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我真不是吹牛逼!这图纸是杜国旺提供给我的……虽然之前部里给了800套的订单,除了前期的400万,剩下的得等到改造完成才支付……先期生产,这钱全投入进入都不够呢……”
面对郑部长的质疑,李校长很委屈。
当然,那是装的。
能从部里要到钱,自己要不要脸不重要。
何况,今日不比往昔,自己是挺直了腰杆要钱。
不给技术即将取得突破的下属单位经费,难道把经费给小鬼子当利润?
“李瑞同志,杜国旺有没有说,这样的改造下来,能达到多少精度?成本多少?”
看着眼前的李瑞,胡副部长的激动瞬间消失。
李瑞什么尿性,别说部里领导,就是其他系统的领导也知道。
要经费,各种手段都能使出来的。
“呃,系统比三轴的加工中心贵不了太多,大概要18万左右;一台铣床12万,然后附件得2……20万……”
李瑞一边盘算,一边说。
系统其实就是铣床的系统,功能拓展简单,根本不会增加成本。
可李校长想到部里跟三菱的谈判,琢磨着鬼子不可能发善心,至少也得报价六七十万吧!
可前面的一说,加起来才30万呢。
附件根本要不了2万。
即使20万,整体下来也才50万,应该会比三菱的低很多了。
“多少?”
本就脸色难看的胡副部长,脸色变得扭曲起来,看起来很吓人。
看到领导如此表情,李瑞怕倒是不怕,只怕到时候被领导知道自己价格报高这么多,再遇到不好相处。
“那啥,领导,由于目前工艺不太成熟,加上研发成本没有被摊薄,成本有些高……再过段时间,应该会降低下来,一台改造后的应该能在40万以内……”
李校长心在滴血。
40万一台的改造数控铣床,学校也能含泪赚20万,可白白少了10万啊。
“天杀的小鬼子!同样的东西,他们居然敢要120万刀的价格啊!狗曰的,良心都坏透了!亏得我还真以为他们是带着诚意想要跟我们合作&……”
“啥?小鬼子报价120万刀?跟我们方案一样?”
李校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心在滴血。
特么的!
终究还是太过保守了。
自以为报价50万,比小鬼子的肯定会低,但是不会低得太离谱。
了解实际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格局终究还是太小,自以为自己已经非常黑心了,报的价格离谱到了自己都快无法忍受,却仅仅只有小鬼子报价的三分之一不到!
痛失如此机会。
看到李瑞那肉痛的表情,胡副部长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把三菱的报价说出来,这不是给李瑞要更多经费的借口嘛!
念头一转,脸上变得严肃:
“李瑞同志啊,虽然说方案比较类似,不过咱们不可否认三菱的机械制造工业在国际领域都属于先进,无论是技术的稳定性还是性能……”
“这样,李瑞同志,你不是说你们不仅缺人跟设备,也缺经费嘛。部里到时候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挤两百万给你们项目……”
郑部长也开口了。
“200万?领导,您那37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的?200万能干什么?买一台小鬼子含泪血赚170万的垃圾机床?”
李瑞不乐意了。
领导这是打发乞丐呢。
小鬼子报价180万的东西,比学校的应该先进不了多少。
在他看来,200万,太少。
“他们报这价,也得我们能接受啊!部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要是有钱,别说你们,下属所有单位的科研项目直接把经费给够……要真出现那情况,咱们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不说超苏越美,要不了多少年就能追平他们!”
郑部长拧着眉头说道。
国家到处都缺钱。
现在国家政策做出了调整,所有的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
航天系统,那日子跟其他军工系统一样。
有限的经费,还得向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战略洲际导弹、关系更加重大的运载火箭项目倾斜。
家大业大的七机部,这日子别提多憋屈了。
“200万太少了,再加点。”
“300万,不能再多了!”
“要不,600万?”
李校长哪能错过机会。
上次800台车床改造项目,经费走的校企办,李校长那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学校现在不少需要自筹经费的项目,李校长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搞钱呢。
“李瑞,你别太过分,再给你加50万!要是让我知道这钱没有花到数控技术研究上,你以后别想从部里拿到一分钱!”
郑部长黑着脸怒斥李瑞。
但凡涉及到经费,每次都是这样。
“领导放心!保证专款专用!”
李瑞知道,无论如何也要不到更多了,拍着胸脯保证,最后心中加了一句“才怪”。
也不告辞离开,更不说话,直盯盯地看着郑部长。
郑部长无奈,正要写条子,一旁的胡副部长则是拦住了他:“我再去一趟哈工大了解情况,到时候给他们带过去……”
“啊?”
李瑞急了。
要是胡副部长带着经费去学校,那还能有自己的?
“怎么?”
郑部长的脸色急剧变化,顿时觉得李瑞可能是欺骗自己。
“没有,我想着还要去一趟二炮司令部呢。部里说火箭炮不属于七机部的,不给经费支持;五机部说火箭炮属于七机部,跟他们的火炮没关系……学校有个远火项目,射程120公里,理论设计已经完成,样品制造也差不多了,缺经费……”
李瑞靠着手里的项目到处碰瓷,丝毫不在意领导们的白眼儿。
技术成果是国家的,可技术人员是学校的。
经费嘛,能从哪里要到就从哪里要。
听到这话,无论是郑部长还是胡副部长,果断选择了沉默。
但凡他们接了话头,李瑞就得打蛇随棍上。
李瑞见两位领导都不接话,也不尴尬,直接告辞离开。
“三菱那边的谈判还继续吗?”
李瑞走后,胡副部长问郑部长。
“部里开会讨论了多次,引进肯定得引进,即使哈工大有了技术突破,要达到真正的四轴水平,精度达到他说的,估计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
郑部长叹了口气。
引进先进的数控机床,不只是七机部高层的想法,甚至是国家高层的态度:数控技术太过重要!不仅能提升国家工业制造能力,更是能对大部分工业系统产生促进作用。
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再在引进基础上发展自己的。
这是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那咱们就要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精度可以差一点……到时候,搞回来给哈工大分一台,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面。有了借鉴参考,应该能发展更快。”
“价格这块……”
“我会尽量往下压。如果哈工大的情况真的是这样。我会照着村田正雄的报价砍三分之二,最多一半成交!”
胡副部长的话,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被讹诈了,谁还能心平气和?
酒店里。
村田正雄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依然紧绷着弦的冈坂日川,觉得冈坂这家伙就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冈坂,现在只需要等着他们审批完成,合同就完成了,虽然对方只订购了十台,这也是上千万刀的利润!公司不仅会给我们升职加薪,奖金也不会少的!来,跟我一起喝酒,放松放松……”
这年头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法跟他们在国内比。
不过想到这次能用几乎被淘汰的老旧设备为公司赚取的上千万刀利润,自己能得到上亿日元的提成,什么艰苦条件都能忍受。
“部长阁下,现在还没签合同,他们也没打钱呢!”
冈坂日川没有村田正雄的激动。
没签合同,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变局。
“冈坂,你太谨慎了。之前他们搞出数控车床的系统,这也不算意外。即使当年我们技术先进,各种配套齐全,从数控车到数控铣床的系统花了多长时间?从原本0.05毫米的控制精度提升到0.02毫米的精度,又花了多少年?”
村田正雄一脸不屑。
中国什么科技水平,谁不知道?
即使能搞出两轴的数控车,又如何?
精度也比他们国内的差了太多了。
“只要这笔交易完成,我们的数控车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你我都将会成为中国办事处的负责人,每年上亿日元的薪酬。即使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方买房子,也轻而易举……”
对于未来,村田正雄早就已经规划好了。
回去,把自己破旧的小二居换成豪华大别墅,再去新宿最出名的歌舞伎町嗨皮一段时间……
看着满脸兴奋的村田正雄,严谨的冈坂并没有再劝说。
在西德留学过的冈坂日川学到了德国人的严谨,他清楚目前尚未尘埃落定。
什么都可能发生。
尤其是原本约定继续谈判的时间,负责谈判的胡副部长又找不到了。
村田正雄根本没当回事。
这却让本就担忧的冈坂日川更加忧虑。
又过了几天,胡副部长回来了。
“什么?降价?不可能降价的!部长阁下,我们已经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虽然是简易数控机床,可这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村田正雄破防了。
降价?
不可能降价的!
“村田先生,非常抱歉,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一致认为贵方提供的设备无法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胡副部长没有说话。
谈判团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口说道,“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国际市场上,加工精度在0.02mm以内的四轴联动加工中心,每台售价也不过才40万刀!你们提供的只是在三轴加工中心上加装附件的……”
“两位,从一开始我们就表达得非常明确,我们需要真正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即使精度低一些,也可以接受……如果贵方还幻想着糊弄我们,就已经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工作人员表达清楚态度后,板着脸一句话都没说的胡副部长直接起身离开。
如此变故,让村田正雄懵逼了。
完了!
自己的豪华大别墅没了。
新宿最著名歌舞伎町也去不了了。
甚至,连自己这部长职务也无法保住。
他之前在公司当着董事会的董事们拍着胸脯保证过,会拿下中国的业务呢!
“部长,目前只能出口四轴联动加工中心给他们,才能打开对方的市场了……”
正在村田正雄绝望的时候,冈坂日川叹了口气。
“你……”
村田正雄满脸惊愕地看着冈坂日川,“你被他们收买了?”
后者摇头:“虽然巴统禁运清单里的数控机床属于禁运装备,但是在他们有了……”
巴统禁运是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国家获得西方先进的技术跟装备快速发展。
而在被禁运的国家有了相关技术跟装备后,同类型的装备跟技术不仅禁运解除,甚至还会得到支持大规模出口。
其目的就是抢占对方市场,使得研发公司无法通过市场回收研发经费以及持续投资。
“可四轴……”
“那毕竟不是五轴。如果他们愿意以120万刀的价格购买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我们可以提供一批公司即将淘汰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给他们。”
“即使要淘汰,那些设备生产出来也还不到五年……”
村田正雄一脸担忧。
“四轴毕竟不是五轴,五轴才是绝对禁用。如果我们不提供,他们自己研发出来……另外,对方态度变化如此大,应该是有了我们提供这种简易四轴……一旦让他们获得足够研究经费……”
冈坂日川没有继续说下去。
中国现在穷,缺钱。
投资各种经济基础建设的经费都不够。
“还有,我们可以捆绑销售低端数控车床以及数控铣床,甚至跟他们合资,以此占据他们市场的主动……”
不得不说冈坂日川这一招非常狠辣。
可他不会明白,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话,让三菱大举向中国出口低端数控机床,再加上谢威这个外挂存在,反而让中国数控机床技术提前将近二十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于谈判的情况,谢威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那350万是我要来的,我帮你们把那种成本不到二十万的简易四轴卖出五十万的天价,校企办也不会给学校分利润……”
“校长,胡副部长说了,这笔经费是数控技术研究的专项经费……”
杜国旺看着李瑞,平静地问他:“要不咱们去找胡副部长评评理?”
“用不着,用不着!”
“那经费的事情?”
“要不这样,咱们二一添作五,你们留100万,剩下的归学校处理。”
“一分都别想!”
杜国旺丝毫不松口。
李瑞见他态度坚决,看向旁边的谢威,谢威装着没看到,扭头看向一边。
“这可是你们不愿意分给学校的,学校要是拿到经费,你们也不会再来要,对吧?”
听到李瑞这话,谢威意识到不对。
正要开口阻止,奈何杜国旺已经坚决地回答:
“不会!”
“也是你的态度对吧?”
李瑞没有理会杜国旺,转而看向谢威,“校企办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红光厂都能提供超过500万经费,花都油脂化工厂的利润也超过300万,还有ABE跟香料、卫生巾等利润也超过了400万,还有计算器……现在又多了数控系统的利润,抛开今年上交学校的500万,也还有上千万……”
李瑞越是这样说,谢威越觉得老家伙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一时间又想不明白他挖的什么坑。
“行,只要您不动校企办的利润,以后校企办的项目,不找学校要钱!”
谢威不明白李瑞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茬。
难不成,他又通过校企办什么项目从上级手里要到了经费,还是数额不少的?
得到谢威的回答,李瑞转身就走。
“耶?李瑞居然转性了?”
杜国旺意外了。
跟李瑞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管他呢!胡副部长说的对我们不是好事。三菱不可能放弃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一旦看到他们占领了市场,其他的数控机床厂家都会涌入……”
“咱们只能尽量加快研发速度。而哈一机那边……”
杜国旺脸上浮现出无奈。
控制系统研发没问题,可机械传动方向,涉及更广,尤其是目前的滚轴丝杠,不仅精度达不到预期,就连制造丝杠的合金材料强度也不够。
“机械部分咱们操心也没用,材料研究所那边不是也在研发新的合金材料嘛。”
基础太差的弊端,现在是彻底展现出来。
唯一能做的就只能等。
谢威对复合材料倒是比较熟悉,金属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的合金材料,更是不熟悉。
数控机床对加工刀具的材料要求同样也高,在这方面,目前还都属于刚起步的阶段。
谢威精力有限,不可能参与到所有领域的研发中。
“金属材料那边今年招收了8名研究生呢,不过经费……”
“如果校企办经费充足,我会让王征尽量向材料研发项目倾斜一些……不过,目前得优先现有的项目。半导体以及碳纤维等,才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谢威说完,就去了实训车间。
校企办看起来目前收入不错,面对众多欠缺的基础配套,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倒不是杜国旺自私,数控系统要发展,也需要配套跟着发展才行。
他说这话,就是希望谢威能同意王征把经费向合金材料研究项目进行一定的倾斜,谢威怎么能同意?
制造技术要发展,材料是最重要的。
可国内的材料技术都太落后。
谢威为什么在唐道贤一开始设计出来的40毫米狙击榴项目难度态度叫他先转而研究一次性火箭筒,只是为了出口么?
其实也是为了材料!
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外面的发射筒就是采用增加了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外壳。
有了这项目,玻璃纤维相关技术研发就能更快,从而推动后续的碳纤维等材料的研究。
在唐道贤搞一次性火箭筒项目之前,学校的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虽然在持续,却因为经费投入不多,进展很慢。
“老大,有事?”
谢威看着专门把自己叫到外面没人地方,不开口却不停抽烟的张敬研,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要钱,肯定是不行的。
每一分钱,还没赚回来,就已经决定好如何花销了。
“六哥,你脑子活,我老师给了我一个课题,是给数控系统配套的,我一直找不到方向。”
终于,张敬研开口了。
谢威意外地看着他,“这么快就独立搞课题了?”
“不是快,材料所的任务越来越多,导师们甚至还嫌太慢了,现在每个人都是负责不同的课题……”
张敬研苦着脸说道。
大家虽然都住在一个宿舍,由于参加项目,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室睡。
即使回来也都是凌晨,躺床上就能响起鼾声,很少聊天。
谢威还真不知道金属材料研究室那边的情况。
“我对材料也不是很熟悉啊……”
“不熟悉没事,只要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咱们的课程有金属材料学跟非金属材料学呢!”
张敬研认为谢威是在谦虚。
化学材料,也是材料啊。
“刀具涂层材料?这可是研究生的项目……”
谢威听完后,有些吃惊。
看来,张敬研转到金属材料室那边的这大半年时间成长超乎自己想象。
“咱们实验班的,经过一年多高强度学习,基础不比学校招的研究生差,几乎每人都配备了一名导师,跟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你看看有没有方向?硬质合金,要想继续提升性能,只能从材料配方以及工艺等方面下手……”
“也不一定啊。直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给硬质合金基体镀上一层耐磨的高硬度涂层材料就行了啊。比如碳化钛(TiC)、氮化钛(TiN)、氮化铬(CrN)之类的,这些材料国内金属材料研究所应该有……”
谢威脱口而出。
大体方向他知道,具体配方、工艺就需要研究了。
“找你果然没错!”
张敬研听完,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这下就有明确方向了。”
“……”
谢威无语。
涂层刀片是随着数控机床兴起后,开始大规模运用的。
国际上,目前也才刚起步。
在民用领域中,目前各种优秀材料运用不够多,而军用方面,在研发中甚至可以不计代价,总不能为了加工某一种需求量不高的难加工材料专门花费巨大的资金去研究配套的加工刀具。
资本主义世界,一切都是要考虑投资回报比的。
而在国内,各种高端材料,诸如高温合金等,很多都没有研究出来呢。
“老大,你们实验室那么多课题,经费够?”
谢威想了想,问张敬研。
“不知道啊。”
张敬研一脸茫然,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跟研究中,还真没关注经费够不够的问题。
听到他的回答,谢威没有再说什么。
“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谢威跑步时,莫灵羽依然在学校门口等着他。
现在莫灵羽已经养成了习惯,除非下大雨。
“班长,咱们那通讯电台的项目你究竟管不管啊!这都多长时间了,你除了偶尔去一下,平时都见不到人……”
莫灵羽抱怨着。
“忙啊。”
谢威有些尴尬。
说实在的,要是莫灵羽不提起,他都忘记了学校还有单兵通讯电台项目。
尤其是那个项目本该是由他负责的。
“现在样品已经制造出来,已经提供给部队进行测试,效果挺不错的。”
莫灵羽并没抱怨,而是笑着告诉谢威这个消息。
成功了?
谢威很意外。
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正在跑步。
脚下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
莫灵羽急忙一把扶住了他,谢威才避免被摔倒的命运。
“你之前把设计方案都给出来了嘛,连关键电路设计也拿出来了,在无线电老师们的帮助下,就给弄出来了……”
莫灵羽一点都不居功。
整个研发过程中技术攻关的难度她是只字不提。
“哦。”
谢威不知道莫灵羽给自己说只是为了分享成功的喜悦,还是有别的,看到莫灵羽脸上浮现出的失落,开口问道:“在测试结果出现之前,项目不需要太多精力,你们团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听到谢威询问,莫灵羽的失落瞬间消失。
顿时开心起来,“就是不知道,整个团队已经停了好些天了。罗老师让我问问你的意见。”
又问自己的意见?
怎么什么事情都找自己?
“你们团队目前对通讯基础掌握得不错,我觉得可以继续在通讯技术上进行研究。尤其是数字信号通讯……当然,仅仅是以目前的团队跟设备,并不足以支撑……”
莫灵羽瞪着大眼睛,眼巴巴地等着谢威给建议。
结果谢威说出这番话。
顿时无语。
“基础条件跟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家最急需的技术研发,这样可以在有了成果后,通过产品上市快速获得后续研发的经费……”
“只要国际上先进的,咱们国家都急需啊。”
莫灵羽有些无语。
“程控数字交换机,知道不?”
“程控数字交换机?”
即使在部队当了几年通讯员,到了大学又搞了将近一年的通讯电台,对于国际上的通讯技术发展,却并没太过关注。
看着莫灵羽眼里的清澈,谢威一阵无语。
这都不关注行业信息的?
“电话转接你知道吧?”
“知道啊。先拨通总机,然后再由人工转接到需要的线路……”
“程控数字交换机,其实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来替代人工转接线路……”
谢威向莫灵羽简单地介绍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特点,他并没有介绍得特别详细,学校无线电本就是老牌的优势专业,不可能连交换机的相关资料都没有。
“这样啊?跟前面我们搞的通讯电台技术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啊。”
莫灵羽听完后,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不理解技术差距这么大,为什么谢威会说那是基础。
谢威真的是不懂通讯技术还是太懂了?
“你想想,咱们经济要发展,迅捷而又可靠的通讯是不是非常重要?别的不说,仅仅是军用,如果我们的电话网络可以随时接通网路内的任何一部电话,那会产生什么效果?”
见莫灵羽的表情,谢威担心她因为这项目的技术太难,最终放弃。
到了这年代,他可以忍受没有手机,不能出远门,可无法忍受连跟远处沟通都不行的这种信息传输时间。
写信,即使挂号信,距离很近,也得好几天时间。
电报?
那个倒是比较迅捷,可电报的内容是按字收费,从一个电报局发到另一个电报局很及时,要到自己联系的人手里,那得多久时间?
打电话?
别说民用通讯系统,连军用电话网络也得人工转接。
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通讯系统是肯定不能落后的。
“这样的项目,怕是不能得到学校支持……”
“我支持啊!”
谢威刚说出这番话,就后悔了。
看到莫灵羽脸上瞬间红了,急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让王征的校企办投资……”
还不是一个意思?
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谢威越觉得解释不清楚。
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道:“咱们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太落后,通讯网络太差……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就是六十年代研发,在沪市使用的10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那还是使用的国际上二三十年代研发成功的纵横制……”
听到这番话,莫灵羽脸更红。
谢威这不是关心自己么!
不仅给自己课题,还提供项目经费,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他都了解得如此清楚……
“走吧,要不然一会儿回去就赶不上上课了。”
看着莫灵羽的表情,谢威只能无奈叹息。
从刚开学,莫灵羽就对他有好感,谢威装着不知道。
不是他清高,而是大学不允许结婚,谢威作为过来人,莫灵羽本身又算得上他喜欢的类型,他怕一旦把持不住……
两人的前途就得全毁了。
不过,程控交换机,是真的可以搞。
在华为、中兴等国产交换机崛起之前,十多年的全中国通讯市场上,全部都是外国通讯公司提供。
这也是原本谢威那个时代中国通讯史上最屈辱的“七国八制”时代。
谢威之前还想着等基础再发展几年。
没想到现在提出来了。
“通讯史上那屈辱的七国八制,就从今天开始洗刷吧!”
也不敢去看满脸羞红,不时向自己看来的莫灵羽,谢威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当然,他不会承认是为了莫灵羽。
未来的通讯技术有多重要,他比谁都明白。
他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面对郑部长的质疑,李校长很委屈。
当然,那是装的。
能从部里要到钱,自己要不要脸不重要。
何况,今日不比往昔,自己是挺直了腰杆要钱。
不给技术即将取得突破的下属单位经费,难道把经费给小鬼子当利润?
“李瑞同志,杜国旺有没有说,这样的改造下来,能达到多少精度?成本多少?”
看着眼前的李瑞,胡副部长的激动瞬间消失。
李瑞什么尿性,别说部里领导,就是其他系统的领导也知道。
要经费,各种手段都能使出来的。
“呃,系统比三轴的加工中心贵不了太多,大概要18万左右;一台铣床12万,然后附件得2……20万……”
李瑞一边盘算,一边说。
系统其实就是铣床的系统,功能拓展简单,根本不会增加成本。
可李校长想到部里跟三菱的谈判,琢磨着鬼子不可能发善心,至少也得报价六七十万吧!
可前面的一说,加起来才30万呢。
附件根本要不了2万。
即使20万,整体下来也才50万,应该会比三菱的低很多了。
“多少?”
本就脸色难看的胡副部长,脸色变得扭曲起来,看起来很吓人。
看到领导如此表情,李瑞怕倒是不怕,只怕到时候被领导知道自己价格报高这么多,再遇到不好相处。
“那啥,领导,由于目前工艺不太成熟,加上研发成本没有被摊薄,成本有些高……再过段时间,应该会降低下来,一台改造后的应该能在40万以内……”
李校长心在滴血。
40万一台的改造数控铣床,学校也能含泪赚20万,可白白少了10万啊。
“天杀的小鬼子!同样的东西,他们居然敢要120万刀的价格啊!狗曰的,良心都坏透了!亏得我还真以为他们是带着诚意想要跟我们合作&……”
“啥?小鬼子报价120万刀?跟我们方案一样?”
李校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心在滴血。
特么的!
终究还是太过保守了。
自以为报价50万,比小鬼子的肯定会低,但是不会低得太离谱。
了解实际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格局终究还是太小,自以为自己已经非常黑心了,报的价格离谱到了自己都快无法忍受,却仅仅只有小鬼子报价的三分之一不到!
痛失如此机会。
看到李瑞那肉痛的表情,胡副部长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把三菱的报价说出来,这不是给李瑞要更多经费的借口嘛!
念头一转,脸上变得严肃:
“李瑞同志啊,虽然说方案比较类似,不过咱们不可否认三菱的机械制造工业在国际领域都属于先进,无论是技术的稳定性还是性能……”
“这样,李瑞同志,你不是说你们不仅缺人跟设备,也缺经费嘛。部里到时候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挤两百万给你们项目……”
郑部长也开口了。
“200万?领导,您那37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的?200万能干什么?买一台小鬼子含泪血赚170万的垃圾机床?”
李瑞不乐意了。
领导这是打发乞丐呢。
小鬼子报价180万的东西,比学校的应该先进不了多少。
在他看来,200万,太少。
“他们报这价,也得我们能接受啊!部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要是有钱,别说你们,下属所有单位的科研项目直接把经费给够……要真出现那情况,咱们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不说超苏越美,要不了多少年就能追平他们!”
郑部长拧着眉头说道。
国家到处都缺钱。
现在国家政策做出了调整,所有的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
航天系统,那日子跟其他军工系统一样。
有限的经费,还得向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战略洲际导弹、关系更加重大的运载火箭项目倾斜。
家大业大的七机部,这日子别提多憋屈了。
“200万太少了,再加点。”
“300万,不能再多了!”
“要不,600万?”
李校长哪能错过机会。
上次800台车床改造项目,经费走的校企办,李校长那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学校现在不少需要自筹经费的项目,李校长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搞钱呢。
“李瑞,你别太过分,再给你加50万!要是让我知道这钱没有花到数控技术研究上,你以后别想从部里拿到一分钱!”
郑部长黑着脸怒斥李瑞。
但凡涉及到经费,每次都是这样。
“领导放心!保证专款专用!”
李瑞知道,无论如何也要不到更多了,拍着胸脯保证,最后心中加了一句“才怪”。
也不告辞离开,更不说话,直盯盯地看着郑部长。
郑部长无奈,正要写条子,一旁的胡副部长则是拦住了他:“我再去一趟哈工大了解情况,到时候给他们带过去……”
“啊?”
李瑞急了。
要是胡副部长带着经费去学校,那还能有自己的?
“怎么?”
郑部长的脸色急剧变化,顿时觉得李瑞可能是欺骗自己。
“没有,我想着还要去一趟二炮司令部呢。部里说火箭炮不属于七机部的,不给经费支持;五机部说火箭炮属于七机部,跟他们的火炮没关系……学校有个远火项目,射程120公里,理论设计已经完成,样品制造也差不多了,缺经费……”
李瑞靠着手里的项目到处碰瓷,丝毫不在意领导们的白眼儿。
技术成果是国家的,可技术人员是学校的。
经费嘛,能从哪里要到就从哪里要。
听到这话,无论是郑部长还是胡副部长,果断选择了沉默。
但凡他们接了话头,李瑞就得打蛇随棍上。
李瑞见两位领导都不接话,也不尴尬,直接告辞离开。
“三菱那边的谈判还继续吗?”
李瑞走后,胡副部长问郑部长。
“部里开会讨论了多次,引进肯定得引进,即使哈工大有了技术突破,要达到真正的四轴水平,精度达到他说的,估计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
郑部长叹了口气。
引进先进的数控机床,不只是七机部高层的想法,甚至是国家高层的态度:数控技术太过重要!不仅能提升国家工业制造能力,更是能对大部分工业系统产生促进作用。
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再在引进基础上发展自己的。
这是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那咱们就要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精度可以差一点……到时候,搞回来给哈工大分一台,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面。有了借鉴参考,应该能发展更快。”
“价格这块……”
“我会尽量往下压。如果哈工大的情况真的是这样。我会照着村田正雄的报价砍三分之二,最多一半成交!”
胡副部长的话,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被讹诈了,谁还能心平气和?
酒店里。
村田正雄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依然紧绷着弦的冈坂日川,觉得冈坂这家伙就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冈坂,现在只需要等着他们审批完成,合同就完成了,虽然对方只订购了十台,这也是上千万刀的利润!公司不仅会给我们升职加薪,奖金也不会少的!来,跟我一起喝酒,放松放松……”
这年头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法跟他们在国内比。
不过想到这次能用几乎被淘汰的老旧设备为公司赚取的上千万刀利润,自己能得到上亿日元的提成,什么艰苦条件都能忍受。
“部长阁下,现在还没签合同,他们也没打钱呢!”
冈坂日川没有村田正雄的激动。
没签合同,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变局。
“冈坂,你太谨慎了。之前他们搞出数控车床的系统,这也不算意外。即使当年我们技术先进,各种配套齐全,从数控车到数控铣床的系统花了多长时间?从原本0.05毫米的控制精度提升到0.02毫米的精度,又花了多少年?”
村田正雄一脸不屑。
中国什么科技水平,谁不知道?
即使能搞出两轴的数控车,又如何?
精度也比他们国内的差了太多了。
“只要这笔交易完成,我们的数控车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你我都将会成为中国办事处的负责人,每年上亿日元的薪酬。即使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方买房子,也轻而易举……”
对于未来,村田正雄早就已经规划好了。
回去,把自己破旧的小二居换成豪华大别墅,再去新宿最出名的歌舞伎町嗨皮一段时间……
看着满脸兴奋的村田正雄,严谨的冈坂并没有再劝说。
在西德留学过的冈坂日川学到了德国人的严谨,他清楚目前尚未尘埃落定。
什么都可能发生。
尤其是原本约定继续谈判的时间,负责谈判的胡副部长又找不到了。
村田正雄根本没当回事。
这却让本就担忧的冈坂日川更加忧虑。
又过了几天,胡副部长回来了。
“什么?降价?不可能降价的!部长阁下,我们已经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虽然是简易数控机床,可这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村田正雄破防了。
降价?
不可能降价的!
“村田先生,非常抱歉,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一致认为贵方提供的设备无法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胡副部长没有说话。
谈判团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口说道,“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国际市场上,加工精度在0.02mm以内的四轴联动加工中心,每台售价也不过才40万刀!你们提供的只是在三轴加工中心上加装附件的……”
“两位,从一开始我们就表达得非常明确,我们需要真正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即使精度低一些,也可以接受……如果贵方还幻想着糊弄我们,就已经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工作人员表达清楚态度后,板着脸一句话都没说的胡副部长直接起身离开。
如此变故,让村田正雄懵逼了。
完了!
自己的豪华大别墅没了。
新宿最著名歌舞伎町也去不了了。
甚至,连自己这部长职务也无法保住。
他之前在公司当着董事会的董事们拍着胸脯保证过,会拿下中国的业务呢!
“部长,目前只能出口四轴联动加工中心给他们,才能打开对方的市场了……”
正在村田正雄绝望的时候,冈坂日川叹了口气。
“你……”
村田正雄满脸惊愕地看着冈坂日川,“你被他们收买了?”
后者摇头:“虽然巴统禁运清单里的数控机床属于禁运装备,但是在他们有了……”
巴统禁运是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国家获得西方先进的技术跟装备快速发展。
而在被禁运的国家有了相关技术跟装备后,同类型的装备跟技术不仅禁运解除,甚至还会得到支持大规模出口。
其目的就是抢占对方市场,使得研发公司无法通过市场回收研发经费以及持续投资。
“可四轴……”
“那毕竟不是五轴。如果他们愿意以120万刀的价格购买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我们可以提供一批公司即将淘汰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给他们。”
“即使要淘汰,那些设备生产出来也还不到五年……”
村田正雄一脸担忧。
“四轴毕竟不是五轴,五轴才是绝对禁用。如果我们不提供,他们自己研发出来……另外,对方态度变化如此大,应该是有了我们提供这种简易四轴……一旦让他们获得足够研究经费……”
冈坂日川没有继续说下去。
中国现在穷,缺钱。
投资各种经济基础建设的经费都不够。
“还有,我们可以捆绑销售低端数控车床以及数控铣床,甚至跟他们合资,以此占据他们市场的主动……”
不得不说冈坂日川这一招非常狠辣。
可他不会明白,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话,让三菱大举向中国出口低端数控机床,再加上谢威这个外挂存在,反而让中国数控机床技术提前将近二十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于谈判的情况,谢威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那350万是我要来的,我帮你们把那种成本不到二十万的简易四轴卖出五十万的天价,校企办也不会给学校分利润……”
“校长,胡副部长说了,这笔经费是数控技术研究的专项经费……”
杜国旺看着李瑞,平静地问他:“要不咱们去找胡副部长评评理?”
“用不着,用不着!”
“那经费的事情?”
“要不这样,咱们二一添作五,你们留100万,剩下的归学校处理。”
“一分都别想!”
杜国旺丝毫不松口。
李瑞见他态度坚决,看向旁边的谢威,谢威装着没看到,扭头看向一边。
“这可是你们不愿意分给学校的,学校要是拿到经费,你们也不会再来要,对吧?”
听到李瑞这话,谢威意识到不对。
正要开口阻止,奈何杜国旺已经坚决地回答:
“不会!”
“也是你的态度对吧?”
李瑞没有理会杜国旺,转而看向谢威,“校企办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红光厂都能提供超过500万经费,花都油脂化工厂的利润也超过300万,还有ABE跟香料、卫生巾等利润也超过了400万,还有计算器……现在又多了数控系统的利润,抛开今年上交学校的500万,也还有上千万……”
李瑞越是这样说,谢威越觉得老家伙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一时间又想不明白他挖的什么坑。
“行,只要您不动校企办的利润,以后校企办的项目,不找学校要钱!”
谢威不明白李瑞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茬。
难不成,他又通过校企办什么项目从上级手里要到了经费,还是数额不少的?
得到谢威的回答,李瑞转身就走。
“耶?李瑞居然转性了?”
杜国旺意外了。
跟李瑞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管他呢!胡副部长说的对我们不是好事。三菱不可能放弃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一旦看到他们占领了市场,其他的数控机床厂家都会涌入……”
“咱们只能尽量加快研发速度。而哈一机那边……”
杜国旺脸上浮现出无奈。
控制系统研发没问题,可机械传动方向,涉及更广,尤其是目前的滚轴丝杠,不仅精度达不到预期,就连制造丝杠的合金材料强度也不够。
“机械部分咱们操心也没用,材料研究所那边不是也在研发新的合金材料嘛。”
基础太差的弊端,现在是彻底展现出来。
唯一能做的就只能等。
谢威对复合材料倒是比较熟悉,金属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的合金材料,更是不熟悉。
数控机床对加工刀具的材料要求同样也高,在这方面,目前还都属于刚起步的阶段。
谢威精力有限,不可能参与到所有领域的研发中。
“金属材料那边今年招收了8名研究生呢,不过经费……”
“如果校企办经费充足,我会让王征尽量向材料研发项目倾斜一些……不过,目前得优先现有的项目。半导体以及碳纤维等,才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谢威说完,就去了实训车间。
校企办看起来目前收入不错,面对众多欠缺的基础配套,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倒不是杜国旺自私,数控系统要发展,也需要配套跟着发展才行。
他说这话,就是希望谢威能同意王征把经费向合金材料研究项目进行一定的倾斜,谢威怎么能同意?
制造技术要发展,材料是最重要的。
可国内的材料技术都太落后。
谢威为什么在唐道贤一开始设计出来的40毫米狙击榴项目难度态度叫他先转而研究一次性火箭筒,只是为了出口么?
其实也是为了材料!
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外面的发射筒就是采用增加了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外壳。
有了这项目,玻璃纤维相关技术研发就能更快,从而推动后续的碳纤维等材料的研究。
在唐道贤搞一次性火箭筒项目之前,学校的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虽然在持续,却因为经费投入不多,进展很慢。
“老大,有事?”
谢威看着专门把自己叫到外面没人地方,不开口却不停抽烟的张敬研,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要钱,肯定是不行的。
每一分钱,还没赚回来,就已经决定好如何花销了。
“六哥,你脑子活,我老师给了我一个课题,是给数控系统配套的,我一直找不到方向。”
终于,张敬研开口了。
谢威意外地看着他,“这么快就独立搞课题了?”
“不是快,材料所的任务越来越多,导师们甚至还嫌太慢了,现在每个人都是负责不同的课题……”
张敬研苦着脸说道。
大家虽然都住在一个宿舍,由于参加项目,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室睡。
即使回来也都是凌晨,躺床上就能响起鼾声,很少聊天。
谢威还真不知道金属材料研究室那边的情况。
“我对材料也不是很熟悉啊……”
“不熟悉没事,只要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咱们的课程有金属材料学跟非金属材料学呢!”
张敬研认为谢威是在谦虚。
化学材料,也是材料啊。
“刀具涂层材料?这可是研究生的项目……”
谢威听完后,有些吃惊。
看来,张敬研转到金属材料室那边的这大半年时间成长超乎自己想象。
“咱们实验班的,经过一年多高强度学习,基础不比学校招的研究生差,几乎每人都配备了一名导师,跟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你看看有没有方向?硬质合金,要想继续提升性能,只能从材料配方以及工艺等方面下手……”
“也不一定啊。直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给硬质合金基体镀上一层耐磨的高硬度涂层材料就行了啊。比如碳化钛(TiC)、氮化钛(TiN)、氮化铬(CrN)之类的,这些材料国内金属材料研究所应该有……”
谢威脱口而出。
大体方向他知道,具体配方、工艺就需要研究了。
“找你果然没错!”
张敬研听完,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这下就有明确方向了。”
“……”
谢威无语。
涂层刀片是随着数控机床兴起后,开始大规模运用的。
国际上,目前也才刚起步。
在民用领域中,目前各种优秀材料运用不够多,而军用方面,在研发中甚至可以不计代价,总不能为了加工某一种需求量不高的难加工材料专门花费巨大的资金去研究配套的加工刀具。
资本主义世界,一切都是要考虑投资回报比的。
而在国内,各种高端材料,诸如高温合金等,很多都没有研究出来呢。
“老大,你们实验室那么多课题,经费够?”
谢威想了想,问张敬研。
“不知道啊。”
张敬研一脸茫然,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跟研究中,还真没关注经费够不够的问题。
听到他的回答,谢威没有再说什么。
“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谢威跑步时,莫灵羽依然在学校门口等着他。
现在莫灵羽已经养成了习惯,除非下大雨。
“班长,咱们那通讯电台的项目你究竟管不管啊!这都多长时间了,你除了偶尔去一下,平时都见不到人……”
莫灵羽抱怨着。
“忙啊。”
谢威有些尴尬。
说实在的,要是莫灵羽不提起,他都忘记了学校还有单兵通讯电台项目。
尤其是那个项目本该是由他负责的。
“现在样品已经制造出来,已经提供给部队进行测试,效果挺不错的。”
莫灵羽并没抱怨,而是笑着告诉谢威这个消息。
成功了?
谢威很意外。
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正在跑步。
脚下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
莫灵羽急忙一把扶住了他,谢威才避免被摔倒的命运。
“你之前把设计方案都给出来了嘛,连关键电路设计也拿出来了,在无线电老师们的帮助下,就给弄出来了……”
莫灵羽一点都不居功。
整个研发过程中技术攻关的难度她是只字不提。
“哦。”
谢威不知道莫灵羽给自己说只是为了分享成功的喜悦,还是有别的,看到莫灵羽脸上浮现出的失落,开口问道:“在测试结果出现之前,项目不需要太多精力,你们团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听到谢威询问,莫灵羽的失落瞬间消失。
顿时开心起来,“就是不知道,整个团队已经停了好些天了。罗老师让我问问你的意见。”
又问自己的意见?
怎么什么事情都找自己?
“你们团队目前对通讯基础掌握得不错,我觉得可以继续在通讯技术上进行研究。尤其是数字信号通讯……当然,仅仅是以目前的团队跟设备,并不足以支撑……”
莫灵羽瞪着大眼睛,眼巴巴地等着谢威给建议。
结果谢威说出这番话。
顿时无语。
“基础条件跟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家最急需的技术研发,这样可以在有了成果后,通过产品上市快速获得后续研发的经费……”
“只要国际上先进的,咱们国家都急需啊。”
莫灵羽有些无语。
“程控数字交换机,知道不?”
“程控数字交换机?”
即使在部队当了几年通讯员,到了大学又搞了将近一年的通讯电台,对于国际上的通讯技术发展,却并没太过关注。
看着莫灵羽眼里的清澈,谢威一阵无语。
这都不关注行业信息的?
“电话转接你知道吧?”
“知道啊。先拨通总机,然后再由人工转接到需要的线路……”
“程控数字交换机,其实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来替代人工转接线路……”
谢威向莫灵羽简单地介绍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特点,他并没有介绍得特别详细,学校无线电本就是老牌的优势专业,不可能连交换机的相关资料都没有。
“这样啊?跟前面我们搞的通讯电台技术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啊。”
莫灵羽听完后,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不理解技术差距这么大,为什么谢威会说那是基础。
谢威真的是不懂通讯技术还是太懂了?
“你想想,咱们经济要发展,迅捷而又可靠的通讯是不是非常重要?别的不说,仅仅是军用,如果我们的电话网络可以随时接通网路内的任何一部电话,那会产生什么效果?”
见莫灵羽的表情,谢威担心她因为这项目的技术太难,最终放弃。
到了这年代,他可以忍受没有手机,不能出远门,可无法忍受连跟远处沟通都不行的这种信息传输时间。
写信,即使挂号信,距离很近,也得好几天时间。
电报?
那个倒是比较迅捷,可电报的内容是按字收费,从一个电报局发到另一个电报局很及时,要到自己联系的人手里,那得多久时间?
打电话?
别说民用通讯系统,连军用电话网络也得人工转接。
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通讯系统是肯定不能落后的。
“这样的项目,怕是不能得到学校支持……”
“我支持啊!”
谢威刚说出这番话,就后悔了。
看到莫灵羽脸上瞬间红了,急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让王征的校企办投资……”
还不是一个意思?
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谢威越觉得解释不清楚。
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道:“咱们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太落后,通讯网络太差……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就是六十年代研发,在沪市使用的10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那还是使用的国际上二三十年代研发成功的纵横制……”
听到这番话,莫灵羽脸更红。
谢威这不是关心自己么!
不仅给自己课题,还提供项目经费,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他都了解得如此清楚……
“走吧,要不然一会儿回去就赶不上上课了。”
看着莫灵羽的表情,谢威只能无奈叹息。
从刚开学,莫灵羽就对他有好感,谢威装着不知道。
不是他清高,而是大学不允许结婚,谢威作为过来人,莫灵羽本身又算得上他喜欢的类型,他怕一旦把持不住……
两人的前途就得全毁了。
不过,程控交换机,是真的可以搞。
在华为、中兴等国产交换机崛起之前,十多年的全中国通讯市场上,全部都是外国通讯公司提供。
这也是原本谢威那个时代中国通讯史上最屈辱的“七国八制”时代。
谢威之前还想着等基础再发展几年。
没想到现在提出来了。
“通讯史上那屈辱的七国八制,就从今天开始洗刷吧!”
也不敢去看满脸羞红,不时向自己看来的莫灵羽,谢威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当然,他不会承认是为了莫灵羽。
未来的通讯技术有多重要,他比谁都明白。
他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