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二百七十九章后宫不得干政(1/3)

小说:暮汉昭唐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5-07-01 20:07:4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四月,随着唐、蜀两军齐至前线,战线有了较大变化。

  金牛道上,郭淮为先锋,兵至葭萌时。蜀军依法正之策,徐琨率军弃守葭萌,撤至剑阁固守。让出上百里的山道,既进一步拉长唐军的粮道,又将兵马布置于剑阁一线的险要小道中,强化了金牛道防线。

  见蜀军不战自撤,令郭淮大为疑虑,遂入驻葭萌而不进,以防蜀人在蜀道中设伏。及徐晃率大军至,前探剑阁关地形,见剑阁如传闻中险峻,绝非人力所能所破,遂令徐晃大为忧虑。

  深虑之下,徐晃暂令郭淮前驻险要修营,而他与诸军屯于葭萌关,欲与众人商略用兵之策。

  在徐晃受挫于剑阁时,与之一同进军的满宠北阻于汉昌,思考破敌用兵之策。

  蜀、唐两军暂在金牛、米仓二道对峙时,曹、刘为牵制唐军,皆召集兵马北伐。

  如刘备倾出兵马三万,渡江包围江陵,其企图夺取南郡以控长江。

  曹操所图甚大,采纳周瑜、刘晔之见,决意先争荆州,兼并刘备,窥探巴蜀,穷极长江。

  为了牵制张辽,曹操让袁熙、袁尚二人率旧部北渡淮水,袭扰徐州海滨。并留夏侯惇守寿春,以阻张辽趁扬州空虚南渡淮水。

  中原既有兵马牵扯,曹操召集江东大部六万之众,乘舟西进,直向荆州。时封周瑜为江夏太守,以曹仁、周瑜为前督,率万人击夏口。

  见曹军兵至,黄祖出城应战,水师被周瑜所破,率败军退守夏口,命人急向郝昭求援。

  郝昭见曹军兵向荆州,恐与刘备合流,水令斥候八百里加急,将军情急报于长安。

  继而,郝昭依照军情,先令李通南下援黄祖。而他召集王威、黄忠、韩晞等将至当阳屯军,等候张虞后续军令。

  郝昭加紧军令送至长安时,虽仅花了几日,但时间已至五月。

  五月初二,长安。

  “荆州急报!”

  枢密院收到急令,遣吏直送至宫中。因携急报,甚至能在宫中走马,余者官吏见之,无不避让道路。

  在急报送呈时,张虞正在宫中听王霁对孙仁的埋怨。

  “既入宫为妃,便应知尊卑。然孙姬不识礼数,于殿内布列剑婢,孤命其撤之,竟敢言语顶撞。”王霁抱怨说道:“若不惩治,岂不令孙姬跋扈,大失我新朝威严!”

  孙仁被迎娶入宫后,便与王霁产生冲突。王霁因觉得孙仁陪嫁婢女太多,不符合宫中规矩,有意令其削减。孙仁不满王霁的要求,遂令婢女持剑列道,吓退奔走婢女。

  王霁亲自带人前往,自以为凭皇后身份能震慑住孙仁。不料孙仁不鸟王霁,依旧令侍婢佩剑悬刀,立于殿道两旁,纵是自诩胆大的王霁亦是被吓得魂不附体,恐孙仁便会怒而拔刀。

  但王霁又恐孙仁耻笑自己,遂犹豫半响,令人唤孙仁出殿迎接。孙仁持弓披甲出门,拜谒王霁,并请王霁入殿议事。见两边剑婢森列,王霁犹豫半响,最终寻以借口离开。

  离开后,王霁内心愈发羞怒,遂找到张虞,希望能得到张虞的支持。

  “孙仁年少无知,深受父兄宠溺,今有布列剑婢之举,既有莽撞无知,又是忧虑自身安危。但无论如何,顶撞皇后,布列剑婢,实乃宫中禁忌。”张虞沉吟少许,问道:“不知殊岚欲如何惩治?”

  王霁说道:“罢妃嫔之位,贬为才人。并令孙仁裁撤剑婢,不准于宫中佩剑。”

  说着,进一步解释道:“今唐、蜀交兵,敌寇之女为妃嫔,恐不合时宜。另婢女多达百人,恐有死士伏于其中,效行刺客之举。昔孙策遇死士刺杀,今太子年幼,陛下不可不备。”

  见王霁规劝有理,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孙氏虽说顽抗,但若破北道险关,诸郡传檄而下。时蜀中人心浮动,孙氏早晚必降。而孙仁为孙氏嫡女,深受孙坚、孙策宠爱,孙氏及旧部如降,可用孙仁以安抚孙氏,故今不宜刻薄。”

  “因此可暂留妃嫔之位,然剑婢不可留,需去剑裁人,以平宫中诸人之心。不知皇后以为何如?”

  “且依陛下之意!”

  见张虞心情甚好,王霁试探问道:“渭儿封于苦瘠之地,不知陛下~”

  话没说完,张虞的脸色板正,说道:“昔周封诸侯用于屏中国,今朕效旧制尔!”

  “既为国制,岂能擅改?”

  “后宫不得干政,皇后无需多言!”

  见张虞脸拉了下来,并告诫她不得干政,王霁不满说道:“既然如此,陛下当初创业,何以与我参谋大事?”

  “彼一时,此一时。昔平天下,今治天下!”

  当年张虞远征四方,授予王霁权利是为不得已之事。如今中国太平,秩序自上到下在搭建,张虞必须强调秩序,让权利得到合理分配。

  两汉时期,后宫之所以干政频繁,本身就是有制度性的原因。依照两汉制度,天子每五天都要去问候太后,向太后汇报国家大事。因此后宫向天子施加压力,从而获取到政治利益。

  如汉武帝初登大位,搞了一个建元新政,因与窦太后的利益与理念不符,于是令汉武帝废除新政,并逼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二人自杀。因有窦太后心理阴影,最终让汉武帝在晚年时搞出去母留子的骚操作。

  为了杜绝唐朝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张虞必须从制度上废除。今不准让王霁干政,便是张虞在维护为他所创建的制度。

  当然了,完全杜绝后宫干政,几乎是不可能之事,毕竟外戚势必会出现。但通过制度上的废除,却能让后宫丧失干政法理基础。

  见张虞态度强硬,王霁语气放软,说道:“陛下既创大业,岂能不留富贵于诸子?”

  “为一隅之王,建功立业,便是留富贵于子嗣。”张虞说道:“诸子外封时,朕自有安排。”

  在夫妻二人对话之时,急报终送至宫中。

  张夯趋步入殿,说道:“陛下,枢密院有军情急报。”

  “巴蜀?”

  “荆州军事!”

  张虞神情微微严肃,看向王霁说道:“后宫之事,由皇后自理。军情大事,朕不敢不问。”

  “陛下慢行!”

  告别王霁,张虞疾步速走,至紫宸殿接见荀攸、贾诩二人。

  少许,及张虞至殿中,荀攸、贾诩二人起身行礼。

  “免礼!”

  张虞问道:“荆州有何紧急军情?”

  荀攸递上军报,说道:“据江夏军报,言曹操率舟舸西出荆州。黄祖率水师迎战,被周瑜所败,遂退守夏口城。”

  “刘备悉出兵马围江陵,今曹操率大军至荆州,曹、刘两家合兵,恐非郝昭所能御。荆州形势大变,陛下宜当应变!”

  张虞浏览军情,眉目微凝,说道:“本以为曹操会北出中原,不料今为救援巴蜀,竟与刘备同征荆州。”

  在原有设想中,刘备伐荆州,曹操征中原,故让张辽坐镇豫州,郝昭接任徐晃守荆州。而今曹、刘同征荆州,倒是让张虞原有安排落空。

  “二卿有何见解?”张虞问道。

  “禀陛下,荆州重镇无非江陵与襄阳,江陵控大江,有江陵则能远图南楚。今贼人欲凭大江而阻中原之众,二家联合必谋江陵。”

  荀攸说道:“以攸之见,陛下宜遣兵南援荆州,断不可令刘备夺取江陵。或能调张辽率兵支援荆州。”

  “张辽暂不妄动!”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张辽坐镇豫州,都督三州军事,乃是威慑淮南之用。今曹操出荆州,可令张辽渡淮,以为图谋淮南。另选将以援荆州,与郝昭共解江陵之围。”

  “不知陛下有何大将人选?”荀攸问道。

  “郦北院何如?”

  贾诩说道:“中国大将以郦、张、徐、满四将为重,今三将另有军务,唯郦大将军留于京师。”

  “郦嵩?”

  张虞负手踱步,说道:“朕恐郦嵩智略浅薄,非曹、刘二人之敌。”

  “荆州人事复杂,名声浅薄者不足以安人心。若郦北院不能南下,今恐由陛下亲征。而陛下需居长安,调度荆、益军事。”荀攸说道。

  “陛下,郦将军用兵或虽不如曹操,但郦将军善纳良言。且吕布旧与其同事,未闻矛盾滋生之事。故郦嵩出征,能合诸将矛盾,更能令吕布从征。”贾诩劝谏说道:“荆州降将众多,非名声显赫,能服于人者,莫能胜任!”

  四将之中,郦嵩武略不及张辽、徐晃,军谋不及满宠。昔败于张郃,便是贪功冒进。但郦嵩并非无可取之处,自败于张郃以来,郦嵩善纳属下之见,不敢独断专行。另外郦嵩为人脾气友善,一直以来能团结麾下诸将。

  如今曹、刘联军共取荆州,张虞不敢奢求郦嵩击败二人,但却认为如果军略应用得当,未必不能击退二人。故张虞只得希望郦嵩能复刻当年退袁绍之役。

  张虞考虑一番,决意寻人辅助郦嵩,遂看向贾诩,问道:“若用郦嵩出征,朕难以安心,不知文和能为督军从征,参议大军军事否?

  “陛下既信在下,臣岂敢不从!”贾诩领命道。

  张虞满意说道:“今诏郦嵩入宫,朕授机要于他。”

  “遵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暮汉昭唐,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暮汉昭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