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汽车的无人出租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海蓝汽车和欧洲当地的一家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海蓝SLMC车型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进行路测,结果遭到了当地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强烈的反对。

  还一度引起了大范围的司机罢工。

  不能怪当地人反应这么强烈,主要是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太吓人……

  别人家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就是吹嘘吹嘘一二,撑死了就是L2+级别,放开让你搞又有何妨,没啥影响。

  但是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起步标配的就是L3级别,高端车型的则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

  这个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个时代里就是正儿八经的黑科技,已经能够在绝大部分使用场景里取代人类驾驶员了。

  这样一来,那就不一样了。

  其他车企要搞吹嘘什么无人出租车之类的,大家也就看个乐子……反正也都知道他们搞不出来。

  但是海蓝汽车要搞,他们就很担心了……因为海蓝汽车真能搞。

  毕竟在自动驾驶这一块上,海蓝汽车才是专业选手,其他的只能说是业余。

  海蓝汽车也正是靠着顶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才能够成为全球智能电动车龙头。

  哪怕是海蓝汽车价格昂贵,其销量依旧远远超过其他厂商,几乎独占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销量。

  这可是相当夸张的数据!

  毕竟海蓝汽车是真的贵!

  海蓝SLC,大型豪华轿车,售价一百五十万起,世界首富同款,国内众多土豪老板的选择……车好不好不重要,关键的是坐着这车出行有面子。

  海蓝SEV,大型SUV,售价六十多万起,也是很多土豪老板的选择,部分超高收入家庭也会选择购入作为家庭用车、

  海蓝SEC,跑车系列,五十多万起售,拥有双门轿跑、双门硬顶跑车、双门敞篷跑车一共三种,从价位上来说,其实是属于入门级跑车,主打年轻时尚有钱的群体。

  海蓝SR,海蓝SEC系列里独立出来的新子型号,超级纯电跑车,售价一百五十多万起,高配要两三百万。

  去年发布的海蓝SR3就是个系列里的最新车型,全球首款采用固态电池的智能电动车,纯电续航超过一千四百公里,配属4.2自动驾驶……汇集诸多黑科技于一身。

  当然,上述这几款车型,其实销量都不太行,至少是撑不起来海蓝汽车这么夸张的销量的。

  海蓝汽车里真正走量的是海蓝SLMC、海蓝MEV以及海蓝YEV这三款车型。

  海蓝MEV,中型SUV,入门级补贴后售价大概在三十五万左右,选配L4级别的高配车型,价格在五六十万。

  这款车型很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是大量城市多高收入家庭购车的选择之一,长期霸占国内市场里豪华品牌SUV车型的榜首,光是在国内的年销量就超过二十五万辆。

  该车的北美版本,即墨西哥工厂生产的‘米特’品牌的中型SUV,虽然外观稍有变化,但是核心的还是那一套,这款米特中型SUV车型去年冬天在美国正式上市销售,卖的也很不错。

  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对这款中型SUV都是情有独钟……

  再加上其他市场,这款车的全球销量是相当庞大的,去年的全球年销量超过了四十万万辆。

  海蓝SLMC是海蓝汽车的主力走量车型,国内补贴后,L3级辅助驾驶的入门级售价可以做到三十二万左右。关键的是,这款车的高配型号,是可以选配L4级别自动驾驶的的,高配车型选配L4级别驾驶后,落地价大概在五十多万。

  这是海蓝汽车里L4级别自动驾驶的最便宜的车型了,更便宜的海蓝YEV是无法选配L4级别自动驾驶套件的。

  海蓝SLMC这款车,包括变种的东盟地区特供型号,欧洲专供型号,专供北美市场的米特品牌的变种型号等,整个系列全部加起来,全球销量达到了七十多万辆。

  其销量对于这个价格而言,相当之夸张。

  再者就是海蓝YEV,这是入门级中型轿车,低配国内补贴后售价只需要二十五万,这款车和的销量更疯狂……各种变种车型加在一起,疯狂卖出去了九十多万辆。

  这三款车型,承担了海蓝汽车的绝对销量!

  然后再加上一些高端车型,还有两个子品牌的专属车型销量。

  海蓝汽车集团,旗下三大品牌,十多款车型加起来去年一共交付了超过两百五十万辆车,营收超过一千一百亿美元。

  这让海蓝汽车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以营收算名列第八左右……如果以利润来算,海蓝汽车能吊打一群同行……海蓝汽车给徐申学提交的报告里,去年的时候,海蓝汽车的营收一千一百亿美元,毛利润达到三百三十亿美元,毛利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

  当然,这三百多亿美元的毛利润,并不意味着海蓝汽车真赚这么多钱。

  这些毛利润,实际上过了一手就被投入到新工厂建设以及研发中了。

  研发成本高昂就不说了,且说固态电池以及整车产能的扩建,其投资规模也非常大。

  但是如果不考虑固态电池方面的庞大耗资,以及庞大整车产能的短期内快速扩张所需要的巨额投资。

  而是和传统车企那样,维持正常的研发和扩张节奏,去年的海蓝汽车的净利润估计都能达到一百五十亿美元以上!

  这个盈利水平其实很不错……

  全球疯狂卖千万辆车的大众集团,营收两千多亿美元,但是因为受到新能源车崛起的冲击,其盈利水平堪忧,利润不过一百一十亿美元上下,还没海蓝汽车多!

  而营收第二的丰田,销量也是千万辆级别的,其营收也是两千多亿美元,其利润高一些,但是也不过一百三十多亿美元的水平。

  以车辆销量算,海蓝汽车大概排名全球第十。

  以营收来算,海蓝汽车的营收排名全球第八。

  以利润来算,海蓝汽车排名全球第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海蓝汽车的毛利率在车企里显得很不正常:太高了!

  导致海蓝汽车毛利率高的原因,并不是说海蓝汽车造车成本低,实际上海蓝汽车的造车成本并不低……

  海蓝汽车玩的是高端豪华车品牌,对汽车的质量要求非常高的,而且对供应链厂商的技术进步也非常看重,不会对供应链进行压榨,汽车的整体零件乃至组装成本都不算便宜。

  但是海蓝汽车并不是单纯的组装厂商,而是一家自己研发、控制核心零部件的汽车厂商,电动车里成本最高的多种核心零部件,如动力电池、电机、激光雷达都是他们自行研发生产的……

  别的汽车厂商也就赚点设计组装钱,但是海蓝车是把一辆车里的主要利润都拿到了手里。

  还有更重要的是,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带来了更高的溢价!

  同样采用半固态电池,同样续航的海蓝汽车,就是要比其他品牌的电动车更贵,而且是贵很多!

  这就是标智云集团的自动驾驶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优势了。

  别人的电动车才卖十多万,二十多万消费者都觉得贵,但是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下,海蓝汽车往往会大幅度溢价!

  最便宜乞丐版海蓝YEV入门级,续航才四百多公里,标配L3级别辅助驾驶的到都要二十五万,这个价钱,都可以购买其他国产品牌六七百公里续航的纯电车了……

  而七百公里续航,再选配L4级别自动驾驶的海蓝SLMC,售价都要五十多万呢。

  这么搞的海蓝汽车,仅仅是在电池这一块上就能赚很多……因为动力电池,是一辆电动车里的最大成本,占比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左右。

  在电池领域里多赚几万块,是能够大幅度提升海蓝汽车的毛利率的。

  不过即便是海蓝汽车目前的高利率,也就缺陷……别看海蓝汽车营收高,估值也高,但是能花的钱还是毛利润,然后再加上银行贷款。

  但是海蓝汽车赚钱多,同时花钱的地方也多啊,尤其是现在正在推动全面固态电池战略……这玩意可花钱了。

  固态电池的建设成本,对比之前的液态电池以及半固态电池的成本,那可高多了。

  此外海蓝汽车如果后续要继续扩张规模,占领更多的全球市场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为了维持技术领先,也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所以现在的这些利润,最后又会投入到再生产当中。

  甚至海蓝汽车还打算在今年上市,以凑集资金扩充更多的产能,研发更多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开辟新的子品牌,进军更多的海外市场,并利用子品牌向中低端市场进行渗透。

  研发要钱,扩充产能要钱,搞新品牌市场营销也要钱,需要钱的地方多了去。

  徐申学是不会让海蓝汽车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他需要海蓝汽车继续加速先进技术的研发,争取在未来成为真正的全球汽车集团巨头。

  全球千万辆年销量,这是徐申学给海蓝汽车定下的初步目标!

  现在才两百多万辆的年销量,距离千万辆还远着呢!

  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现在的海蓝汽车是不行的,它还需要更多的资金!

  所以海蓝汽车今年上市也成为了定局,而上市地点依旧是国内!

  在沪城,徐申学在视察自家企业之余,还顺路带着海蓝汽车的谈判团队和当地的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商谈,主要是为了海蓝汽车上市一事

  投资机构们对海蓝汽车这种智能电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的上市,自然是非常欢迎甚至期待的。

  当然,这种欢迎和期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单方面接受海蓝汽车所期望的高估值。

  海蓝汽车方面,希望能够以不低于七千亿美元的估值来融资上市。

  这个估值有点夸张了,要知道在当下,智能电动车行业的老二,也就是特斯拉市值才八九百美元左右,另外一个重要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厂商也就是比亚迪,其市值还要更低,才区区两百多亿美元。

  我知道你海蓝汽车很牛逼,是这个赛道里的龙头企业,销量和技术都很牛逼,但是你也不能太过分啊!

  七千亿美元,你也敢说……真当什么企业都是智云集团啊,随随便便就能几万亿美元市值啊!

  虽然你海蓝汽车很牛逼,但是说破天去了,也是个重资本的制造行业,每一个汽车工厂,电池工厂,电机工厂的投资都是庞大无比的数字。

  毛利率虽然比其他车企高很多,但是也就那样,才百分之二十多的毛利率。

  而且竞争对手还一大堆,看似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个市场份额正在逐步萎缩……你家海蓝汽车早些年的时候,在电动车市场里的份额可是百分之九十多呢,你这是越混越回去了啊。

  当年就没什么电动车,海蓝汽车是最早晚大规模商用的,这市占率自然就高了。

  海蓝汽车,在当下的投资者眼中,是一家重资本,建设投入极大,研发投入极大,毛利率还只能算一般般的企业……要是按照常规制造业来看,给海蓝汽车两千亿美元的估值已经算很不错了。

  当然,你们海蓝汽车牛逼,自动驾驶很好,我们期待你们的自动驾驶能够在未来,推动真正的无人驾驶,固态电池也很牛逼,技术非常高,所以我们不把当成传统制造业来看,而是把你们当成高科技企业来看,给你的四千亿估值……这够高了吧,这都是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才有的待遇了。

  但凡换个公司,都不可能有这个待遇,也就是你们海蓝汽车的前景大,所以才给你这个估值。

  但是包永言他们的海蓝汽车管理层,则是反复强调自动驾驶的未来前景,说我们不是制造业公司,你们不能把我们当成制造业企业来看,我们是玩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公司,汽车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载体!

  还有什么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网络,一会又说什么未来的城市飞车之类的,说已经和小僵科技进行了战略合作,双方将会在低空飞车上进行联合研发……说不准过几年,我就给你弄个飞车出来。

  而且,我们公司也准备搞机器人业务啊,这机器人,智云能搞,我们海蓝自然也能搞啊,EYQ芯片我们也可以用呢,虽然拿不到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授权,但是我们捉摸着,把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底层算法改一改,优化优化,说不准也能用在智能机器人上。

  现在开始量产的固态电池的未来庞大市场前景!

  未来的千万辆电动车销量。

  未来的城市飞车和智能城市交通。

  未来的机器人业务!

  这么多好东西加起来,要个七千亿估值不算高吧。

  看看隔壁搞机器人的智云集团,人家都四万亿美元市值了呢。

  投资人们,对包永言的说法嗤之以鼻!

  重资本,高研发成本,再加上汽车产业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海外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沾上了这几条的任何一条,都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强如智云集团,拥有一大堆黑科技的情况下,依旧会因为半导体领域的庞大投资以及对外来技术研发的担忧,其市值也不过十七八倍左右……从市盈率来看,都还没有威酷电子高。

  而海蓝汽车很不巧,也沾染了这几条……放在其他企业里,这么搞的话早就破产了,投资们也会拼命压价。

  但是投资者们还愿意给海蓝汽车接近二十倍的市盈率,那还是因为有着徐申学在呢,但凡换个企业级,愿意给出三千亿的市值的投资机构都没几家!

  谈判中,徐申学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是会议结束后他却对包永言道:“好好准备五月份的发布会,让我们的固态电池震惊震惊这些老古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