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耶和华 第5章 咖啡贸易与茶叶贸易

小说:吾父耶和华 作者:千翅万瞳 更新时间:2025-04-23 00:04:1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咖啡的起源有很多故事,一个比较广为流传的说法在于,9世纪的埃塞俄比亚牧羊人卡尔迪,在看到他的羊群通过咀嚼咖啡叶而获得活力后,第一次观察到了咖啡植物。

  这个说法是显然有问题的,因为其在1671年之前并未出现过。

  其实是由马龙派东方语言教授安托万·福斯特斯·奈隆讲述出来的。

  但不论怎么说,这其实侧面印证一个事实,也就是当时的人认为咖啡的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

  关于咖啡饮用比较可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期也门艾哈迈德·加法尔的记述中。

  在这里苏菲派信徒烘焙和冲泡咖啡来提神,以备宗教仪式之需。

  也门的地理位置和埃塞俄比亚,其实就正好隔海相望,加上后世生物学的论证,足以确定咖啡豆原产于埃塞俄比亚。

  在先有了答案后,耶路撒冷派出的探险队,寻找咖啡的旅途就相当简单。

  六年前,从蒙特利阿尔郡港口出发的探险队,在抵达阿比西尼亚后,没用多少时间就发现了盖里斯所说的植物。

  咖啡的提神效果与苦涩味道,轻易间征服了探险队的队员,并且还在小范围圈子里出现了潮流。

  对于耶路撒冷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潜力无限的全新商品。

  不论是自用,又或者出口到欧洲,

  可问题接踵而至,野生咖啡的产量,太过于低下,想要人为种植这种植物,需要非常合适的水热条件。

  其既要求生长温度在20°C到25°C之间,又要求昼夜温差要大。

  年降水量要达到1500mm至2500mm之间,但又得分雨旱两季。

  至于土壤,也必须是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就连海拔,都要在在600米至2000米之间才行。

  如此苛刻的要求,耶路撒冷自然不能自行种植。

  故而王国这边只能希望在埃塞俄比亚那边购买土地建设种植园,但扎格维王朝自由国情在此,面对外国人购买土地的需求,是直接果断拒绝了。

  而后耶路撒冷这边求购咖啡果的行为,也被对方视为冤大头,直接叫出了非常高昂的价格,他们才愿意扩大种植范围。

  纵然耶路撒冷王国,硬着头皮少量采用了一批咖啡豆,却根本没法满足国内所需,更做不到对欧洲出口。

  虽然说后续,盖里斯提出过在也门地区开辟种植园一事,可考虑到王国自身的力量尚不足以深入阿拉伯半岛,自然只能待定。

  在这种情况下,咖啡贸易始终就只能维持在一个半死不活状态下。

  “现如今的扎格维王朝,并非阿比尼西亚传统的所罗门王朝,他们的对外政策偏向于保守,不乐意我们过多的进入他们国土。”

  “另外一方面,他们认为全世界只有阿比尼西亚的土地,才适合种植咖啡,作为出口垄断的一方,他们自然没必要急着扩张种植园,反倒是可以叫价高昂,赚取十数倍的利润。”

  “这话倒也确实是真,至少在当下,除去也门那里外,我们没找到第三片符合先知口中描述的地区。”

  说到这里的时候,乔斯又给德尔菲诺老爷子倒了一杯茶。

  谈到这里的时候德尔菲诺老爷子,自然有些想法了,毕竟他也是一个精明人。

  “但阿比尼西亚人,所不知道的一点在于,除去咖啡外,还有另外一种能让人提神的饮料对吧。”

  或者德尔菲诺老爷子,看着这杯子里呈现红褐色的茶水,他敏锐察觉到这其中的商机。

  “但是、你说过,这东西产自桃花石?”

  即便德尔菲诺老爷子,即便在威尼斯人中,也以冒险著称,长期滞留在海外,但当他提起桃花石的时候,依旧会因为距离上的暴虐,而有一丝颤动。

  现如今的耶路撒冷,在地球有多大这个问题上,大家其实已经有一定概念了。

  虽然盖里斯并没有直接把全球地图公布,但从耶路撒冷出发到桃花石的泉州港有多远,大家还是知道的。

  通过地球仪来测量的话,其距离是整整1600里格,也就8800公里,是从威尼斯抵达耶路撒冷的三倍还多。

  而若是贴着海岸线航行,按照盖里斯私下里的说法,那么更是足足3200里格。

  仅仅是这个数字,就足以让许多人倒吸一口冷气。

  “确实,虽然距离遥远,但桃花石比之阿比尼西亚,有着更好的优点。”

  “什么?”

  “他们并不禁止对外贸易,或者说他们正迫切的希望能够出口大量商品。同时,你所饮用的这种饮品,在桃花石南方的宋王朝,每年的产出,其实足有两千万磅起步。”

  “多、多少?”

  德尔菲诺老爷子目瞪口呆起来,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个数字为真。

  “千万磅。”乔斯慢条斯理的重复了一遍这个单位。

  德尔菲诺老爷子不敢相信这个数字为真,因为两千万磅,这个数字,接近整整1万吨。

  而威尼斯人的人口不过是十万左右,多的时候十五万,其全年的粮食消耗,也不过是3万吨。

  换句话说,这摆明了应该是富贵人才能饮用的奢侈品,其产量却能和大宗贸易的粮食算一个量级。

  桃花石的富庶,狠狠震撼了一波老爷子,让他下意识的再度问道:“这、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数字?”

  “先知。”

  听到这个词老爷子收敛了一下表情,不再质疑,既然是先知说的,那么自然会是真。

  这下子德尔菲诺有些明白,为什么乔斯会把远在桃花石的茶叶,拿出来和咖啡进行对比。

  纵然前往桃花石的路途遥远,可其本土的产量摆在那里,价格必然要比吝啬出口的咖啡廉价不知何几。

  同时在提神功效上,茶叶同咖啡是替代品,这意味着当王国能够进口茶叶的时候,埃塞俄比亚为了能够出口咖啡,也相应的要降低价格,否则他们会直接失去耶路撒冷的咖啡市场。

  后世影响世界格局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其实也是如此。

  垄断世界茶叶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倾销茶叶,被北美人走私商抵制,这导致美国独立后,美国人选择长期饮用咖啡,而不是和他们的祖先一样饮茶。

  久经商海的德尔菲诺,清楚什么叫互为替代,他脑海里已经畅想了很多,然后现实又将他打回原型

  “这我都能理解,只不过……撒拉逊人、我是说阿拉伯人从中转手的话,恐怕是不会那么轻易向我们转销廉价茶叶的。”

  作为东西方贸易的二道贩子,阿拉伯人的武德虽然非常拉胯,但商业上却不可轻视。

  这个时期最大的阿拉伯商队,其骆驼数量能以万计。

  当这样一个商队在陆地上行动的时候,足以堪比移动的城市。

  作为垄断商,他们在商品的叫价上,也不可谓不狠辣。

  拿肉桂举例,产自东南亚的肉桂,不过是树皮的一部分,却被阿拉伯人吹成从龙巢中获取的珍贵宝物,在欧洲的价格堪比黄金,虽然说威尼斯人从中也赚了不少。

  可阿拉伯人的成功,才更令德尔菲诺感到心痛。

  “这就不得不提到先知的另外一个计划了。”

  “我是说,昔日摩西先知分开大海,让以色列人从埃及逃往迦南,那么在这之后,盖里斯先知便打算分开陆地,让你我能乘船从亚得里亚海,直驶桃花石泉州港,而那地方就在西奈半岛。”

  德尔菲诺一时间没想到苏伊士地峡的运河,而是在脑海里回荡起了那段经文,一时间有些恍恍惚惚,难以相信乔斯口中所说为真。

  【摩西向海伸杖,天父便使海水一夜退去,海水成了干地,水被分开了。】

  【以色列人在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天父对摩西说:“向海伸杖,使水回流,淹没埃及人和车马。摩西向海伸杖,天一亮,海水便回流,赶上埃及人的车马,和骑兵;耶和华使海水回流,将他们淹没;水回流,遮蔽了法老的全军,连一人也没有存活。】

  下意识的德尔菲诺,说出了一句话。

  “先知,这样要向天父求助吗?!”

  一想到,或许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在现世看到天父真颜,德尔菲诺就忍不住的在颤动。

  纵然他并非什么虔诚之人,却也为那先知分开陆地的一幕,而感到由心期待,这将对一切一切质疑的回答。

  直到他注意到乔斯脸上忍俊不禁的笑容,他才缓过神来,从那种绝对的虔诚信仰状态里脱身。

  “怎么?有什么问题?”

  乔斯便同德尔菲诺聊了聊具体的过程,并提出希望威尼斯人能在这个过程里,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虽然说反应过来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可先前的信仰颤动状态,依旧使得德尔菲诺在某些条件的商讨上,并不能保持绝对的理智,反而是下意识的让出了许多利益,期望得到盖里斯的某些允诺。

  在德尔菲诺离开这个房间后,乔斯不由得笑出声,而后他的妻子,那位德尔菲诺嫁给他的孙女,才从另外一个房间里走出来,脸上不由得有些埋怨。

  “爷爷他就这么被你哄的团团转?”

  听着自己小娇妻的话语,乔斯倒是大大方方的说道:“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爷爷他那么多钱,如果不多花点的话,日后上天堂也是个麻烦事。”

  塞拉菲娜听着自己丈夫不着调的话语,气不打一处来,上去轻踢了对方一脚,但这并不是说她就反对自己丈夫这么干。

  毕竟,在她眼里,这也确实是为了德尔菲诺好。

  多给王国这边爆点金币,多给盖里斯爆点金币,自有许多的回报在日后等着她爷爷。

  不论是现世的经济利益,又或者天堂的福报都是如此。

  先前他们德尔菲诺家族参与耶路撒冷王国银行的建设,从中赚钱的利润,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

  耶路撒冷王国至今并没有说明确的发行纸币,但有着黄金作为抵押的各种票据,在事实上已经开始担负起纸币的效用。

  而盖里斯为了推动耶路撒冷王国的高速发展,更是整了一手狠活。

  他直接在这个时代,启用了赤字经济政策。

  在中世纪,绝大多数国家,或者说绝大多数政治实体,他们能做到量入为出就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他们是完全没有经济政策才对。

  但耶路撒冷王国,由于其商品的相对独一无二,且能对周边其他地区的商品产生质量上的碾压。

  加上王国自身人口相对稀少,因此王国各种商品的市场,短时间内,相对而言是前景无量的。

  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几乎所有建设起来的工场,都不会存在亏本风险。

  那么铺场的速度越快,王国的经济发展就越猛烈。

  限制工场建设的,自然就包括国家所能动用的投资基金,至于人力方面,反倒是能通过向朝圣者群体吸纳移民解决。

  这里涉及到一个简单经济学模型。

  即通过负债形式建设工场,要比量入为出高效太多。

  先假定100单位货币,可以建设一座工场,每座工场可以提供5货币的年回报。

  一个国家第一年投入1000货币建设工场,第二年则继续是1000货币加上工场的年回报,建设新工场,10年后,将会得到大约122座工场。

  而如果这个国家每年都以赤字经济方式负债10%来建设工场,那么每年它的总投资将不仅仅包括回报(每年5货币/工场),还会增加10%的负债资金。

  第三年用于投资建场的资金,就能多达1386货币,等到第10年时,将会大约建设235座工场。

  每年仅多投入10%的负债,就可以得到前者的两倍实际工场数。

  这在古人眼里,其实已经无异于魔法了。

  而即便是每年投入10%的负债,其总负债也不过为 2568货币。

  在有235座工场,年回报达到1175货币的情况下,不继续投资建设新工场,仅需两年时间,就能将债务偿清。

  然后得到相比于“量入为出”双倍的工场生产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吾父耶和华,吾父耶和华最新章节,吾父耶和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