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有句名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千余名民兵队长,是陆远在吴松战场上的胜负手,

  吴子玉四千重兵围攻一团核心阵地,眼看就要全歼,

  冷不防,黑夜中杀出一支奇兵,

  这帮老兵不但枪打的贼准,而且,白刃战一个顶俩,

  彼时,两江府兵正欢欣鼓舞之极,

  就没怎么顾得上身后,于是被一家伙砸蒙了,

  千余老兵以左右包抄之势,迅速打垮东面的府兵,

  但他们不急着接应一团残部,

  反而再次一分为二,向两翼席卷,

  顿时把南北两面的府兵,打得鸡飞狗跳,狼奔猪突,

  而一团长也非泛泛之辈,大声宣告援兵抵达,誓死挡住西面之敌,

  不到片刻,西面疯狂进攻的府兵发现,

  三面猪队友都废了,只剩他们孤军深入,随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于是,果断和光同尘,迅速撤下山包。

  这一仗,双方都损失惨重,

  退下来成建制的两江府兵,不足三千,

  即便加上吴子玉掌握的两个后备千人队,也只有五千,

  而且,全军士气,因为功败垂成,跌落到谷底,

  而极东一团,也仅剩六七十人,

  团长身中两弹,营连排军官十不存一,

  但是,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吴松阵地依然掌握在极东军手里。

  牛行镇,伤亡过半的双方,

  依旧犬牙僵持,在夜幕下,横眉怒目的舔着自己的伤口,

  相对轻松一点的,是二团的次次要战场,

  东西两翼的府兵,在白天付出一千人伤亡后,变得非常谨慎,

  为了应付吴子玉的“夜袭”命令,

  两个精明的指挥官,均派出小部队骚扰,

  此举无关痛痒,不影响大局,

  吴子玉在军帐中,怒不可遏,但,这次是全面溃败,

  想杀人都没法执行,毕竟,法不责众,

  强行军法从事,部下大概率会反水哗变……

  再说了,哪个千总跟总督府,没点人情客往的关系?

  最终,承担怒气的,是幕僚绘制的军事地图,

  被锋利的指挥刀砍的稀巴烂,拼都没法拼。

  府兵将领也都阴沉着脸,陆续收拢逃回来的官兵……

  这大黑的天,好多溃兵分不清东西,

  当他们发现跑错了方向,兜了好大一圈,才三五成群的返回军营,

  事后,今晚的夜袭战,

  被诸多军事评论员判定为,“极东自卫反击战”的转折点,

  尽管,在兵力上,吴子玉仍然处于优势,

  但,两江府兵却再也没有能力,或者说信心,发起过一场像样的进攻,

  他们是真的被打怕了,

  或者说,对叛军“钢铁般的意志”,无法理解,

  这是广大底层府兵,普遍的心理认知,

  相反,极东新军却士气如虹,求战心切,

  从防御转向反攻,最终,毫无悬念的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

  当拂晓来临,三四五六团的五千生力军,

  经过半夜的休整,在参谋本部的指令下,兵分三路,杀进吴松战场,

  两千人围堵吴子玉本部,

  两千人闪击二团西面府兵,

  一千人合围牛行“两江四宝”,

  吴子玉所能采取的应对之策,

  只能命令二团东面两千余府兵归建,固守大本营,

  同时,向两江总督董之张,申请撤回江南,

  但是,董总督却久久没有任何回应,

  为啥?

  难道,他不明白三州合围的战略已经破产了吗?

  非也非也!

  董之张虽是文官,却精通武略,

  他早已判明,吴松之战,非人力可以挽回,

  咦?

  那为何不赶紧撤兵止损呢?

  如果能保留下吴子玉的小八千人马,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呃,这里面的玄妙,就在于朝堂派系之争,

  董总督虽是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

  可他在朝堂上,却属于新兴的“洋务派”,

  一直被势力庞大的“守旧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权力的争夺,派系的倾轧,从来不讲大局,

  在“保守派”看来,“洋务派”获胜,简直比死了爷娘老子更痛苦,

  他们无时不刻,在盼望着“三州兵败”,

  以便“痛打落水狗”,让“洋务派”们永世不得翻身!

  故此,在“鬼子六亲王”的暗示下,

  董之张宁愿“饮鸩止渴”,也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布“撤兵”命令,

  休整三天后,六千多极东军,

  对两江府兵大营,完成三面包围,惟一的生路也断了,

  吴子玉控制着唯一的“通北码头”,

  日盼夜盼,等来的却只有董总督的四个字:

  “固守待援!!!”

  三个感叹号,让吴子玉如坠冰窟,

  完了!

  他很清楚,董之张手上压根就没有援兵,

  江南江北两州也是损失惨重,不可能为了救他,再度冒险火中取栗,

  两江府兵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一江夏水往东流,吴子玉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而极东董事会,则笑语盈盈,

  自卫反击战,极东军以少胜多,取得空前大捷,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放眼蒂东,舍极东其谁?

  然而,对于被包围之中的两江重兵集团,如何处置,意见大致分为两派。

  主战派认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主和派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家宜解不宜结。

  双方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好不热闹,

  最终,相持不下,请董事长出面裁决,

  陆远从参谋本部赶来,

  听取两方代表的陈述后,点了点头,

  “当然,对于敌人,我们必须像秋风扫落叶那般冷酷!”

  主战派面露喜色,主和派颇有微词,

  然而,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无论做人做事,

  都要有理有利有节,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这下,两派都傻眼了,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到底啥意思啊?

  陆远笑道:

  “诸位,战争基本结束,

  下面要进行政治解决,我的建议是,双方进行和平谈判。”

  “怎么谈?”

  陆远挑起大拇指,笑道:

  “这是个好问题,怎么谈,又谈些什么问题呢?诸位不妨群策群力……”

  又是一番叽叽喳喳的争论交流,

  最后,极东董事会派出使者,前往吴子玉的中军大帐,

  “和平谈判?你们想谈什么?”

  使者伶牙俐齿地说道:

  “鉴于当前双方的态势,本次和平谈判有三条底线……”

  吴子玉纳闷地问道:“哪三条?”

  “首先,贵军必须解除武装,

  千总和千总以上的将领,必须接受我方军事法庭的审判。”

  “呛啷!”

  一名千总勃然大怒,抽出指挥刀,指向极东使者,

  “麻嗝屁,你找死?!”

  使者颇有几两硬骨头,眉眼不眨地冷笑道:

  “哼,我要怕死的话,还敢来吗?”

  吴子玉皱了皱眉,

  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再说,整个大营都处在极东军炮口之下,和为贵!

  “不得无礼!”

  那名千总,见唬不住使者,只能恨恨地离开大帐。

  吴子玉看向使者,问道:

  “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条件,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使者继续侃侃而谈,

  “首先,是确保贵军不对我方构成威胁,

  当然,我方会依据国际公约,保证贵军官兵的生命权。

  另外,这场仗,贵方给我方,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有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有人为此负责。”

  吴子玉不置可否,

  “继续说……”

  “第二条,江北江南州的接壤郡县,以及两江州的明崇岛,

  悉数划归极东郡,与此相邻的郡县,设置为缓冲区,

  不得驻扎军队,不得建设军事设施,并且要随时接受我方检查。”

  吴子玉的幕僚,冷汗都下来了,

  “你,你这是要我们丧权辱州……”

  使者嘿嘿笑道:“不同意可以继续打,反正结果没什么区别!”

  吴子玉艰难地说道:“这个,我们做不了主……”

  使者爽快地回复道:

  “那你们口头承诺,然后睁一眼闭一眼……”

  吴子玉胸闷的不行,面前问道:

  “还有呢?”

  使者竖起一根手指:“三州赔偿我方损失,

  合计一万万两白银,并开放市场,不得阻碍商贸流通。”

  吴子玉直接气笑了:

  “贵方是在开玩笑?”

  使者摇摇头:“我只负责传话,是不是笑话,悉听尊便。告辞!”

  吴子玉忽然说道:“慢着!”

  使者转身问道:“吴总指挥,请说!”

  吴子玉想了想,说道:“你级别太低,我信不过!”

  “哦?那要怎样?”

  “明日正午,吴某在阵前恭候沈总指挥大驾!”

  使者一愣,不太确定地说道:

  “在下并未接到这方面的指示。”

  吴子玉忽然心情好了起来,

  “哈哈哈,听闻沈总指挥勇冠三军,

  不过嘛,若他不便驾临亦无妨,可由他人代劳!”

  信使走了,

  对吴总指挥的机智,有部下大加夸赞,

  “想那臭卖鱼的胆小如鼠,定然不敢前来冒犯总指挥的虎威!”

  吴子玉冷冷的看了千总一眼,转身进入后帐。

  那千总莫名其妙,悄悄向幕僚打听,

  “唉,你说错话了!”

  “说错?错哪儿了?”

  “若对方真的胆小如鼠,我们又有什么光彩的呢?”

  众将顿时明了,均一脸黯然,

  幕僚又说道:“倘若明日,他真的前来赴会呢?”

  有人惊讶地问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不会这么傻吧?”

  幕僚遥望帐外,叹息道:

  “非常人,行非常事,谁说的准……散了吧!”

  隔日正午,吴子玉命人在两军中线上,搭起一座凉棚,

  再摆上一席酒水,只留他和幕僚,静候极东之主沈北玄的到来。

  眼看烈日悬空,午时将至,

  为了宽解脸色阴沉的总指挥,幕僚笑道:

  “想必,沈总指挥事务繁忙,不得空闲啊!”

  吴子玉平静地说道:

  “易地而处,鱼肉刀俎,来与不来都没所谓……”

  话音未落,却见两骑骏马,自极东军阵线后方飞速而来,

  幕僚张大嘴巴,喃喃道:

  “咦?不会吧……”

  吴子玉霍然起身,驻足凝望,

  陆远和伊丽莎白联袂而至,来到棚前,双双翻身下马。

  陆远看向案桌后的吴子玉,笑道:

  “吴总指挥,久等了!在下,极东沈北玄!”

  吴子玉点点头,迎出棚外,

  “败军之将,吴子玉,恭候沈总指挥大驾!”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这位是英吉沙国的商团代表,伊丽莎白女士!”

  双方寒暄之后,一同进入凉棚,坐下之后,开始吃喝,

  喝了两杯,对洋人比较敏感的吴子玉,借故询问,

  “伊丽莎白女士,因何而来呢?”

  陆远笑着解释道:

  “应该算是第三方代表,

  见证贵我双方的谈判,以及后续的执行。”

  伊丽莎白不太娴熟地,用蒂法官话说道:

  “九国商团认为,和平非常重要!

  对于你们的谈判协议,任何一方都必须认真履行。”

  依据事先安排,吴子玉幕僚率先抱怨,

  “沈总指挥,明人不说暗话,化干戈为玉帛,

  确实功德无量,但,你们三个条件实在太过分了,

  是我们完全没办法答应的,还请贵方拿出有诚意的条款……”

  陆远微微一笑,说道:

  “其实,不瞒吴总指挥,

  最开始,我倒还真有个‘诚意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吴子玉放下酒杯,笑呵呵地说道:

  “吴某一向光明磊落,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沈总指挥但说无妨!”

  “好!只要吴总指挥率部向极东投诚,我方便既往不咎!”

  “嗯?!”

  幕僚大惊,

  他深知官场险恶,

  董之张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话一旦传入总督耳中,吴子玉的前途就完了,

  换言之,他也就跟着一起倒霉,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吴子玉义正词严的拒绝,问题不大,

  但,只要成心挑刺,吴子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毕竟,守旧派势力很大,一个两个都拿着放大镜找茬,

  “你吴子玉要是没有二心,为何私下与叛军首脑会面?”

  “一次不忠,终生不用!”

  “就算摆四万头猪,叛军一个月都捉不完,还有脸说赤胆忠诚?”

  吴子玉也是混官场的,自然深晓其中利害,

  但是,他到没幕僚那么慌张,

  “沈总指挥何出此言?”

  “吴总指挥,睁开眼看看吧,时代已经变了!

  蒂法朝廷昏庸腐朽,无官不贪,民不聊生,注定没有前途的!”

  吴子玉轻“哼!”一声,

  “以一隅之地,对抗朝廷,沈总指挥倒是很有自信啊?”

  陆远微微笑道: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今,民心在我不在朝,

  否则,吴总指挥与我,也不会有今日相见的机会!”

  吴子玉张口结舌,欲言又止,

  陆远趁热打铁,拿起桌上的火柴,继续说道:

  “就这么简单的引火物,

  百姓称之为‘洋火’,可见蒂法王室不思进取,到了何种地步?”

  吴子玉立刻说道:

  “朝中自有支持‘洋务’的大臣主持,假以时日,必定国富民强!”

  陆远哈哈一笑:

  “你搞错了,民富才能国强,

  还有一点,权贵们之所以容忍‘洋务’,并非真的热心宏大叙事,

  而是为了更好的镇压百姓,巩固他们千秋万代的权势!”

  幕僚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你住口……太狂,狂妄了……”

  不料,下一刻,陆远说出更惊世骇俗的话,

  “倘若吴总指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最新章节,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