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继续道:“其四者,大王的权力不够集中,有太多权力被分给了其他人,像那些总督,盘踞一地,军政之权皆在其手,与王又有何异?”

  这个“其四”也说进了欧西德穆斯一世的心里,对于总督的权力有多大,他自己就相当清楚。

  托勒密一世、狄奥多图斯一世,包括他欧西德穆斯,都曾当过总督,然后才当了王。

  总督的权力确实大了那么“一丢丢”,他上位后,也想过改变,不想有人再走“总督到国王”这条快捷的上升路,可掣肘太多了,国内的那些贵族都是大大小小的“总督”。

  他想要削总督之权,便可能要面对整个国家的贵族势力,到时不仅没法削了那些“总督”,自己还可能会被赶下王位,有杀身之祸。

  他能篡位成功,也是因为得了那些贵族的支持,贵族们能支持他,自然也能反对他。

  瞅到欧西德穆斯一世神色变化,郦食其又添了把火:“在大王强大时,其等会听命大王,也许不敢有异心,可等大王年老力衰,便很难说……”

  这又说到了欧西德穆斯一世心里,他年富力强,手中的实力比那些总督更强,彼辈不敢谋反,可他能一直年富力强、永不昏庸吗?

  即便他能保证即便自己老了,也能一直不昏庸,可他能保证自己的后代不昏庸吗?

  就像伟大的亚历山大在世时,诸方不敢反,可等一死,马其顿很快便分崩离析。

  欧西德穆斯一世不想在他死后,巴克特里亚也变成那样,不想自己的子孙遭受屠戮。

  他想自己的王国永存,自己的子孙后人能永远为王。

  欧西德穆斯一世叹道:“不瞒副使,我也有意改此状况,可委实困难……还请副使指点。”

  欧西德穆斯一世向郦食其请教,这位秦国副使既然能指出这个问题,应当也有解决之法吧。

  郦食其道:“在下方才便说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有知晓问题的原因,才好找出解决之法。大王可想过总督的权力为何会如此大?”

  欧西德穆斯一世想了想,试探性回道:“是因其等出身贵族?”

  郦食其道:“这只是原因之一。总督会有那般大的权力,主要在于两点,其等手下有人才,其等手中有封地。”

  郦食其并没提到总督将地方的军政财权一把抓,军政财权落入总督之手是结果,并非原因。

  见欧西德穆斯一世有些没懂,郦食其解释道:“贵邦有太多人才出于贵族,这导致大王在治国时必须用他们。大王不用他们,将无人可用。”

  “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在封地中,他们与国王无异,封地的军政财权、官吏任免权皆在其等手中,自然而然会让他们有与大王相抗的实力。”

  欧西德穆斯一世顺着郦食其的话去想,发现好像还真是如此,可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不等于能解决。

  欧西德穆斯一世好奇道:“听副使之言,莫非贵邦没有这些问题?”

  郦食其道:“大秦之制与贵邦不同,因而贵邦具有的一些问题,大秦没有,或者说以前有过,现在没有。当然,大秦也有着贵邦没有的一些问题。”

  要是将大秦说的啥问题都没有,就是地上的完美之国,欧西德穆斯一世必不会信,说大秦也有问题,只是具有的问题和巴克特里亚不同,更容易让欧西德穆斯一世相信。

  听了郦食其之言,欧西德穆斯一世点了点头,“副使可有解决之法?请副使教我。”

  其实,他也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既然人才几乎出于贵族,那就想办法培养非大贵族出身的人才,用其等来治国,就可减轻贵族在人才方面给他施加掣肘。

  将西方这些国家类比为大汉的话,这些有封地的贵族可认为是一个个被分封的诸侯王。

  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可参照汉武怎么搞定大汉诸侯王。

  当然,西方诸国的环境和思想与大汉存在不同,因而又不能全盘照抄。

  面对诚恳请教的欧西德穆斯一世,郦食其道:“大王想削弱总督或者说那些大贵族的实力,一、需培养出能为大王所用的人才,此点不改,大王便会一直受人掣肘;二、大王要想办法削弱那些大贵族,使其等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欧西德穆斯一世闻言道,“我也想削弱其等,可实在想不到办法。”

  怎么削弱有封地的贵族,还不会引起贵族们联合起来反抗,这是门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反正他没想到好办法。

  郦食其笑道:“想削弱其等,在下有一法可告知大王,此法名为‘推恩令’!”

  想到出使前,李念公子给他讲的那个名叫“推恩令”的法子,郦食其心里惊赞不已。

  李念公子当真才智过人,能想出这等法子,中这个计谋的人明知是计,也不得不中。

  郦食其笑道:“此策并不复杂,只需大王下令,允许贵族除嫡子之外,其他子嗣也可继承贵族的家财即可,譬如一贵族有一封地,按本来的规矩,只有一子可继承爵位、继承封地,但如今,凡为其子嗣者,皆可继承,皆有权分得部分家财。”

  欧西德穆斯一世听完后,倒吸一口凉气,这法子太损了,但对他而言,却是太妙了。

  这法子要是实行成功,绝对能削弱贵族们的实力,且那些贵族即便知晓这是计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因为他们不接受,可那些原本没有继承权、没有财产分配权的贵族子嗣们会主动接受。

  贵族们不接受,他们子嗣会不满,他们会从内部发生分裂;而贵族们要是接受,又会被此策削弱。

  不论是接受,还是不愿接受,贵族们都将很难受,实力会被削弱。

  此策的缺陷是会得罪那些大贵族,可同时又会收获那些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嗣的人心。

  欧西德穆斯一世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这法子当真好得很,他应该能将之用在巴克特里亚。

  郦食其这时又道:“削弱贵族,是大王集权之路上必行的一件事,但并非仅此一件。大王若做不好其他事,想要王位稳固,国祚千秋万代,依旧是镜中花水中月。”

  欧西德穆斯一世神色一正,认真道:“请副使继续教我!”

  郦食其给欧西德穆斯一世讲集权、讲推恩令,都是为了把欧西德穆斯一世往儒家的道路上引。

  想王位稳固,王位一直传下去,就得用儒家,用儒家给大王您的国家建立新秩序。

  郦食其道:“大王想集权,想王位稳固,首在于人心,而人心在于教育。只有贵邦之人都崇信大王,认为只有大王才配为他们的王,大王即是他们心中的神,大王所言即为神谕,绝对不能够冒犯,冒犯会受神罚,才能让大王之位长久稳固。”

  “想要贵邦之人获得这些思想,则要对他们接受的教育进行限制挑选。试问大王,是一个接受狮虎教育的人容易变为勇士,还是一个接受猪狗教育的人容易?”

  欧西德穆斯一世知道郦食其想说什么,他回道:“自然是接受狮虎教育者容易。”

  见欧西德穆斯一世如此上道,郦食其道:“大王现今便缺乏一门能引贵邦民众忠君向善之学。”

  欧西德穆斯一世看着郦食其,“那使者可有推荐?”

  郦食其道:“我儒家便可。我儒家之学可为大王筑建‘礼法’,让人们知礼仪,明忠孝,国有礼法,人心才可安定,国才可长久。”

  “在我儒家礼法之中,‘天地君亲师’,君王只在天地之下。”

  仅这一句,欧西德穆斯一世便知道了儒家学说对君王的好处,“天地君亲师”,君王只在天地下,可天地又不会说话,实则便是君王为最大。

  要是能将这观念灌输到巴克特里亚人心中,绝对有利于他的王位稳固。

  郦食其又讲道:“在儒家中还有‘三纲五常’之说,首为‘君为臣纲’,即君王为大臣的纲纪,大臣们要忠心服从于君王,次为‘父为子纲’,即父亲为子女榜样,子女要服从于父亲,再次为‘夫为妻纲’……”

  欧西德穆斯一世听完后,自己琢磨了好一会儿:这“三纲五常”是在搭建一种特别的社会秩序,在儒家学说的这个社会秩序中,君王能获得极大的好处。

  其实也就是在儒家的礼法之中,君王位于最高层。

  郦食其继续道:“我儒家之学不仅可让贵邦读书人学,也可让贵邦普通民众接受,无论其是否读书识字。”

  确实不必须读书人才能学,只要民众接受这套学说,也将受其影响,被纳入到这种特别的社会秩序中。

  这儒家学说构建的秩序一旦张开,便会化为一张无形的网,将在其中的所有人网住。

  好可怕的学说!

  欧西德穆斯一世心中一惊,感觉到了儒家学说的可怕,不过一想到这学说对他有利,又觉得其可爱了起来。

  即便儒家的学说会变成网,网住整个国家,跟他有啥关系?他是网上的蛛王,这张网的主人。

  郦食其继续道:“方才与大王说过,贵邦民众和学者们的想法过于多了,我儒家学说却可让其等少点复杂多余的想法,只是需要大王相助……”

  欧西德穆斯一世低声道:“你想让我废除其他越说,只用你们儒家?”

  如果能让他王位稳固,江山永续,那也不是不行,他并不在乎用什么学说治国,用什么学问治国。

  郦食其知道欧西德穆斯一世心中已有倾向于用儒家的思想,他并未直接回答欧西德穆斯一世的问题,又道:“此举还可让大王有足够忠心的人才,让大王能打破贵族对人才的封锁。”

  欧西德穆斯一世没说话,但不说话已经是一种态度,郦食其接着道:“当然,想真正打破贵族对人才的封锁,还要做一件事,给人才们上升的道路。”

  “也即使其等能被选拔而出,能向上攀升,获得更高名誉、更高地位、更多财富。”

  欧西德穆斯一世道:“这要如何做?”

  郦食其笑道:“选拔可组织考核,通过考核者可任命为官,在为官后,则依据其等功绩予以提拔。”

  考虑到欧西德穆斯一世一时间培养不出足够的人才,郦食其又补充道:“大王现今没有足够的人才,可准许那些小贵族出身或平民出身的人才参考,其等原本不得志,可大王予其等上升道路,必会感激大王。”

  欧西德穆斯一世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在获得可用人才的同时,还能拉拢人心。

  两人都未明讲要让儒家学说做到这等地步,就要罢黜百学,独尊儒术,但两人心里都明白。

  “大王想要做到‘天地君亲师’,君只在天地之下,便不可让其中多出一个‘神’,否则便会成‘天地神君亲师’,或是‘神天地君亲师’,君王不仅在天地之下,还要在神之下。”

  欧西德穆斯一世秒懂郦食其之言,让他废掉现在能站在他头上,对他王权有威胁的宗教,换上一个对他无害的宗教。

  如果是在上帝已成为西方主流信仰的时代,做这种事相当困难,可现在的西方世界根本没啥统一的信仰,神灵体系乱七八糟,阻力就会小得多。

  这也是大秦祖神教最好入侵西方的时代。

  欧西德穆斯一世颇为心动,他不希望自己头顶站着神,况且正如这位秦国副使所言,神不会与他争权,会与他争权的是那些打着“神灵”旗号的人。

  那些人都是假借神灵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唯有搞掉其等,他才能大权独揽,王位稳固!

  郦食其又道:“大王还需逐渐收回那些总督、贵族之权,让地方归于大王管治。”

  原本,欧西德穆斯一世找郦食其来,是想问如何让王位更稳固,江山能够子传孙,孙再传孙,而郦食其给他画了一个更大的饼:中央集权!

  在巴克特里亚的国情下,欧西德穆斯一世想吃到这个饼,实现他的那些目的,就得采用郦食其所言,而郦食其之言的核心又在李念交给他的那套儒家学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秦设计师,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帝秦设计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