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冬。

  轻雪飘散在整个长安城中,一片静谧。

  太极宫,武德殿。

  一身赤红色衮龙袍的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目光环视殿中。

  殿中三省宰相,六部尚书侍郎,九寺寺卿少卿站立左侧。

  二十多位当朝亲王,各色蟒袍站立右侧。

  有汉王,徐王和韩王等高祖诸子,还有吴王,蜀王和蒋王等先帝诸子,还有雍王,代王和燕王等皇帝诸子。

  太子李象,还有东宫诸臣站立殿中。

  所有人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看到群臣起身,他才看向李象,平静的说道:“永惟十三年,除吐蕃有所战事以外,天下靖宁,去年问政之后,朕便宣布今年还有问政之事,这一年来天下瞩目,太子,你不要让朕失望。”

  李象很稳重的拱手道:“儿臣明白,请父皇垂问!”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道:“还是去年的规则,第一个问题,辽州归唐多年,你知道现在辽州的人口有多少吗,朕许你有三百户,两千人的误差?”

  李象拱手,认真的说道:“回父皇,辽州至今年八月,辽州有人口四万户,人口二十一万人。”

  说完,李象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这个问题并不难,准备了一年,李象对于辽东的事情了解极深。

  李承乾看了李象一眼,轻轻笑笑,问道:“辽州归唐多年,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二十一万人,相对而言依旧不多,太子,为何如此?”

  “啊!”李象没想到,皇帝转眼就将问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个问题可就不好回答了。

  深吸一口气,李象拱手,说道:“回父皇,据儿臣所知,辽东苦寒,天气之冷,甚至还在安东之上,曾经有不少百姓从河北迁移到辽东,但后来大多迁移到了安东,所以哪怕辽州肥沃,但人口留存依旧不多。”

  “中书省。”李承乾直接抬头。

  于志宁,杜正伦,马周,高季辅四人同时站了出来,然后齐齐拱手道:“陛下!”

  “这两年安东渐次稳定,百姓多迁移安东而少辽东,这虽然不是坏事,但也需要多加注意。”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这样,明年免辽东诸州百姓一年租税,尔等再相配定些惠民之策,增加百姓定居辽东之数。”

  “臣等领旨。”于志宁,杜正伦,马周和高季辅四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摆手,四人这才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不由得微微紧张,要知道,皇帝今日要问的,可不仅仅是诸王,甚至不经意间,其他人也会被提出来。

  李承乾再度看向李象,问道:“太子,如今安东内外还算稳定,朕问你,就眼下而言,整个安东最大的隐患是什么?”

  李象稍微侧身,看了身边的来恒一眼。

  来恒平静的点头。

  转过身,李象认真的拱手道:“回父皇,如今的安东,内外群臣治理地方妥当,又有御史监察,暂时没有多少问题,若说真的有隐患,儿臣以为,恐怕还是那些三国遗族,不少人从安东诸州逃至整个安东最东南的居漆山县深山之中,开始盘踞。”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继续。”

  “是!”李象松了口气,说道:“有消息说,三国移民和倭国有所联系,甚至倭国有出兵之意,所以将来安东南部可能会有战事。”

  安东大都护府东南和倭国隔一条安东海峡,不过三五百海里,若是倭国要参战,恐怕会有麻烦。

  李承乾淡然的点点头,说道:“太子以为该当如何?”

  李象拱手,说道:“安东如今已经全然归属大唐,多年治理之下人心思安,所有倭国便是有所心动,也不敢轻易动作,所以儿臣建议父皇召倭国国使,然后严加斥责,令其不得与三国移民交往,同时派人尽早剿灭三国遗民。”

  李承乾深深看了李象一眼,说道:“朕就不出面了,太子召见倭国国使严加斥责便是,至于清剿三国遗民之事,交给房遗爱,其他倭国可能动兵的举动,让薛万彻和刘仁轨严加察查。”

  “喏!”李象认真拱手,神色放松下来。

  站在一侧群臣座上的长孙无忌和李勣,有些可怜的看了太子一眼,随后收回了目光。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宫诸卿这一年来辅佐得力,稍有自有赏赐,不过明年朕还要问政,做好准备。”

  “臣等领旨。”东宫诸臣立刻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李承乾看向一侧,抬头道:“雍王!”

  李厥立刻站了出来,同时,雍王长史崔行功和其他雍王属僚一起从殿外走进,然后同时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看着李厥,说道:“二郎,今日之事,去年朕就已经提醒过你,这一年间,你可做好准备?”

  “儿臣已经做好准备,请父皇垂问。”李厥肃然拱手,面色谨慎。

  李承乾满意的笑笑,然后问道:“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燕然都护府最北,抵达哪里?”

  李厥以雍王遥领燕然都护,平常并不理事,以萧嗣业为燕然副都护,实领诸事。

  但这一年以来,李厥虽然没有处置燕然都护府的权利,但是燕然都护府传回的奏本,全部都会让人送他一份。

  崔行功,还有王府的其他属官,也都会帮他分析。

  燕然都护府,实际上以回纥,铁勒,突厥,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漠北逐步为主。

  当然,如今的漠北以回纥为主,左骁卫大将军药罗葛·婆闰领大俟利发,燕然副都护,领回纥王国事。

  燕然都护府,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漠北诸族的往来关系,矛盾,是否会威胁到大唐为主。

  皇帝如今提的问题,虽然有些偏,还好在还在李厥和崔行功等人准备的范畴以内。

  李厥低头,然后拱手道:“启禀父皇,燕然都护府最北至北距海之地,玄厥州,骨利干部落,其部族在北距海南北随季节迁移,在夏日时昼长夜短,在冬日时昼短夜长而至北距海以南。”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骨利干部族虽然极为遥远,但自贞观二十二年归唐以来,已经是大唐领地,尔等要牢记,对其部落要多加关怀,燕然行政需多有体恤。”

  “是!”李厥和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笑笑,他能看得出来,作为皇帝,他的话,群臣会记住,但对于玄厥州的重要性,他们了解的不够多。

  李承乾也是在偶尔翻阅奏本的时候,才察觉到不对。

  他记得前世有载,李治当政时,大唐冬至辽东,西至里海,南至交趾,北达贝加尔湖。

  李承乾一直以为,北距海,实际上就是贝加尔湖的位置。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深入了解,毕竟他就连回纥都不回去,更别说是遥远的贝加尔湖了。

  然而当他偶尔看到玄厥州最北端夏日昼长夜短,冬日昼短夜长,这样的记载的时候,他就猛然间察觉到了不对。

  他更加详细地查阅,这里面有一段文字记载很详细。

  煮羊胛未熟,而天已明。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承乾哪里还不明白,这已经是无限的接近北极圈,甚至是北冰洋的位置。

  当然,玄厥州是羁縻州,所谓的昼长夜短之地,也不过是他们的活动范围抵达了北极圈附近。

  实际上,骨利干人真正的活动范围,还是在贝加尔湖附近。

  但是他们抵达了北极圈,实际上玄厥州也抵达了北极圈,这便意味着在名义上,从长安往北到北极圈之地,名义上也是大唐领地。

  这一点,前世李治可从来没有在意,李承乾如果不是特别敏感也不会在意。

  ……

  “找个时间吧。”李承乾稍微停顿,看向鸿胪寺卿李义表,说道:“鸿胪寺派人沿大唐疆域,朕指名义上归属大唐的羁縻州,附属国的边境走上一圈,然后重新绘制真正的大唐疆域图。”

  “是!”李义表站出拱手,神色凛然,这可不是一件事情的事情啊!

  当然并不是说真的就要派某一批人整个天下走一遍,其实可以分为十几批,所有人一起从长安出发,然后每一批人负责一段疆域边界,便能在最快的时间完成。

  但这也是大工程啊!

  朝臣没有人出言异议,确定大唐边界所在,本身就是大唐应该做的。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李厥,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雍王,你知道燕然都护府驻兵有多少吗?”

  “知道。”李厥拱手,认真说道:“回父皇,大唐在燕然都护府有驻兵一千二百人,多以护卫都护府和维持驿站所用。”

  燕然都护府实际上就在回纥本部单于台,被数十万回纥人包裹,便是真的想做什么,也做不到。

  他们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象征和沟通的作用。

  当年薛延陀反唐,最多也仅仅是将燕然都护府众人软禁,并没有苛待。

  没有人敢随意和大唐结下死仇,吐蕃人也不敢。

  “那么从单于台传信回长安,需要几天时间?”李承乾神色突然严肃起来。

  李厥立刻拱手说道:“回父皇,若是加急,需五日时间,常规公文七日左右,若是遇到风雨大雪天气,可能需要十日。”

  李承乾身体靠后,点点头道:“尔等要记住这个时间,若是漠北一旦有变,这些日子,就是大唐进行准备的最短时间。”

  “臣等谨遵圣训!”群臣神色同时凛然。

  李承乾对着李厥点点头,说道:“你做的尚可,以后要继续努力,稍后朕和你母后自有赏赐赐下。”

  “谢父皇!”李厥不由得松了口气,然后和崔行功等人一起拱手谢恩。

  李承乾摆摆手,李厥等人这才退下。

  李承乾看向右侧诸王,微微点头道:“韩王!”

  韩王李元嘉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

  “王叔在定州任刺史。”李承乾温和的抬头,问道:“定州每年前往草原的商队有多少。?”

  李元嘉想了想,拱手道:“回陛下,大概有一百三十批左右!”

  李承乾点点头,李元嘉是比较勤勉的地方刺史,若是放在李治时期,或许会猜疑许多,但是李承乾没有这个顾虑,以他如今的威望,已经不用在意这些了。

  略微沉吟,李承乾继续询问其他地方事务。

  ……

  上官仪和裴炎坐在武德殿角落里,对着桌几上纸张快速落笔,认真记载着今日之事。

  永惟十三年,冬十一月,帝问政太子及诸王,太子及诸王回奏妥当,帝各有所赐。

  惟江王和滕王回奏有差,帝大怒,罢其官职,令其于钟南山楼观道坐守思过。

  及至数年之后,才重新启用。

  后方知有御史弹劾江王滕王之过,帝以此惩戒。

  诸王凛然,遂天下吏治清明。

  百姓欢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