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晨,寒风凛冽,大雪渐停。
长安行人稀少,一辆马车穿街道而行,缓缓驶进长安宫。
至宫门时,荀攸从马车上而下,在一名东汉宫人的引路下,行抵紫宸殿。而荀攸到时,却见庾嶷、贾诩、田丰、钟繇、杜畿、杨俊、孙资、董昭等人已至殿内等候。
众人依左右而坐,唯钟繇、杜畿、庾嶷三人独坐,而在三人侧另有一席,四席上铺有软垫,比众从属坐席精致些。
“荀君安好!”
“诸位同好!”
侍女领着荀攸坐至前列,与钟、杜、庾三君并坐,而左右官吏见到荀攸皆行礼问候。
唐王宫缺人,除了将原有大将军府的侍女安置于宫中,便在关西诸郡招聘东汉宦官,以来暂理王宫诸事。毕竟大事初创,很多礼制不健全,急需东汉王朝的旧人。
坐于软席上,荀攸顿有些不适应,询问身侧的庾嶷,说道:“今怎么独坐?”
庾嶷略有耳闻,低声说道:“路遇郭图时,其言既开新国,便不宜用旧制,而是需定新制。而新制依旧时官职所设,大体为财、政、军三权。余者之事,郭图未有多说。”
荀攸瞄了眼面无表情的钟繇,暗忖:“自己应是参议军事,而庾嶷负责财权,而钟、杜二君莫非是共理政事?二人共掌政权,难怪钟元常不甚欢喜。”
因同乡之故,他深知钟繇其人,为人虽有国士之才,然性格圆滑。实际而言,圆滑的性格谈不坏,也谈不上好,但却不好揣测内心意思。
昔钟繇舍官北投,是为张虞之元从,旧时张虞出征之后,几乎执掌一切。而今需与众人共分权利,或许因此而不乐。
其实钟繇之所以不乐,除了部分权利被剥夺外,那便是张虞在设计国制时,未与他有深入的商量,仅是在关键职位上询问他的意见,自觉得被张虞忽略。
“呼~”
钟繇吐了口气,圆滑的他很快调整好心态。今张虞开国为君,与旧时情况不同,他需及时摆正自己位置,毕竟张虞为马上君主,难免会独断了些。
“殿下到!”
张虞身着便服,郭图随行左右,在众人行礼声中,端坐至御榻上。
“诸卿免礼!”
张虞虚扶众人,说道:“大典在即,而诸卿官职不明,经孤深思熟虑,欲效旧时府制,及仿后汉官制。故今招诸卿至此,便是为商议此事。如有不妥,望诸卿畅言。”
“请殿下吩咐!”
郭图受张虞之意,清嗓子说道:“后汉时,设三公九卿,并以尚书台理事。而今陛下鉴之,仍设三公九卿,然军师将军钟繇功绩显赫,有萧、邓之功,遂加设丞相,以钟元常出任,总领三公事,督理九卿之务,录尚书台事。”
“尚书台一令一仆射,改设吏、户、兵、礼、工、刑六部曹,尚书台商制大略,由九卿执行。吏部负责各级官吏考功、州郡文官铨选;户部征收州郡赋税,核验天下土地、人民;兵部掌武官铨选、军籍管理及驿站调度。”
“礼部执孝廉、茂才之考科,专管藩属之事;工部辖宫殿营造,及河道水利之事;刑部核大理寺之案件,修订律令国法。以上六部之事,设尚书领之,并设尚书侍郎辅之。”
“九卿如太常主宗庙祭祀、礼仪典制及天文历法;光禄勋主宫廷警卫,兼管谏议之事;太仆理国马畜牧,兼管军马调配,及大王出行马匹;大理管天下刑狱,断州郡之难案。”
“大鸿胪改主修典籍,兼管教化和医药之事务;宗正主宗室户籍,及宗亲犯法之事;大司农执掌粮库,统筹度支,及商订经济;少府管宫廷供养,兼理文武俸禄度支。”
……
随着郭图洋洋洒洒而念,众人交头接耳,唐国虽冠以效仿东汉官制之名,但比东汉官制而言,强化了尚书六部的功能,比如主要的钱粮征收、人事考科、营造工程皆被尚书六部中,九卿职责被大幅度削弱。
直辖的九卿权利虽被大幅度削弱,但钟繇神情却没变化,毕竟他兼任录尚书事,有录尚书事在身,杜畿尚是钟繇的副手,他依旧是行政首脑。
“九寺与六部如有职责或有冲突,该如何划分?”冯芳问道。
“上请丞相裁定,由丞相重划之间权责!”张虞说道。
冯芳虽为东汉旧人,但自归顺以来倒是颇恭顺,在张虞称王上,不断为张虞鼓噪,甚至得知张虞选妃嫔,他还将具有国色之女送入宫内。既是便宜丈人,又是东汉时期共事高官,故此次受封名单上,冯芳拜为大鸿胪,出任九卿之一。
“不知盐、铁之税可是由少府或户部管理?”董昭问道。
“非也!”
张虞出面作答,说道:“单设计司,仍由庾嶷管理。”
“殿下,何为计司?”有人问道。
郭图受意,沉声说道:“计司者,官营盐铁,审查九寺六部之度支,无计司之印章,则不得领取钱粮。”
钟繇眉头微皱了下,在安邑之时,庾嶷虽官营盐铁,但却不负责钱财核验,而是由他的印发。今钱财度支需经计司话,岂不是庾嶷的意见关键,若不争取庾嶷的意见,怕不是即便他下达文书,却也不能自取钱粮。
丞相最大两项权利分别为人事任免与财政支出,而今财政支出被人拿走,钟繇若不能与庾嶷合作,怕不是他的丞相有名无实。
顿了顿,郭图补充说道:“计司使领平尚书事,同列尚书台议事。”
听到此处,钟繇的眉头舒展,平尚书事者需要配合自己工作。
计司使与丞相内斗情况被张虞考虑进去,今天下尚未一统,他若不在朝廷时,依旧要由人拿主意。今让计司使拥有盖印之权,本质是削弱丞相的话语权,给予计司使拒绝的权利。
“庾嶷追随孤十余年,今功勋卓著,可任计司使,平尚书事。”张虞说道。
“多谢殿下!”庾嶷感激而拜。
张虞继续说道:“今天下未平,兵马不得入库,故设枢密院,由军师荀攸出任枢密使,参议军事,治各部兵事。如欲参议枢密院事,需冠有名号。无名号不得问兵事,不得列席共议。”
“今参枢密院事者,郭图、钟繇、庾嶷三卿;而议枢密院事者,郭嘉、杜畿二卿。而枢密院所调发军事,其中之开支由丞相、计司使盖印。”
“诺!”
见军事费用支出也要归计司使管,众文武无不肃然。
拥有否决军事支出、行政支出的权利,那么计司使庾嶷的地位将仅次于丞相钟繇。其中更关键是计司使拥有审查支出之权,无疑是在监察文武百官是否有经济犯罪行为。
长安行人稀少,一辆马车穿街道而行,缓缓驶进长安宫。
至宫门时,荀攸从马车上而下,在一名东汉宫人的引路下,行抵紫宸殿。而荀攸到时,却见庾嶷、贾诩、田丰、钟繇、杜畿、杨俊、孙资、董昭等人已至殿内等候。
众人依左右而坐,唯钟繇、杜畿、庾嶷三人独坐,而在三人侧另有一席,四席上铺有软垫,比众从属坐席精致些。
“荀君安好!”
“诸位同好!”
侍女领着荀攸坐至前列,与钟、杜、庾三君并坐,而左右官吏见到荀攸皆行礼问候。
唐王宫缺人,除了将原有大将军府的侍女安置于宫中,便在关西诸郡招聘东汉宦官,以来暂理王宫诸事。毕竟大事初创,很多礼制不健全,急需东汉王朝的旧人。
坐于软席上,荀攸顿有些不适应,询问身侧的庾嶷,说道:“今怎么独坐?”
庾嶷略有耳闻,低声说道:“路遇郭图时,其言既开新国,便不宜用旧制,而是需定新制。而新制依旧时官职所设,大体为财、政、军三权。余者之事,郭图未有多说。”
荀攸瞄了眼面无表情的钟繇,暗忖:“自己应是参议军事,而庾嶷负责财权,而钟、杜二君莫非是共理政事?二人共掌政权,难怪钟元常不甚欢喜。”
因同乡之故,他深知钟繇其人,为人虽有国士之才,然性格圆滑。实际而言,圆滑的性格谈不坏,也谈不上好,但却不好揣测内心意思。
昔钟繇舍官北投,是为张虞之元从,旧时张虞出征之后,几乎执掌一切。而今需与众人共分权利,或许因此而不乐。
其实钟繇之所以不乐,除了部分权利被剥夺外,那便是张虞在设计国制时,未与他有深入的商量,仅是在关键职位上询问他的意见,自觉得被张虞忽略。
“呼~”
钟繇吐了口气,圆滑的他很快调整好心态。今张虞开国为君,与旧时情况不同,他需及时摆正自己位置,毕竟张虞为马上君主,难免会独断了些。
“殿下到!”
张虞身着便服,郭图随行左右,在众人行礼声中,端坐至御榻上。
“诸卿免礼!”
张虞虚扶众人,说道:“大典在即,而诸卿官职不明,经孤深思熟虑,欲效旧时府制,及仿后汉官制。故今招诸卿至此,便是为商议此事。如有不妥,望诸卿畅言。”
“请殿下吩咐!”
郭图受张虞之意,清嗓子说道:“后汉时,设三公九卿,并以尚书台理事。而今陛下鉴之,仍设三公九卿,然军师将军钟繇功绩显赫,有萧、邓之功,遂加设丞相,以钟元常出任,总领三公事,督理九卿之务,录尚书台事。”
“尚书台一令一仆射,改设吏、户、兵、礼、工、刑六部曹,尚书台商制大略,由九卿执行。吏部负责各级官吏考功、州郡文官铨选;户部征收州郡赋税,核验天下土地、人民;兵部掌武官铨选、军籍管理及驿站调度。”
“礼部执孝廉、茂才之考科,专管藩属之事;工部辖宫殿营造,及河道水利之事;刑部核大理寺之案件,修订律令国法。以上六部之事,设尚书领之,并设尚书侍郎辅之。”
“九卿如太常主宗庙祭祀、礼仪典制及天文历法;光禄勋主宫廷警卫,兼管谏议之事;太仆理国马畜牧,兼管军马调配,及大王出行马匹;大理管天下刑狱,断州郡之难案。”
“大鸿胪改主修典籍,兼管教化和医药之事务;宗正主宗室户籍,及宗亲犯法之事;大司农执掌粮库,统筹度支,及商订经济;少府管宫廷供养,兼理文武俸禄度支。”
……
随着郭图洋洋洒洒而念,众人交头接耳,唐国虽冠以效仿东汉官制之名,但比东汉官制而言,强化了尚书六部的功能,比如主要的钱粮征收、人事考科、营造工程皆被尚书六部中,九卿职责被大幅度削弱。
直辖的九卿权利虽被大幅度削弱,但钟繇神情却没变化,毕竟他兼任录尚书事,有录尚书事在身,杜畿尚是钟繇的副手,他依旧是行政首脑。
“九寺与六部如有职责或有冲突,该如何划分?”冯芳问道。
“上请丞相裁定,由丞相重划之间权责!”张虞说道。
冯芳虽为东汉旧人,但自归顺以来倒是颇恭顺,在张虞称王上,不断为张虞鼓噪,甚至得知张虞选妃嫔,他还将具有国色之女送入宫内。既是便宜丈人,又是东汉时期共事高官,故此次受封名单上,冯芳拜为大鸿胪,出任九卿之一。
“不知盐、铁之税可是由少府或户部管理?”董昭问道。
“非也!”
张虞出面作答,说道:“单设计司,仍由庾嶷管理。”
“殿下,何为计司?”有人问道。
郭图受意,沉声说道:“计司者,官营盐铁,审查九寺六部之度支,无计司之印章,则不得领取钱粮。”
钟繇眉头微皱了下,在安邑之时,庾嶷虽官营盐铁,但却不负责钱财核验,而是由他的印发。今钱财度支需经计司话,岂不是庾嶷的意见关键,若不争取庾嶷的意见,怕不是即便他下达文书,却也不能自取钱粮。
丞相最大两项权利分别为人事任免与财政支出,而今财政支出被人拿走,钟繇若不能与庾嶷合作,怕不是他的丞相有名无实。
顿了顿,郭图补充说道:“计司使领平尚书事,同列尚书台议事。”
听到此处,钟繇的眉头舒展,平尚书事者需要配合自己工作。
计司使与丞相内斗情况被张虞考虑进去,今天下尚未一统,他若不在朝廷时,依旧要由人拿主意。今让计司使拥有盖印之权,本质是削弱丞相的话语权,给予计司使拒绝的权利。
“庾嶷追随孤十余年,今功勋卓著,可任计司使,平尚书事。”张虞说道。
“多谢殿下!”庾嶷感激而拜。
张虞继续说道:“今天下未平,兵马不得入库,故设枢密院,由军师荀攸出任枢密使,参议军事,治各部兵事。如欲参议枢密院事,需冠有名号。无名号不得问兵事,不得列席共议。”
“今参枢密院事者,郭图、钟繇、庾嶷三卿;而议枢密院事者,郭嘉、杜畿二卿。而枢密院所调发军事,其中之开支由丞相、计司使盖印。”
“诺!”
见军事费用支出也要归计司使管,众文武无不肃然。
拥有否决军事支出、行政支出的权利,那么计司使庾嶷的地位将仅次于丞相钟繇。其中更关键是计司使拥有审查支出之权,无疑是在监察文武百官是否有经济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