时刻关注着战局的变化。

  正当孙承宗看得聚精会神,心中盘算着拿下盛京还需要多少时日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一片喧哗声。

  “怎么回事?老夫不是说了,这几日府中不得喧哗?”孙承宗不悦,扭头就朝着门口喝了一声。

  平日里,但凡孙承宗在书房里出声喊话,书房外都立即有人回答,不是自己的小儿子孙镐就是孙镐安排的仆人。

  可今天奇怪了,孙承宗的话音落后,外面却没人回答他的问题,这让孙承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站起身来,孙承宗大步走到门口,推开了关着的房门。放眼望去,平日守候在门口的孙镐和仆人居然不在,孙承宗心中不由得隐隐有了些怒气。而这时候,外面的喧哗一阵阵传来,听方向隐隐是从前院来的,因为离着远,孙承宗又年老耳朵不好使,一时间也没听清楚为何事喧哗。

  正当孙承宗要继续喊人,找人来问的时候,就见着自己的儿子孙镐跌跌撞撞地从前院跑了过来,由于跑的太急,这小子在进后院的时候不小心还绊了一下,差一点摔了个跟头,半跪着左手连忙在地上一撑,摇晃着身子站了起来,继续朝着孙承宗这边奔跑过来。

  见到这一幕,孙承宗气坏了,他平日对子女的家教严厉的很,堂堂他孙承宗的儿子读书没本事也就算了,怎么性子也变得如此浮躁起来?这样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正当孙承宗要训斥孙镐的时候,只见孙镐边跑边手舞足蹈喊道:“大捷!大捷!哈哈哈!辽东大捷!父亲!父亲!辽东大捷啊!建奴完了!建奴完了!”

  孙承宗顿时一愣,已经到嘴边的训斥生生咽了回去,他瞪着眼望向孙镐,急忙追问:“你说什么?什么大捷?什么辽东大捷?”

  虽然孙承宗心中已有预料,也听清楚了孙镐喊的那几句话,可他依旧不敢相信这些是真的。在他看来,从昨日传回的消息,明军在盛京的确占了巨大优势,打破盛京只是时间问题,但以孙承宗判断,真要拿下盛京明军还需费些力气,现在盛京八旗还有驻守的能力,真正的胜负远没到最终时候,就算再快,至少也要打近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行。

  可现在孙镐却说辽东大捷,建奴已经完了,这怎么可能?难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兵是白带了?在辽东的这么多仗也白打了?这建奴什么时候这么不中用了?成了纸糊的了?

  “父亲,是真的!是真的!”孙镐三步并成两步跑到孙承宗面前,兴奋无比道:“八百里加急已到了京师,刚才总参议府也送来了辽东军报,我大明在辽东大获全胜,已拿下了沈阳!建奴八旗主力在沈阳被歼,建奴勋贵、大臣俘虏无数,王阁老已领军进了沈阳了!”

  “啊!”孙承宗惊喜万分,整个人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他急切问:“军报呢?军报在哪里?”

  “在孩儿这,孩儿为您……。”还没等孙镐说要为孙承宗读军报呢,孙承宗伸手就把军报给抢了过来。

  打开军报,孙承宗眯起眼细看上面内容,这份军报内容很是详细,完全就是王晋武发给皇帝的军报的撰抄本。孙承宗先是一目三行扫了军报一眼,随后就逐字细看起来。

  军报中详细写明了王晋武是采取什么战术爆破成功,打开缺口,然后挥师攻进盛京,并且赢得这场战争的。

  随着里面的内容被孙承宗看明白,并同之前的战局对应后,孙承宗这才搞清楚为何王晋武会如此迅速地拿下盛京获得大胜。

  这种战术,简直是天马行空,更从来没有人用过。可偏偏王晋武用了,而且还起到了如此好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不过这都是旁者,关键在于辽东的大胜,虽然现在建奴的太后、皇帝和多尔衮跑了,但除去他们之外建奴的八旗主力和勋贵在此战却被一网打尽,而且明军还在追击多尔衮,同时寻找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的下落,就算他们能逃走估计也用不了多久被寻找出来。

  而且此战之后,辽东大局已定,建奴可以说已彻底解决了,哪怕多尔衮等人还没抓到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可以说,困扰大明三十年之久的辽东问题从此解决,大明辽东收复,已没了后顾之忧。

  “好!好!好!”孙承宗笑逐颜开,连道了三个好字,更是仰天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是如此畅快淋漓,建奴一直都是他的心病,如今建奴被灭,他再无遗憾,如何能不笑呢?

  一旁,孙镐见孙承宗笑的这么开心也是高兴无比,他太了解自己这个父亲的心结了。现在终于看到了结果,放下心后自然是要高兴的。可很快孙镐觉得不对劲,因为孙承宗大笑了几声后就停住了笑声,可他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满是笑容,站在那边一动不动。

  “父亲?父亲?”孙镐心中隐隐觉得不妙,连忙上前询问,可孙承宗却没丝毫反应,依旧笑容凝结在脸上。见此,孙镐连忙握住孙承宗的手,触手间却感受不到他的脉搏,再探手一试,发现孙承宗已没了呼吸。

  瞬间,孙镐泪如雨下,抱着孙承宗的遗体嚎啕大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