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刘宽影响,如今朱元璋让皇子皇孙做事主要出于锻炼目的,为他耳目监督地方官吏只是顺带的。
所以,十四五岁的朱允炆在京师军工厂干的可不是什么清贵差事,而是当做主贰官员手底下的文吏,做些撰写文书、跑腿打杂的事。
平日里还好,到了年关各个衙门都忙,京师军工厂作为重大部门,自然也是如此。
再加上如今皇子皇孙在各官衙、地方任职历练已成常态,朱允炆又没有皇太孙那样金贵的身份,只是一个尚未封爵的皇孙,并没有得到多少特殊对待。
故而,这段时间他的工作比原来忙多了,经常有种写断手、跑断腿的感觉。
不过去军工厂做事是朱允炆主动要求的,自然不会在朱标面前叫累。
他道:“是比平时忙了很多,不过孩儿能适应。”
“那军工厂近期主要办些什么事?”朱标又问。
朱允炆道,“主要是对今年的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对财务进行结算。除此外,便是为来年安装一条后膛枪生产线做准备。”
朱标微微点头,作为大明的监国太子,京师军工厂这种重要部门的事务他自是是清楚的。
另外,说起枪械,虽然如今大明卫所军及各海外藩王军队仍装备的是火绳枪,但天子亲军却已经列装燧发枪了。至于藩王那边,则只有侍卫及护军将官装备有遂发短铳。
不过如今大明最先进的火枪却是后装线膛枪——后装线膛枪的技术是近两年才突破的,所以京师军工厂才会等到明年安装第一条后膛枪生产线。
而目前天子亲军中装备的最先进火枪,实际是前装线膛燧发枪,配备纸壳定装子弹的那种。
可即便在天子亲军中,这种火枪也只装备给极少数特殊部队——这种部队都由朱元璋亲自掌控。
至于火炮,自然也研制出了后膛炮以及线膛炮,但因为大明之前神威大炮、虎蹲炮列装时间并不算长,对付现有的敌人也绰绰有余,所以这种先进的后膛炮依旧只是少量装备于天子亲军中,其他部队都是没有的。
除此外,相关军工研究所还研制出了更加精良的布面甲及其他军用品,大多都暂装备于天子亲军,甚至有少数目前处于封存中。
朱标之所以故意问朱允炆这些,就是想看看朱允炆对军工厂的事务熟悉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他又问了一些军工厂其他方面的事,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准备跟朱允熥聊。
谁知朱允炆却道:“父亲,孩儿明年想要到军中历练一番。”
朱标听了略感意外,问:“怎么,莫非你将来也想到海外建藩?”
朱允炆略微迟疑了下,随即还是鼓起勇气道:“是。”
朱标仔细看了看这个儿子,想起其在原历史上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军事上更是几乎被朱棣完虐的事情,不禁道:“你若想到海外就藩,确实该去军中好好历练一番,不然我和你母妃可放不下心。”
“这样,明年你先到凤阳军中历练一年,熟悉军务。后年看哪里有战事,你便过去担任中层将领。”
朱允炆没想到朱标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不禁一喜,拱手道:“谢父亲成全!”
“行了,没别的事就回房读书吧——你虽出来做事了,却也不能懈怠了学习。你在大本堂是学了不少知识,可想要去海外建藩,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你还差得远。”
“孩儿明白。孩儿告退。”
看着朱允炆离开的背影,朱标轻轻叹了口气。
虽然朱允炆极力掩饰,但朱标还是看出了他心中的不甘——不甘做一个普通藩王。皇位他是注定无缘了,所以才要去海外建藩。
回过神来,朱标便开始询问朱允熥的课业。
朱允熥是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出生,如今已经十三岁了。
按理讲,他明年就能从大本堂毕业,但朱标觉得以其目前课业情况,怕是得在大本堂多学一两年才行。
接着,朱标又思维发散,醒悟该让朱允炆离开皇宫出府别居了——朱雄英过了十四岁还住皇宫,是因为有皇太孙的身份,但朱允炆没有。
十五岁民间有的孩子都成婚了,这么大再与他们同住春和宫,哪怕有独立院子,也不太合适。
朱允熥同样得出宫别居,索性便将他俩的府邸准备到一处···
···
年前又下了一场雪,但好在不如之前那场大。
再加上如今大明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少,又有煤炭取暖,且全国各地盖起土坯房乃至砖瓦房的也不在少数,渡过寒冬倒是不难。
爆竹声声,又一岁过。
转眼便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的正月初二。
这日,刘宽如往年一般,带着一大家子,乘坐马车来到皇宫,参加老朱家的观影宴席。
大善殿。
朱元璋待刘宽一家子行过礼,朱蕙兰、苏采薇也带着孩子们入坐后,这才含笑道:“刘宽,这回应该准备的不是老歌吧?快将平板拿上来,放歌曲视频给咱和皇后看。”
刘宽心道,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怎么敢拿老歌糊弄?
好在他这回本就准备了几首新歌。
遂拿着平板电脑来到御陛上,将准备好的歌曲视频合集调出来,又放好了平板。
他这才道:“陛下、皇后娘娘,微臣这回准备了几首在后世来讲,也比较新潮的歌曲。”
“在后世都算新潮的歌曲?”朱元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那咱可要好好听听。”
马皇后也是兴致勃勃。
刘宽没再多说什么,退了下去——反正朱元璋如今会简单操作平板,不需要他帮忙。
朱元璋点开视频合集,只见视频开头就出现两个金黄色的大字——芒种!
芒种?
这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么?
“难不成是后世编写的劝农歌?”
之前的朝代为了劝农民勤勉耕种,以及向农民普及节气等耕种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会编写劝农歌,以便于传播——朱元璋便让人干过这事,所以才会这么想。
马皇后点头道:“或许吧。”
她才说完,视频就开始了,结果全然不似她所想的那样。
“一想到你我就哦吼~~~~空恨别梦久!”
歌曲的头一句,差点就将老朱、马皇后,乃至下方正竖着耳朵听的嫔妃、皇子、公主等给干懵了。
过去这些年,他们虽然听过不少后世歌曲,可像《芒种》这种电子音乐还是头回听。
一时之间,竟然觉得又怪又好听。
而御座之上,老朱、马皇后更是看着视频不眨眼。
因为这个歌曲视频是由后世各种网络上流行的美女游玩视频剪辑成的,可以说将美女、美景以及音乐节奏极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最主要的是有滤镜以及其他科技狠活儿,着实是让老朱、马皇后为后世的美人、美景大大震撼了一把。
等到三分多钟后,《芒种》播放完,朱元璋下意识地暂停了视频,却依旧觉得那古怪的曲调仿佛还在他耳边乃至脑海旋绕。
“这歌曲似乎···有点问题啊。”朱元璋思索着道,一时形容不出某种感觉。
马皇后亦沉吟着道:“曲调古怪,可却让人听了还想听,很容易着迷,就仿佛传说中某种诱人的魔音。”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朱元璋佩服地看向马皇后,“还是妹子有文化啊,能说出那感觉来。”
随后,朱元璋看向视频定格的最后一幅画面中的美女,还有个想法没说出来——后世怎么美女这么多?景色也这般美?莫非是仅仅是因为后世百姓生活条件更好?
“别愣着了,继续放第二首歌。”马皇后催促起来。
朱元璋点头,触屏继续播放,便见第二首歌名字浮现出来——《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
朱元璋眨巴了下眼睛,不禁再次暂停视频,疑惑道:“咱记得那贵州水西土司霭翠前年病逝,地方呈报,水西宣慰司一职由其妻暂代,而其妻便被彝人称作‘奢香夫人’,难不成这首歌竟是歌颂此女子的?”
马皇后道,“后世既以其称呼为歌曲名,多半有传颂之意,想来是她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令后世人铭记的善事?”
所以,十四五岁的朱允炆在京师军工厂干的可不是什么清贵差事,而是当做主贰官员手底下的文吏,做些撰写文书、跑腿打杂的事。
平日里还好,到了年关各个衙门都忙,京师军工厂作为重大部门,自然也是如此。
再加上如今皇子皇孙在各官衙、地方任职历练已成常态,朱允炆又没有皇太孙那样金贵的身份,只是一个尚未封爵的皇孙,并没有得到多少特殊对待。
故而,这段时间他的工作比原来忙多了,经常有种写断手、跑断腿的感觉。
不过去军工厂做事是朱允炆主动要求的,自然不会在朱标面前叫累。
他道:“是比平时忙了很多,不过孩儿能适应。”
“那军工厂近期主要办些什么事?”朱标又问。
朱允炆道,“主要是对今年的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对财务进行结算。除此外,便是为来年安装一条后膛枪生产线做准备。”
朱标微微点头,作为大明的监国太子,京师军工厂这种重要部门的事务他自是是清楚的。
另外,说起枪械,虽然如今大明卫所军及各海外藩王军队仍装备的是火绳枪,但天子亲军却已经列装燧发枪了。至于藩王那边,则只有侍卫及护军将官装备有遂发短铳。
不过如今大明最先进的火枪却是后装线膛枪——后装线膛枪的技术是近两年才突破的,所以京师军工厂才会等到明年安装第一条后膛枪生产线。
而目前天子亲军中装备的最先进火枪,实际是前装线膛燧发枪,配备纸壳定装子弹的那种。
可即便在天子亲军中,这种火枪也只装备给极少数特殊部队——这种部队都由朱元璋亲自掌控。
至于火炮,自然也研制出了后膛炮以及线膛炮,但因为大明之前神威大炮、虎蹲炮列装时间并不算长,对付现有的敌人也绰绰有余,所以这种先进的后膛炮依旧只是少量装备于天子亲军中,其他部队都是没有的。
除此外,相关军工研究所还研制出了更加精良的布面甲及其他军用品,大多都暂装备于天子亲军,甚至有少数目前处于封存中。
朱标之所以故意问朱允炆这些,就是想看看朱允炆对军工厂的事务熟悉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他又问了一些军工厂其他方面的事,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准备跟朱允熥聊。
谁知朱允炆却道:“父亲,孩儿明年想要到军中历练一番。”
朱标听了略感意外,问:“怎么,莫非你将来也想到海外建藩?”
朱允炆略微迟疑了下,随即还是鼓起勇气道:“是。”
朱标仔细看了看这个儿子,想起其在原历史上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军事上更是几乎被朱棣完虐的事情,不禁道:“你若想到海外就藩,确实该去军中好好历练一番,不然我和你母妃可放不下心。”
“这样,明年你先到凤阳军中历练一年,熟悉军务。后年看哪里有战事,你便过去担任中层将领。”
朱允炆没想到朱标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不禁一喜,拱手道:“谢父亲成全!”
“行了,没别的事就回房读书吧——你虽出来做事了,却也不能懈怠了学习。你在大本堂是学了不少知识,可想要去海外建藩,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你还差得远。”
“孩儿明白。孩儿告退。”
看着朱允炆离开的背影,朱标轻轻叹了口气。
虽然朱允炆极力掩饰,但朱标还是看出了他心中的不甘——不甘做一个普通藩王。皇位他是注定无缘了,所以才要去海外建藩。
回过神来,朱标便开始询问朱允熥的课业。
朱允熥是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出生,如今已经十三岁了。
按理讲,他明年就能从大本堂毕业,但朱标觉得以其目前课业情况,怕是得在大本堂多学一两年才行。
接着,朱标又思维发散,醒悟该让朱允炆离开皇宫出府别居了——朱雄英过了十四岁还住皇宫,是因为有皇太孙的身份,但朱允炆没有。
十五岁民间有的孩子都成婚了,这么大再与他们同住春和宫,哪怕有独立院子,也不太合适。
朱允熥同样得出宫别居,索性便将他俩的府邸准备到一处···
···
年前又下了一场雪,但好在不如之前那场大。
再加上如今大明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少,又有煤炭取暖,且全国各地盖起土坯房乃至砖瓦房的也不在少数,渡过寒冬倒是不难。
爆竹声声,又一岁过。
转眼便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的正月初二。
这日,刘宽如往年一般,带着一大家子,乘坐马车来到皇宫,参加老朱家的观影宴席。
大善殿。
朱元璋待刘宽一家子行过礼,朱蕙兰、苏采薇也带着孩子们入坐后,这才含笑道:“刘宽,这回应该准备的不是老歌吧?快将平板拿上来,放歌曲视频给咱和皇后看。”
刘宽心道,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怎么敢拿老歌糊弄?
好在他这回本就准备了几首新歌。
遂拿着平板电脑来到御陛上,将准备好的歌曲视频合集调出来,又放好了平板。
他这才道:“陛下、皇后娘娘,微臣这回准备了几首在后世来讲,也比较新潮的歌曲。”
“在后世都算新潮的歌曲?”朱元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那咱可要好好听听。”
马皇后也是兴致勃勃。
刘宽没再多说什么,退了下去——反正朱元璋如今会简单操作平板,不需要他帮忙。
朱元璋点开视频合集,只见视频开头就出现两个金黄色的大字——芒种!
芒种?
这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么?
“难不成是后世编写的劝农歌?”
之前的朝代为了劝农民勤勉耕种,以及向农民普及节气等耕种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会编写劝农歌,以便于传播——朱元璋便让人干过这事,所以才会这么想。
马皇后点头道:“或许吧。”
她才说完,视频就开始了,结果全然不似她所想的那样。
“一想到你我就哦吼~~~~空恨别梦久!”
歌曲的头一句,差点就将老朱、马皇后,乃至下方正竖着耳朵听的嫔妃、皇子、公主等给干懵了。
过去这些年,他们虽然听过不少后世歌曲,可像《芒种》这种电子音乐还是头回听。
一时之间,竟然觉得又怪又好听。
而御座之上,老朱、马皇后更是看着视频不眨眼。
因为这个歌曲视频是由后世各种网络上流行的美女游玩视频剪辑成的,可以说将美女、美景以及音乐节奏极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最主要的是有滤镜以及其他科技狠活儿,着实是让老朱、马皇后为后世的美人、美景大大震撼了一把。
等到三分多钟后,《芒种》播放完,朱元璋下意识地暂停了视频,却依旧觉得那古怪的曲调仿佛还在他耳边乃至脑海旋绕。
“这歌曲似乎···有点问题啊。”朱元璋思索着道,一时形容不出某种感觉。
马皇后亦沉吟着道:“曲调古怪,可却让人听了还想听,很容易着迷,就仿佛传说中某种诱人的魔音。”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朱元璋佩服地看向马皇后,“还是妹子有文化啊,能说出那感觉来。”
随后,朱元璋看向视频定格的最后一幅画面中的美女,还有个想法没说出来——后世怎么美女这么多?景色也这般美?莫非是仅仅是因为后世百姓生活条件更好?
“别愣着了,继续放第二首歌。”马皇后催促起来。
朱元璋点头,触屏继续播放,便见第二首歌名字浮现出来——《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
朱元璋眨巴了下眼睛,不禁再次暂停视频,疑惑道:“咱记得那贵州水西土司霭翠前年病逝,地方呈报,水西宣慰司一职由其妻暂代,而其妻便被彝人称作‘奢香夫人’,难不成这首歌竟是歌颂此女子的?”
马皇后道,“后世既以其称呼为歌曲名,多半有传颂之意,想来是她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令后世人铭记的善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