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来到了中药房,值班药师看到他来了,问道:

  “方主任,今天亲自来啊?”

  “嗯,今天药方保密。”方言点头答应道。

  方言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快速写下方子。

  不一会儿,方言就把马国梁的方子写了出来。

  跟着一起来的陆东华和安东都凑上来,只见上面写着,生黄芪30g,太子参15g,麦冬15g,玉竹12g,浙贝母10g,地龙10g,当归10g,桃仁6g,菟丝子6g,生甘草6g。

  写好后,方言把方子递给药师,特意叮嘱:“地龙先煎 15分钟,其他药材后下,煎两次,第一次煎 40分钟,第二次煎 30分钟,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今晚先服一半,明早再服另一半。”

  药师接过方子,快速扫了一遍,这方子兼顾补气、养阴、化痰、通络,还加了补肾的药,是针对气阴两虚夹痰瘀的。

  接着方言补充:“药材得挑品相好的,尤其是黄芪和麦冬,别用陈货,影响药效。”

  “您放心!保证用最好的。”药师一边说,一边转身去抓药,还特意叫了另外一个人一起核对剂量,保证没有偏差。

  看到他们在忙碌,安东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这个方子和周兆琴的方子差别有点大啊。”

  “对,患者之前用过大剂量激素,气阴耗得厉害,还夹着痰瘀堵肺络,不能只补不攻,也不能只攻不补。”方言解释道,“剂量都从轻,今晚先试试效果,明天根据他的咳嗽、胸闷情况再调。”

  师父陆东华这时也凑过来,指着方子上的生黄芪和太子参说:

  “周兆琴当时用的是附子、干姜这类温阳药救急,现在马国梁不用急着温阳,用黄芪、太子参补气,搭配麦冬、玉竹养阴,刚好对应他‘气阴两虚’的底子,比温阳药更平和,不容易耗伤剩下的阴液。”

  来之前他也看过方言治疗周兆琴的医案。

  方言点头附和,又指着浙贝母和地龙解释:“周兆琴晚期有‘水湿’,用的是茯苓、泽泻利水;马国梁是痰浊血瘀,痰黏在肺络里咳不出来,浙贝母能化痰,地龙能钻透肺络,把黏痰带出来,再配当归、桃仁活血,让肺络通了,气才能顺过来,这就是‘化痰通络’和‘温阳利水’的区别,针对的邪气不一样,用药自然不同。”

  安东看着方子,又问:“那菟丝子是针对他肾气渐虚吧?周兆琴当时也用了补肾的药,但好像是杜仲、桑寄生这类?”

  方言点头:

  “嗯。周兆琴是阳虚,用杜仲、桑寄生温肾强腰;马国梁是阴虚为主,兼顾肾气,菟丝子既能补肾,又能益精,不燥不热,不会加重他的口干,刚好贴合他52岁肾气渐虚又有阴虚的情况。”

  他顿了顿,又强调:“而且整个方子剂量都从轻,生黄芪 30g、桃仁 6g,就是怕他气阴太虚,用重药反而扛不住。今晚先服一半,观察他有没有心慌、腹泻这些不适,明天要是咳嗽减轻、胸闷缓解,再稍微调整剂量,要是效果不明显,再考虑加味,比如痰还多就加瓜蒌皮,血瘀重就加红花,得一步步来。”

  “其实他这个情况不是太常见,能够在这个时候发现病症的人太少,更多人发现都是晚期了,也就是比周兆琴好一些,所以相较于周兆琴,他现在这个状态才是比较特殊少见的。”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症状太隐蔽,像马国梁这样三四年前就有慢性咳嗽,还能在接近中期时找到咱们治疗的,十个人里未必有一个,大多人都是咳到喘不上气、出现呼吸衰竭,才查出是 IPF,那时候就和晚期的周兆琴差不多了,治疗难度翻倍。”

  这时候药材已经被逐一称量,然后送到方言面前让他确认,方言把里面的药材拿起来看了看,确认过后点点头,让中药师开始煎药。

  安东在一旁问道:

  “那他这个早期干预是不是效果会比晚期好很多?比如恢复速度更快,肺功能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理论上是这样。”方言说道。

  当然方言说理论上是这样,因为他也没治疗过这种期间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好治一些,只有等治了过后才知道。

  接下来简要的过程方言一直都盯着,等到药煎好过后,方言直接就端着药上楼了。

  这会儿廖主任还在现场和家属们谈话,虽然这会儿已经十点过了,明天国庆节还有不少人要接待,他依旧还是在这边留着,很显然这位马先生很受重视,也不知道是做啥生意的。

  看到方言来了,廖主任这才停下了对话,对着他们说道:

  “马先生的病你们就放心交给方言好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他能治这种病,配合治疗相信马先生会很快康复。”

  廖主任的话就比较直接了,几乎是半明着点清楚现在也就回国治病才有活路。

  马先生家里的人也纷纷点头,他们来之前都打听清楚了。

  现在国外西医都推荐他们回国来治疗,美国那边的医生认证过的。

  马太太看向方言,看着他手里端着的药碗,问道:

  “方大夫,这就是给老马的药吧?现在就能喝吗?”

  “对,刚煎好的,温着正好,现在喝最合适。”方言点点头,然后跟着马太太还有他家里人走进病房。

  此时马国梁靠在床头,吸着氧气,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些,但呼吸依旧有些急促,看到方言进来,他连忙想坐起身。

  “别着急动,躺着喝就行。”方言快步上前按住他,又示意护士拿过一个小枕头,垫在他的后背,让他靠得更舒服些,“喝的时候慢点,分小口咽,别呛着。”

  护士接过药碗,先舀了一勺递到马国梁嘴边。

  马国梁尝了尝,药味不算太苦,便配合着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马太太和家里人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她对着方言问道:

  “这药喝了大概多久有反应啊?”

  方言说道:

  “一会儿吧,先看他咳嗽和胸闷有没有缓解,要是待会儿能咳出些痰来,说明化痰通络的药起效了;另外明天再看手上的紫色有没有消退,要是都有好转,就说明这个方子对路。”

  方言一边说,一边留意着马国梁的表情,他喝药时没有皱眉,也没有出现恶心的反应,看来身体对药材没有抵触。

  没过多久,一碗药就喝完了。

  方言看了一下时间,记录着时间。

  就在护士收拾药碗时,马国梁突然捂着嘴轻轻咳了两声,这次居然在手心里咳出了一小口灰青的痰块。

  这玩意儿方言可太熟悉了,周兆琴当年天天咳出来。

  马太太惊喜地说道:“哎呀!咳出痰来了!这么快就见效了!”

  “之前在德国,他咳半天都咳不出来,堵得难受!方大夫您真是太神了!”

  “清理一下。”方言对着护士招呼,同时对着马太太说道:

  “先别太激动,我把个脉。”

  马太太赶紧让开,这会儿马先生也露出高兴的神色,喘息着对方言说道:

  “我感觉通畅多了!呼……咳咳咳……”

  结果刚吸一口气,他又咳了起来。

  方言赶紧上前给他拍了拍背,把气给理顺了。

  然后他一边把脉,一边对着他说道:

  “痰能咳出来就是好事,说明肺里的痰浊开始松动了。”

  “我们中医里有个说法,药对症了,见效就相当快,叫做效如桴鼓,意思就是药效或治疗效果像用鼓槌敲鼓一样迅速、直接,一敲就响。”

  “不过您这痰还挺多,一副药肯定带是没办法好这么快的,接下来还得继续喝。”

  马先生连连点头。

  一旁的廖主任见到初见成效,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笑着对马先生和马太太说道:

  “我就说了吧,现在也就方言能够治这病。”

  马国梁刚要说话,接着他又捂住嘴,浑身耸动的咳嗽了两声,然后手里又多了两块儿灰青色的痰块儿。

  咳完那口痰块,这次呼吸明显顺畅了不少,他大口呼吸着空气,然后对着廖主任说道:

  “我就知道回国肯定是对的!感谢国家,感谢廖主任,感谢方大夫!”

  “现在感觉肺里像通了个口子,之前总堵着的那股气,终于能顺下去了!”

  马太太眼眶发红,说道:“真是选对了!当初坚持回国找方大夫,没白费功夫!”

  这时候护士已经把马国梁另外一只手里的痰块儿再次清理了。

  方言这会儿松开搭在马国梁腕上的手,说:“这两口痰是肺里的‘老积痰’,能咳出来,说明化痰通络的药已经开始起作用了。不过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得把剩下的痰浊清干净,再补回耗损的气阴,肺功能才能慢慢恢复。”

  他补充:“明天我会调整方子,增强化痰力度帮着进一步疏通肺络,让痰排得更顺畅些。”

  马先生连连点头:

  “不管要吃多久的药,我都配合!只要能好,让我干啥都行!”

  “另外周家捐了楼,我们也捐!”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七万二。

  下午还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