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屏住呼吸,专注地、几乎是痴迷地看着高台之上。
他并不敢把精神力放得太近——天雷的力量,会直接杀伤精神力——只能远远地、小心翼翼地弥散开来。
萦绕在台下,萦绕在周边,像是水雾一样薄薄地飘散在空中,尝试感受施法那一瞬间天地灵机的变化。
不知何时,天空中已经有阴云聚拢过来,越积越厚,越压越低。
沈乐不熟悉这里的气象,也不知道此地是不是到了下午傍晚,多半会有对流云团,他只能确定,他没有在阴云当中,感受到法力催动的迹象——
然后,随着张角举剑向上一指,一道电光,如雪亮的长剑当空劈落,直坠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头!
“啊!”
惊叫声此起彼伏。停一停,换成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大贤良师!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法力无边!”
“黄天当立——”
台下的黄巾教众们呐喊着,挥舞着手臂,甚至哐哐磕头,泪流满面。
沈乐身边,那个把他招入教内的长须道人,双臂高高举起,整个人抖得和筛糠相似。
看那样子,如果张角喊一声“冲锋”,他是真的能舍生忘死,往这位大贤良师指的方向冲过去,斧钺加身犹自不悔……
沈乐瞳孔猛然一缩,又缓缓放大。他凝视着闪电坠落的山头,嘴角一点一点,勾起了一个放松的,又有点儿遗憾的微笑:
哦,假的啊。
以他铺开的精神力,能感受到那边有一根铁线,直入云中。在张角喊出“雷来”的下一瞬间,顺着铁线,有厉烈的电光滚下——
虽然不知道时间是怎么控制好的,但是,即便是沈乐,也能想出很多法子。
比如说,在地下立一根铁柱,有人通过机关拉着那根铁线风筝,看张角挥剑作法,就把铁线末端和铁柱连接?
他这样想着,一时间也忘了和其余教众一样,大叫大喊,磕头流泪,用种种方式表现自己的震惊和感动。
等他想起来要做戏的时候,忽然一个激灵,只见高台之上,张角已经看了过来,在人丛中对上了他的眼睛!
被注意到了!
被看穿了!
不是吧,他发现我看穿了他的把戏?
沈乐赶紧向他笑了一笑,表达“我是带着善意来的”、“我不会拆穿你的”,而后学着旁边的人挥舞手臂,一模一样喊起“大贤良师”来。
唉,在古代,看演说也不容易,不融入环境,也是要挨打的——
话又说回来,你在啤酒馆看演说,看到有人喊“五十万马克换一个面包”的时候,你不跟着愤怒,不跟着呐喊,你想怎样?
想被打成法国佬,还是打成酱爆鱿鱼?
他内心不停吐槽,好容易熬过这一场,跟着人流撤退。这边刚刚住下,那边就来了人,到他们住处敲门:
大贤良师召见……
啥?还要召见我?不会是刚刚那一眼,已经记住我了吧?
沈乐怀着鬼胎,和长须道人一起,跟着引导者曲曲弯弯,前往山坳深处。走着走着,就安下心来:
原来被召见的不是我一个啊!
这一波叫的人挺多的!
大概,是张角到一个地方,就要接见当地的精英弟子,看看有哪些能发展成核心吧?这也是寻常操作,不怕不怕……
他排在队伍里面,安静地坐在候见室里,等待队伍向前蠕动,等待一小批一小批人走出去,又一小批一小批人走进来。
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他们几个,被请到另外一间房间。烛光下,张角已经有些疲惫了,看到他们过来,还是立刻起身迎上来:
“清远你来了。这几个……是你在当地招收的弟子?”
“是!弟子清远,拜见大贤良师!”长须道人脸上涌起一片红运,激动地大声回答着,稽首行礼。
紧接着,他略微转身,开始给心目中的圣人一一介绍:
“这是明心,是弟子在流民群里捡到的孩子,心特别好,特别肯帮人;
这是王二郎,是弟子治好的孤儿,力气很大,用一根铁棒,等闲三五人不是对手;
这是沈乐……”
他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沈乐的有些事情,可以私下介绍,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
张角已经笑吟吟点头:
“我看到了,很有灵性的一个孩子。嗯,这些年,你们辛苦了——你活动的那几个县,百姓还好么?还吃得饱肚子么?”
他又是亲切,又是关怀,甚至还有一点幽默感,哪怕沈乐在旁边听着,也有一种管不住嘴,想要把什么都说出来的冲动。
他不得不努力回忆李世民的音容笑貌,拿来和张角做对比:嗯,李世民更张扬锐利一点,有种睥睨天下的傲气;
而张角,大概是长期在一线传教的原因,感觉更平实、更接地气一些。
盘膝坐在芦席上,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时不时地撕块干饼填肚子,或者端起水碗来喝一口。
那水碗是最粗劣的陶碗,而那块干饼,看着也掺了许多麦麸,野菜,甚至沈乐不太认得的东西……
这玩意儿,哪怕是他,现在都能不吃就不吃了啊!吃着拉嗓子!
张角和长须道人聊了几句,又挨个儿和他带来的弟子聊,或者说,挨个儿询问、夸奖。
明心也好,王二郎也好,其他几个弟子也好,被他三言两语,挠到自己的痒处,或者慰问疾苦,都满脸激动,甚至恨不得当场扑下来效忠;
然而,到了沈乐这里,他却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原来是你啊。——嗯,待会儿你留一下,我有话单独和你说。”
被单独点名了!
要被单独谈话,有可能,还会被留在张角身边?
沈乐微微凛然。此时却没有他拒绝的余地,只是深深一揖。张角对他笑了笑,继续一个一个慰问过去。
等众人列队退出,他才向沈乐举了举手里的陶碗,又推过来一份饼子:
“你们是今天刚到的?刚才用过晡食没有?”
吃是肯定没有吃过的,一到这里,就跟着人群来看张角演讲、回来排队等召见,当中粒米滴水没有下肚。
然而,就算是吃过,也不代表不能再吃一顿——朝食,晡食,一日两餐,对于吃惯了三餐的沈乐来说,怎么也不可能习惯。
更别说,这具身体,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点干粮,怎么可能吃饱了?
“没用过?——吃吧。”张角和蔼地笑了笑,又推过来一个陶瓶,晃了晃,大半瓶水作响。
沈乐飞快瞥他一眼,也不辞谢,扳过陶瓶就咕嘟咕嘟,一口气灌下去小半瓶,再抓起饼子,狠狠撕咬。
张角微笑着看向他,也不说话,由得他吃得头也不抬。等到他吃完一整个饼子,又大喝了几口水,才忽然问道:
“刚才——施法招雷的时候,你看出来了?”
沈乐瞬间惊悚了一下,如果这时候还在吃饭喝水,怕不是要当场喷出来,或者把自己呛个七死八活。
幸好没有,他也就很快镇定下来,深吸口气,坦然和张角对视:
“撒豆成兵是真正的仙法。”
“你很好。”张角整个人向后靠了靠,轻轻吁一口气:
“我看过清远写的书信。你心怀慈悲,手有巧技,更难得的是,也是我辈中人——
可愿随我左右,行游四方,广施恩泽,以备黄天盛世?我之道书仙法,皆可传汝!”
真有跟张角学法术的机会了!
傻子才不学啊!
哪怕张角是怕我说穿机关,想要把我带在身边,贴身看着,哪怕最后要和张角一起,顶住黄巾战场,那也值了!
记忆里死一次是假的,可是,学到的法术,大概率是真的,以前学过的法术在现实里都能用,铜片从来没有骗过人!
沈乐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知道自己在这段记忆里混了一年半载,吃了无数的苦,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他满脸喜色,立刻躬身应道:“弟子沈乐,愿追随大贤良师!”
自此,沈乐便成了张角随行队伍中的一员。他凭着超越时代的些许知识,和仅有的、效果不咋样的一些法术,很快得到了张角看重:
谁不想要一个学法术上手快,学一些骗人的戏法上手更快,学会了还看破不说破;
真正治病救人的时候,效果尤为显著,关键时刻,真的能起沉疴、救重伤,只差生死人肉白骨的弟子呢?
沈乐跟着张角的车驾,踏遍八州。时间一晃,很快就是三四年过去。
张角的法术和咒语,乃至立身之本的一百七十卷《太平经》,他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撒豆成兵真的有,符水治病也真的有(虽然治病的成功率,真心赶不上他的治疗术),遣将劾鬼真的有,连招唤天雷也真的有。
只不过,张角这些法术,和沈乐在上一段记忆里,学过的仙家法术,基本上是一个毛病:
在乡野之地好用,在大城、在官府附近就不好用;
对普通百姓有用,对于达官贵人,特别是持身清正的官员就不好用,对于军队,尤其是结成军阵,煞气凝聚的军队,格外不好用……
然而,法术好用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越往后,饥荒越重,流民越多。
沈乐随着张角行走天下,时不时地,就有大群大群的流民,跟随他们前行:
有一口饭吃也是好的,能暂时不饿死也是好的,有治疗是更好的!跟着大贤良师,就有活路,就有希望!
州郡官员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变本加厉盘剥。豪强庄园林立,甚至建起了坞堡,闭门自守。每个地方都是一样,走到哪里都没有例外——
哪怕豫州地界,大名鼎鼎的颍川郡,那些君子,那些贤达,那些号称道德高洁之士……
什么荀氏八龙,什么陈氏三君,说得倒是很好,他们家族所在地的佃农、百姓,也没有比别人过得好上多少……
沈乐心情日益沉重。山雨欲来风满楼,民怨如水,在高高的堤岸当中汹涌流动,而那堤岸分明已是悬河。
一旦崩裂,势必席卷天下!
而现在,已经是癸亥年,明年就是甲子……
夏去秋来,秋尽冬至。时序轮转,甲子年终于到来,而因为唐周告密,黄巾军不得不提前起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轰传四方!
这是沈乐第一次,站在起义军的角度,亲眼看见这些农民军席卷天下。
那些民众,头裹黄巾,身穿破衣烂衫,拿着锄头、镰刀、钉耙甚至木棍,呐喊着,呼喝着,冲向官府,冲向地主的庄园和坞堡:
“杀啊!”
“杀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报仇!为我爹报仇!为我娘报仇!”
“让你抢我老婆!让你摔死我儿子!”
“让你逼着我给你家狗披麻戴孝!现在轮到你了!你也给爷爷多磕几个头!磕啊!磕啊!”
“粮!他们家有粮!!!”
沈乐看着一张张仇恨到扭曲的面孔,看着汹涌的洪流,看着一座座被打开的城市和乡间大宅,又觉得痛快,又有点隐隐恐惧。
他只能庆幸,自己跟在张角身边,又擅长治疗术,并没有被派出去独当一面,而是在中枢救治伤员、调配医药;
他也庆幸,自己暗自托人,把父亲一家带走,送到江南:从青徐到江淮,未来都兵连祸结,只有江南,或许还有条活路?
然而朝廷的反扑也来得很快。没多久,大军浩浩荡荡,压了过来,直指长社。
沈乐在长社城外,极目望去,只见数万大军营寨链接,旗帜飘摇,依城驻守。和依草结营的黄巾军相互对峙,军容气势,壮盛异常。
“我们能赢吗……”
身边,有人压低嗓子,询问手扶九节杖,仰头凝望的天公将军。
而沈乐,则伸手一按眉心,默然开了灵眼,遥遥观望:
他双目陡然一凝。长社城上,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虽然老迈,虽然疲惫,却依旧奋发,冲着黄巾军阵,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所以,接下来要赢,就要斩汉室龙脉?
有没有搞错?
他并不敢把精神力放得太近——天雷的力量,会直接杀伤精神力——只能远远地、小心翼翼地弥散开来。
萦绕在台下,萦绕在周边,像是水雾一样薄薄地飘散在空中,尝试感受施法那一瞬间天地灵机的变化。
不知何时,天空中已经有阴云聚拢过来,越积越厚,越压越低。
沈乐不熟悉这里的气象,也不知道此地是不是到了下午傍晚,多半会有对流云团,他只能确定,他没有在阴云当中,感受到法力催动的迹象——
然后,随着张角举剑向上一指,一道电光,如雪亮的长剑当空劈落,直坠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头!
“啊!”
惊叫声此起彼伏。停一停,换成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大贤良师!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法力无边!”
“黄天当立——”
台下的黄巾教众们呐喊着,挥舞着手臂,甚至哐哐磕头,泪流满面。
沈乐身边,那个把他招入教内的长须道人,双臂高高举起,整个人抖得和筛糠相似。
看那样子,如果张角喊一声“冲锋”,他是真的能舍生忘死,往这位大贤良师指的方向冲过去,斧钺加身犹自不悔……
沈乐瞳孔猛然一缩,又缓缓放大。他凝视着闪电坠落的山头,嘴角一点一点,勾起了一个放松的,又有点儿遗憾的微笑:
哦,假的啊。
以他铺开的精神力,能感受到那边有一根铁线,直入云中。在张角喊出“雷来”的下一瞬间,顺着铁线,有厉烈的电光滚下——
虽然不知道时间是怎么控制好的,但是,即便是沈乐,也能想出很多法子。
比如说,在地下立一根铁柱,有人通过机关拉着那根铁线风筝,看张角挥剑作法,就把铁线末端和铁柱连接?
他这样想着,一时间也忘了和其余教众一样,大叫大喊,磕头流泪,用种种方式表现自己的震惊和感动。
等他想起来要做戏的时候,忽然一个激灵,只见高台之上,张角已经看了过来,在人丛中对上了他的眼睛!
被注意到了!
被看穿了!
不是吧,他发现我看穿了他的把戏?
沈乐赶紧向他笑了一笑,表达“我是带着善意来的”、“我不会拆穿你的”,而后学着旁边的人挥舞手臂,一模一样喊起“大贤良师”来。
唉,在古代,看演说也不容易,不融入环境,也是要挨打的——
话又说回来,你在啤酒馆看演说,看到有人喊“五十万马克换一个面包”的时候,你不跟着愤怒,不跟着呐喊,你想怎样?
想被打成法国佬,还是打成酱爆鱿鱼?
他内心不停吐槽,好容易熬过这一场,跟着人流撤退。这边刚刚住下,那边就来了人,到他们住处敲门:
大贤良师召见……
啥?还要召见我?不会是刚刚那一眼,已经记住我了吧?
沈乐怀着鬼胎,和长须道人一起,跟着引导者曲曲弯弯,前往山坳深处。走着走着,就安下心来:
原来被召见的不是我一个啊!
这一波叫的人挺多的!
大概,是张角到一个地方,就要接见当地的精英弟子,看看有哪些能发展成核心吧?这也是寻常操作,不怕不怕……
他排在队伍里面,安静地坐在候见室里,等待队伍向前蠕动,等待一小批一小批人走出去,又一小批一小批人走进来。
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他们几个,被请到另外一间房间。烛光下,张角已经有些疲惫了,看到他们过来,还是立刻起身迎上来:
“清远你来了。这几个……是你在当地招收的弟子?”
“是!弟子清远,拜见大贤良师!”长须道人脸上涌起一片红运,激动地大声回答着,稽首行礼。
紧接着,他略微转身,开始给心目中的圣人一一介绍:
“这是明心,是弟子在流民群里捡到的孩子,心特别好,特别肯帮人;
这是王二郎,是弟子治好的孤儿,力气很大,用一根铁棒,等闲三五人不是对手;
这是沈乐……”
他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沈乐的有些事情,可以私下介绍,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
张角已经笑吟吟点头:
“我看到了,很有灵性的一个孩子。嗯,这些年,你们辛苦了——你活动的那几个县,百姓还好么?还吃得饱肚子么?”
他又是亲切,又是关怀,甚至还有一点幽默感,哪怕沈乐在旁边听着,也有一种管不住嘴,想要把什么都说出来的冲动。
他不得不努力回忆李世民的音容笑貌,拿来和张角做对比:嗯,李世民更张扬锐利一点,有种睥睨天下的傲气;
而张角,大概是长期在一线传教的原因,感觉更平实、更接地气一些。
盘膝坐在芦席上,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时不时地撕块干饼填肚子,或者端起水碗来喝一口。
那水碗是最粗劣的陶碗,而那块干饼,看着也掺了许多麦麸,野菜,甚至沈乐不太认得的东西……
这玩意儿,哪怕是他,现在都能不吃就不吃了啊!吃着拉嗓子!
张角和长须道人聊了几句,又挨个儿和他带来的弟子聊,或者说,挨个儿询问、夸奖。
明心也好,王二郎也好,其他几个弟子也好,被他三言两语,挠到自己的痒处,或者慰问疾苦,都满脸激动,甚至恨不得当场扑下来效忠;
然而,到了沈乐这里,他却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原来是你啊。——嗯,待会儿你留一下,我有话单独和你说。”
被单独点名了!
要被单独谈话,有可能,还会被留在张角身边?
沈乐微微凛然。此时却没有他拒绝的余地,只是深深一揖。张角对他笑了笑,继续一个一个慰问过去。
等众人列队退出,他才向沈乐举了举手里的陶碗,又推过来一份饼子:
“你们是今天刚到的?刚才用过晡食没有?”
吃是肯定没有吃过的,一到这里,就跟着人群来看张角演讲、回来排队等召见,当中粒米滴水没有下肚。
然而,就算是吃过,也不代表不能再吃一顿——朝食,晡食,一日两餐,对于吃惯了三餐的沈乐来说,怎么也不可能习惯。
更别说,这具身体,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点干粮,怎么可能吃饱了?
“没用过?——吃吧。”张角和蔼地笑了笑,又推过来一个陶瓶,晃了晃,大半瓶水作响。
沈乐飞快瞥他一眼,也不辞谢,扳过陶瓶就咕嘟咕嘟,一口气灌下去小半瓶,再抓起饼子,狠狠撕咬。
张角微笑着看向他,也不说话,由得他吃得头也不抬。等到他吃完一整个饼子,又大喝了几口水,才忽然问道:
“刚才——施法招雷的时候,你看出来了?”
沈乐瞬间惊悚了一下,如果这时候还在吃饭喝水,怕不是要当场喷出来,或者把自己呛个七死八活。
幸好没有,他也就很快镇定下来,深吸口气,坦然和张角对视:
“撒豆成兵是真正的仙法。”
“你很好。”张角整个人向后靠了靠,轻轻吁一口气:
“我看过清远写的书信。你心怀慈悲,手有巧技,更难得的是,也是我辈中人——
可愿随我左右,行游四方,广施恩泽,以备黄天盛世?我之道书仙法,皆可传汝!”
真有跟张角学法术的机会了!
傻子才不学啊!
哪怕张角是怕我说穿机关,想要把我带在身边,贴身看着,哪怕最后要和张角一起,顶住黄巾战场,那也值了!
记忆里死一次是假的,可是,学到的法术,大概率是真的,以前学过的法术在现实里都能用,铜片从来没有骗过人!
沈乐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知道自己在这段记忆里混了一年半载,吃了无数的苦,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他满脸喜色,立刻躬身应道:“弟子沈乐,愿追随大贤良师!”
自此,沈乐便成了张角随行队伍中的一员。他凭着超越时代的些许知识,和仅有的、效果不咋样的一些法术,很快得到了张角看重:
谁不想要一个学法术上手快,学一些骗人的戏法上手更快,学会了还看破不说破;
真正治病救人的时候,效果尤为显著,关键时刻,真的能起沉疴、救重伤,只差生死人肉白骨的弟子呢?
沈乐跟着张角的车驾,踏遍八州。时间一晃,很快就是三四年过去。
张角的法术和咒语,乃至立身之本的一百七十卷《太平经》,他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撒豆成兵真的有,符水治病也真的有(虽然治病的成功率,真心赶不上他的治疗术),遣将劾鬼真的有,连招唤天雷也真的有。
只不过,张角这些法术,和沈乐在上一段记忆里,学过的仙家法术,基本上是一个毛病:
在乡野之地好用,在大城、在官府附近就不好用;
对普通百姓有用,对于达官贵人,特别是持身清正的官员就不好用,对于军队,尤其是结成军阵,煞气凝聚的军队,格外不好用……
然而,法术好用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越往后,饥荒越重,流民越多。
沈乐随着张角行走天下,时不时地,就有大群大群的流民,跟随他们前行:
有一口饭吃也是好的,能暂时不饿死也是好的,有治疗是更好的!跟着大贤良师,就有活路,就有希望!
州郡官员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变本加厉盘剥。豪强庄园林立,甚至建起了坞堡,闭门自守。每个地方都是一样,走到哪里都没有例外——
哪怕豫州地界,大名鼎鼎的颍川郡,那些君子,那些贤达,那些号称道德高洁之士……
什么荀氏八龙,什么陈氏三君,说得倒是很好,他们家族所在地的佃农、百姓,也没有比别人过得好上多少……
沈乐心情日益沉重。山雨欲来风满楼,民怨如水,在高高的堤岸当中汹涌流动,而那堤岸分明已是悬河。
一旦崩裂,势必席卷天下!
而现在,已经是癸亥年,明年就是甲子……
夏去秋来,秋尽冬至。时序轮转,甲子年终于到来,而因为唐周告密,黄巾军不得不提前起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轰传四方!
这是沈乐第一次,站在起义军的角度,亲眼看见这些农民军席卷天下。
那些民众,头裹黄巾,身穿破衣烂衫,拿着锄头、镰刀、钉耙甚至木棍,呐喊着,呼喝着,冲向官府,冲向地主的庄园和坞堡:
“杀啊!”
“杀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报仇!为我爹报仇!为我娘报仇!”
“让你抢我老婆!让你摔死我儿子!”
“让你逼着我给你家狗披麻戴孝!现在轮到你了!你也给爷爷多磕几个头!磕啊!磕啊!”
“粮!他们家有粮!!!”
沈乐看着一张张仇恨到扭曲的面孔,看着汹涌的洪流,看着一座座被打开的城市和乡间大宅,又觉得痛快,又有点隐隐恐惧。
他只能庆幸,自己跟在张角身边,又擅长治疗术,并没有被派出去独当一面,而是在中枢救治伤员、调配医药;
他也庆幸,自己暗自托人,把父亲一家带走,送到江南:从青徐到江淮,未来都兵连祸结,只有江南,或许还有条活路?
然而朝廷的反扑也来得很快。没多久,大军浩浩荡荡,压了过来,直指长社。
沈乐在长社城外,极目望去,只见数万大军营寨链接,旗帜飘摇,依城驻守。和依草结营的黄巾军相互对峙,军容气势,壮盛异常。
“我们能赢吗……”
身边,有人压低嗓子,询问手扶九节杖,仰头凝望的天公将军。
而沈乐,则伸手一按眉心,默然开了灵眼,遥遥观望:
他双目陡然一凝。长社城上,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虽然老迈,虽然疲惫,却依旧奋发,冲着黄巾军阵,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所以,接下来要赢,就要斩汉室龙脉?
有没有搞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节,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节,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