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末凉州叛军作乱以来,不仅陇右失控,更导致了河西道路断绝。加之西域距关西有六、七千里之遥,东汉朝廷遂失去了对河西与西域的控制。
今河西诸郡汉、胡豪帅四起,便是地方上趁东汉政府丧失控制权后,渐渐坐大的结果。而西域长史府在失去朝廷的支持后,遂名存实亡,西域诸国不再依附长史府。
然若河西道通,凉州诸郡安宁,丝绸之路开通,西域诸国出于利益,以及两汉长时间的经营,将会纷纷遣使拜谒。
历史上,曹魏统治西域便是得益于两汉的耕耘。但因缺乏在西域的驻兵,曹魏仅是名义上控制西域,诸国朝贡中原,非被中原王朝所征服,实因朝贡通商有利可图。
因此若想真正意义上控制西域,非遣兵驻扎不可,或更进一步废国设郡。然欲遣兵出西域,除非中原一统,否则将会无力西顾。
无力西顾的关键便是路途遥远问题,无辎重沿途提供,兵马安能跋涉六、七千里至西域屯兵或是作战?
故什翼说出征讨西域否之语,张虞仅能敷衍回应。在他预计中,什翼能降服凉州便是大功一件,征服西域诸国还需等到一统天下之后。
“大王,丘郎、鹿蚝、弓晖三人已至殿外等候!”宦官张夯禀道。
“宣!”
“诺!”
张夯,上党泫氏人。汉灵帝时期,因家境贫寒之故,张夯入宫为宦。时为汉灵帝打扫陵墓,逃过袁术屠杀宦官。后随董卓迁都至长安,在长安之乱中逃出宫中,遂留得一命。
在张虞下关中后,张夯分得田亩,留在长安生活。如今张虞称王,张夯得知宫中招聘旧人,便前来就聘。因有服侍刘协之经验,遂被安排服侍张虞。而张虞见张夯谨言慎行,便封为小黄门,负责他的起居与传禀工作。
少许,在张夯引领下,三人趋步入殿,并行以臣礼。
张虞上前一一搀扶,欢喜道:“此番南下解围,你等儿郎大涨我之威风啊!”
说着,张虞拍着三人中体格最为庞大的弓晖肩膀,笑道:“料你便是弓晖,以弓射杀蜀卒数十人,并手刃敌寇校尉。”
弓晖腼腆说道:“不料殿下竟记仆之小名。”
“怎会不记着?”
张虞笑道:“我出征在外,常会与教头来信,询问你等情况。而你好勇善斗,武力为诸子之首,我岂会不知?”
说着,张虞笑骂道:“听说你常在酒后殴人犯事,如若再犯休怪我责罚了!”
“谨记殿下!”
弓晖没想到张虞真记着他,神情顿时激动,沉声应道:“仆今后绝不饮酒犯事。”
“可是丘朗?”
“正是!”
“若无你出策下褒城,则大军难以速下。而及蜀军兵至,则大军将败于褒口。”张虞赞扬道:“你今年纪虽轻,但却有大将之资。”
“嘿嘿!”
见张虞如此赞赏他,丘郎挠头憨笑,全无厮杀时的凶狠。
“鹿蚝!”
“弓马娴熟,搏杀蜀骑五人,解救民众三百多人,有勇有谋,乃是好儿郎啊!”
鹿蚝按耐激动心情,说道:“愿为殿下效死力!”
张虞拍了拍肩,欣慰道:“我养诸子多年,众文武以为小儿无用。而今救援汉中之役,诸子表现精彩,名声享誉军中,当不负我之心血。”
“来人,备上宴席,诸子与我小酌一杯!”
“诺!”
见张虞留他们吃午饭,三人惊喜交加。
午宴不用多说,在张虞推心置腹下,三子被忽悠着迷迷糊糊。及出宫时,三人已视张虞为效忠之主,恨不得为张虞掏心掏肺。
此番南征汉中,三百中条军子弟虽死伤数十人,但大部分人皆有立下军功。张虞为延续培养爪牙之策,遂特意挑选军功卓著的前三人入宫以示亲近。而后续的话,张虞会单独挑时间至中条军,抚慰余者立功子弟。
用过午膳,张虞午休半会。
午时,郭图奏孙策撤离汉中,张鲁奉命谒长安,张虞遂招钟繇、荀攸、杜畿、贾诩、郭图等人受诏至紫宸殿议事。
“孙策率军撤离汉中,而张鲁从子午谷道至长安。”
张虞与众人坐而论政,说道:“张鲁入朝受领太常,汉中需委任郡守,并留兵驻守,不知诸子有何见解?”
“汉中闭塞,内有沃土,与长安相隔秦岭,兵马调动不便。”
荀攸沉吟说道:“而孙策坐拥巴蜀,伺机窥探汉川。如殿下东征中原,孙策或会再犯边境。故以攸之见,汉中需委大将,并兼领政务。”
“中原为用兵之先,而巴蜀为用兵之次。故汉中以守为先,遇敌遏守险要,令殿下无后顾之忧。”田丰思索了下,说道:“因此需有独当一面之将坐镇,统领诸部兵马御敌。”
“大敌在袁术,徐晃、张辽、郦嵩、满宠为我爪牙,孤难以离之。”
张虞轻敲扶手,说道:“除四人外,诸子可有人选?”
“前将军张公何如?”
郭图说道:“张公久经兵事,为诸将之尊,坐镇汉中能服众人。”
“不妥!”
贾诩微摇了下头,说道:“汉中地理复杂,张公不识地理,恐难以就职。况汉中降将众多,虽能服张公,但恐张公难收众人之心。”
顿了顿,贾诩补充说道:“不仅于此,南郑以东有西城、上庸、房陵、钖县四县,此四县虽被张鲁所统,但四县各有豪强。据徐晃奏,南阳大乱时,上万家百姓西投以上四县,被豪强募为部曲。若治理不当,恐会引发动荡。”
汉末天下大乱,西城、上庸、房陵等四县承平至今,而关中、荆州屡遭兵乱,因此吸纳了大量逃亡人口。历史上四县能被曹魏划出三郡,除了申氏兄弟与孟达跳反外,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四县存在大量人口。
西晋初期,统计三郡户籍合有近四万户,须知在这之前还因孟达反叛之故,其治下七千多家部曲迁至幽州。因此严格来说,巅峰时期东三郡户籍应有五万户上下,人口在二十至三十万之间。
今位面因关中早安之故,未引发关中难民潮。然因袁术在南阳统治不得人心,却让不少南阳人西奔东三郡。
杜畿拱手说道:“殿下,汉中户籍众多,今虽被孙策迁走数万百姓,但人口远胜雍州诸郡,旧十万之户堪比一州之地。以畿观之,殿下欲大治汉中,不如拆封二郡,令其各有数万户。”
“杜令君之言有理!”
钟繇说道:“殿下以雍州人口单薄,汉中独挡巴蜀为由,将汉中划入雍州之中。然汉中一郡之户超陇右诸郡户籍之合,若不拆分汉中郡则不利刺史治下。”
“以繇之拙见,不如以武都为州治,上理陇右诸郡,下合汉川诸郡。而如遇孙策进犯汉中,则雍州兵吏屯于下辩,则敌欲伐汉中,需御陇南之敌。”
钟繇以行政区域考虑出发,不仅赞同汉中拆封出二郡,并希望将州治置于武都郡,以便从西呼应汉中。往后巴蜀企图北伐汉中,陇右之兵屯武都,汉中之军屯阳平,两面皆有强军,则遏巴蜀北出之道。
张虞微微颔首,赞同说道:“卿所言不无道理,汉中为巴蜀门户。孙策欲出巴蜀,非伐汉中不可。今雍州移治武都,与汉中遥相呼应,则孙策不复出金牛道矣!”
“不仅于此!”
荀攸接话说道:“既有陇右兵马呼应,那么汉中遣文武俱全者固守便可,无需留守大将坐镇。”
张虞微依凭几上,思虑汉中人事半响,说道:“郭淮俱有文武,徐晃多有盛赞郭淮之才略。今由郭淮出任汉中郡守,统领汉川军政。而西城自以东四县划设上庸郡,让王凌出任郡守,统领军政大事。”
众人虽惊讶张虞竟将如此要职交于年轻将校,然考虑到二人为张虞心腹,且从军效力多年,故也未出声反对。
“遵命!”众人应道。
今河西诸郡汉、胡豪帅四起,便是地方上趁东汉政府丧失控制权后,渐渐坐大的结果。而西域长史府在失去朝廷的支持后,遂名存实亡,西域诸国不再依附长史府。
然若河西道通,凉州诸郡安宁,丝绸之路开通,西域诸国出于利益,以及两汉长时间的经营,将会纷纷遣使拜谒。
历史上,曹魏统治西域便是得益于两汉的耕耘。但因缺乏在西域的驻兵,曹魏仅是名义上控制西域,诸国朝贡中原,非被中原王朝所征服,实因朝贡通商有利可图。
因此若想真正意义上控制西域,非遣兵驻扎不可,或更进一步废国设郡。然欲遣兵出西域,除非中原一统,否则将会无力西顾。
无力西顾的关键便是路途遥远问题,无辎重沿途提供,兵马安能跋涉六、七千里至西域屯兵或是作战?
故什翼说出征讨西域否之语,张虞仅能敷衍回应。在他预计中,什翼能降服凉州便是大功一件,征服西域诸国还需等到一统天下之后。
“大王,丘郎、鹿蚝、弓晖三人已至殿外等候!”宦官张夯禀道。
“宣!”
“诺!”
张夯,上党泫氏人。汉灵帝时期,因家境贫寒之故,张夯入宫为宦。时为汉灵帝打扫陵墓,逃过袁术屠杀宦官。后随董卓迁都至长安,在长安之乱中逃出宫中,遂留得一命。
在张虞下关中后,张夯分得田亩,留在长安生活。如今张虞称王,张夯得知宫中招聘旧人,便前来就聘。因有服侍刘协之经验,遂被安排服侍张虞。而张虞见张夯谨言慎行,便封为小黄门,负责他的起居与传禀工作。
少许,在张夯引领下,三人趋步入殿,并行以臣礼。
张虞上前一一搀扶,欢喜道:“此番南下解围,你等儿郎大涨我之威风啊!”
说着,张虞拍着三人中体格最为庞大的弓晖肩膀,笑道:“料你便是弓晖,以弓射杀蜀卒数十人,并手刃敌寇校尉。”
弓晖腼腆说道:“不料殿下竟记仆之小名。”
“怎会不记着?”
张虞笑道:“我出征在外,常会与教头来信,询问你等情况。而你好勇善斗,武力为诸子之首,我岂会不知?”
说着,张虞笑骂道:“听说你常在酒后殴人犯事,如若再犯休怪我责罚了!”
“谨记殿下!”
弓晖没想到张虞真记着他,神情顿时激动,沉声应道:“仆今后绝不饮酒犯事。”
“可是丘朗?”
“正是!”
“若无你出策下褒城,则大军难以速下。而及蜀军兵至,则大军将败于褒口。”张虞赞扬道:“你今年纪虽轻,但却有大将之资。”
“嘿嘿!”
见张虞如此赞赏他,丘郎挠头憨笑,全无厮杀时的凶狠。
“鹿蚝!”
“弓马娴熟,搏杀蜀骑五人,解救民众三百多人,有勇有谋,乃是好儿郎啊!”
鹿蚝按耐激动心情,说道:“愿为殿下效死力!”
张虞拍了拍肩,欣慰道:“我养诸子多年,众文武以为小儿无用。而今救援汉中之役,诸子表现精彩,名声享誉军中,当不负我之心血。”
“来人,备上宴席,诸子与我小酌一杯!”
“诺!”
见张虞留他们吃午饭,三人惊喜交加。
午宴不用多说,在张虞推心置腹下,三子被忽悠着迷迷糊糊。及出宫时,三人已视张虞为效忠之主,恨不得为张虞掏心掏肺。
此番南征汉中,三百中条军子弟虽死伤数十人,但大部分人皆有立下军功。张虞为延续培养爪牙之策,遂特意挑选军功卓著的前三人入宫以示亲近。而后续的话,张虞会单独挑时间至中条军,抚慰余者立功子弟。
用过午膳,张虞午休半会。
午时,郭图奏孙策撤离汉中,张鲁奉命谒长安,张虞遂招钟繇、荀攸、杜畿、贾诩、郭图等人受诏至紫宸殿议事。
“孙策率军撤离汉中,而张鲁从子午谷道至长安。”
张虞与众人坐而论政,说道:“张鲁入朝受领太常,汉中需委任郡守,并留兵驻守,不知诸子有何见解?”
“汉中闭塞,内有沃土,与长安相隔秦岭,兵马调动不便。”
荀攸沉吟说道:“而孙策坐拥巴蜀,伺机窥探汉川。如殿下东征中原,孙策或会再犯边境。故以攸之见,汉中需委大将,并兼领政务。”
“中原为用兵之先,而巴蜀为用兵之次。故汉中以守为先,遇敌遏守险要,令殿下无后顾之忧。”田丰思索了下,说道:“因此需有独当一面之将坐镇,统领诸部兵马御敌。”
“大敌在袁术,徐晃、张辽、郦嵩、满宠为我爪牙,孤难以离之。”
张虞轻敲扶手,说道:“除四人外,诸子可有人选?”
“前将军张公何如?”
郭图说道:“张公久经兵事,为诸将之尊,坐镇汉中能服众人。”
“不妥!”
贾诩微摇了下头,说道:“汉中地理复杂,张公不识地理,恐难以就职。况汉中降将众多,虽能服张公,但恐张公难收众人之心。”
顿了顿,贾诩补充说道:“不仅于此,南郑以东有西城、上庸、房陵、钖县四县,此四县虽被张鲁所统,但四县各有豪强。据徐晃奏,南阳大乱时,上万家百姓西投以上四县,被豪强募为部曲。若治理不当,恐会引发动荡。”
汉末天下大乱,西城、上庸、房陵等四县承平至今,而关中、荆州屡遭兵乱,因此吸纳了大量逃亡人口。历史上四县能被曹魏划出三郡,除了申氏兄弟与孟达跳反外,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四县存在大量人口。
西晋初期,统计三郡户籍合有近四万户,须知在这之前还因孟达反叛之故,其治下七千多家部曲迁至幽州。因此严格来说,巅峰时期东三郡户籍应有五万户上下,人口在二十至三十万之间。
今位面因关中早安之故,未引发关中难民潮。然因袁术在南阳统治不得人心,却让不少南阳人西奔东三郡。
杜畿拱手说道:“殿下,汉中户籍众多,今虽被孙策迁走数万百姓,但人口远胜雍州诸郡,旧十万之户堪比一州之地。以畿观之,殿下欲大治汉中,不如拆封二郡,令其各有数万户。”
“杜令君之言有理!”
钟繇说道:“殿下以雍州人口单薄,汉中独挡巴蜀为由,将汉中划入雍州之中。然汉中一郡之户超陇右诸郡户籍之合,若不拆分汉中郡则不利刺史治下。”
“以繇之拙见,不如以武都为州治,上理陇右诸郡,下合汉川诸郡。而如遇孙策进犯汉中,则雍州兵吏屯于下辩,则敌欲伐汉中,需御陇南之敌。”
钟繇以行政区域考虑出发,不仅赞同汉中拆封出二郡,并希望将州治置于武都郡,以便从西呼应汉中。往后巴蜀企图北伐汉中,陇右之兵屯武都,汉中之军屯阳平,两面皆有强军,则遏巴蜀北出之道。
张虞微微颔首,赞同说道:“卿所言不无道理,汉中为巴蜀门户。孙策欲出巴蜀,非伐汉中不可。今雍州移治武都,与汉中遥相呼应,则孙策不复出金牛道矣!”
“不仅于此!”
荀攸接话说道:“既有陇右兵马呼应,那么汉中遣文武俱全者固守便可,无需留守大将坐镇。”
张虞微依凭几上,思虑汉中人事半响,说道:“郭淮俱有文武,徐晃多有盛赞郭淮之才略。今由郭淮出任汉中郡守,统领汉川军政。而西城自以东四县划设上庸郡,让王凌出任郡守,统领军政大事。”
众人虽惊讶张虞竟将如此要职交于年轻将校,然考虑到二人为张虞心腹,且从军效力多年,故也未出声反对。
“遵命!”众人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