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那就行。”
谢威听完刘德宝的介绍,松了一口气,“给了多少?”
他原本的计划是,如果无法获得部队支持,就在经费上再给部队分一部分,当然这部分经费得用于基础项目。
反正都是给他们现在受到基础配套制约的项目配套,经费给谁无所谓。
“没花钱。李主任可不好意思再要!”
谢威愣了。
李瑞那老家伙居然不抢哈工大的经费了,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呢?
刘德宝见谢威疑惑,当即就把去找龙耀华,在龙耀华那遇到李瑞的事情详细给谢威说了。
“我去之前遇到离开的吴立军,那王八犊子应该是去告状的……”
“没事,他知道轻重。这样说来,部队对我们的这些项目都是支持的嘛!”
谢威这会儿是彻底松了那口气了。
“不支持能行?771那边的芯片制造工艺甚至不如华峰,而且芯片又不只有处理器,还有存储等,这也影响到部队的项目了。十号工程的操控系统不说,051改以及即将开工建造的052的各系统,对计算机要求可不低!”
刘德宝有些意外谢威的反应,“我发现你这次有些不正常啊!怎么就没信心了?难道是因为结婚了,快有孩子了,所以你也开始畏首畏尾了?”
这是刘德宝第一次看到谢威的这种没把握的情况。
“唉!”
谢威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回应刘德宝的玩笑,掏出烟递了一支给刘德宝,给他点上后,深吸了一口,喷出一团烟雾才开口说道:“这跟之前不一样,基础项目,所需经费多,成果又不那么明显,很多单位宁愿引进……”
基础配套项目,一般单位都不愿意搞的——需要的时间长,经费多,成果又不大。有能力的单位不愿意搞,想搞的单位又没能力,需要国家拨款从头开始……
要不是国家下发任务,很多单位宁愿从国外引进。
最典型的就是某电脑公司负责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只是搞一个组装工厂,几乎没有多少自己的技术可言,大部分利润都被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拿走。
“这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啊!”
刘德宝听完后,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果咱们不着急,可以等。”
谢威咧嘴一笑。
问题是,等得起么?
现在各种基础配套不足,导致很多项目都受到影响,尤其是芯片,根本等不起的。
“等不起啊!”
刘德宝苦着脸摇头。
谢威难道又等得起了么?
“哆~哆~哆~”
正在这时,谢威的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一看到门口的人,谢威就有了逃跑的冲动。
可这是在办公室里,根本就无处可逃。
刘德宝扭头看到来人,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同样有逃跑的冲动。
“黄总,倪总,你们怎么来了?”
谢威只能陪着笑脸起身,“快请坐,刘书记啊,别愣着了,赶紧帮忙泡点茶。”
对于谢威一个校企办副主任把学校书记当下属使唤,谁都没有任何意外。
“谢主任,14厂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完成HZ-256的流片工作?什么时候能量产HZ-125?龙芯一号即将完成设计工作……”
已经五十出头的黄先生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即使是质问谢威,声音也很轻。
“谢主任,当初可是你说好的,让我们尽管努力搞出最先进的芯片,之前的设计得不到检验,后续的设计也没法继续往前啊。”
倪光南一脸惆怅。
要不是谢威把他弄到哈工大,一边搞研发,一边带学生,他这会儿还在搞汉卡呢。
哈工大从最初就在设计自己的操作系统,以中文为基础,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像从国外进口的计算机那样需要使用增加的汉卡来翻译系统。
到学校后,一开始倪光南是跟黄先生一个团队的,后来谢威发现太浪费顶尖人才了。
于是,就让倪光南主持哈工大自己的微机设计开发工作。
磐石1.0微机,就是倪总主持的项目。
结果……
“两位,喝茶。”
刘德宝把泡好的两杯茶递到两人面前,坐到一侧,见谢威苦笑,开口帮他解释:“目前芯片制造工艺卡着,咱们也在想办法,可这需要从最源头的硅晶圆提纯结晶到光刻、再到离子注入……而光刻机又涉及到光电技术等……”
黄先生看向刘德宝,让刘书记说不下去了。
“咳咳~”
谢威假装咳嗽,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两位,刘书记刚从首都回来,跟863联办进行了沟通,光刻机也属于863重点项目……”
“谢主任,这些官方的话,您就还是别说了吧。磐石1.0微机再不推向市场,到时候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咱们的微机,一年出货不足30台,还都都是靠着关系……”
倪总打断了谢威的解释。
863重点项目咋了?
国家能往这些项目上投入多少资金?
关键目前学校往相关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减少了很多。
“中科院半导所的JK-3型只有1微米精度,华清大学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目前精度同样只有1微米,学校的就不说了,到目前只有2微米,还只能用于实验室……这几年因为高考人才跟经费等原因,我们跟这两单位的合作……”
谢威再次叹了口气。
早几年,他就有合作的想法。
奈何,谁主导就成了问题。
谁都不愿意由其他单位来主导,谢威更不想让其他单位主导——他提出的是采用极紫外光源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在全世界范围内,连深紫外(DUV)目前的研制都不是很多,主流的光源还是紫外光源(UV),也就是在哈工大,谢威作为隐形的话事人,才不会有人质疑。
中科院半导所跟华清大学等,根本就不鸟谢威——现在手里的研究成果都没法跟国外最前沿的比,一旦放弃,之前的研究就白费了。而谢威提出的极紫外光源,目前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这是要利用准分子激光照在锡滴液发生器上,激发出13.5纳米的光源来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激光!
纳米!
这两种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绝对的前沿科技!
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检测系统,同样也需要精度更高的控制系统。
“谢主任,咱们要不先放弃极紫外光源?”
一直沉默的黄先生看着谢威的眼睛,轻声开口。
“极紫外光源的研究,是不可能放弃的!哪怕学校所有的项目全部停了,也不能放弃!”
谢威摇头。
脸上满是坚决。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放弃。
无论激光还是纳米制造技术,都是未来。
“以目前的情况,十年内,都不会有成果。这方面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黄先生叹了口气,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表情有些复杂。
她一直都没想明白在她印象中向来沉稳的谢威,为什么在本就属于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光刻机上会如此“好高骛远”。
搞基础一些的,先解决有无,积累技术,然后再往最顶级的技术发起冲击啊。
可谢威直接跳过了前面的技术跟经验积累阶段。
刘德宝跟倪光南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威,希望黄先生的劝导能管用,这事情,刘德宝等人可是劝了谢威不知道多少次。
没用!
“这事情就不说了。李瑞主任将会牵头,整合华清、中科院半导所等单位的力量,重点公关……”
谢威直接拒绝谈这话题,“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是不能放弃的!除非我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力。”
态度坚决到让人难受。
“两位,等过几天14厂以及华峰的技术负责人过来,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讨论。”
直接下达了逐客令。
黄先生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叹了口气,起身离开。
“谢主任,经费的问题……”
“经费问题已经解决了。”
刘德宝的话打消了倪光南的顾虑。
“谢威啊,极紫外光源这块的技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消耗经费也太多,要不咱们缓一缓?先搞预研?”
谢威只是看着刘德宝,不说话。
“好吧~好吧~反正我还有大半年就退休了。”
被谢威的目光看得有些难受,刘德宝最终败下阵来。
“你不该去找黄先生跟倪总来劝我的。”
谢威的话,让刘德宝满脸尴尬。
他没有否认。
“咱们缺乏太多基础配套,极紫外光源的研究,不只是涉及激光技术跟纳米制造技术,同时还有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精度更高的传感系统、更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超高精度的制造工艺……”
说到最后,刘德宝说不下去了。
他知道谢威是为了以后的布局。
可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去马教授那边看看吧。”
谢威没再说话,而是提出去光电技术系一趟。
1970年,50年代创办核物理专业的马祖光教授,创办了学校的激光专业,现在已经改为光电技术。
而这位马祖光教授,在81年结束访问学者生涯归国后回到学校,在谢威提议、学校支持下,创建可调谐激光技术实验室,并且担任物理电子学研究生导师,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85年开始担任物理电子学博士导师。
“特么的,要是能把当年被分走的800壮士全部搞回来,咱们学校……”
路上,一想到当年学校被哈军工抢走的优秀骨干以及后来调到其他学校的大佬们,谢威就闹心。
“你还是别想了。当年学校800壮士那是全国最顶尖的优秀青年骨干……”
刘德宝知道谢威一直嫌学校高端科研人才不足,特别是学部委员,谢威的想法是至少能有200……
可上面不能支持这事情不是?
“想都不能想么?”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高端的前沿技术,需要最顶级的人才才行啊。”
刘德宝直接不吭声了。
“谢主任,刘书记,你们怎么有空过来了?”
两人到的时候,马祖光正带着他的博士研究生在可调谐激光实验室做实验。
平时两人都很少来这边的。
“目前我们的镜片精度还不够,激光发生器功率不足……”
“马主任,我们不是来询问进度的。”
谢威急忙摇头。
“???”
马教授看着两人,一脸不解。
不为了询问进度,跑来干啥?
影响自己带学生搞实验不是!
“经费够吗?”
谢威开口的一句话,让刘德宝嘴角抽搐,让马教授整个人都愣了。
这是来给钱的?
学校可是马上就一年没有发工资了。
想到学校的财务状况,马主任心中咯噔一下:该不会是激光研究消耗了太多资金,学校资金难以为继,准备砍项目吧?
这可不行!
“经费确实有些紧张,不过我们可以克服的……长春光电所那边获得了863经费,给我们支援了200万……”
马主任急忙说道。
“搞激光研究,200万可顶不了什么用,这样吧,光电所这边,学校再给拨款8亿专项经费吧。”
“什么?”
刘德宝跟马祖光两人同时惊呼起来。
刘德宝惊呼,是谢威这大手笔,这刚到账的钱,加起来也就不到80亿,谢威一张口,直接就给光电所这边划拨8亿!
说好的搞配套呢?
而马主任此刻同样被震惊了,“谢主任,你这是去抢了国库?”
不过了?
8亿经费消耗完,光电所怕是也无法拿出成果。
“国库没这么多钱。”
谢威没好气地回答,“技术开发是你们的事情,搞钱是我的事情。当然,如果有精力,最好开发一些相关产品投放到市场,尽量回收研发经费吧……”
“……”
一直到谢威走了,马主任都还没回过神来。
想不通。
问是不可能问出来的。
恰好,他需要去中科院那边开会,在空闲时间,他把这事情向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王大衍主任说了,想要从王主任这边了解一下情况。
“激光技术属于国家863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达不到8亿啊!我们没有找过谢威……”
王主任也疑惑谢威的大手笔。
生物、航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这7个技术领域,属于国家863计划选定的领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创造跟实践来缩小跟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差距。
计划启动的时间并不是太长,目前还处于启动阶段。
谢威直接往激光研制领域砸入8亿啊!
“他没有什么要求?”
王主任疑惑了,真的不明白谢威想要搞什么。
“没有。从学校光电研究所成立后,他就一直没有任何要求……”
原本马祖光以为是王大衍主任找了谢威。
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他是不准备过了吗?”
王主任眉头拧到了一起,“哈工大不是缺钱吗?”
对于谢威没有任何要求,直接砸巨额的科研资金到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行为,王主任着实不明白。
“不知道。”
马祖光摇头。
哈工大跟其他学校不同,负责主持项目研究的科研大佬们,只需要搞科研、培养人才,根本就不需要如同其他学校的项目团队还需要操心经费的事情。
他那里知道学校是否解决了财务问题?
“目前看来,应该是不缺钱的。谢威虽然年轻,从来不会在经费上胡乱承诺的……”
“这就怪了。”
8亿,绝对不是小数目的。
谢威听完刘德宝的介绍,松了一口气,“给了多少?”
他原本的计划是,如果无法获得部队支持,就在经费上再给部队分一部分,当然这部分经费得用于基础项目。
反正都是给他们现在受到基础配套制约的项目配套,经费给谁无所谓。
“没花钱。李主任可不好意思再要!”
谢威愣了。
李瑞那老家伙居然不抢哈工大的经费了,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呢?
刘德宝见谢威疑惑,当即就把去找龙耀华,在龙耀华那遇到李瑞的事情详细给谢威说了。
“我去之前遇到离开的吴立军,那王八犊子应该是去告状的……”
“没事,他知道轻重。这样说来,部队对我们的这些项目都是支持的嘛!”
谢威这会儿是彻底松了那口气了。
“不支持能行?771那边的芯片制造工艺甚至不如华峰,而且芯片又不只有处理器,还有存储等,这也影响到部队的项目了。十号工程的操控系统不说,051改以及即将开工建造的052的各系统,对计算机要求可不低!”
刘德宝有些意外谢威的反应,“我发现你这次有些不正常啊!怎么就没信心了?难道是因为结婚了,快有孩子了,所以你也开始畏首畏尾了?”
这是刘德宝第一次看到谢威的这种没把握的情况。
“唉!”
谢威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回应刘德宝的玩笑,掏出烟递了一支给刘德宝,给他点上后,深吸了一口,喷出一团烟雾才开口说道:“这跟之前不一样,基础项目,所需经费多,成果又不那么明显,很多单位宁愿引进……”
基础配套项目,一般单位都不愿意搞的——需要的时间长,经费多,成果又不大。有能力的单位不愿意搞,想搞的单位又没能力,需要国家拨款从头开始……
要不是国家下发任务,很多单位宁愿从国外引进。
最典型的就是某电脑公司负责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只是搞一个组装工厂,几乎没有多少自己的技术可言,大部分利润都被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拿走。
“这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啊!”
刘德宝听完后,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果咱们不着急,可以等。”
谢威咧嘴一笑。
问题是,等得起么?
现在各种基础配套不足,导致很多项目都受到影响,尤其是芯片,根本等不起的。
“等不起啊!”
刘德宝苦着脸摇头。
谢威难道又等得起了么?
“哆~哆~哆~”
正在这时,谢威的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一看到门口的人,谢威就有了逃跑的冲动。
可这是在办公室里,根本就无处可逃。
刘德宝扭头看到来人,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同样有逃跑的冲动。
“黄总,倪总,你们怎么来了?”
谢威只能陪着笑脸起身,“快请坐,刘书记啊,别愣着了,赶紧帮忙泡点茶。”
对于谢威一个校企办副主任把学校书记当下属使唤,谁都没有任何意外。
“谢主任,14厂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完成HZ-256的流片工作?什么时候能量产HZ-125?龙芯一号即将完成设计工作……”
已经五十出头的黄先生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即使是质问谢威,声音也很轻。
“谢主任,当初可是你说好的,让我们尽管努力搞出最先进的芯片,之前的设计得不到检验,后续的设计也没法继续往前啊。”
倪光南一脸惆怅。
要不是谢威把他弄到哈工大,一边搞研发,一边带学生,他这会儿还在搞汉卡呢。
哈工大从最初就在设计自己的操作系统,以中文为基础,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像从国外进口的计算机那样需要使用增加的汉卡来翻译系统。
到学校后,一开始倪光南是跟黄先生一个团队的,后来谢威发现太浪费顶尖人才了。
于是,就让倪光南主持哈工大自己的微机设计开发工作。
磐石1.0微机,就是倪总主持的项目。
结果……
“两位,喝茶。”
刘德宝把泡好的两杯茶递到两人面前,坐到一侧,见谢威苦笑,开口帮他解释:“目前芯片制造工艺卡着,咱们也在想办法,可这需要从最源头的硅晶圆提纯结晶到光刻、再到离子注入……而光刻机又涉及到光电技术等……”
黄先生看向刘德宝,让刘书记说不下去了。
“咳咳~”
谢威假装咳嗽,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两位,刘书记刚从首都回来,跟863联办进行了沟通,光刻机也属于863重点项目……”
“谢主任,这些官方的话,您就还是别说了吧。磐石1.0微机再不推向市场,到时候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咱们的微机,一年出货不足30台,还都都是靠着关系……”
倪总打断了谢威的解释。
863重点项目咋了?
国家能往这些项目上投入多少资金?
关键目前学校往相关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减少了很多。
“中科院半导所的JK-3型只有1微米精度,华清大学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目前精度同样只有1微米,学校的就不说了,到目前只有2微米,还只能用于实验室……这几年因为高考人才跟经费等原因,我们跟这两单位的合作……”
谢威再次叹了口气。
早几年,他就有合作的想法。
奈何,谁主导就成了问题。
谁都不愿意由其他单位来主导,谢威更不想让其他单位主导——他提出的是采用极紫外光源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在全世界范围内,连深紫外(DUV)目前的研制都不是很多,主流的光源还是紫外光源(UV),也就是在哈工大,谢威作为隐形的话事人,才不会有人质疑。
中科院半导所跟华清大学等,根本就不鸟谢威——现在手里的研究成果都没法跟国外最前沿的比,一旦放弃,之前的研究就白费了。而谢威提出的极紫外光源,目前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这是要利用准分子激光照在锡滴液发生器上,激发出13.5纳米的光源来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激光!
纳米!
这两种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绝对的前沿科技!
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检测系统,同样也需要精度更高的控制系统。
“谢主任,咱们要不先放弃极紫外光源?”
一直沉默的黄先生看着谢威的眼睛,轻声开口。
“极紫外光源的研究,是不可能放弃的!哪怕学校所有的项目全部停了,也不能放弃!”
谢威摇头。
脸上满是坚决。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放弃。
无论激光还是纳米制造技术,都是未来。
“以目前的情况,十年内,都不会有成果。这方面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黄先生叹了口气,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表情有些复杂。
她一直都没想明白在她印象中向来沉稳的谢威,为什么在本就属于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光刻机上会如此“好高骛远”。
搞基础一些的,先解决有无,积累技术,然后再往最顶级的技术发起冲击啊。
可谢威直接跳过了前面的技术跟经验积累阶段。
刘德宝跟倪光南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威,希望黄先生的劝导能管用,这事情,刘德宝等人可是劝了谢威不知道多少次。
没用!
“这事情就不说了。李瑞主任将会牵头,整合华清、中科院半导所等单位的力量,重点公关……”
谢威直接拒绝谈这话题,“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是不能放弃的!除非我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力。”
态度坚决到让人难受。
“两位,等过几天14厂以及华峰的技术负责人过来,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讨论。”
直接下达了逐客令。
黄先生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叹了口气,起身离开。
“谢主任,经费的问题……”
“经费问题已经解决了。”
刘德宝的话打消了倪光南的顾虑。
“谢威啊,极紫外光源这块的技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消耗经费也太多,要不咱们缓一缓?先搞预研?”
谢威只是看着刘德宝,不说话。
“好吧~好吧~反正我还有大半年就退休了。”
被谢威的目光看得有些难受,刘德宝最终败下阵来。
“你不该去找黄先生跟倪总来劝我的。”
谢威的话,让刘德宝满脸尴尬。
他没有否认。
“咱们缺乏太多基础配套,极紫外光源的研究,不只是涉及激光技术跟纳米制造技术,同时还有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精度更高的传感系统、更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超高精度的制造工艺……”
说到最后,刘德宝说不下去了。
他知道谢威是为了以后的布局。
可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去马教授那边看看吧。”
谢威没再说话,而是提出去光电技术系一趟。
1970年,50年代创办核物理专业的马祖光教授,创办了学校的激光专业,现在已经改为光电技术。
而这位马祖光教授,在81年结束访问学者生涯归国后回到学校,在谢威提议、学校支持下,创建可调谐激光技术实验室,并且担任物理电子学研究生导师,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85年开始担任物理电子学博士导师。
“特么的,要是能把当年被分走的800壮士全部搞回来,咱们学校……”
路上,一想到当年学校被哈军工抢走的优秀骨干以及后来调到其他学校的大佬们,谢威就闹心。
“你还是别想了。当年学校800壮士那是全国最顶尖的优秀青年骨干……”
刘德宝知道谢威一直嫌学校高端科研人才不足,特别是学部委员,谢威的想法是至少能有200……
可上面不能支持这事情不是?
“想都不能想么?”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高端的前沿技术,需要最顶级的人才才行啊。”
刘德宝直接不吭声了。
“谢主任,刘书记,你们怎么有空过来了?”
两人到的时候,马祖光正带着他的博士研究生在可调谐激光实验室做实验。
平时两人都很少来这边的。
“目前我们的镜片精度还不够,激光发生器功率不足……”
“马主任,我们不是来询问进度的。”
谢威急忙摇头。
“???”
马教授看着两人,一脸不解。
不为了询问进度,跑来干啥?
影响自己带学生搞实验不是!
“经费够吗?”
谢威开口的一句话,让刘德宝嘴角抽搐,让马教授整个人都愣了。
这是来给钱的?
学校可是马上就一年没有发工资了。
想到学校的财务状况,马主任心中咯噔一下:该不会是激光研究消耗了太多资金,学校资金难以为继,准备砍项目吧?
这可不行!
“经费确实有些紧张,不过我们可以克服的……长春光电所那边获得了863经费,给我们支援了200万……”
马主任急忙说道。
“搞激光研究,200万可顶不了什么用,这样吧,光电所这边,学校再给拨款8亿专项经费吧。”
“什么?”
刘德宝跟马祖光两人同时惊呼起来。
刘德宝惊呼,是谢威这大手笔,这刚到账的钱,加起来也就不到80亿,谢威一张口,直接就给光电所这边划拨8亿!
说好的搞配套呢?
而马主任此刻同样被震惊了,“谢主任,你这是去抢了国库?”
不过了?
8亿经费消耗完,光电所怕是也无法拿出成果。
“国库没这么多钱。”
谢威没好气地回答,“技术开发是你们的事情,搞钱是我的事情。当然,如果有精力,最好开发一些相关产品投放到市场,尽量回收研发经费吧……”
“……”
一直到谢威走了,马主任都还没回过神来。
想不通。
问是不可能问出来的。
恰好,他需要去中科院那边开会,在空闲时间,他把这事情向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王大衍主任说了,想要从王主任这边了解一下情况。
“激光技术属于国家863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达不到8亿啊!我们没有找过谢威……”
王主任也疑惑谢威的大手笔。
生物、航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这7个技术领域,属于国家863计划选定的领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创造跟实践来缩小跟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差距。
计划启动的时间并不是太长,目前还处于启动阶段。
谢威直接往激光研制领域砸入8亿啊!
“他没有什么要求?”
王主任疑惑了,真的不明白谢威想要搞什么。
“没有。从学校光电研究所成立后,他就一直没有任何要求……”
原本马祖光以为是王大衍主任找了谢威。
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他是不准备过了吗?”
王主任眉头拧到了一起,“哈工大不是缺钱吗?”
对于谢威没有任何要求,直接砸巨额的科研资金到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行为,王主任着实不明白。
“不知道。”
马祖光摇头。
哈工大跟其他学校不同,负责主持项目研究的科研大佬们,只需要搞科研、培养人才,根本就不需要如同其他学校的项目团队还需要操心经费的事情。
他那里知道学校是否解决了财务问题?
“目前看来,应该是不缺钱的。谢威虽然年轻,从来不会在经费上胡乱承诺的……”
“这就怪了。”
8亿,绝对不是小数目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