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526章 天下“大”安

小说:我父刘玄德 作者:网文老大爷 更新时间:2025-04-19 00:17:2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袁绍对青州的战事保持了明显的克制,甚至都没有再度增兵,只是按部就班的拣选出十五万精锐进行整训,另外十余万士卒也没有淘汰,而是转为各地的州兵、郡兵和县兵。

  必要时刻,也能够快速的集结起来,参与战事。

  与之相对应的,曹操在雒中也拣选出了八万精锐,编为野战军,剩余的七八万人也同样不舍得裁汰,如法炮制的转为了州兵、郡兵和县兵等预备人马。

  不得不说,他们这些举措,多多少少还是学习了刘封这边的三级体制。

  如此一来,野战精锐的战损,可以快速的从预备兵和州兵中进行补充,这样补充上来的虽然比不上原有的精锐,但一定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而州兵中的空缺,则可以从下面的郡兵抽调,郡国则从县兵进行补充。

  最底层的县兵只需要保持一个框架不动,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征发补充的青壮训练成具有一定军事基础的预备兵,必要时刻也可以抽调参战。

  虽然县兵基本不具备野战能力,郡兵的野战能力也十分低下,但这两者作为卫戍兵还是合格的,可以用来作为据点、营寨的补充兵马,其中战力较强的部分甚至可以独立完成守备任务。

  一时之间,整个东汉大地上平静了下来,整整一年中都没有太大规模的战事爆发。

  别看青州之战看似是十几万人的大战,可其中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几万精锐。

  这也是为什么袁谭损失了八千人就伤筋动骨了,要知道这损失的八千人里可不全是他的骨干精英,也有一部分地方豪强以及普通士卒的。

  真正属于袁谭的精锐不过五千出头,但这已经占了袁谭精锐的四分之一强了。

  之所以袁谭损失会如此惨重,那就不得不提到这些兵马的损失方式了,一般情况下,哪怕战损五千人,至少能有两千以上,乃至于三千人是可以伤愈归队的。

  因此,主将最怕的就是这种成建制,毁灭性损失。

  损失五千精锐,就是彻彻底底的消耗掉了,不会有伤员回归,或者说,能逃回去的伤员根本就没计算在内,否则伤亡情况恐怕会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刘封每战都希望能打成歼灭战,如非必要的情况之下,如果达不成歼灭战的可能,他宁可不战,也不愿意打一场击溃战的根本原因。

  随着秋收结束,天气渐渐转冷,天寒地冻,以常理而论,就更不可能爆发大的战事了。

  今年过年,刘封不打算前往徐州和自家父祖一起过年了,他想要前往荆州镇抚当地士族豪强。

  以目前的情势来看,交州太远,扬州已定,唯有荆州,还需抚慰,那么借着年节这个大日子,一次性抚慰一下整个荆州士族豪强,性价比就相当高了。

  虽然人没有回去,但刘封却是给刘备、关羽、张飞、吴氏、田氏、刘琬、刘和、刘禅等亲人备下了年节礼物,包括荀攸、鲁肃、刘晔、郭嘉、陈珪、陈纪、陈登、陈群、诸葛玄以及糜家老家主、糜氏兄弟和曹豹等人也都是人手一份,无有疏漏。

  在书信之中,刘封也回应了刘备先前来信中所询问的事情。他准备在明年年中的时候,正式迎娶糜氏和曹氏女为侧夫人。

  如果刘备不反对,也没有其他意外的话,他打算开春之后,就派人前往糜家和曹家沟通,将事情敲定下来,并开始准备流程。

  虽然侧夫人不如正室那般重要,但毕竟是侧室,在允许多妻的朝代,这就是平妻,在不允许多妻的朝代,这就是贵妾,良妾。

  可别小看这点差别,他们所生的子嗣地位虽然和庶子一样,但待遇却要好上许多。

  虽然平妻的本质是庶妻,所生子嗣也是庶子,但政治联姻不同。

  政治联姻所迎娶的平妻所出之子,经过宗族同意,是可以直接立为嫡子的,并不需要过继给正妻元配。

  同时,如果正妻元配常年无所出的情况,已经达到三出中无子的标准时,平妻所出的子嗣可直接视为嫡子,都不需要宗族确认。(各地各朝风俗不同,有的地区以及明清时期不仅仅需要宗族抬嫡,还需要官府报备。)

  当然,以上是承平时节,若是战时,那嫡庶之分会更加圆滑,如果平妻母族实力强大,孩子出生就会被认为嫡子,具有和元配所出嫡子完全一样的权力。

  眼下就是战乱时代,袁谭情况就很典型。

  袁谭可是袁绍的元配所出,是真真正正的嫡长子,而且年富力强,又为袁绍征战多年。可袁绍轻而易举的就能立袁尚为嗣子,

  这要是换在承平时节,难度要远比现在翻上几倍都不止。

  别的不说,光是袁隗那一关,袁绍就未必能轻易过的了。

  因此,曹清、糜悦两位侧夫人虽然不会如刘封未来正室那般隆重盛大,庄严繁琐,但也远远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迎入府中的,自然也需要商量好迎亲的礼节和程序。

  十一月上旬,各地的秋收差不多都已经完成,极少数没完成的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刘封自吴县出发,并没有直接走长江,而是选择南下震泽以南,自由拳县转乌程县,然后前往故鄣县。

  在故鄣县接见了以朱氏为首的当地士族豪强后,并没有转向西北,前往丹阳郡的郡治宛陵县,而是继续南下,走山道偏向西南,抵达於潜县,这里便是后世的(于潜县)。

  别看过来的路上走的全是山路,可真正抵达於潜后,县邑周围却大多是丘陵和小块平原。

  这里的县长名叫刘仁,也是刘儿营的出身,是第一批被调用的老资格了。

  如今不过二十四岁的他已经当上了於潜县的县长,这在承平时节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刘仁不是士族出身了,就是三、四等的士族子弟也不可能升迁的如此顺利。

  至于一二等士族,那就走的完全是另外一条路了,他们必定先举孝廉,然后进入雒阳,随后被三公九卿所征辟,先任黄门,再任尚书郎,若是还想继续往上走,那就可以选择外放为县令,或者继续留在京中赢得圣眷。

  刘仁能够实现这样的阶级跃迁,完全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天下大乱的天势,没有丹阳南部山越大酋,汉民豪强造反的地利,没有刘封的背景,他就是熬到四十二岁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

  刘仁是个为人老实本分的性格,颇有贤者推崇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风范。

  刘封并没有提前通知沿路的郡县,身边也仅仅是带着许褚,几个文书以及一众武官侍从,安保则由八百近卫精锐负责。

  虽然硬要说起来,是有些白龙鱼服了,可话说回来了,刘封这一路也算是行县,所经俱是自己的领地,带着八百名铁甲卫士已经相当够用了。

  刘封之所以不愿意带上更多的人手,并非他矫情,而是人数一上来,车马必然会多,走的又是山路,无疑会相当耽搁时间。

  刘封抵达於潜县的时候,刘仁正在县府中清点秋收。

  仓促遭遇刘封,刘仁十分震惊。

  刘封并没有因为刘仁的出身背景就对他另眼相看,而是直接询问起政务、税赋、山越百姓的各种事务。

  刘仁在初时惊慌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对于刘封的提问如数家珍,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结合一路上过来时的所见所闻,刘封能听出刘仁的回答里至少有九分以上的真实度,这才放松了下来。

  正如刘封所想的那样,像丹阳郡、豫章郡、会稽郡这些地方中,新纳入的土地并非都是恶地。其实这些土地虽不能和华北、长三角平原这样的膏腴之地相比,但着实也不比其他地方差。

  旁的不说,就以於潜县为例,他虽然处在群山之中,可他的平原面积却是一点儿都不比钱塘、余杭、富春这些平原县邑小。

  因为於潜县的面积要比钱塘三县来的大,而平原像是米糠似的被散落在群山之中,变成一个个或狭长,或方正,或蜿蜒,或圆点的小平原。

  这些平原基本都很小,但这个小只是相对于平原,实际面积却也有数百乃至数千亩地,再加上这些碎屑平原数量极大,以於潜县计,最少也有上百处,这田地数量可不就上来了吗?

  再加上有了下山的山越人口,既有田又有人,还有水资源,所缺的不过是水利工程、先进成熟的耕作手法以及农业资源罢了。

  刘仁在这方面做的相当好,切实有效的安定了山越百姓,在完成秋收的同时,甚至开始辅导起山越百姓种植桑树了。可以想见,等到桑树成材,这一段时间足以教授山越妇女们养蚕织布了。

  肯定了刘仁的政绩,并且对其进行了嘉奖鼓励,甚至还特地拨出了一笔钱粮发放给於潜县上下的官吏作为嘉奖,这也让让於潜上下官吏感激涕零,矢志不二。

  刘封在於潜停留了两天,除了考核刘仁以及於潜县官吏的政绩外,还特地接见了山越中有名望的长者和勇士。

  不过因为刘封对山越勇士大开参军之门的缘故,大部分的武勇山越都积极的参加了汉军队伍,除了少部分留恋家乡而没有从军的勇士外,刘封倒是接见了不少勇士的家属,并给他们送上了钱粮奖励。

  尤其是雪盐和霜糖,无疑是奖励之中最为耀眼的存在,比起五铢、布帛、粮食来,一小块霜糖,一小包雪盐,哪怕价值与五铢、布帛、粮食相当,但受欢迎的程度却是远远超过前者,能够引起全县山越百姓的艳羡。

  考核完了於潜县后,刘封并没有应刘仁和阖县大小官吏以及山越长者、勇士的恳请多留几天,而是重新上路,继续走山路前往歙县。

  歙县未来可是非常有名的,生产闻名天下的徽墨和歙砚,在读书人中风靡一时。

  如今的歙县远没有日后的风光,但并不代表这地方就不行。

  浙水的上游是渐水,渐水的源头便是自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东坡,流经黟县、歙县,然后折向南方,在后世建德县东面几十里处汇入浙江。

  歙县所在的休屯盆地,是一块巨大的平原地带,论面积大约是东汉时的富春县境内的平原的三倍以上,可见其规模之大。而歙县就是这块平原的核心。

  与歙县相比,黟县就差了许多,它被群山环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盆地,自成体系。

  不过这个盆地虽然也很平整,但面积却只有休屯盆地的五分之一大小,比起富春县境内的平原来还要小上一点。

  但富春县可是钱塘江冲击平原上的富庶上县,历来可都是设令的。

  而歙县和黟县加在一起,却能凑出十倍于富春县境内的平原的平整土地,可想而知这些地方的条件绝对不差。(黟县平地是比富春平原略小,但黟县不仅仅只有黟县盆地,与歙县一样,还有大量的丘陵和被山脉割裂成碎片的小平原)

  只是因为大山遮蔽,道路坎坷,出入不便,才会使得这些地方开发的不够成熟,否则哪里还有山越人生存的余地。

  如今刘封舍得投入大量的资源,再加上有诸葛亮、陆逊、贺齐等人又平灭了大量的山越反抗势力,并收容了为数百万的山越人口,产出自然迎来了一波井喷。

  陆逊亲自在歙县坐镇,毕竟黟县和歙县不但是叛乱山越的老巢,同时也是丹阳郡这边最具潜力的待开发县邑。

  陆逊将大部分军力都撤回了宛陵,只留下了两千人,分别驻扎在黟县和歙县,陆逊本人则亲自呆在歙县坐镇。

  与刘仁不同,刘封刚刚进入歙县境内后,迎面就撞上了陆逊。

  不过想想也是,以陆逊的军事能力和素养,若是还能像刘仁那样直接让刘封冲入县府那才叫有鬼了。

  刘封这边即便是轻车简行了,那也是足足近千人,即便再怎么缩减车马,那也得上百辆大车随行。

  否则,光是那些甲士的铁甲就没办法携带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父刘玄德,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我父刘玄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