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深秋。

  军前奏捷,满城欢腾。

  李承乾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平静站在乾元殿下。

  看着眼前的洛阳城,他双手背在身后,同时紧紧的握住从白山关传回来的捷报。

  是的,白山关。

  在苏定方从云山关传回第一封捷报之后,苏定方的第二封捷报也送了过来。

  大唐彻底占领了白山关。

  黑山关,云山关和白山关,这唐古拉山道中的三关,彻底的占领了整个唐古拉山道。

  在山道之前,是整个吐蕃无垠的广阔大地。

  如今,它已经像一只被脱光了衣服的白羊,彻底展现在了李承乾,还有整个大唐的眼前。

  ……

  “剩下的,就是一座逻些城了。”李承乾抬头看向吐蕃方向,平静的说道:“明年,明年大军就能兵临逻些城下,英国公,你觉得明年,苏卿他能拿下逻些吗?”

  李勣从长孙无忌身后站了出来,看着李承乾拱手道:“回陛下,这要看逻些城的城防情况,不过……”

  “说。”李承乾微微摆摆手。

  “是!”李勣拱手,说道:“吐蕃人修建城池,虽然极尽的仿效大唐和天竺,但实际上他们的建筑始终都有缺陷,甚至整体方向都有问题。”

  “哦?”李承乾诧异的看向李勣。

  李勣拱手,说道:“逻些城外有一条河,名叫逻些河,逻些河从山中而来,流入雅鲁藏布江,就如同洛河至于黄河。”

  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看向紫微宫外的洛河,有些明白了过来。

  “当年杨广在修建紫微宫的时候,很是小心的处理了一些地基之事,吐蕃在逻些修建的可不是一座王宫,而是一座城,而那个时候,长公主还没有嫁入吐蕃,所以,逻些城在地基,尤其是城基,特别是靠近城墙的那一段,恐怕会有些问题。”李勣说完,轻轻躬身。

  李承乾抬头,问道:“此事,英国公和兵部议过了吗?”

  “议过了。”李勣拱手,从袖子里面取出一本奏本递上,同时说道:“不过兵部以为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虽然有些方向,但具体究竟如何,还需要武邑县公自己在逻些城外查察。”

  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让兵部直发军前,让苏定方自己看着办。”

  “喏!”李勣拱手,然后收回奏本站立。

  ……

  李承乾的目光依旧看向远处的洛阳城,平静的说道:“这一战,虽然时间极短,对朝中也极为有利,但这一战的消耗太大了,一整个冬天的军械储备,几乎全都消耗殆尽了。”

  这一战,在一个月内彻底的定下胜负,远比李承乾预计的两到三年要快的多。

  同样的,这一战消耗的战争物资也是一点也没少,甚至将一整个冬天的物资都填进里面去了。

  “陛下,这终究是好事。”长孙无忌从一侧走上,笑着说道:“拿下了白山关,那么随时可以威胁吐蕃全境,同时还能够掠取吐蕃的粮食为己用,如今可是秋天啊,正是秋收时节。”

  “朕明白,如今的局面已经是极好的,但是、有些隐患,还是提前解决了的好。”李承乾抬头,神色严肃起来:“传旨梁建方,让他等到西昌州粮食入库之后,携粮草进驻昌都,薛万备往东,说不定年底就能杀穿这条山道。”

  “如今吐蕃国内虽然还有一些兵力,但白山关一下,那么恐怕会立刻集结在那曲到逻些的路上,其他方面应该会轻松一些。”李勣微微拱手。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督促天下各州府县,今年秋粮务必加紧送到长安洛阳,还有长安洛阳的工匠,要尽快打造合格的弩箭送到军前去,虽然用了种种手段,但弓弩依旧是军中的根基。”

  “喏!”长孙无忌和李勣齐齐拱手。

  “诸工坊的木料还足够吧?”李承乾忍不住问道。

  “回陛下,足够。”陆敦信从后方站了起来,拱手道:“安东这两年间,运回了大量的木料,足够军中所用。”

  相比于采伐严重的中原,安东深山老林中的木材存的更好。

  而且相比而言,从海上运回长安,可比从陆上运回长安要省力的多。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安东的木料足够的话,那么让户部传晓地方州县,从明年开始禁止采伐黄河两岸的树木,所谓木克土,或许正是因为黄河两岸的树木被采伐过度,所以才会导致黄河泛滥。”

  众人听皇帝这么说,轻轻躬身。

  “所谓木克土,然后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何尝不是木生土,不过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而已。”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趁着这两年黄河难得安静,好好的种种树,用《道德经》之言,也算是人身以养天地。”

  “是!”群臣顿时凛然。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达玛仁增死了,他竟然死了!”

  “一国国相就这么死在军前的确可惜,但那本身就是他所求。”长孙无忌拱手,说道:“也是因为他的死志,吐蕃人疯狂反扑,虽然在李德謇和苏定方的指挥下,利用弩弓射杀了大量的敌人,但也导致弩弓损坏颇多,弩箭更是几乎消耗殆尽。”

  达玛仁增拼死守在了城墙上,导致城外的吐蕃骑兵凶狠反扑。

  李德謇察觉到这个趋势,非常聪明的没有上去硬顶,而是向后撤了一步,以狭窄的关城地形,约束骑兵的冲锋,同时以弩箭,长槊,暴杀吐蕃前军。

  苏定方在同时,也将大量上好了箭的弩弓送到了军前。

  箭如雨下,吐蕃人一时死伤惨重,心气丧失。

  这个时候,苏定方将更多的骑兵放了出去,一举贯穿了所有的吐蕃骑兵,最后彻底的拿下云山关。

  达玛仁增也在战中死在了南城门上。

  “虽说弩箭不足,会导致战力有损,但吐蕃人一口气损失五万骑兵在战场上,接下来恐怕会收缩兵力,固守逻些,其他的地方,他们顾及不到,军中的阻碍也会少一些。”李勣微微拱手。

  “苏定方做的是对的,仅搜集粮食,而不占领城池,不然不说会因治理地方而分身,光是吐蕃人和我们的人混杂在一起,就足够对军中构成巨大的威胁,这样反而不如守在白山关。”李承乾微微松了口气。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拱手。

  “一旦辛獠儿和殷元从昌都杀入吐蕃,加上契苾何力和薛仁贵,三路大军汇合,攻灭逻些并不难。”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但真正的难事,才刚刚开始啊!”

  这两年来,吐蕃起码损失了十五万主力,还有被昌都和西突厥牵制的兵力,在苏定方的夹击下,恐怕也剩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他们的兵力,仅够守逻些城了。

  一旦逻些被攻破,治理吐蕃两百多万百姓,就成了摆在李承乾和整个大唐面前最大的问题。

  “传旨苏定方,让他从军中俘虏当中,挑选一批出来,送回到吐蕃各大城池,让他们告诉当地百姓,大唐除非罪民,战俘,还有自愿为奴之人,普通人一概不为奴隶,将消息都传来。”李承乾眼神冷了起来。

  吐蕃人口虽多,但贵族和平民的数量,要远多于奴隶。

  一旦将这些奴隶的本性释放出来,吐蕃统治天下的根基都会被动摇。

  “陛下是打算将来直接治理吐蕃?”长孙无忌猛然抬头。

  “一半一半吧。”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若是有吐蕃部落愿意归顺大唐,那么其部落首领,可为当地刺史,管治权,不管军权,甚至就连逻些朕也可以留给吐蕃王族,但其他地方全部都要归入大唐,然后行治理之法。”

  李承乾向前走上一步,然后才淡淡的说道:“如此错落,才能最大程度的稳定,同时又避免有人做大。”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恍然。

  李承乾转身,说道:“大略如此,但具体细节,还需要尚书省和中书省,一起制定出最详细的方略来,越详细越好。”

  “臣领旨。”李勣肃然拱手。

  “大体便是如此了。”李承乾抬头,说道:“朕亲笔写封信给吐蕃赞普,告诉他,只要他肯归降,朕依旧封他为西海郡王,藏王,治逻些城,保留治权,不掌军权,但前提是皇妹要安然无恙。”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沉沉拱手。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将文成,迎回长安来,朕当年亲自送她出嫁,如今亲自将她迎回,但若是她出了意外……”

  逻些将会沦为一片血海。

  长孙无忌和李勣面色凝重的躬身。

  ……

  “八月了,秋收之后就回长安。”李承乾抬头,看着眼前的洛阳城道:“舅舅,传旨天下诸王,十一月初,朕要在武德殿问政太子和雍王,同时令徐王,韩王和霍王等长辈亲王,还有吴王,蜀王和蒋王等同辈亲王全部回京,朕同时也会问政诸王。”

  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惊愕的抬头。

  皇帝问政太子是去年的事情,说好了今年要问政太子和雍王,朝臣对皇帝教导诸子之法倍加赞叹。

  然而便是他们也没有想到,皇帝的目的不仅仅是诸子,还有诸王。

  这里面的意义就深了。

  皇帝在约束诸王的同时,也会通过诸王察查地方那些在奏本当中看不到的东西。

  甚至还会通过诸王所在的州县,查察四周诸州的民生和吏治之事。

  以皇帝的细心,天下事很少有能真正瞒得住他的。

  长孙无忌略微迟疑,最后还是拱手问道:“敢问陛下,此事将来会成为永制吗?”

  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朕在的时候,可能会多行一些,但将来朕百年之后,太子能不能效仿,就看他对天下有多少掌控力,三代成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他最怕李承乾借着大胜之威,强行做些什么,没想到皇帝的步子依旧很稳。

  李承乾转过身,看向嵩山方向,轻声道:“今秋一战,吐蕃灭国已在指望之间,之后便是治理地方,封禅嵩山,舅舅,英国公,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是!”李勣和长孙无忌同时躬身,低头的时候,两人神色凝重。

  他们能够听得出来,在封禅之前,皇帝要做很多事情,以此来加深自己在天下间的威信。

  这实际上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但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出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