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壶关。
刘璋漫步于壶关的城头,目光四扫,只见群山林立,峰峦迭嶂,山河形胜,尽入其眼,果是四塞之地,他不由露出了一个念头,对上党的地理地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大王。”就在刘璋观略山河时,一旁跟随他的甘宁忍不住出言道。
“兴霸,何事?”刘璋还顾,向着甘宁询问了起来,目光和熙,对上了他麾下第一的猛将。
甘宁拱手言道:“大王,向着袁氏西进,犯我州郡,均为我军所破,而后我大军士气盛然,三路人马合击邺城,虽是一时间不得破城,但也不宜就此退军,宁甚为不解。”
自邺城退兵的这几日来,甘宁心中大为困惑,明明是大好的形势,却是用不着这么快退兵才是,至少应当在邺城再挨上个两三月,何至于十数日不得攻破邺城,就急匆匆的引兵而去。
趁着和刘璋一起出巡壶关的机会,甘宁向着刘璋道出了他的心中的困惑,想得到一个解开他困惑的答案。
刘璋笑了笑,他反问甘宁一句:“以兴霸之见,我军能否攻破邺城。”
“不能,邺城城坚,城外又有张郃、高览结营立寨以为掎角之势,轻易间不能破矣。”甘宁老老实实的回了一句。
刘璋点了点头:“即是不能破城,那留在邺城外又有何益,早晚要退兵的话,不如干脆一点早些退兵,以免迟则生变。”
“大王,袁氏屡败,早已丧胆,不敢与我军对垒,曹孟德吞并白马,只坐观而已。”甘宁分析道:“如此这般,我军在邺城外多留些时间,寻觅攻破邺城的机会,想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兴霸也学会动脑子了。”刘璋朗声一笑,对于甘宁的分析他抚掌赞道:“或许正如兴霸所言,多攻伐一段时间邺城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可用兵之道,关系到生死存亡,更是耗费无量的钱粮。”
“如是,这早一日退兵,也就少一分意外发生的机会,也可少耗费些钱粮,孤所以一击不中,飘忽遁走,正是为安平计,为钱粮计。”
“再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该走的时候走,该战的时候战,此乃是堂堂正正的兵法。”
一言至此,刘璋安抚了一句没有战到尽兴的甘宁:“兴霸,来日方长,战机无限,你且屯于上党,训练士卒,积蓄粮草,等哪一天战机出现,照例以卿为先锋也。”
“大王不言,宁亦是请为先锋也。”甘宁听到这句不免面上扬起笑意,他是个好战的人,对于任何大战也不愿错过,且每战必一马当先,身超众军,先锋之任,最为得他趁心。
自邺城退至上党,在上党待了数日后,刘璋在虎卫的护送下,向西而行,而今已是九月底,气温一日低于一日,说不得哪一日大雪就将飘下,他须赶在大雪落下之前抵达长安,不然行路不易,步履维艰。
不数日,当刘璋抵达河东安邑时,他收到了一桩消息,这条消息来自辽东,关系到他的同宗刘备。
“报,刘玄德自襄平引军南下,于柳城撞上乌桓名王蹋顿,蹋顿行伍不整,军容散落,为刘玄德麾下张飞、赵云突阵大破,蹋顿临阵为赵云所杀。”
“蹋顿麾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尽归刘玄德所有,刘玄德趁斩杀蹋顿的威势,大军继续南下,右北平、辽西二郡,为刘玄德顺势所据。”
“幽州刺史袁熙闻之,收拢蹋顿麾下败卒,用兵屯于渔阳郡,同刘玄德对峙,由于幽州偏北之地,大雪落得早,道路为几场大雪所覆盖,所故两边暂时罢兵,以侯天暖雪化后再战。”
‘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刘璋腹诽了一句,折而不挠,屡败屡战的大耳贼,自从失去徐州后,眼见着又是混的风生水起,看起来大有兴盛的姿态。
“孝直,你怎么看?”刘璋一边挥手示意通禀的使者退下,一边向河东太守法正出言征询道。
法正未尝思虑,只应声作答道:“以臣下之见,这确乎是一件好事,刘玄德南下,与袁熙相持,可以帮助我们牵制一部分河北的兵力,让幽州突骑不得南下助阵邺城。”
“嗯。”刘璋微微颔首,他接着再问了一句:“你对刘玄德攻杀蹋顿,进据右北平、辽西二郡有什么看法。”
法正见刘璋问的郑重,他收起了随口应答的散漫,双眉微微蹙起,思虑起了刘璋问话的深意,同时法正在脑海中搜罗起关于刘备的事迹,以求接下来应答出彩。
对于刘备此人,法正以往没有交接过其人,只不过了解刘备是一名宗亲,起初依附公孙瓒,而后南下施救陶谦,得入主徐州,后徐州为吕布所袭,刘备往依曹操。
再而后,刘备从曹操处奔离,投奔到了袁绍的麾下,这是一个多次易主的人,也是一个不善于用兵的人,法正根据对刘备的过往事迹分析,对刘备给出了一个评语。
但多次易主的刘备,却是没有蒙受背主的名声,反倒是每至一处,都受到隆重的接待和欢迎,曹操以刘备有英雄之器,袁绍出邺两百余里迎纳刘备,一个为袁绍和刘备都见重的人,想来必有其过人之处。
法正归而推之,刘备此人虽时运不济,不善用兵,但有一颗强横的心,跌倒了能再一次爬起来,称得上是一名英豪,倘收揽英杰,虎踞幽州,恐为他日疆患。
一念至此,法正出言道:“大王,刘玄德为世所称,皆以为英豪也,若窃据幽州,将甚于袁熙,为国家之患,虽此时暂为袁氏之患,却是不可不防。”
“且刘玄德若是全据幽州,伺隙南侵,略地冀州,是我军同袁氏大战,而其人坐享渔翁之利也。”
“卿言是也。”刘璋颔首,幅度较大,可见法正说中了他的心思。
占据辽东的刘备,刘璋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南下夺取幽州的刘备,刘璋却是要记挂一下,毕竟刘备这种深壑之潜蛟,倘一日得风雨相助,为患大矣。
不过眼下,该头疼的是袁绍,刘璋在没有和刘备疆土接壤的情况下,就算有心针对刘备,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只能静观幽州动静而已。
于安邑待了一日,同法正协谈关东的局势后,刘璋继续西进,自蒲坂渡河,踏上了关中平原,只一日的驰骋,刘璋就抵达了长安,回到了他忠实的都城。
“大王。”
长安城外,国相王商、长史荀攸,领着一众秦王的文武出迎,将刘璋迎入了城内。
“大王一路风霜,辛苦非常,商等安坐长安,无所事事,确是惭愧不已。”国相王商向着刘璋的车驾迎了上来,说了一句喟然的话。
刘璋下车扶起王商,笑着抚慰道:“王公坐镇长安,使后方安宁,无有波澜掀起,此萧何之任,亦是大功一件,何谓无所事事乎。”
接着刘璋拉上王商和荀攸的手,让二人居于左右,同车并载,向着城门行去,回到他的居所——秦王府。
……
幽州,右北平,徐无山。
于柳城斩杀乌桓名王蹋顿,攻略下辽西、右北平二郡,本欲继续进军的刘备,却逢天象变故,一场纷扬的大雪覆盖了道路,也熄灭了他继续进军的心思。
说来这场大雪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近年来时节一年寒过一年,雪下的也分外的早。
须得等到来年开春了,刘备举目望向外间还在纷扬的大雪,心中给出了一个结论,幸好他是一个极为有耐性的人,等的起数月的光阴,也是这些年无所事成,让刘备有了一颗强大恒定的心。
“打探到了。”就在刘备盘算未来的时候,门户外传来一声叫唤。
田豫挂着喜色奔来,他一入屋内,先是拱手向刘备施礼,而后出言道:“主公,隐士田子泰的居所,臣下着人四方打探,却是得到了一些线索,故老相告,田子泰自从故刘幽州为公孙所杀后,遁入到徐无山中居住了。”
田豫所言田子泰,单名一个畴字,为右北平郡无终人,少时喜好读书,善于击剑,为故刘幽州——即刘虞拔擢为幽州从事,而刘虞为公孙瓒所杀,田畴不顾公孙瓒下发的禁令,往刘虞坟墓前祭祀打扫,忠义之气,凛然而存。
后此事为公孙瓒知晓,公孙瓒将田畴拘于营中,却不敢加害,中间得他人劝说,公孙瓒释放了田畴,而田畴聚宗族数百,遁入徐无山,发誓为举主刘虞报仇。
等到后面公孙瓒为袁绍所杀,田畴却没有因此投效袁绍,盖因袁绍宽待乌桓、鲜卑等夷狄,使得幽州士民为夷狄凌迫,田畴不忿,因故继续隐居于徐无山中,每每想讨伐乌桓,只是实力不足,未能轻动。
“即是知道了田子泰先生的居所,来人,备马,吾当亲往见之,得先生之教。”刘备面色隆重,对于田畴这样的忠义之人,又是高明的隐士,是他眼下所需要的人才,他自是亲身前往招揽,以求智谋之士共襄大举。
徐无山,大雪覆山,所见皆是一片苍茫的白色。
刘备在张飞、田豫,及轻骑数十的簇拥下,在山道中艰难而行,山风呼啸,寒意十足,可冷不掉刘备求贤的心,他一颗心正火热非常。
在向导的指引下,刘备等人来到了一处城郭所在,这处城郭城墙低矮、护城河窄浅,瞧上去不过是一座粗略打造的城池,可士卒往来,守御却是十分森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茫茫雪白之中,刘备一行人的身影自是鲜明无比,城郭上守御的士卒早早的瞧见了,等到刘备一行人抵近城池数十步的时候,士卒发出了一声问询,同时搭弓引箭,一箭射在刘备前方数步所在,作为让刘备一行驻步停止前行的警告。
“这厮好胆。”张飞瞧见身前数步,扎根在土地上的箭矢,尾羽犹自摇曳,他不由面色上泛起了怒意,区区一座矮小的城郭守卒,竟敢对他们射发箭矢。
“翼德。”刘备安抚一句张飞,他对于身前的箭矢不以为意,只拱手宣言道:“吾乃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幽州刺史刘备,听闻田子泰先生隐居此地,特来求见,以求一二教诲,还望通报一声。”
“请将军稍候,小人这就去通禀。”城头士卒闻言,收起了弓矢,向着刘备客气的道了一句,显露出儒雅士人才有的风采。
刘备闻言回了一句:“劳烦了。”接着刘备低声向张飞、田豫言道:“此中士卒亦有文士的气质,可见是受到过田子泰先生的教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此足可见田子泰先生的不凡。”
于城郭外静候的刘备一行,不多时就见到城郭大门洞开,一名头裹幅巾,气质出众的中年男子自城郭门洞中踏出,口中言道:“左将军至此,田畴有失远迎,实是惭愧。”
“不然,是备冒然至此,搅扰先生了。”刘备下马,向着田畴迎了过去。
荒野非是论谈的好去处,因而田畴将刘备迎接入城郭,温上酒水,燃起火炉招待起了刘备一行。
“左将军,请。”田畴举杯向着刘备劝道。
“先生,请。”刘备温言道。
酒过三巡,田畴轻叹了一声:“向着乌桓诸部入迁内郡,为袁氏所优待,幽州士民,屡受乌桓人的凌迫和欺辱,官府不能问,也不敢问。”
“而今。”田畴语气中带着感激:“将军举兵南下,一举斩杀蹋顿,扫平胡虏,于幽州士民出了一口恶气,又荡清了右北平、辽西的腥膻。”
“此畴往日欲行而力所不及之事,于此,畴拜谢将军。”
言讫,田畴出席向刘备跪拜致谢。
刘备避席而出,扶起田畴道:“先生不必如此,备为涿郡人,和先生同州,夷狄之患,亦是多有蒙受,扫清夷狄一事,固备至本心,亦备之夙愿,何谢之有。”
“将军大仁大义,又为宗亲,实为国家之福也。”起身的田畴感喟了一句。
刘璋漫步于壶关的城头,目光四扫,只见群山林立,峰峦迭嶂,山河形胜,尽入其眼,果是四塞之地,他不由露出了一个念头,对上党的地理地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大王。”就在刘璋观略山河时,一旁跟随他的甘宁忍不住出言道。
“兴霸,何事?”刘璋还顾,向着甘宁询问了起来,目光和熙,对上了他麾下第一的猛将。
甘宁拱手言道:“大王,向着袁氏西进,犯我州郡,均为我军所破,而后我大军士气盛然,三路人马合击邺城,虽是一时间不得破城,但也不宜就此退军,宁甚为不解。”
自邺城退兵的这几日来,甘宁心中大为困惑,明明是大好的形势,却是用不着这么快退兵才是,至少应当在邺城再挨上个两三月,何至于十数日不得攻破邺城,就急匆匆的引兵而去。
趁着和刘璋一起出巡壶关的机会,甘宁向着刘璋道出了他的心中的困惑,想得到一个解开他困惑的答案。
刘璋笑了笑,他反问甘宁一句:“以兴霸之见,我军能否攻破邺城。”
“不能,邺城城坚,城外又有张郃、高览结营立寨以为掎角之势,轻易间不能破矣。”甘宁老老实实的回了一句。
刘璋点了点头:“即是不能破城,那留在邺城外又有何益,早晚要退兵的话,不如干脆一点早些退兵,以免迟则生变。”
“大王,袁氏屡败,早已丧胆,不敢与我军对垒,曹孟德吞并白马,只坐观而已。”甘宁分析道:“如此这般,我军在邺城外多留些时间,寻觅攻破邺城的机会,想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兴霸也学会动脑子了。”刘璋朗声一笑,对于甘宁的分析他抚掌赞道:“或许正如兴霸所言,多攻伐一段时间邺城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可用兵之道,关系到生死存亡,更是耗费无量的钱粮。”
“如是,这早一日退兵,也就少一分意外发生的机会,也可少耗费些钱粮,孤所以一击不中,飘忽遁走,正是为安平计,为钱粮计。”
“再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该走的时候走,该战的时候战,此乃是堂堂正正的兵法。”
一言至此,刘璋安抚了一句没有战到尽兴的甘宁:“兴霸,来日方长,战机无限,你且屯于上党,训练士卒,积蓄粮草,等哪一天战机出现,照例以卿为先锋也。”
“大王不言,宁亦是请为先锋也。”甘宁听到这句不免面上扬起笑意,他是个好战的人,对于任何大战也不愿错过,且每战必一马当先,身超众军,先锋之任,最为得他趁心。
自邺城退至上党,在上党待了数日后,刘璋在虎卫的护送下,向西而行,而今已是九月底,气温一日低于一日,说不得哪一日大雪就将飘下,他须赶在大雪落下之前抵达长安,不然行路不易,步履维艰。
不数日,当刘璋抵达河东安邑时,他收到了一桩消息,这条消息来自辽东,关系到他的同宗刘备。
“报,刘玄德自襄平引军南下,于柳城撞上乌桓名王蹋顿,蹋顿行伍不整,军容散落,为刘玄德麾下张飞、赵云突阵大破,蹋顿临阵为赵云所杀。”
“蹋顿麾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尽归刘玄德所有,刘玄德趁斩杀蹋顿的威势,大军继续南下,右北平、辽西二郡,为刘玄德顺势所据。”
“幽州刺史袁熙闻之,收拢蹋顿麾下败卒,用兵屯于渔阳郡,同刘玄德对峙,由于幽州偏北之地,大雪落得早,道路为几场大雪所覆盖,所故两边暂时罢兵,以侯天暖雪化后再战。”
‘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刘璋腹诽了一句,折而不挠,屡败屡战的大耳贼,自从失去徐州后,眼见着又是混的风生水起,看起来大有兴盛的姿态。
“孝直,你怎么看?”刘璋一边挥手示意通禀的使者退下,一边向河东太守法正出言征询道。
法正未尝思虑,只应声作答道:“以臣下之见,这确乎是一件好事,刘玄德南下,与袁熙相持,可以帮助我们牵制一部分河北的兵力,让幽州突骑不得南下助阵邺城。”
“嗯。”刘璋微微颔首,他接着再问了一句:“你对刘玄德攻杀蹋顿,进据右北平、辽西二郡有什么看法。”
法正见刘璋问的郑重,他收起了随口应答的散漫,双眉微微蹙起,思虑起了刘璋问话的深意,同时法正在脑海中搜罗起关于刘备的事迹,以求接下来应答出彩。
对于刘备此人,法正以往没有交接过其人,只不过了解刘备是一名宗亲,起初依附公孙瓒,而后南下施救陶谦,得入主徐州,后徐州为吕布所袭,刘备往依曹操。
再而后,刘备从曹操处奔离,投奔到了袁绍的麾下,这是一个多次易主的人,也是一个不善于用兵的人,法正根据对刘备的过往事迹分析,对刘备给出了一个评语。
但多次易主的刘备,却是没有蒙受背主的名声,反倒是每至一处,都受到隆重的接待和欢迎,曹操以刘备有英雄之器,袁绍出邺两百余里迎纳刘备,一个为袁绍和刘备都见重的人,想来必有其过人之处。
法正归而推之,刘备此人虽时运不济,不善用兵,但有一颗强横的心,跌倒了能再一次爬起来,称得上是一名英豪,倘收揽英杰,虎踞幽州,恐为他日疆患。
一念至此,法正出言道:“大王,刘玄德为世所称,皆以为英豪也,若窃据幽州,将甚于袁熙,为国家之患,虽此时暂为袁氏之患,却是不可不防。”
“且刘玄德若是全据幽州,伺隙南侵,略地冀州,是我军同袁氏大战,而其人坐享渔翁之利也。”
“卿言是也。”刘璋颔首,幅度较大,可见法正说中了他的心思。
占据辽东的刘备,刘璋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南下夺取幽州的刘备,刘璋却是要记挂一下,毕竟刘备这种深壑之潜蛟,倘一日得风雨相助,为患大矣。
不过眼下,该头疼的是袁绍,刘璋在没有和刘备疆土接壤的情况下,就算有心针对刘备,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只能静观幽州动静而已。
于安邑待了一日,同法正协谈关东的局势后,刘璋继续西进,自蒲坂渡河,踏上了关中平原,只一日的驰骋,刘璋就抵达了长安,回到了他忠实的都城。
“大王。”
长安城外,国相王商、长史荀攸,领着一众秦王的文武出迎,将刘璋迎入了城内。
“大王一路风霜,辛苦非常,商等安坐长安,无所事事,确是惭愧不已。”国相王商向着刘璋的车驾迎了上来,说了一句喟然的话。
刘璋下车扶起王商,笑着抚慰道:“王公坐镇长安,使后方安宁,无有波澜掀起,此萧何之任,亦是大功一件,何谓无所事事乎。”
接着刘璋拉上王商和荀攸的手,让二人居于左右,同车并载,向着城门行去,回到他的居所——秦王府。
……
幽州,右北平,徐无山。
于柳城斩杀乌桓名王蹋顿,攻略下辽西、右北平二郡,本欲继续进军的刘备,却逢天象变故,一场纷扬的大雪覆盖了道路,也熄灭了他继续进军的心思。
说来这场大雪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近年来时节一年寒过一年,雪下的也分外的早。
须得等到来年开春了,刘备举目望向外间还在纷扬的大雪,心中给出了一个结论,幸好他是一个极为有耐性的人,等的起数月的光阴,也是这些年无所事成,让刘备有了一颗强大恒定的心。
“打探到了。”就在刘备盘算未来的时候,门户外传来一声叫唤。
田豫挂着喜色奔来,他一入屋内,先是拱手向刘备施礼,而后出言道:“主公,隐士田子泰的居所,臣下着人四方打探,却是得到了一些线索,故老相告,田子泰自从故刘幽州为公孙所杀后,遁入到徐无山中居住了。”
田豫所言田子泰,单名一个畴字,为右北平郡无终人,少时喜好读书,善于击剑,为故刘幽州——即刘虞拔擢为幽州从事,而刘虞为公孙瓒所杀,田畴不顾公孙瓒下发的禁令,往刘虞坟墓前祭祀打扫,忠义之气,凛然而存。
后此事为公孙瓒知晓,公孙瓒将田畴拘于营中,却不敢加害,中间得他人劝说,公孙瓒释放了田畴,而田畴聚宗族数百,遁入徐无山,发誓为举主刘虞报仇。
等到后面公孙瓒为袁绍所杀,田畴却没有因此投效袁绍,盖因袁绍宽待乌桓、鲜卑等夷狄,使得幽州士民为夷狄凌迫,田畴不忿,因故继续隐居于徐无山中,每每想讨伐乌桓,只是实力不足,未能轻动。
“即是知道了田子泰先生的居所,来人,备马,吾当亲往见之,得先生之教。”刘备面色隆重,对于田畴这样的忠义之人,又是高明的隐士,是他眼下所需要的人才,他自是亲身前往招揽,以求智谋之士共襄大举。
徐无山,大雪覆山,所见皆是一片苍茫的白色。
刘备在张飞、田豫,及轻骑数十的簇拥下,在山道中艰难而行,山风呼啸,寒意十足,可冷不掉刘备求贤的心,他一颗心正火热非常。
在向导的指引下,刘备等人来到了一处城郭所在,这处城郭城墙低矮、护城河窄浅,瞧上去不过是一座粗略打造的城池,可士卒往来,守御却是十分森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茫茫雪白之中,刘备一行人的身影自是鲜明无比,城郭上守御的士卒早早的瞧见了,等到刘备一行人抵近城池数十步的时候,士卒发出了一声问询,同时搭弓引箭,一箭射在刘备前方数步所在,作为让刘备一行驻步停止前行的警告。
“这厮好胆。”张飞瞧见身前数步,扎根在土地上的箭矢,尾羽犹自摇曳,他不由面色上泛起了怒意,区区一座矮小的城郭守卒,竟敢对他们射发箭矢。
“翼德。”刘备安抚一句张飞,他对于身前的箭矢不以为意,只拱手宣言道:“吾乃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幽州刺史刘备,听闻田子泰先生隐居此地,特来求见,以求一二教诲,还望通报一声。”
“请将军稍候,小人这就去通禀。”城头士卒闻言,收起了弓矢,向着刘备客气的道了一句,显露出儒雅士人才有的风采。
刘备闻言回了一句:“劳烦了。”接着刘备低声向张飞、田豫言道:“此中士卒亦有文士的气质,可见是受到过田子泰先生的教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此足可见田子泰先生的不凡。”
于城郭外静候的刘备一行,不多时就见到城郭大门洞开,一名头裹幅巾,气质出众的中年男子自城郭门洞中踏出,口中言道:“左将军至此,田畴有失远迎,实是惭愧。”
“不然,是备冒然至此,搅扰先生了。”刘备下马,向着田畴迎了过去。
荒野非是论谈的好去处,因而田畴将刘备迎接入城郭,温上酒水,燃起火炉招待起了刘备一行。
“左将军,请。”田畴举杯向着刘备劝道。
“先生,请。”刘备温言道。
酒过三巡,田畴轻叹了一声:“向着乌桓诸部入迁内郡,为袁氏所优待,幽州士民,屡受乌桓人的凌迫和欺辱,官府不能问,也不敢问。”
“而今。”田畴语气中带着感激:“将军举兵南下,一举斩杀蹋顿,扫平胡虏,于幽州士民出了一口恶气,又荡清了右北平、辽西的腥膻。”
“此畴往日欲行而力所不及之事,于此,畴拜谢将军。”
言讫,田畴出席向刘备跪拜致谢。
刘备避席而出,扶起田畴道:“先生不必如此,备为涿郡人,和先生同州,夷狄之患,亦是多有蒙受,扫清夷狄一事,固备至本心,亦备之夙愿,何谢之有。”
“将军大仁大义,又为宗亲,实为国家之福也。”起身的田畴感喟了一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季汉刘璋,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三国:季汉刘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季汉刘璋,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三国:季汉刘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