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没想到老范这个老手居然也碰到问题了,要说这么多人里面,老范应该是临床经验非常多的一个,主要他一直都在协和里面做康复治疗,对于方言的所有协和医案,他全是看过的。

  这个病能够把他难住,那十有八九还是有点东西的。

  “怎么个情况?”方言对着老范问道。

  “很怪的一个病,半脸汗。”说着老范就把医案递给了方言。

  方言好奇的问道:

  “半脸汗?”

  孟济民这会儿也搭话道:

  “对,最开始我以为和你在同仁堂的时候看过的半身汗一样,但是老范仔细检查后,我也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他说的半身汗是方言当时在同仁堂坐诊,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左半边身体流汗的病症,那个病人当时是被古修堂弄过来给方言找麻烦的。

  方言他当时开了个国药方子黄芪虫藤饮,因此也和孟济民才认识的。

  这个事情前前后后的因果,孟济民知道的很清楚,所以印象也是相当深刻。(见54章)

  方言点了点头,看向老范写的医案:

  张某,男,40岁。

  自述病情从1974年6月开始,出现了左侧面部出汗的情况,自述有时候还有左半身出汗,像是被雨淋了一样。

  天气暖和时稍微一急躁出汗就特别的多。

  当时因为单位上的工作调动,才出现的情况。

  但是调动结束之后,依旧没有好转,并且还伴随出现心烦易怒,想的多还健忘,晚上睡觉老做梦,总是半夜莫名其妙的惊醒,早上起来喉咙痛,嘴里发苦。

  此外还咳嗽痰多发粘,颜色发黄成一条条的硬块儿状,很难咳出,右侧经常鼻塞流鼻涕,左侧脸上经常出汗。

  自述说自己就像是右边脸在冬天了,左半边脸又在夏天。

  检查发现患者两边脸有那种高原红的情况,询问过后他只是在京城本地工作,做的是单位的机修工,眼睛有点发红,自己说早上起来左边眼睛眼屎多,右边眼睛却没有。

  舌质淡,舌尖偏红,边上有齿痕,苔薄白,脉微弦滑。

  方言看完后,露出思索之色。

  这个病人其实也算是左半身汗的一种,情况也有相似之处。

  他回忆了一下之前那个半身汗的老人。

  面容憔悴、眼睛有红血丝、黑眼圈明显,说话时带有浓重的烟味,身上散发着中药味,舌淡、苔白,脉搏微弱、细、浮缓,老人自述也是出汗多年。

  当时也是找了好多医生看病,有人认为是气血亏损。

  有人认为是风寒或风热导致郁闭,也就是外邪闭阻。

  也有人认为是思虑过度,心肝失调。

  还有认为是年龄大了气血不和,冲任失调。

  就是因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辩证都没辩证准确,所以古修堂才想着让那个老人来给方言挖坑,结果最后方言一看就看出问题了。

  那是精血亏竭,经脉闭阻的中风先兆,半身汗是“血痹”的表现,也就是血气在身体一侧闭阻不通,导致营卫失调,长期发展会致中风。

  眼下这个看起来有些一样,但又不是完全一样。

  “对了,他们找西医检查了,那边说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我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个啥病就没写上去。”老范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回过神来,对着老范说道: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非器质性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失衡,导致全身多个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

  “长期焦虑、抑郁、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或睡眠障碍,是最常见诱因,另外也有一些人是遗传的,还有一些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也会诱发这个病。”

  “但是用我们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病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把植物神经系统比作琴弦,西医看到的是“琴弦松紧失衡”,中医则要分析为什么失衡,是琴本身结构问题(脏腑)?还是弹琴者手法问题(情志)?亦或环境温湿度影响(六淫)?又或者是这三种因素竟然同时存在?”

  “植物神经紊乱确实是标,而中医要治的是产生这个“标”的三个本。”

  众人听到后纷纷点头。

  “方哥这个水平就是高啊,一听就懂了!”一旁的宋建中拍马屁道。

  方言笑了笑,目光投向手里的医案上。

  突然问道:

  “他怕风吗?”

  老范一怔,有些尴尬的说道:

  “额……没问,他好像也没说,如果说了肯定我就写上面了。”

  成宝贵有些好奇的问:

  “怕不怕风有什么说法?”

  方言说道:

  “怕风与否,这就可以看出这个病在营卫还是脏腑。”

  “你看老范这个医案上写的,这患者左半脸汗出如淋,右脸却似冬月冰封,两侧分别巨大,如果是怕风,多半就是营卫不调,风邪中于半表,《伤寒论》里说过‘太阳病,半身汗出’,属表证;但是如果不怕风,则病在里,多是脏腑气血痹阻,《灵枢》里说的那种‘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老范接过话茬不太确定的说道:

  “那如果没说,应该是不怕风吧?”

  方言摸了摸下巴,这个就是看医案没写全的弊端了。

  要是人在这里,那他还能问问更多的一些,现在这像是破案似的,只能用收集到的有限线索来判断。

  这个时候,方言突然灵光一闪,说道:

  “不对,他应该是怕风的!”

  “为什么?”老范问道。

  方言说道:

  “患者左半脸及左半身汗出如淋,且“天气暖和时急躁则汗多”,结合“舌尖偏红、脉弦滑”,提示肝经郁热,热邪迫津外泄。”

  “右脸无汗如冬月,伴“右侧鼻塞流涕”,痰黄粘难咳,为痰浊闭阻经络,卫阳被痰热郁闭,无法温煦右侧。”

  “如果是病在里脏腑气血痹阻,多为全身阴阳失衡,而患者左右侧症状截然相反(左热右寒),更符合“风邪中于半表,营卫不和”风邪侵袭左侧肌表,导致卫气不固而汗出,而右侧卫阳被痰浊郁闭而无汗、鼻塞,类似《伤寒论》“太阳病,风邪中于半侧,致营卫失调”的表证特点。”

  李正吉听到方言的分析,脑子里突然线索也清晰了起来,他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也同意这个观点,而且面部两侧潮红,非单纯内热熏蒸,更似风邪搏于肌表,血行加速所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风性开泄,使气血上涌,这是“表证未解,内热已生”的太阳阳明合病表现。”

  “此外肝开窍于目,环着他的左侧眼屎多、眼红,我认为这是肝经郁热夹风邪上扰,因为风邪善动,所以分泌物偏于一侧,而“怕风”正是风邪袭表的典型伴随症状,比如《眼科菁华录》里就说了,“风热上攻,目赤多眵,必兼恶风”。”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还有,你这上面写了,患者“咳嗽痰黄成硬块”,这就是提示痰热内结,但痰浊为何仅闭阻右侧?所以我推测更可能是“风邪先中左侧,导致左侧营卫不固汗出,而右侧卫气被风邪与痰热共同郁闭”,风邪作为诱因,先打破营卫平衡,继而引动内痰,形成“表有风邪,里有痰热”的复杂病机。”

  “这种情况下,“怕风”是风邪在表的直接证据,而非单纯里证。”

  众人看着他们两人,脑子里快速的思索着试图跟上节奏,有些人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有些人还是有些茫然,更多人是皱眉思考,还在捋清线索。

  而且此刻,一旁的孟济民突然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没错,我也想明白了!”

  众人纷纷看向孟济民,都没想到是他第三个想明白。

  这位虽然和方言关系好,但是大家感觉他在班级上也就一般,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此刻孟济民则是侃侃而谈说道:

  “嗯,我同意老方的判断,结合患者之前说的,因工作调动致情志不舒,他这明显就是肝郁化火,你们想想啊,他表现也对的上号啊。”

  他掰着手指说道:

  “心烦易怒、喉痛口苦、舌尖红,同时“脉微弦滑”主肝郁夹痰,而“弦脉”亦主风邪。”

  “中医理论中,“风为百病之长”,肝郁者易引动外风,风邪与内热相搏,导致“怕风”与“汗出”并见《金匮要略》说了嘛,“风邪外袭,内热迫津,故恶风汗出”

  “此前老方治疗的那个“半身汗”的老人,属于是精血亏竭、经脉闭阻,表现为“左半身汗出多年,脉微弱细”,无明显热象;老范的这个患者有痰热、肝郁症状,而且左右侧温差显著,所以更符合“表证夹里热”,而非单纯里虚血痹。”

  说罢他肯定的说道:

  “怕风!他肯定是怕风的!”

  听到他们三人这么肯定的说完,周围众人想通的人也纷纷点头。

  只是没想到孟济民这个半透明的人,突然会理解这么快。

  一旁的老范想了想,对着方言问道:

  “那这病人,具体应该是什么问题呢?”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2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