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看完了后,方言又去了一趟研究所,最近一直都在赶工,国庆节这个法定节假日本来应该是放假的,但是要货的地方多,所以依旧还是只停了一条生产线,然后选择了轮休的方式,当然今天和明天上班的人,方言他们给了五倍的工资。
厂里的工人同志有的甚至还想让直接上两天,想办法给那些实在有事儿来不了的人调班,这样的话两天时间就可以当得平日里的十天。
当然了,作为管理层的方言肯定是不太赞同这种方式的,刚治疗了一个加班加出问题的廖主任,方言可不想着这里的工人谁又整出出问题来。
方言走进研究所,机器运转的嗡鸣声里夹杂着一些人的谈话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人们看到他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打招呼:“方主任来啦!”“方主任好啊!”
方言笑着摆摆手,走到生产线旁,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一边叮嘱:“大家别光顾着赶进度,累了就歇会儿,喝口水再干。咱们虽然赶工,但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别把自己熬出毛病来。”
一旁的组长连忙应声:“您放心!我们都按轮休来,没人硬撑。”
接着一旁的人说道:
“就是……五倍工资都拿到手了,大家感觉身心愉悦,哈哈哈!”
其他也哈哈大笑。
今天这会儿过来,是要和贺普仁一起发东西的。
国营单位一般节假日都要发一些东西。
方言他们的单位当然也不例外,之前已经发了一拨,主要是研究院同意发放的毛巾脸盆还有床上三件套,今天发的是他们单位自己采购的。
这个还是老胡的主意。
他从香江那边订购了一批国外的收录机回来,这玩意儿一发,员工凝聚力保证嘎嘎涨。
就是东西送回来的有点晚了,昨天晚上才到的京城,今天过来方言先给在上班的工人发一批,明天到时候再让贺普仁发一批。
等到上班后,研究员上班了再给他们发最后一批。
方言刚叮嘱完工人注意休息,贺普仁就抱着几个印着外文商标的收录机走了过来,笑着招呼:“方主任,东西都搬过来了,咱们现在就发?”
“发!”方言接过一台收录机,递给身边正在操作机器的老工人,“王师傅,这是咱们单位给大家的国庆福利,国外牌子的收录机,闲下来听听广播、放放音乐,解解乏。”
老工人双手接过收录机,摩挲着光滑的外壳,眼睛都亮了:
“哎哟,这玩意儿可是稀罕物!市面上都不好买,您这福利也太实在了!”周围的工人也围了过来,看着收录机,议论声里满是惊喜,之前发的毛巾、脸盆虽实用,但收录机这种“高档货”,可比其他国营单位的福利体面多了。
贺普仁一边给工人递收录机,一边笑着说:
“这是咱们单位从香江那边特意订的,昨天才运到京城,就怕赶不上给大家过节用。今天先给上班的师傅们发,明天轮休的师傅来上班,还有一批;等研究员们节后上班,也少不了他们的份。”
有个年轻工人拿着收录机,忍不住问:“方主任,这收录机要是不会用咋办?”
方言笑着说:
“说明书都在盒子里,要是还看不懂,回头让技术科的同志给大家统一讲讲,保证人人都会用。咱们发福利,不光要发得实在,还得让大家用得舒心。”
工人们听了,笑得更欢了,手里捧着收录机,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贺普仁凑到方言身边说:
“这招太管用了!有这收录机,往后干活肯定更上心,凝聚力不用愁!”
方言点点头,目光扫过满车间干劲十足的工人:
“咱们单位能有今天的进度,全靠大家出力,好福利本该给大家。不过也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为了赶工熬坏了,要是累了,该歇就歇,工资福利一分都不会少。”
发完福利,方言和贺普仁又在研究所里转了一圈,看到每个拿到收录机的工人脸上都带着笑,两人也跟着放心了。
发完了东西后,方言就开车回协和了。
今天虽然是国庆节,但是看病的人依旧还是不少。
特别是今天的窗口少了几个,排队的人就更加多了。
方言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都还是一些中年人,这些都是平日里上班没有时间,今天特意抽放假才来的。
分诊的护士看到方言来了赶紧给他打招呼,然后汇报现在的情况,按照目前的这个人流,今天的任务有点重。
方言看了看,心想自己的上午也没啥事儿了,干脆他也接诊好了。
打开诊室门,方言让分诊的护士把人流分一些过来,接下来他也开始坐诊。
今天虽然人多,但是基本上都不是急症,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病症,毕竟能够拖这么长时间的病,也不可能是太邪门儿的怪病,方言诊断起来还是挺快的。
有了他的加入后,门外的队伍肉眼可见的减少,大家其实也是想赶紧看完病,然后下午陪着家里人休息休息。
等到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方言就已经把病人看完了。
让护士进来收拾了一下诊室,方言把医案整理好,然后就去隔壁师父陆东华那边看看,现在过来找陆东华的都是找他复诊的人。
方言告诉老爷子自己先回去做饭去了,让他看完了就回去。
“好,我就这两个了,很快就回来!”陆东华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我一起回去?”安东对着方言问道。
“你陪你师公一起!”方言对着安东回应。
安东点头答应。
等到方言走了过后,看病的人对着陆东华问道:
“老先生,方言是你徒弟?”
陆东华点点头:
“对啊,我六徒弟。”
以前方言本来是小徒弟,后来老胡加入了,他就不是了。
听到老头居然是大名鼎鼎方大夫的师父,几个人就都惊讶了。
这老爷子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居然这么有来头。
正在候诊的阿姨就凑了过来,语气满是惊讶:“哎哟!原来您是方大夫的师父啊!方大夫医术这么好,原来是跟着您学的!”
旁边复诊的大叔也笑着点头:“上次我们家老太太胃不舒服,方大夫一副药就给我治好了,当时还想这年轻大夫怎么这么厉害,他师父到底是谁,实在是没想到居然被我遇到了!”
陆东华放下手里的脉枕,笑着摆摆手:“他啊,自己肯琢磨,平时看医书、记病例比谁都认真,我也就是随便点拨点拨。”
陆东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方言的医术他还真是没怎么教,基本上更多都是方言自学的,他最大的功劳可能就是送方言一屋子的陆家家传藏书了。
这话一出,大家更感慨了,有患者说:“现在这样的大夫可不多了,不光医术高,还不摆架子,替咱们患者着想。”还有人说:“以后看病就找你们师徒俩,放心!”
陆东华听着大家的夸赞,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一边给患者摸脉,一边仔细询问病情。
自己也算是沾徒弟的光了。
……
另外一边,方言回到家里,这会儿老胡也回来了,正在四合院里摆弄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正义和明珠蹲在他身边看热闹。
方言走了过去,问道:
“这啥东西啊?”
老胡说道:
“国外进口的儿童玩具,这不是家里两个孩子要出生了嘛,我准备的,这次采购收录机的时候,就顺便让人带回来了,结果还要自己拼,你说这事儿闹的……”
方言一看,对着老胡说道:
“这些玩具,起码得三岁以上的孩子玩,你弄早了。”
老胡说道:
“没事儿,不是还有正义和明珠嘛,先给他们玩,咱们家两个孩子虽然玩不了,但是可以看着大孩子弄啊,一样的益智。”
“你这拼到哪一步了?”方言走过去拿起一个城堡零件,看了看说明书。
老胡抬头,脸上带着点无奈:“这赛车的轮子总装不上去,说明书全是外文,我只能瞎琢磨。”
方言凑过去看了看,指着零件接口说:“你得先把轴穿进去,再卡轮子,方向反了当然装不上。”
说着伸手,三两下就把轮子装好了。
老胡眼睛一亮:“还是你手巧!我这脑子,拼个玩具都费劲。”
方言对一旁的正义和明珠说道:
“你们也帮着拼吧,反正后面都是你们自己玩。”
正义和明珠早就好奇的很了,听到方言的话当即就答应下来。
老胡也拍了拍手,从地上站了起来,让自己助理小林给两个孩子把玩具分类。
方言这会儿到了正厅里面,看了看家里今天的人,大舅哥一家人没有过来是早就打了招呼的,马文茵今天过来了,正在和朱霖她们聊天,大姐的同学宋简也过来了,不过经常过来的两口子今天没看到人。
“今天陈楷歌两口子没来?”方言对着众人问道。
朱霖说道:
“十点出头的样子来过一趟,送了点东西过来就走了。”
方言恍然,应该是他们自己家国庆节也有聚会。
接着方言就去做饭去了,这会儿大姐和小姨子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食材,切配的工作都完成了,就等着方言回来注入灵魂了。
炒菜这事儿并不是什么大工作,今天家里的人也不算多,一会儿时间方言做的菜就出锅了。
等到师父陆东华回来的时候,方言已经做好菜了。
“回来的刚好,正好吃饭。”方言对着师父招呼。
今天中午方言做的饭菜也算是丰盛,毕竟怎么说也是国庆节嘛,甭管是啥节,国人就喜欢整点好吃的。
接着家里人都上桌,方言对着师父说道:
“今天中午可得多吃点儿,晚上的晚宴咱们基本没啥机会吃好了。”
陆东华说道:
“说起来老头子我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款待华侨的晚宴呢。”
一旁的老胡也是华侨,他一边给老爷子打汤,一边说道:
“师父,那场合就是喝酒,说话,完全没咱们自家人在家里吃饭舒服。”
黄慧婕也说道:
“可不是嘛!在家吃饭自在,想怎么聊就怎么聊,到了那场合,说话都得提着劲儿。”
两口子对于这种场合有点不喜欢。
感觉更多就是作秀。
当然方言也知道,但是这是他的任务,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奔着他去的,他不在场都不行。
也不知道廖主任为啥要把自己师父也叫上。
说是晚上人多,要他帮着镇场子,那种场合有什么需要镇的?
莫不是还是有从国外回来的同行?
这样叫上老爷子在一旁可以帮自己吸引火力??
不过廖主任也没说清楚,方言也只能是瞎猜。
不过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参与这种场合,去一去体验体验,也是不错的,方言倒是不觉太反感,就当是让自己师父过去玩一趟了。
午饭时间结束后,下午时间方言又去一趟医院里,现在狂犬病,甲状腺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三个人还在接受治疗,虽然医院里有人看着,但是方言自己盯一下感觉还是更加心安一些。
张福的狂犬病恐水症现在好转多了,估计国庆节过后要不了几天时间,应该就会痊愈,到时候还有一个讲座。
虽然是带着点打脸的意思叫上了西医,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方言把各种数据和患者身体的记录都写的相当的详细,让他们找不出问题来。
如果成功了的话,这个方子方言认为应该可以很快的扩散出去。
至于特发性的肺间质纤维化,其一是这个病现在只有自己会治疗,其二就是这个马先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侨商,自己把他治好了,很可能就给国家带来新的技术助力。
现在属于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能够多弄到一些国外的技术,当然是好事儿。
至于司马先生那边的甲状腺癌转移,也是个高难度的治疗,李可的攻癌夺命汤在被他改版后,以超越时代的完全体展示在众人面前。
如果治疗顺利的话,后续方言也会得到这方面一个权威专家的名头。
总之就是三个人都很重要。
当然,接下来方言还有很多国外严选的疑难杂症都在等着他。
这些病着不说别的,对于中侨办,对于协和,甚至对于燕京饭店都是非常重视的资源。
方言稳住了他们,治好了他们,就是多方皆大欢喜的局面。
……
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了,方言午后查房完毕,接下来整个下午都在家里待着,主要就是陪伴一下家里人。
另外研究一下老胡带回来的玩具。
组装确实够呛,但组装起来后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方言甚至感觉这个玩具主要目的是拿给负责组装的家长干的。
家长玩了再给自己家里孩子玩,这样让下次家长买玩具掏钱更加爽快。
傍晚五点出头,崔静怡开车到四合院接方言和陆东华,就一会儿他们就到了燕京饭店。
抵达时,宴会厅外冷冷清清,没有预期中的热闹,方言心里纳闷,按廖主任之前的安排,这会儿该有不少侨商到了才对。
他拉住一位酒店工作人员询问,方言在这里也是老熟人了,对方见到是他当即笑着解释:
“方大夫,今天不少侨商坐的飞机因为天气晚点了,廖主任他们还在机场等着呢,刚打过电话说让您再等等。”
方言点点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转头对陆东华说:“正好咱们趁这工夫看看会场布置,您也先歇会儿。”
宴会厅里已经布置妥当,红色的地毯从门口铺到主桌,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和鲜花,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欢迎侨商回家”的横幅。
方言绕着会场走了一圈,发现桌数比上次多了近十桌,心里暗忖:看来这次来的侨商确实不少,规格也比上次高。
陆东华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笑着对方言说:“没想到这宴会布置得这么隆重,比我想象中热闹多了。”
方言递过一杯温水:“廖主任说这次有不少重要人物来,估计是为了后续的合作和交流,所以才这么重视。”
三人等了近一个小时,眼看快六点了,还是没等到廖主任的消息。
方言起身去前台询问,刚走到前台,电话就响了,工作人员接起来后说是廖主任打来的,说已经接到人了,让酒店开始准备饭菜。
从机场到饭店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挂了电话,跟方言说了情况,方言回去后给崔静怡还有师父说了情况,三人索性坐在沙发上闲聊,等着车队到来。
七点刚过,酒店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方言走到窗边一看,只见一队挂着大红花的轿车缓缓驶来,带头的是一辆黑色红旗车,后面跟着十几辆轿车,排成整齐的队伍,场面十分壮观。
“来了!”方言招呼着陆东华和崔静怡,一起走到门口迎接。
车队停稳后,廖主任从第一辆红旗车里下来,身后跟着几位西装革履的侨商,还有几位坐着轮椅的病人,显然是之前提到的、需要方言诊疗的侨商家属。
当然不止是坐轮椅的,还有一些走路需要人搀扶,还有些带着口罩的,这些人应该都是病人,方言看到他们对被人送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楼上去了。
他们肯定是没那个体力参加宴会的,而且说不定还有些什么病症,万一喝酒吃饭直接噶了,或者把病症传染给其他人了,那可就真是乐子大了。
接下来,廖主任看到方言后,立马对着他招手,就在门口就开始对着其他人介绍方言。
“这位就是大家要找的方大夫,中医医术一绝!”
“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能解决,到现在还没遇到治不好的病,希望这次大家家里的人的病症也能被解决。”
廖主任说完,马上就有人过来握手了。
“方大夫,久仰大名!我母亲风湿多年,走路都费劲,这次特意带她来,就盼着您能给看看。”
“我先生总咳嗽,西医查不出原因,这次就得靠您了!”
“方大夫……”
“方大夫……”
那一个个的人,全都是过来和方言招呼的,看的出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被方言吸引回来的。
廖主任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笑着对身边的崔静怡说:“方言可真是你们协和的宝贝,你看这些侨商多认可他!”
崔静怡点头:“方主任的医术和人品摆在这,值得这份信任。”
等介绍得差不多,廖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先进去入席,边吃边聊。”
侨商们纷纷应声,簇拥着方言、陆东华等人往宴会厅内走去,原本冷清的会场瞬间热闹起来。
开始宴会后,廖主任就上台讲话。
方言听到后才知道,原来这次确实和之前的不一样,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是派人回来谈好了投资的项目,好多人都可以直接开始看病了。
方言也不知道接下来廖主任会怎么安排就诊,之前一天是五个人,这次不知道廖主任是怎么安排的。
接着就开席了,方言和廖主任一桌,他今天不能喝酒,所有就以茶代酒,带着方言他们去敬酒,同行的当然还有陆东华以及崔静怡。
这里面也就方言和崔静怡是端着酒,廖主任和陆东华没有。
就在方言他们敬酒到一桌的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突然站起来对着陆东华说道:“陆东华!还记得我不?”
陆东华一怔,看向对方,只见是个干瘦干瘦的男人,微微皱起眉头。
“您是……不好意思,我眼拙,一时间居然记不得了。”
那人说道:
“37年在津门码头上的时候,我们还一起摆摊赚过路费呢!”那男人对着陆东华说道。
听到这里陆东华眉头紧皱,道:
“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我实在记不得了……”
方言也是有些好奇了,这里居然还有师父的老熟人?而且听起来还是中医同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厂里的工人同志有的甚至还想让直接上两天,想办法给那些实在有事儿来不了的人调班,这样的话两天时间就可以当得平日里的十天。
当然了,作为管理层的方言肯定是不太赞同这种方式的,刚治疗了一个加班加出问题的廖主任,方言可不想着这里的工人谁又整出出问题来。
方言走进研究所,机器运转的嗡鸣声里夹杂着一些人的谈话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人们看到他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打招呼:“方主任来啦!”“方主任好啊!”
方言笑着摆摆手,走到生产线旁,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一边叮嘱:“大家别光顾着赶进度,累了就歇会儿,喝口水再干。咱们虽然赶工,但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别把自己熬出毛病来。”
一旁的组长连忙应声:“您放心!我们都按轮休来,没人硬撑。”
接着一旁的人说道:
“就是……五倍工资都拿到手了,大家感觉身心愉悦,哈哈哈!”
其他也哈哈大笑。
今天这会儿过来,是要和贺普仁一起发东西的。
国营单位一般节假日都要发一些东西。
方言他们的单位当然也不例外,之前已经发了一拨,主要是研究院同意发放的毛巾脸盆还有床上三件套,今天发的是他们单位自己采购的。
这个还是老胡的主意。
他从香江那边订购了一批国外的收录机回来,这玩意儿一发,员工凝聚力保证嘎嘎涨。
就是东西送回来的有点晚了,昨天晚上才到的京城,今天过来方言先给在上班的工人发一批,明天到时候再让贺普仁发一批。
等到上班后,研究员上班了再给他们发最后一批。
方言刚叮嘱完工人注意休息,贺普仁就抱着几个印着外文商标的收录机走了过来,笑着招呼:“方主任,东西都搬过来了,咱们现在就发?”
“发!”方言接过一台收录机,递给身边正在操作机器的老工人,“王师傅,这是咱们单位给大家的国庆福利,国外牌子的收录机,闲下来听听广播、放放音乐,解解乏。”
老工人双手接过收录机,摩挲着光滑的外壳,眼睛都亮了:
“哎哟,这玩意儿可是稀罕物!市面上都不好买,您这福利也太实在了!”周围的工人也围了过来,看着收录机,议论声里满是惊喜,之前发的毛巾、脸盆虽实用,但收录机这种“高档货”,可比其他国营单位的福利体面多了。
贺普仁一边给工人递收录机,一边笑着说:
“这是咱们单位从香江那边特意订的,昨天才运到京城,就怕赶不上给大家过节用。今天先给上班的师傅们发,明天轮休的师傅来上班,还有一批;等研究员们节后上班,也少不了他们的份。”
有个年轻工人拿着收录机,忍不住问:“方主任,这收录机要是不会用咋办?”
方言笑着说:
“说明书都在盒子里,要是还看不懂,回头让技术科的同志给大家统一讲讲,保证人人都会用。咱们发福利,不光要发得实在,还得让大家用得舒心。”
工人们听了,笑得更欢了,手里捧着收录机,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贺普仁凑到方言身边说:
“这招太管用了!有这收录机,往后干活肯定更上心,凝聚力不用愁!”
方言点点头,目光扫过满车间干劲十足的工人:
“咱们单位能有今天的进度,全靠大家出力,好福利本该给大家。不过也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为了赶工熬坏了,要是累了,该歇就歇,工资福利一分都不会少。”
发完福利,方言和贺普仁又在研究所里转了一圈,看到每个拿到收录机的工人脸上都带着笑,两人也跟着放心了。
发完了东西后,方言就开车回协和了。
今天虽然是国庆节,但是看病的人依旧还是不少。
特别是今天的窗口少了几个,排队的人就更加多了。
方言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都还是一些中年人,这些都是平日里上班没有时间,今天特意抽放假才来的。
分诊的护士看到方言来了赶紧给他打招呼,然后汇报现在的情况,按照目前的这个人流,今天的任务有点重。
方言看了看,心想自己的上午也没啥事儿了,干脆他也接诊好了。
打开诊室门,方言让分诊的护士把人流分一些过来,接下来他也开始坐诊。
今天虽然人多,但是基本上都不是急症,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病症,毕竟能够拖这么长时间的病,也不可能是太邪门儿的怪病,方言诊断起来还是挺快的。
有了他的加入后,门外的队伍肉眼可见的减少,大家其实也是想赶紧看完病,然后下午陪着家里人休息休息。
等到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方言就已经把病人看完了。
让护士进来收拾了一下诊室,方言把医案整理好,然后就去隔壁师父陆东华那边看看,现在过来找陆东华的都是找他复诊的人。
方言告诉老爷子自己先回去做饭去了,让他看完了就回去。
“好,我就这两个了,很快就回来!”陆东华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我一起回去?”安东对着方言问道。
“你陪你师公一起!”方言对着安东回应。
安东点头答应。
等到方言走了过后,看病的人对着陆东华问道:
“老先生,方言是你徒弟?”
陆东华点点头:
“对啊,我六徒弟。”
以前方言本来是小徒弟,后来老胡加入了,他就不是了。
听到老头居然是大名鼎鼎方大夫的师父,几个人就都惊讶了。
这老爷子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居然这么有来头。
正在候诊的阿姨就凑了过来,语气满是惊讶:“哎哟!原来您是方大夫的师父啊!方大夫医术这么好,原来是跟着您学的!”
旁边复诊的大叔也笑着点头:“上次我们家老太太胃不舒服,方大夫一副药就给我治好了,当时还想这年轻大夫怎么这么厉害,他师父到底是谁,实在是没想到居然被我遇到了!”
陆东华放下手里的脉枕,笑着摆摆手:“他啊,自己肯琢磨,平时看医书、记病例比谁都认真,我也就是随便点拨点拨。”
陆东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方言的医术他还真是没怎么教,基本上更多都是方言自学的,他最大的功劳可能就是送方言一屋子的陆家家传藏书了。
这话一出,大家更感慨了,有患者说:“现在这样的大夫可不多了,不光医术高,还不摆架子,替咱们患者着想。”还有人说:“以后看病就找你们师徒俩,放心!”
陆东华听着大家的夸赞,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一边给患者摸脉,一边仔细询问病情。
自己也算是沾徒弟的光了。
……
另外一边,方言回到家里,这会儿老胡也回来了,正在四合院里摆弄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正义和明珠蹲在他身边看热闹。
方言走了过去,问道:
“这啥东西啊?”
老胡说道:
“国外进口的儿童玩具,这不是家里两个孩子要出生了嘛,我准备的,这次采购收录机的时候,就顺便让人带回来了,结果还要自己拼,你说这事儿闹的……”
方言一看,对着老胡说道:
“这些玩具,起码得三岁以上的孩子玩,你弄早了。”
老胡说道:
“没事儿,不是还有正义和明珠嘛,先给他们玩,咱们家两个孩子虽然玩不了,但是可以看着大孩子弄啊,一样的益智。”
“你这拼到哪一步了?”方言走过去拿起一个城堡零件,看了看说明书。
老胡抬头,脸上带着点无奈:“这赛车的轮子总装不上去,说明书全是外文,我只能瞎琢磨。”
方言凑过去看了看,指着零件接口说:“你得先把轴穿进去,再卡轮子,方向反了当然装不上。”
说着伸手,三两下就把轮子装好了。
老胡眼睛一亮:“还是你手巧!我这脑子,拼个玩具都费劲。”
方言对一旁的正义和明珠说道:
“你们也帮着拼吧,反正后面都是你们自己玩。”
正义和明珠早就好奇的很了,听到方言的话当即就答应下来。
老胡也拍了拍手,从地上站了起来,让自己助理小林给两个孩子把玩具分类。
方言这会儿到了正厅里面,看了看家里今天的人,大舅哥一家人没有过来是早就打了招呼的,马文茵今天过来了,正在和朱霖她们聊天,大姐的同学宋简也过来了,不过经常过来的两口子今天没看到人。
“今天陈楷歌两口子没来?”方言对着众人问道。
朱霖说道:
“十点出头的样子来过一趟,送了点东西过来就走了。”
方言恍然,应该是他们自己家国庆节也有聚会。
接着方言就去做饭去了,这会儿大姐和小姨子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食材,切配的工作都完成了,就等着方言回来注入灵魂了。
炒菜这事儿并不是什么大工作,今天家里的人也不算多,一会儿时间方言做的菜就出锅了。
等到师父陆东华回来的时候,方言已经做好菜了。
“回来的刚好,正好吃饭。”方言对着师父招呼。
今天中午方言做的饭菜也算是丰盛,毕竟怎么说也是国庆节嘛,甭管是啥节,国人就喜欢整点好吃的。
接着家里人都上桌,方言对着师父说道:
“今天中午可得多吃点儿,晚上的晚宴咱们基本没啥机会吃好了。”
陆东华说道:
“说起来老头子我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款待华侨的晚宴呢。”
一旁的老胡也是华侨,他一边给老爷子打汤,一边说道:
“师父,那场合就是喝酒,说话,完全没咱们自家人在家里吃饭舒服。”
黄慧婕也说道:
“可不是嘛!在家吃饭自在,想怎么聊就怎么聊,到了那场合,说话都得提着劲儿。”
两口子对于这种场合有点不喜欢。
感觉更多就是作秀。
当然方言也知道,但是这是他的任务,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奔着他去的,他不在场都不行。
也不知道廖主任为啥要把自己师父也叫上。
说是晚上人多,要他帮着镇场子,那种场合有什么需要镇的?
莫不是还是有从国外回来的同行?
这样叫上老爷子在一旁可以帮自己吸引火力??
不过廖主任也没说清楚,方言也只能是瞎猜。
不过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参与这种场合,去一去体验体验,也是不错的,方言倒是不觉太反感,就当是让自己师父过去玩一趟了。
午饭时间结束后,下午时间方言又去一趟医院里,现在狂犬病,甲状腺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三个人还在接受治疗,虽然医院里有人看着,但是方言自己盯一下感觉还是更加心安一些。
张福的狂犬病恐水症现在好转多了,估计国庆节过后要不了几天时间,应该就会痊愈,到时候还有一个讲座。
虽然是带着点打脸的意思叫上了西医,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方言把各种数据和患者身体的记录都写的相当的详细,让他们找不出问题来。
如果成功了的话,这个方子方言认为应该可以很快的扩散出去。
至于特发性的肺间质纤维化,其一是这个病现在只有自己会治疗,其二就是这个马先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侨商,自己把他治好了,很可能就给国家带来新的技术助力。
现在属于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能够多弄到一些国外的技术,当然是好事儿。
至于司马先生那边的甲状腺癌转移,也是个高难度的治疗,李可的攻癌夺命汤在被他改版后,以超越时代的完全体展示在众人面前。
如果治疗顺利的话,后续方言也会得到这方面一个权威专家的名头。
总之就是三个人都很重要。
当然,接下来方言还有很多国外严选的疑难杂症都在等着他。
这些病着不说别的,对于中侨办,对于协和,甚至对于燕京饭店都是非常重视的资源。
方言稳住了他们,治好了他们,就是多方皆大欢喜的局面。
……
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了,方言午后查房完毕,接下来整个下午都在家里待着,主要就是陪伴一下家里人。
另外研究一下老胡带回来的玩具。
组装确实够呛,但组装起来后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方言甚至感觉这个玩具主要目的是拿给负责组装的家长干的。
家长玩了再给自己家里孩子玩,这样让下次家长买玩具掏钱更加爽快。
傍晚五点出头,崔静怡开车到四合院接方言和陆东华,就一会儿他们就到了燕京饭店。
抵达时,宴会厅外冷冷清清,没有预期中的热闹,方言心里纳闷,按廖主任之前的安排,这会儿该有不少侨商到了才对。
他拉住一位酒店工作人员询问,方言在这里也是老熟人了,对方见到是他当即笑着解释:
“方大夫,今天不少侨商坐的飞机因为天气晚点了,廖主任他们还在机场等着呢,刚打过电话说让您再等等。”
方言点点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转头对陆东华说:“正好咱们趁这工夫看看会场布置,您也先歇会儿。”
宴会厅里已经布置妥当,红色的地毯从门口铺到主桌,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和鲜花,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欢迎侨商回家”的横幅。
方言绕着会场走了一圈,发现桌数比上次多了近十桌,心里暗忖:看来这次来的侨商确实不少,规格也比上次高。
陆东华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笑着对方言说:“没想到这宴会布置得这么隆重,比我想象中热闹多了。”
方言递过一杯温水:“廖主任说这次有不少重要人物来,估计是为了后续的合作和交流,所以才这么重视。”
三人等了近一个小时,眼看快六点了,还是没等到廖主任的消息。
方言起身去前台询问,刚走到前台,电话就响了,工作人员接起来后说是廖主任打来的,说已经接到人了,让酒店开始准备饭菜。
从机场到饭店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挂了电话,跟方言说了情况,方言回去后给崔静怡还有师父说了情况,三人索性坐在沙发上闲聊,等着车队到来。
七点刚过,酒店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方言走到窗边一看,只见一队挂着大红花的轿车缓缓驶来,带头的是一辆黑色红旗车,后面跟着十几辆轿车,排成整齐的队伍,场面十分壮观。
“来了!”方言招呼着陆东华和崔静怡,一起走到门口迎接。
车队停稳后,廖主任从第一辆红旗车里下来,身后跟着几位西装革履的侨商,还有几位坐着轮椅的病人,显然是之前提到的、需要方言诊疗的侨商家属。
当然不止是坐轮椅的,还有一些走路需要人搀扶,还有些带着口罩的,这些人应该都是病人,方言看到他们对被人送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楼上去了。
他们肯定是没那个体力参加宴会的,而且说不定还有些什么病症,万一喝酒吃饭直接噶了,或者把病症传染给其他人了,那可就真是乐子大了。
接下来,廖主任看到方言后,立马对着他招手,就在门口就开始对着其他人介绍方言。
“这位就是大家要找的方大夫,中医医术一绝!”
“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能解决,到现在还没遇到治不好的病,希望这次大家家里的人的病症也能被解决。”
廖主任说完,马上就有人过来握手了。
“方大夫,久仰大名!我母亲风湿多年,走路都费劲,这次特意带她来,就盼着您能给看看。”
“我先生总咳嗽,西医查不出原因,这次就得靠您了!”
“方大夫……”
“方大夫……”
那一个个的人,全都是过来和方言招呼的,看的出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被方言吸引回来的。
廖主任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笑着对身边的崔静怡说:“方言可真是你们协和的宝贝,你看这些侨商多认可他!”
崔静怡点头:“方主任的医术和人品摆在这,值得这份信任。”
等介绍得差不多,廖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先进去入席,边吃边聊。”
侨商们纷纷应声,簇拥着方言、陆东华等人往宴会厅内走去,原本冷清的会场瞬间热闹起来。
开始宴会后,廖主任就上台讲话。
方言听到后才知道,原来这次确实和之前的不一样,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是派人回来谈好了投资的项目,好多人都可以直接开始看病了。
方言也不知道接下来廖主任会怎么安排就诊,之前一天是五个人,这次不知道廖主任是怎么安排的。
接着就开席了,方言和廖主任一桌,他今天不能喝酒,所有就以茶代酒,带着方言他们去敬酒,同行的当然还有陆东华以及崔静怡。
这里面也就方言和崔静怡是端着酒,廖主任和陆东华没有。
就在方言他们敬酒到一桌的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突然站起来对着陆东华说道:“陆东华!还记得我不?”
陆东华一怔,看向对方,只见是个干瘦干瘦的男人,微微皱起眉头。
“您是……不好意思,我眼拙,一时间居然记不得了。”
那人说道:
“37年在津门码头上的时候,我们还一起摆摊赚过路费呢!”那男人对着陆东华说道。
听到这里陆东华眉头紧皱,道:
“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我实在记不得了……”
方言也是有些好奇了,这里居然还有师父的老熟人?而且听起来还是中医同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