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郦嵩披穿官服,轻步入殿。见张虞与贾诩、荀攸二人指点舆图,遂拜行君臣之礼。
“臣郦嵩参见陛下!”
“伯松来得正好!”
张虞上前拉住郦嵩的手,说道:“曹操、刘备兴兵伐我,兵锋直指江陵。黄祖兵败退守夏口,文聘坐守孤城。郝昭屯兵当阳,不敢冒进。今虽不知二贼兵马,但以朕粗料,敌军兵马少则六、七万,多则十余万。”
“荆州诸部兵马合计四万余众,今时兵力恐难与敌寇较量,故朕欲调兵马南下,以御二贼大军。然张辽在豫州,满宠、徐晃远在益州,国中可堪大用者,唯伯松一人也!”
说着,张虞笑眯眯,问道:“昔不用伯松征益州,便是专为今日之事。不知伯松可敢受领重任,出兵为国御敌?”
“陛下既有吩咐,纵刀山火海,臣亦在所不辞!”郦嵩虽内心忧虑,但脸上神情却是不畏,肃声说道。
“善!”
张虞指着舆图,说道:“江陵城固粮足,文聘麾下兵有万人,周围平坦辽阔,利于骑卒驰骋。假令敌围江陵,因城高险峻之故,累月方能修械。且城北临水,南邻江,水陆通达之所,敌寇大军难以断绝,盖敌欲断内外联络,必绝北道,以阻援军南下。”
“是故卿统兵南下,首在通道,次守营垒,末退敌寇。不知伯松知否?”
郦嵩点了点头,说道:“臣已记下,江陵城固,短促难破。我援军分敌兵力,便能拖延敌寇破城。久围城池而不破,敌寇迟早撤围罢兵。”
“大体如此!”
张虞蹙眉了下,说道:“出征之后需多听贾军师参谋,不可冒然用兵。如蜀中告破,敌寇兵马自退!”
之前有言,张虞不指望郦嵩能击败曹、刘联军,其能拖延二军围困江陵进度便可。因为蜀中胜负半年内自有结果,而蜀中一旦告破,那么曹、刘联军失去围困江陵的意义,且需担忧巴蜀上游之军,故迟早将从江陵撤军。
因此,张虞让郦嵩出征做好了两手准备,其一,看能否用坚守逼退联军;其二,利用夺取蜀中之势令联军不得不撤。
“遵命!”
听有贾诩随军参议,郦嵩扬起笑容,向贾诩拱手说道:“有劳贾先生了!”
“不敢!”
张虞让郦嵩坐下,说道:“吕布善将骑,今闲居京中,随君一并出征,不知伯松以为何如?”
郦嵩沉吟了下,说道:“吕布与曹操结有生死之仇,今随大军出征,当有裨益!”
“善!”
张虞看向赵咨,说道:“既然如此,下诏郦嵩为扬州牧,都督荆、扬军事,假节,任征南都督。吕布以大司马之官,出任征南副都督。贾诩以枢密院副使之职,领征南中军师。”
“诺!”
赵咨持笔撰写诏书。
稍微安排了下从征将领,及抽调几部军兵马出征,三人便陆续告退。
望着郦嵩的背影,张虞微叹了声。今国中无大将,只得由郦嵩挂帅解围,只希望郦嵩别像汤和挂帅西征明夏一样就好。
明初时,天下基本一统,朱元璋挂念旧情,为让身为中山侯的汤和能封国公,于是让汤和都督大军西征,与陕西南征的傅友德配合。结果明灭明夏之役中,傅友德、廖文忠立下大功,而汤和仅打下一寨,气得朱元璋大骂汤和怯弱。
汤和自知理亏,辜负了朱元璋的好意,遂上疏求罪。朱元璋于心不忍,大度赏赐汤和良田万亩。过了几年,朱元璋以累积汤和功勋为由,方让汤和进为国公。
历代开国功臣中,难免有些功臣依靠与开国皇帝关系亲近之故,方才留名于世。张虞希望郦嵩靠谱点,以免后世有人因此非议自己。
且不说因荆州大变之故,张虞以郦嵩为大将,吕布为副将,率匈奴及殷、海、豫三州兵马南下,约步骑三万之众。今南征巴蜀之军因受阻之故,穷则生变,故渐有破敌方略。
汉昌,唐军营寨。
大帐内,张鲁向满宠汇报,说道:“将军,经仆与杜、朴、袁三君奔走联络,賨将李虎、李黑二人愿意起兵。然今蜀将章曼率军移镇宕渠,二人恐非章曼之敌,故望将军能否遣兵南下,以为呼应賨人举兵。”
“分兵南下?”
柯比皱眉说道:“我军围汉昌,敌大军屯阆中。今分兵取宕渠,岂不有利敌军各个击破?”
“是啊!”
王凌说道:“我军兵马虽有三万,但闻敌寇屯于阆中之兵约有四万。今分兵至宕渠,兵少则无用,兵多则若弱军,恐会被阆中之敌趁机所败。”
满宠瞧着舆图,淡淡说道:“但若能下宕渠,疏通巴江上下,进能袭扰沿江诸城,退能专心围汉昌。”
说着,满宠看向众人,笑道:“何况此番用兵得当,或能诱蜀人出兵,以便我军破敌!”
“不知将军之意是?”王凌疑问道。
满宠负手踱步,慢悠悠道:“蜀人西守剑阁,东固汉昌。然汉昌相比剑阁而言,有天壤之别。故我军为偏军,敌又屯阆中,其军意在图我。我今分兵南下宕渠,大营兵马空虚,诸君且说蜀人是否会出兵谋我?”
柯比恍然大悟,说道:“将军欲分兵南下,诱蜀人谋取我军大营。敌军离城之时,便是我军取胜之际!”
“大体如此!”
满宠笑道:“敌军若按兵不动,我军趁机下宕渠。而若出兵袭我,将能断绝南下大军道路,一役而破我军。时偏军败退,徐晃所将大军安能不撤?”
满宠准备拿自己当诱饵,以便阆中蜀军出击。而他将能趁蜀军离开营之际,击破诸部蜀军。
当然了,兵败的风险不小。一旦大营被破,不仅柯比所率南下大军将无路可撤,满宠所率偏军将无力为徐晃分担兵力,那么是役南征将会无功而返。
“这~”
帐中几人面面相觑,似乎都觉得满宠此计太险。
王凌拱手说道:“将军之计是为良计,但恐用兵凶险!”
“用兵安能不行险?”
满宠感慨说道:“陛下出征前,谓我与徐将军,蜀道艰险,兵马进退不便,何况军粮、辎重等物?人负马驮,劳民伤财,故是役用兵超半岁,军粮便恐不济。彼时若无进展,可思撤军矣!”
“我军三月入蜀,四月至汉昌,今对峙数十日,延期至五月。本月无计可施,拖至六月之时,彼无进展,时至七月将思撤军事宜。故因诱敌出击,乃不得已之计。”
伐蜀最大的问题渐渐突现出来,南征诸军不能像在中原一样长时间对峙。今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破敌之计,突入巴蜀地区,得到本地的辎重补给。
王凌沉吟半响,说道:“将军,不如暂将消息传于徐将军。徐将军为南征主帅,我军决意虽能弗受徐将军调度,但今关乎兵败之事,不可不与之商议。况徐将军受阻于剑阁,其麾下兵众,或愿配合我军方略。”
满宠考虑少许,觉得王凌所说内容颇有道理,说道:“王上庸所言不无道理,今让候骑传信于徐将军,看徐将军是何言语。”
说着,补充说道:“徐将军若无异议,此番可由柯将军率万人步骑南下宕渠,余者诸部随本督留守大营。”
“诺!”众人应道。
郦嵩披穿官服,轻步入殿。见张虞与贾诩、荀攸二人指点舆图,遂拜行君臣之礼。
“臣郦嵩参见陛下!”
“伯松来得正好!”
张虞上前拉住郦嵩的手,说道:“曹操、刘备兴兵伐我,兵锋直指江陵。黄祖兵败退守夏口,文聘坐守孤城。郝昭屯兵当阳,不敢冒进。今虽不知二贼兵马,但以朕粗料,敌军兵马少则六、七万,多则十余万。”
“荆州诸部兵马合计四万余众,今时兵力恐难与敌寇较量,故朕欲调兵马南下,以御二贼大军。然张辽在豫州,满宠、徐晃远在益州,国中可堪大用者,唯伯松一人也!”
说着,张虞笑眯眯,问道:“昔不用伯松征益州,便是专为今日之事。不知伯松可敢受领重任,出兵为国御敌?”
“陛下既有吩咐,纵刀山火海,臣亦在所不辞!”郦嵩虽内心忧虑,但脸上神情却是不畏,肃声说道。
“善!”
张虞指着舆图,说道:“江陵城固粮足,文聘麾下兵有万人,周围平坦辽阔,利于骑卒驰骋。假令敌围江陵,因城高险峻之故,累月方能修械。且城北临水,南邻江,水陆通达之所,敌寇大军难以断绝,盖敌欲断内外联络,必绝北道,以阻援军南下。”
“是故卿统兵南下,首在通道,次守营垒,末退敌寇。不知伯松知否?”
郦嵩点了点头,说道:“臣已记下,江陵城固,短促难破。我援军分敌兵力,便能拖延敌寇破城。久围城池而不破,敌寇迟早撤围罢兵。”
“大体如此!”
张虞蹙眉了下,说道:“出征之后需多听贾军师参谋,不可冒然用兵。如蜀中告破,敌寇兵马自退!”
之前有言,张虞不指望郦嵩能击败曹、刘联军,其能拖延二军围困江陵进度便可。因为蜀中胜负半年内自有结果,而蜀中一旦告破,那么曹、刘联军失去围困江陵的意义,且需担忧巴蜀上游之军,故迟早将从江陵撤军。
因此,张虞让郦嵩出征做好了两手准备,其一,看能否用坚守逼退联军;其二,利用夺取蜀中之势令联军不得不撤。
“遵命!”
听有贾诩随军参议,郦嵩扬起笑容,向贾诩拱手说道:“有劳贾先生了!”
“不敢!”
张虞让郦嵩坐下,说道:“吕布善将骑,今闲居京中,随君一并出征,不知伯松以为何如?”
郦嵩沉吟了下,说道:“吕布与曹操结有生死之仇,今随大军出征,当有裨益!”
“善!”
张虞看向赵咨,说道:“既然如此,下诏郦嵩为扬州牧,都督荆、扬军事,假节,任征南都督。吕布以大司马之官,出任征南副都督。贾诩以枢密院副使之职,领征南中军师。”
“诺!”
赵咨持笔撰写诏书。
稍微安排了下从征将领,及抽调几部军兵马出征,三人便陆续告退。
望着郦嵩的背影,张虞微叹了声。今国中无大将,只得由郦嵩挂帅解围,只希望郦嵩别像汤和挂帅西征明夏一样就好。
明初时,天下基本一统,朱元璋挂念旧情,为让身为中山侯的汤和能封国公,于是让汤和都督大军西征,与陕西南征的傅友德配合。结果明灭明夏之役中,傅友德、廖文忠立下大功,而汤和仅打下一寨,气得朱元璋大骂汤和怯弱。
汤和自知理亏,辜负了朱元璋的好意,遂上疏求罪。朱元璋于心不忍,大度赏赐汤和良田万亩。过了几年,朱元璋以累积汤和功勋为由,方让汤和进为国公。
历代开国功臣中,难免有些功臣依靠与开国皇帝关系亲近之故,方才留名于世。张虞希望郦嵩靠谱点,以免后世有人因此非议自己。
且不说因荆州大变之故,张虞以郦嵩为大将,吕布为副将,率匈奴及殷、海、豫三州兵马南下,约步骑三万之众。今南征巴蜀之军因受阻之故,穷则生变,故渐有破敌方略。
汉昌,唐军营寨。
大帐内,张鲁向满宠汇报,说道:“将军,经仆与杜、朴、袁三君奔走联络,賨将李虎、李黑二人愿意起兵。然今蜀将章曼率军移镇宕渠,二人恐非章曼之敌,故望将军能否遣兵南下,以为呼应賨人举兵。”
“分兵南下?”
柯比皱眉说道:“我军围汉昌,敌大军屯阆中。今分兵取宕渠,岂不有利敌军各个击破?”
“是啊!”
王凌说道:“我军兵马虽有三万,但闻敌寇屯于阆中之兵约有四万。今分兵至宕渠,兵少则无用,兵多则若弱军,恐会被阆中之敌趁机所败。”
满宠瞧着舆图,淡淡说道:“但若能下宕渠,疏通巴江上下,进能袭扰沿江诸城,退能专心围汉昌。”
说着,满宠看向众人,笑道:“何况此番用兵得当,或能诱蜀人出兵,以便我军破敌!”
“不知将军之意是?”王凌疑问道。
满宠负手踱步,慢悠悠道:“蜀人西守剑阁,东固汉昌。然汉昌相比剑阁而言,有天壤之别。故我军为偏军,敌又屯阆中,其军意在图我。我今分兵南下宕渠,大营兵马空虚,诸君且说蜀人是否会出兵谋我?”
柯比恍然大悟,说道:“将军欲分兵南下,诱蜀人谋取我军大营。敌军离城之时,便是我军取胜之际!”
“大体如此!”
满宠笑道:“敌军若按兵不动,我军趁机下宕渠。而若出兵袭我,将能断绝南下大军道路,一役而破我军。时偏军败退,徐晃所将大军安能不撤?”
满宠准备拿自己当诱饵,以便阆中蜀军出击。而他将能趁蜀军离开营之际,击破诸部蜀军。
当然了,兵败的风险不小。一旦大营被破,不仅柯比所率南下大军将无路可撤,满宠所率偏军将无力为徐晃分担兵力,那么是役南征将会无功而返。
“这~”
帐中几人面面相觑,似乎都觉得满宠此计太险。
王凌拱手说道:“将军之计是为良计,但恐用兵凶险!”
“用兵安能不行险?”
满宠感慨说道:“陛下出征前,谓我与徐将军,蜀道艰险,兵马进退不便,何况军粮、辎重等物?人负马驮,劳民伤财,故是役用兵超半岁,军粮便恐不济。彼时若无进展,可思撤军矣!”
“我军三月入蜀,四月至汉昌,今对峙数十日,延期至五月。本月无计可施,拖至六月之时,彼无进展,时至七月将思撤军事宜。故因诱敌出击,乃不得已之计。”
伐蜀最大的问题渐渐突现出来,南征诸军不能像在中原一样长时间对峙。今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破敌之计,突入巴蜀地区,得到本地的辎重补给。
王凌沉吟半响,说道:“将军,不如暂将消息传于徐将军。徐将军为南征主帅,我军决意虽能弗受徐将军调度,但今关乎兵败之事,不可不与之商议。况徐将军受阻于剑阁,其麾下兵众,或愿配合我军方略。”
满宠考虑少许,觉得王凌所说内容颇有道理,说道:“王上庸所言不无道理,今让候骑传信于徐将军,看徐将军是何言语。”
说着,补充说道:“徐将军若无异议,此番可由柯将军率万人步骑南下宕渠,余者诸部随本督留守大营。”
“诺!”众人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