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527章 伯言望蜀

小说:我父刘玄德 作者:网文老大爷 更新时间:2025-04-19 23:58: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主公,益州可取!”

  在迎接到刘封之后,在陆逊的扈从之下,一行人进入了歙县县府之中。

  对于陆逊,刘封是极其信任的,虽然陆逊的政商几乎为零,但并不代表他的为政能力就很差。

  相反,陆逊的治政能力相当不俗,不但是东吴历任丞相中政绩最好的,就是放眼各朝各代,也最少是中上水平。

  原时空中,孙权坐镇长江下游,亲领扬州,就将荆州诸事悉数托付给了坐镇武昌、江陵的陆逊,等于将一州之政悉数托付给了对方。

  陆逊的治理能力展现的相当不俗,安定地方,鼓励桑农,濯清吏制,打压豪强,虽不能和诸葛亮在益州力挽狂澜那般化腐朽为神奇,但也使得荆州焕然一新,为东吴成功稳定了长江上游的荆湘诸郡。

  现在让他处理黟县、歙县两个县邑的山越安置工作,即便这两个县邑面积极大,几乎占了四分之一个丹阳郡的大小,真要细分,至少可以拆分出三四个新的县邑出来。

  如今不拆,只是刘封嫡系人手紧张,没有足够的官员任免罢了,他可不想帮旁人做嫁衣裳。

  两人在县府中坐定,刚叙话几句,陆逊就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刘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一州之地的讨论已经不足以让他为之色变了。

  “哦?伯言何意?”

  陆逊当即慷慨陈词道:“如今交州已下,襄阳又在我手,益州已为我所围。”

  陆逊这话说的可是一点都不错,入蜀总共有三个大方向,分别是北面的越秦岭,过汉中,南下剑门,然后从梓潼进入益州盆地。

  第二个大方向,自然是大宝爹夷陵之战的反向路线了,也是后来东晋时桓温灭成汉时走的路线,朔江而上,过白帝,进入益州平原。

  以上两个大方向,知道的人非常多,毕竟实在是太过有名。

  可第三个大方向,许多人就不清楚了,实际上在三国时期,这里也曾经登上过历史的舞台,那就是三国末年,西晋与东吴的交州之战。

  霍弋与陶璜之间的名将之战,霍弋走的就是这第三条道,自南中出发,一路向南,依托红河水为后勤,进入交趾。

  最终因为霍弋亡故,西晋军顿失强援,为陶璜先切断了红河补给,随后并围交趾,最终成功全歼。

  这是三国末期,东吴极少的一次巨大战略性胜利。

  如今,这三条路中,两面半已经在刘封的手中了。

  之所以说两面半的方向,原因是第一条路刘封只能自先拿下上庸,再进攻汉中,然后才能转向南方,也算是半面。

  这也是为什么陆逊能够说出益州已经为刘封所包围的话。

  “主公,以一方面之将,总督山越、南蛮精锐,自交趾出发北上,以红河水运为后勤补给线,可直入南中,威胁成都以南。再以水军为核心,集精锐水路步卒,朔江而上,攻城拔寨,同时吸引益州重兵来防。”

  陆逊继续说道:“一旦南面交趾之兵杀入益州盆地,水军可长驱直入,无视两岸重阻,与交趾兵马合兵一处,直捣成都。”

  不得不说,陆逊的想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尤其是战略角度的正奇呼应,胜算不小。

  刘璋在益州其实一直都很难,如果不是他能力尚可,又有不少忠臣良将辅佐,恐怕早被益州本土势力给掀翻了。

  饶是如此,刘璋也遭遇到了连绵不绝的叛乱,这其中固然是有本地士族豪强的反抗,同时也有刘璋自己造的孽。

  自刘璋继位以来,他所管辖的疆域比起刘焉来又小了许多。

  越巂郡的骚扰刘璋根本没法处理,名义上这里还是刘璋的地盘,可实际上的军政大权早已经落入了当地大豪高家的手中。

  犍为郡、牂牁郡的情况如出一辙,本地豪强雍闿、朱褒把持着两郡的实权,刘璋只能视若无睹,摇摇欲坠的威望不断下滑。

  如果刘璋要整顿,那自然是有机会的,别的不说,他手里至少有五六万能打的精锐,其中比较忠心的东州兵就有三四万之数,若是加上普通兵马,刘璋也能凑出十万大军来。

  可刘璋本身并不具备军事指挥才能,可要让他将如此大军委任出去,那可真要了刘璋的老命了。

  想想先前的东州兵大佬赵韪,这还是刘焉的托孤重臣,又是东州人,算得上跟刘璋同气连声了。

  可说反就反了,还带着东州兵打上成都,要不是城内的本地士族豪强们怕被东州兵给屠了,誓死抵抗,刘璋说不定就直接挂了。

  而此时刘璋能够委任的最佳人选自然是黄权,不但道德底线高,人品还好,能力更是出众,堪称蜀中第一帅才。

  可刘璋敢给吗?

  黄权可是地地道道的益州本地人。

  刘璋对他是既用又防,而且从来不给对方实际兵权。

  深知这些情况的刘封很清楚,若是自己真要打益州的主意,大话不敢说,六七成胜算还是有的。

  只是刘封心中颇有顾虑,这顾虑的来源自然是北方。

  “伯言,你乃我之心腹,我也不瞒你。”

  刘封将心中的顾虑托盘而出:“如今中原势分,鼎足之态已成。如今我家与大将军结为同盟,共抗河北大司马,然此盟虽不至尔虞我诈,却也已有离心离德之貌。”

  刘封正色看了陆逊一眼:“至于为何会如此,伯言你应该也很清楚。”

  陆逊慎重的点了点头,他当然清楚,自古只有两弱抗一强的道理,哪有强弱联合的。

  曹操如今继续维持盟约,不过是与袁绍嫌隙太深,而刘备、刘封父子俩表现的又太仗义了。

  别的不说,曹操但凡毁约,不提南阳盆地的防守问题,光是每年一百多万石的粮食收入就足够他头疼不已了。

  刘封叹息一声,半是自嘲,半是惋惜道:“那以你之见,若是我再去把益州给拿下,大将军该如何想?”

  陆逊其实已经明白过来,听到刘封的话后,他眉头紧皱,像是在苦思些什么。

  刘封心头一乐,看这架势,陆逊显然没有死心,恐怕其人献策的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说不定这三路大军的主将之一,早已经被他给盯上了。

  果然,陆逊接下来居然还真让他想出了说法。

  “主公却有一事想岔了。”

  “哦?”

  面对陆逊的指摘,刘封不但不生气,反而露出了期待之色:“不知我何处想岔了,还望伯言教我。”

  陆逊脸上闪过一丝隐晦的亢奋之色,回答道:“主公却是忘了瞒天过海之策。”

  不等刘封惊讶,陆逊继续说了下去:“蜀中也好,交趾也罢,俱是四面闭塞之地,尤其自汉中张鲁叛乱以来,蜀中入雒之路已断绝十数载也。故此,南面之事,即便传入中原,恐怕也会有数年之迟。况襄阳已在我手,若再严防死守,阻止消息往来,恐我等拿下益州时,大将军恐尚蒙在鼓中。”

  刘封闻言,不禁细思起来。

  不得不承认,陆逊这说法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只是是不是如他所说那般,刘封有些吃不准。

  陆逊看出刘封脸上的犹豫之色,继续劝说道:“主公,图谋蜀中其实无须动用中原兵马,只需周瑜、高顺、蒯越以及山越新军等部即可。这些兵马或是久驻南方,或是新建,或是新降。必不会为大将军所重视,只需要谨慎调度,必不会引人怀疑。届时中原百战精锐悉数按兵不动,大将军又岂会起疑?”

  不得不说,陆逊的建言实在是具有诱惑力,刘封发现自己竟然真的心动了。

  按照陆逊的建言,刘封仔细的盘算了起来。

  若是以蒯越、贺齐、高顺等部自交趾出兵,只要依托红河进军,有水路作为后勤保障,交州一地想要供应这数万兵马其实并不困难。

  而且这些兵马本就在南面,如贺齐、高顺等,已经在会稽南面两年之久了,早已经脱离了曹操的视线。

  这些兵马调动起来,曹操别说起疑心了,恐怕几年之后都未必能知道这件事情。

  至于中路,那水军调度本就容易保密,江面上的探子可比陆地上要显眼多了。而且入蜀的长江通道上,刘封已经掌握了好几个据点,诸如夷道、夷陵、秭归、巫县为据点,这些可都是港口城市,各自都能容容纳数百条大小战船。更别说在他们后面,还有江陵这个重镇作为兜底了。

  江陵库存的军械、粮食、布帛等物资,足以应付一场大战役了。

  “主公,中原局势僵持,一时之间,难以打破。”

  陆逊再接再厉道:“南面却可另辟蹊径,若能成功掌握益州,不但可全据长江,更能北图汉中,遥制关陇。届时即便大将军有所察觉,也是为时已晚也。”

  刘封虽然脸色依然沉静,但内心却为陆逊所动摇了,尤其是陆逊对中原僵局的判断,真正打动了刘封。

  如今中原三分,局势僵持,其实不仅仅是袁绍、曹操不敢动手,刘封自己也不敢动手。

  否则,以刘封的积极性,如何肯按部就班的休养生息?

  还不是因为担心一战雪崩吗?

  同曹操、袁绍比起来,刘备父子的地盘实在是根基太薄弱了,可偏偏又极具潜力。

  时间越久,刘封的本钱就越厚,正是因此,他才耐着性子选择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原不敢动手,甚至打胜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眼下的中原局势,刘封一旦出兵,不但要考虑袁绍这边的军情,还得留出三分力气防备曹操,这样三心二意的决战,简直是拿麾下的精锐在开玩笑。

  同时,倘若真的击败了袁绍,以曹操的性格,十有八九会不顾一切跳反。

  将心比心,若是刘封处在曹操的位置上,眼看着对方即将横扫天下,即便是和袁绍有杀父之仇,恐怕都会先帮扶对方稳住局势的。

  既然要休养生息,那何不再趁机先拿下益州呢?

  一旦控制了蜀中,不但能极大的增强自身的实力,还能威胁到曹操的腹背,到时候就算曹操不反,刘封甚至都可以考虑逼着对方跳反了。

  这就是战略主动权。

  “此事还是太有风险。”

  刘封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住心头的诱惑,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推迟道:“如此大事,需当群策群力,伯言你将黟县、歙县诸事交给可信之人,你随我北返。”

  陆逊心头大喜,赶忙应了下来,就想要告退出去安排事情。

  “等等。”

  刘封又叫住了陆逊,斟酌了下后道:“伯言可先将你的想法整理成纸面文书,包括进军路线,动用兵力,军械、物资、粮草,人员等等。你想到的,都可以写上。时间不着急,但有所成,先予我观看,可随写随补。”

  陆逊心中喜色更盛,又应了下来。

  当他走出堂上的时候,只觉得胸中无限豪情。

  有如此进取善纳的主公,自己一身才华,必有展布之时。

  很快,陆逊将亲信召集了起来,把当地的事情托付给了几人,让他们留下辅助两县县长安定地方。

  而刘封也没有在歙县多停留,甚至放弃了巡视,次日休息了一天后,就带着陆逊北上,离开了歙县,前往丹阳郡治宛陵。

  歙县的北边虽然也是山地,但地形要远比南面和东面来的缓和,更有大量丘陵充斥其中。

  因此,刘封等人的归程要比来时方便了许多,走了三天之后,就已经离开了山区,进入了丹阳平原。

  在进入平原地区后,刘封等人又走了一天,于次日傍晚抵达了郡治丹阳。

  张英在郡府中突然听闻南面来了千余人马,顿时大惊失色,赶忙下令关闭城门,集结兵力。

  这倒不是张英胆小,而是丹阳郡南本就是山越酋长、汉越豪强的地盘。以往山越、汉越豪强举兵造反,都是从南面出山,威胁宛陵的。

  虽然今年才和陆逊一起联手铲除了一大波,可张英却不敢赌来的一定是友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父刘玄德,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我父刘玄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