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路,现在退出,带着家人离开极东,双倍退役复原费。”

  众人不约而同,都想起郡守的下场,

  有人免不了嘟囔:“我们家在极东,凭啥去外地?”

  王老五嘿嘿笑道:

  “留下好啊,到时候我们算算账,

  看谁吃了空饷喝了兵血……或者有没有仗势欺人,欺男霸女的勾当……”

  众将闻之色变,

  在郡兵队伍中,吃空饷喝兵血那是最正常不过,

  明面上,极东郡兵名册上,有一万六千余人,

  但是,叫真点验,至少四五成是有名无实的“鬼兵”。

  和其拉新兵对峙的八千郡兵,

  满打满算只有四千多,且士气极低,

  所以,这些将领根本不敢对抗其拉新军,全都心知肚明的躲到洋界,

  这一点,陆远很清楚,他本来可以给出更严厉的手段,

  但,为了和平过渡,他决定用钱来解决,

  这些将领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底层打拼出来的,

  在晋升过程中,很多人不得已“和光同尘”,

  陆远将其定为“可改造的旧军人”,

  最起码他们比普通士兵更聪明更能打,也更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古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新军目前有三万余,再加上近万郡兵,

  若再加上另外三邦,兵力必然会超过五万,太多了!

  因为,打仗就是打钱,

  对于两三百万人口的极东郡,

  维持两万人马的正规武装,财政勉强供养得起,再多就不堪重负。

  当然,陆远大整编之后,肯定要留下最精锐的部队,

  同时加快装备和技战术的更新迭代,使之能够发挥出,不低于五万人的杀伤力。

  放眼极东外围,两江州和江北州的兵力合计,也才五万,

  故此,即便朝廷下令南北围剿,极东新军也能绰绰有余的应付内线作战,。

  另一方面,关于裁撤下来的三万兵员,

  陆远会将其转化为“后备役民兵”,

  甚至还会将其,扩大成全民皆兵的初级阶段。

  从三万老兵中,选拔优秀的老兵,担任民兵教官,

  不用多,极东五千个村子,每村一个,一个老兵带二十民兵就好。

  还有郡城和邦城,在劳工中,同样组建几百个民兵小组,一个小组三五十人,

  两年后,时机成熟,

  只要陆远一声令下,随随便便就拉出十几万大军……吓不死朝廷!

  有吊大的会问,蒂法朝廷有多少兵?

  简单介绍一下,蒂法王国一共南七北八十五州,

  另外还有京畿、极东、西京、天府、珠江口五个特区。

  每州府兵三至五万,每个特区一万至两万,

  折中计算的话,蒂法常备军不到七十万,

  当然,还有王室御林军三万人马,以及南洋北洋两支水师五万余人,

  整个蒂法海陆正规军,满打满算,八十万顶天了!

  正因为如此,极东拉出一二十万训练有素的大军,完全可以和朝廷“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故而,陆远并没对郡兵将士过于苛待,

  对于这些将领的不满,王老五自然跳出来唱黑脸,

  至少有一多半将领偃旗息鼓,

  翻旧账的话,他们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

  这时,朱英俊却笑道:

  “老五,极东已经变天,重打锣鼓重开台,

  大伙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朝前看,过去的事,以后就不要提了!”

  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但,有人就吃这一套,

  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在极东混,就只能按照沈北玄的规矩来,

  有机灵的,马上笑着附和:

  “对!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还是说说下面怎么整编吧!”

  陆远对此早有预案,

  所有带兵官,都要回炉重造,

  陆远在九国列强中,聘请普鲁士给中高级军官系统授课,为期一年,半工半读。

  另外,还有基层军官,分批参加短期集中轮训,

  普通士兵筛选更简单,

  先排除伤残士兵,再淘汰体弱多病的,最后考核各项技战术指标,

  诸如分列式、五公里越野、射击、战术动作、文化课等等,

  总之,宁缺毋滥,走精兵线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役,

  凡退役士兵,除了发五块大洋安家费,个人用品和随身武器一律奉送,

  另外,对于愿意当民兵教官者,发普通士兵的半饷,

  他的任务,每年培养出十个合格民兵,每月带领民兵队进行五天军事集训,

  这么一来,可以消除绝大多数退役士兵的不满,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当兵吃饷,就等于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当民兵教官,安全的多,

  每个月一块大洋,也能满足全家吃喝,

  拿退役费五块大洋,买上几亩薄田,养点鸡猪鸭鹅,

  那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么的优哉游哉了。

  另外,极东新军还有专门的“荣军办”,就是所有退役士兵的娘家,

  要是在乡间,

  遇到不顺心不公正的事,

  荣兵办会负责到底,

  绝不让退役老兵流血又流泪!

  反正吧,一大套听下来,将领们没有啥特别大的不满意,

  新的规矩很简单,

  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一份工作,不再是某个长官的个人私兵,

  有人会说,那不是都要听沈董事长的么?

  哎,还真不是,

  按照八董会的规则,

  沈北玄只是暂时担任“总指挥”一职,

  只要战事平息,他会将兵权交还八董会,另选一名军长负责日常管理。

  这名军长会不会窃据兵权,也不会,

  因为军长只相当于一个掌柜,只有建议权,

  没有人事决定权,更没有发动战争和调兵的权力。

  大多数将领选择留任,

  毕竟他们只懂打仗,也习惯了军旅生涯,先去半工半读再说。

  还有少部分托关系进来的兵油子将领,

  知道八董会眼里不揉沙子,往后肯定混不下去,

  于是直接买断,拿了双份退役费走人。

  搞定中高级将领后,陆远开始极东新军大整编,

  首先就是依据名册,实兵点验,俗称“数人头”,

  实际数量是,三万其拉新军,

  再加一万郡兵,小六千三邦民团,合计四万五千余士兵,

  第一轮筛选,老幼病残、兵油子、兵霸等一律遣散,

  凡不满十六岁,超过三十五岁者,有诸多劣迹者,无条件退役。

  仅这一轮,就刷下来七千余人,高兴的多郁闷的少,

  毕竟大多数刚当民团一两个月,

  能拿到这么多退役费,立马乐呵呵拿钱回家快活去了,

  剩下三万八千士兵,进入第二轮,

  三天内,考核分列式和五公里越野,

  分不清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退役,

  五公里越野,超过半小时者,复原,

  这一轮太难了,直接刷下来差不多一万两千余人,

  剩下两万五千人,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精兵苗子,

  但是,陆远继续进行第三轮筛选,

  三十天内,考核三项指标,

  枪炮射击精度,五十米靶子,实弹射击平均成绩不低于六环,

  技战术动作,格斗、白刃战、匍匐、攀爬、游泳、障碍跑、土工作业、夜间行军扎营等必须合格,

  文化课,一百五十个常用字,加减法、乘法口诀表,手绘地形图、至少能讲述十个经典战例等。

  此举让原郡兵将士瞠目结舌,

  这是选拔军官,还是选拔特攻队?

  真要这么严格的话,估计士兵十不存一……

  但,陆远不为所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人都是逼出来的!

  大浪淘沙,优中选优,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兵战略!

  当然咯,军队已经大体安稳,

  任命朱英俊为极东新军军长后,他就去抓极东民政,这才是极东郡的根本。

  当他把兵权交给朱英俊,

  不但八董会和各邦首脑松了一口气,就连洋人列强也都安心了,

  此前,他们一直担心,沈北玄会利用新军干预民政,

  事实证明,沈董事长并非贪恋权力的无脑莽夫。

  为统一极东郡行政管理,陆远召开民政协商大会,

  这次,九邦一百四十八镇,都积极推出代表,参加协商大会,

  列强商团应邀派出观察员,列席观摩,

  首要的问题,因为极东全郡已经实现了和谐统一,

  八董会的管理模式,明显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必须做出改变,

  按照“推举制”模式,每个镇选拔十个民权代表,

  再由各镇代表组成邦议院,推举民政长官,

  郡治和邦县的民政长官,相当于掌柜,

  每年为一届,最多担任两届,

  如果干得不好,民权代表可以在邦议院发起弹劾,

  只要弹劾票过了简单半数,就可以罢免。

  关于这一点,一治九邦的代表,都没有异议,

  照这个模式,陆远提出设置郡议院,

  每个邦议院,推举三名独立的郡院代表,和邦议员不重叠,

  如此一来,全郡共有三十名郡院代表,加上“法工农商学兵妇”七位行业代表,组成郡议院。

  这时,有人疑惑地问道:

  “郡议院和邦议院是上下级关系吗?”

  “算平级,没有隶属关系,双方职能不同。”

  “职能有什么不同?”

  “邦议院只对本邦的事务负责,

  郡议院管理全郡的军事、外交、律法、商贸、教育、卫生、民生等事务。”

  有人继续追问:“若邦议院和郡议院有冲突,怎么办?”

  陆远点点头,这人应该算是比较了解“联邦制”……

  但,另外有人不解地问道:“会有什么冲突?”

  “比如,郡议院下令,邦县缴纳税费……

  肯定就会有问题,毕竟每个邦县情况不同,

  有的富有的穷……还有人口多少地盘大小,差别都很大……”

  众人豁然开朗,

  对啊!

  每个邦县,甚至每个镇的条件,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万万不能搞一刀切,要不,那就太不公平了……

  于是,一众人等,纷纷争执起来,

  很多人说,人口多,富裕的邦县就应该多缴费,

  很明显,最富有的就是郡治,一个郡治城顶六七个邦县,

  郡治代表一听,当即不干,

  “你们这不是赤果果的劫富济贫吗?

  和土匪强盗有啥区别?凭啥有钱的,就要当冤大头?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水淌来的,不行,我们坚决反对!”

  他这么一说,邦县的代表也不干了,

  “卧槽,你们还好意思说,

  我们种田种菜供养你们,还提供那么多劳工,就活该一辈子穷?”

  “就是!没有我们的粮食菜肉,

  没有劳工干活,郡治得饿死臭死!”

  “这么说可没良心,

  你们的粮食菜肉,我们是花钱买的,劳工也都给了工钱的……”

  这下,两百多个代表,争的面红耳赤,就差动手了,

  八董会一脸忧虑,洋人观摩员饶有兴致,唯独陆远笑而不语,

  伊丽莎白凑过来,低声问道:

  “沈董事长似乎并不着急呀?”

  陆远哈哈一笑:“我为什么要急呢?

  有矛盾是好事,只有把矛盾摊开来,大家才能看得更清楚。”

  “那您就不怕苦心维持的局面,到后来城乡对立,鸡飞蛋打?”

  陆远摇头,信心十足的说道:

  “不会的!政治,即妥协的艺术,

  而且,我早就说过,这个会是‘协商大会’,凡事大伙商量着来办……

  等他们吵累了,自然会有办法达成一致的。”

  伊丽莎白笑道:“哦!那我就拭目以待咯!”

  这一吵,就吵足三天三夜,

  那叫一个舌战群儒、八方风雨、惊涛骇浪、上刀山下油锅……

  到后来,一多半代表的嗓子都冒烟了……堪比公鸭叫唤……

  大伙一看,得了,

  再怎么吵也没个结果,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于是,纷纷请沈董事长出面,给一个说法。

  陆远在郡守府礼堂,和气地问道:

  “诸位,既然都吵够了,那就静下心听我说。

  首先,各位回想一下,原先各邦和郡治,分摊的税金是多少?”

  这一点,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原先,郡治和九邦分摊的税金比例,是七三开,

  主要是商贸发达的郡治,占绝对大头,

  陆远环视众人,问道:

  “如果按照原来份额征收,有没有意见?”

  九邦代表中,有人试探地问道:

  “农民得负担太重,能不能少一点……”

  陆远问道:“你们觉得,减多少合理?”

  有人说道:“减掉一成,我们只交两成……”

  郡治代表立马急了:“不可能,我们的负担也重……”

  陆远说道:

  “你先别说话,等会有你们说的!”

  郡治代表强行忍住,

  反正他打定主意,坚决不会承担多出来的份额。

  陆远对邦县代表问道:“再问一遍,邦县代表对这个提议,都同意吗?”

  眼看着,能减少三分之一税金,

  邦县代表们喜形于色,纷纷表示同意,

  陆远点头,继续问道:

  “那你们觉得,减少的这部分,应该减到哪方面呢?”

  众人不明所以,有的认为均等递减就好,有的说邦县内部协调,

  又一次,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陆远一拍惊堂木,等众人安静下来说道:

  “其他的,你们内部协调我不干涉,但,农税必须全免!”

  “嚯!”

  全场震惊,

  交了几千年皇粮,从来没有农民免税一说。

  陆远笑呵呵地说到:

  “其实,全郡农税占比很低,只有半成,索性免掉!”

  因为绝大多数农民,都在九邦,每年征粮都要打得头破血流,民愤极大,

  免征农税,意味大大的减少官民矛盾,

  另外,又碍于沈董事长的情面,

  于是,九邦代表商议之后,便爽快的同意了。

  搞定九邦之后,陆远与郡治代表商谈,

  “沈董事长,我们负担也很重,

  您可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薄此厚彼呀!”

  “哈哈哈!放心,我肯定会减少你们的负担……”

  郡治代表面面相觑,

  马儿又跑又吃少,可能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最新章节,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