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王及善得了李治旨意后,便立刻开始筛选精干之人,前往高句丽执行任务。
根据前方传回的情报,泉男生被驱赶出平壤城后,便躲到一个叫丸都山的地方。
此处极为偏僻,夹在千山山脉与长白山脉之间,只要继续向北,就能逃亡靺鞨。
因为位于千山山脉以东,要绕过去原本还不大容易,幸好北四路大军中的赵持满一路,行军路线偏北,恰好打出一条通道,可以让内领卫通行。
这大半年来,王及善对泉家兄弟的情况都调查的很清楚。
长子泉男生性格较为懦弱,缺乏主见,次子泉男建则是个杀伐果断之人,颇有泉盖苏文几分风范。
所以要策反泉男生不难,只需点明利害关系,让他明白高句丽必败无疑,投靠大唐,才有活路,他自然肯归顺。
难的是策反他之后,如何发挥出他的价值,让他更好的为唐军效力,如此才能真正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密探。
王及善将在京名册、以及河北各外府名册中的密探翻来覆去,很快锁定了三个人。
正当他琢磨着挑选三人中的哪一个时,手下来报,程务挺求见。
王及善命人把他请了进来,问道:“务挺,何事找我?”
程务挺一脸肃然,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想前往高句丽。”
王及善挑了挑眉,道:“你别忘了,如今长安城中的高句丽细作也很多,这才是你的本职任务!”
程务挺道:“大将军,您还记得我当初绕到吐蕃腹地,联系苏毗各部的情形吗?如今泉家兄弟不和,属下想去策反泉男生,让他为我大唐效力!”
王及善愣了一下,道:“你是为泉男生而来?”
程务挺道:“正是。末将以为他极有价值,只要能策反他,必能大大瓦解高句丽军的斗志!”
王及善沉默了一会,道:“你这个提议,倒是合了陛下的心思,陛下刚刚下旨,让我挑选一人,去策反泉男生!”
程务挺大喜,道:“大将军,既是如此,您更该派末将前往了!”
王及善盯着他看了一会,道:“你的能力和经验,我都是信得过的,我只有一个担心。”
程务挺一愣:“您担心什么?”
王及善道:“你父亲也在高句丽,如果他遇到了危险,又或中了伏击,你会怎么办?”
程务挺平静道:“父亲有父亲的职责,末将有末将的使命,只要是为国家效力,我和父亲都愿意献出生命!”
王及善满意的点点头,道:“好罢,这件事我就交给你来做了,我再给你一个提示。”
程务挺道:“您请讲。”
王及善道:“你先去找李大总管,他身边有个叫高福男的人,此人对高句丽情况更清楚,你找泉男生之前,可以请教一下他的意见。”
程务挺拱手道:“末将明白了!”告退离开。
走在内领府走廊上时,迎面忽然走来一人,丰神俊秀,昂首阔步,正是刚加入内领府不久的武敏之。
程务挺当初为了大食细作的事,就跟武敏之打过交道。
后来武敏之加入内领府,与他年纪相近,又是旧识,故而一意交好与他。
程务挺在内领府也没什么朋友,见他经常请自己喝酒,自然投桃报李,一来二去,两人关系混得熟了。
武敏之遇见他后,问他为何来总署,程务挺一开始不肯说,后来被武敏之缠不过,才说要去营州公干。
武敏之目光一亮,道:“我知道,你要去高句丽战场,是不是?”
程务挺低声道:“武兄,虽然你我关系好,但在内领府做事,不能随意打听别人的任务。”
武敏之哼了一声,道:“好,我不打听,我去找大将军!”
他生气是有理由的,因为李治对高句丽宣战后,他几次请求前往高句丽,为大军打探情报,都被王及善给拒了。
如今竟然连程务挺都可以去高句丽,他却不行,他当然不满意了,当即来到王及善的办公房,吵着要去高句丽!
王及善见他天天来吵,也被他弄得心烦意乱,便摆手道:“这样,只要皇后殿下允许你去高句丽,我就不再反对!”
武敏之大喜,道:“那请大将军等我的消息吧。”
他快步出了内领府,过玄武门来到后宫,一路来到立政殿,找到武媚娘,提出要去高句丽。
武媚娘正手持玉笔,站在案后,研究着简化字的事呢,没空搭理他,只挥了挥手。
“去找你的上官,别来扰我。”
武敏之忙道:“姨母,大将军说了,派我过去是没问题的,只是怕您不同意,所以让我来征求您的同意!”
武媚娘终于抬起头,道:“他真这么说的?”
武敏之道:“姨母不信,可以去问王大将军!”
武媚娘想了想,道:“敏之,你年纪还小,高句丽战场太乱,又是苦寒之地,你还是再磨练几年吧。”
武敏之急道:“姨母,陛下都将三位皇子派去莱州磨砺,皇子尚且如此,甥儿也不能落于人后啊!”
武媚娘听了此话,皱了皱眉头。
武敏之再接再厉道:“您想啊,此次高句丽之战,满朝文武都派出自家杰出子弟,为朝廷分忧,只有我们武氏一门,一个能做贡献的人都没有,这扫的可是您的脸面!”
武媚娘沉默了一会,倒也觉得他说的有理。
武氏这么多子弟,竟连一个能去高句丽战场的子弟都没有,在外人看来,她这个皇后显然不会教导族中子弟。
“敏之,战场凶险,不仅随时有性命之忧,还可能被敌人俘虏,受到严刑拷打,探问我军情报,这些你都想过吗?”她凛然问道。
武敏之大声道:“姨母请放心,只有战死的武敏之,没有被俘的武敏之,甥儿绝不会给武氏一族丢脸!”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道:“既然你有这种觉悟,那就去吧。”
武敏之大喜,道:“多谢姨母!”跪下磕了个头,便要去找王及善。
武媚娘却喊住了他,道:“先出宫一趟,跟你外祖母和母亲说一声。”
武敏之应了一声,离开了立政殿。
待他离开,武媚娘写了一封信,吩咐道:“多海,拿去交给王及善。”
当即有内侍拿着信前往内领府,交给了王及善。
王及善看完之后,眉头紧皱。
武皇后又说同意武敏之去高句丽,又让他给武敏之安排一个危险性小的任务,这分明是为难他。
两个时辰后,武敏之说服了武顺和杨夫人,来到内领府,向王及善报道。
王及善递给他一封信,道:“你拿着这封信,去找程务挺,跟着他一起去高句丽吧。”
程务挺毕竟经验老道,有他照看,武敏之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更何况前往丸都山的路线,已经被赵持满打通,所以这个任务其实危险性不大。
武敏之立刻出宫,前往翊府找程务挺。
程务挺见武敏之跟自己一起出发,顿时也觉得头疼,相当于带了一个拖油瓶上路。
没办法,谁让王及善有命令呢。
次日清晨,他交接了自己的差事,骑上一匹快马,带上武敏之,又挑选了四五名精干的老密探,朝着营州进发。
为了抢速度,一行人在潼关附近的风陵渡过了河。
进入河东道,穿过太行山,进入河北,随后一路策马奔行,很快来到营州。
程务挺一路急行,颇为疲惫,故而命众人在柳城休整一日,再精神饱满的奔赴高句丽。
当天夜里,在营州用食时,手下人打探到几个消息,说薛仁贵一路势如破竹,破马首山,又攻破三座小城,已经打到了乌骨城。
另一路,他的父亲程名振和契苾何力也不遑多让,凭借着路线优势,也已经打到了安市城。
武敏之来到营州后,就兴奋得不得了,打听了不少前线军情。
他低声道:“程兄,听说安市城守将,名叫乙支辰,当年先帝攻打安市城时,他便是城中守将之一,此人在辽东颇有威名,号称虎威大将。”
程务挺扫了他一眼,道:“安市城是我们的目标吗?”
武敏之一愣:“不是。”
他打听安市城,也只是因为这座城池是程名振的目标,所以才告诉好友。
程务挺道:“既如此,就不是你我该操心的事,还是说说赵持满将军那一路的情况吧!”
武敏之笑道:“那位赵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一路攻破三座城池,如今正在攻打苍岩城,只要此城被攻破,我们便能直达丸都山,不用绕远路了。”
程务挺点点头,道:“如此最好。李大总管如今在哪?”
武敏之道:“在白岩城。”
次日天明,程务挺离开柳城,一路急行,先抵达了新城,城墙之上,已经挂上了大唐的黄色战旗。
一路向东,沿途城池上都挂上大唐旗帜,让他们行进更加顺畅。
三日之后,终于抵达了白岩城。
李勣选择待在白岩城,是因为此城位于四路大军中心地带,消息都能尽快传送过来,便于他全局指挥。
程务挺先来到城楼,拜见了李勣。
李勣听他要拜见高福男,顿知他来意,微微一笑,道:“小程将军是为泉男生而来的吧?”
程务挺道:“是的,末将奉圣旨,前往丸都山,策反泉男生。”
李勣捻须道:“小程将军当初在吐蕃的事迹,老夫也听说过一些。老夫正有些担心赵持满,小程将军一来,老夫可无忧了。”
程务挺愣道:“李公,末将没听明白您的意思。”
李勣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地图,道:“你可知赵持满这一路大军,前进的方向吗?”
程务挺摇头。
李勣伸手指向地图北边一处地方,道:“就是丸都山!”
程务挺惊道:“您原来早就打算策反泉男生了?”
李勣笑着点点头,道:“高福男你不必见了,他说的一些情况,老夫都转告给赵持满了,你直接去找他就行。”
程务挺略一迟疑,没有说话。
李勣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程务挺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不知李公可相信在下?”
李勣眯着眼,道:“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便是。”
程务挺道:“还请李公将策反泉男生的任务交给在下,让赵将军绕道向南,继续向平壤进军。等在下说服泉男生,再去与赵将军汇合!”
李勣沉声道:“你知道这样做有多大的风险吗?”
程务挺道:“末将知道,倘若泉男生不肯归唐,截断赵将军后路,赵将军将陷入险境!”
李勣道:“既是如此,老夫有稳妥的法子,为何还要冒险?”
程务挺道:“因为这样更快!倘若乌骨城、安市城都攻打不利,赵将军却能冲出千山山脉,直趋鸭绿江,必能改变战局,让高句丽陷入混乱!”
李勣道:“赵持满带的粮食不多,就算他打到了鸭绿江,也将陷入无粮的境地,如何渡江?”
程务挺道:“泉男生有粮!”
李勣望着他,道:“你让老夫将一支两万人军队的生死安危,交到一个东夷人手中?”
程务挺分毫不让,目光灼灼的道:“李公,您想想,倘若薛将军、契苾将军、郑将军的三路人马,都进军不利,那么赵将军那一路,便是扭转局面的关键。这个时候,冒一点风险,末将以为值得!”
李勣哼了一声,道:“你还真敢讲,三路人马都被敌人阻挡,你觉得老夫的计划这么没用吗?”
程务挺拱手道:“末将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战场上的一切可能,都应该考虑到,不是吗?”
李勣道:“如果其他三路人马进军顺利呢?”
程务挺道:“若是如此,赵将军人马,能与其他几路在鸭绿江会师,也不必担心军粮问题。”
李勣点点头,道:“考虑的倒是挺全面。”
程务挺喜道:“那您答应了?”
李勣摇头道:“不,我还是不能答应你。”
程务挺愣道:“为什么?”
“因为你考虑漏了一点。”
“哪一点?”
“靺鞨人!”
程务挺微微一惊,他的目光确实只放在了高句丽上,没有去考虑外部势力。
李勣缓缓道:“靺鞨人从倭国撤兵,已经在边境陈列重兵,还给老夫写信,说是要帮着大唐,讨伐高句丽。”
程务挺不解道:“既是如此,他们不就是友军吗?”
李勣摇头道:“不要把靺鞨人看得太愚蠢,他们同样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倘若我军进军顺利,他们倒不敢造次,肯定会趁机入侵高句丽,劫掠一番。”
“然而,若是我军多路被阻,局势陷入不利,也就是你刚才说的那种情况,他们必定帮助高句丽,偷袭赵持满一路,到时候,就算你说服了泉男生,赵持满两万大军,也必定全军覆没!”
程务挺听得冷汗直冒。
幸亏李勣纵览全局,看得透彻,否则若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到时候,真出现这种情况,他万死难赎其罪!
李勣缓缓道:“你还是按照老夫的计划,与赵持满一起,去劝降泉男生,然后你带着泉男生,去跟薛仁贵大军会合。”
程务挺道:“那赵将军呢?”
李勣淡淡道:“他会驻守在丸都山,不给靺鞨人任何可趁之机!”
程务挺点了点头,心想李勣果然宝刀未老,难怪陛下会选择他当大总管。
次日,程务挺便从白岩城出发,朝着赵持满大军追了过去。
……
根据前方传回的情报,泉男生被驱赶出平壤城后,便躲到一个叫丸都山的地方。
此处极为偏僻,夹在千山山脉与长白山脉之间,只要继续向北,就能逃亡靺鞨。
因为位于千山山脉以东,要绕过去原本还不大容易,幸好北四路大军中的赵持满一路,行军路线偏北,恰好打出一条通道,可以让内领卫通行。
这大半年来,王及善对泉家兄弟的情况都调查的很清楚。
长子泉男生性格较为懦弱,缺乏主见,次子泉男建则是个杀伐果断之人,颇有泉盖苏文几分风范。
所以要策反泉男生不难,只需点明利害关系,让他明白高句丽必败无疑,投靠大唐,才有活路,他自然肯归顺。
难的是策反他之后,如何发挥出他的价值,让他更好的为唐军效力,如此才能真正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密探。
王及善将在京名册、以及河北各外府名册中的密探翻来覆去,很快锁定了三个人。
正当他琢磨着挑选三人中的哪一个时,手下来报,程务挺求见。
王及善命人把他请了进来,问道:“务挺,何事找我?”
程务挺一脸肃然,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想前往高句丽。”
王及善挑了挑眉,道:“你别忘了,如今长安城中的高句丽细作也很多,这才是你的本职任务!”
程务挺道:“大将军,您还记得我当初绕到吐蕃腹地,联系苏毗各部的情形吗?如今泉家兄弟不和,属下想去策反泉男生,让他为我大唐效力!”
王及善愣了一下,道:“你是为泉男生而来?”
程务挺道:“正是。末将以为他极有价值,只要能策反他,必能大大瓦解高句丽军的斗志!”
王及善沉默了一会,道:“你这个提议,倒是合了陛下的心思,陛下刚刚下旨,让我挑选一人,去策反泉男生!”
程务挺大喜,道:“大将军,既是如此,您更该派末将前往了!”
王及善盯着他看了一会,道:“你的能力和经验,我都是信得过的,我只有一个担心。”
程务挺一愣:“您担心什么?”
王及善道:“你父亲也在高句丽,如果他遇到了危险,又或中了伏击,你会怎么办?”
程务挺平静道:“父亲有父亲的职责,末将有末将的使命,只要是为国家效力,我和父亲都愿意献出生命!”
王及善满意的点点头,道:“好罢,这件事我就交给你来做了,我再给你一个提示。”
程务挺道:“您请讲。”
王及善道:“你先去找李大总管,他身边有个叫高福男的人,此人对高句丽情况更清楚,你找泉男生之前,可以请教一下他的意见。”
程务挺拱手道:“末将明白了!”告退离开。
走在内领府走廊上时,迎面忽然走来一人,丰神俊秀,昂首阔步,正是刚加入内领府不久的武敏之。
程务挺当初为了大食细作的事,就跟武敏之打过交道。
后来武敏之加入内领府,与他年纪相近,又是旧识,故而一意交好与他。
程务挺在内领府也没什么朋友,见他经常请自己喝酒,自然投桃报李,一来二去,两人关系混得熟了。
武敏之遇见他后,问他为何来总署,程务挺一开始不肯说,后来被武敏之缠不过,才说要去营州公干。
武敏之目光一亮,道:“我知道,你要去高句丽战场,是不是?”
程务挺低声道:“武兄,虽然你我关系好,但在内领府做事,不能随意打听别人的任务。”
武敏之哼了一声,道:“好,我不打听,我去找大将军!”
他生气是有理由的,因为李治对高句丽宣战后,他几次请求前往高句丽,为大军打探情报,都被王及善给拒了。
如今竟然连程务挺都可以去高句丽,他却不行,他当然不满意了,当即来到王及善的办公房,吵着要去高句丽!
王及善见他天天来吵,也被他弄得心烦意乱,便摆手道:“这样,只要皇后殿下允许你去高句丽,我就不再反对!”
武敏之大喜,道:“那请大将军等我的消息吧。”
他快步出了内领府,过玄武门来到后宫,一路来到立政殿,找到武媚娘,提出要去高句丽。
武媚娘正手持玉笔,站在案后,研究着简化字的事呢,没空搭理他,只挥了挥手。
“去找你的上官,别来扰我。”
武敏之忙道:“姨母,大将军说了,派我过去是没问题的,只是怕您不同意,所以让我来征求您的同意!”
武媚娘终于抬起头,道:“他真这么说的?”
武敏之道:“姨母不信,可以去问王大将军!”
武媚娘想了想,道:“敏之,你年纪还小,高句丽战场太乱,又是苦寒之地,你还是再磨练几年吧。”
武敏之急道:“姨母,陛下都将三位皇子派去莱州磨砺,皇子尚且如此,甥儿也不能落于人后啊!”
武媚娘听了此话,皱了皱眉头。
武敏之再接再厉道:“您想啊,此次高句丽之战,满朝文武都派出自家杰出子弟,为朝廷分忧,只有我们武氏一门,一个能做贡献的人都没有,这扫的可是您的脸面!”
武媚娘沉默了一会,倒也觉得他说的有理。
武氏这么多子弟,竟连一个能去高句丽战场的子弟都没有,在外人看来,她这个皇后显然不会教导族中子弟。
“敏之,战场凶险,不仅随时有性命之忧,还可能被敌人俘虏,受到严刑拷打,探问我军情报,这些你都想过吗?”她凛然问道。
武敏之大声道:“姨母请放心,只有战死的武敏之,没有被俘的武敏之,甥儿绝不会给武氏一族丢脸!”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道:“既然你有这种觉悟,那就去吧。”
武敏之大喜,道:“多谢姨母!”跪下磕了个头,便要去找王及善。
武媚娘却喊住了他,道:“先出宫一趟,跟你外祖母和母亲说一声。”
武敏之应了一声,离开了立政殿。
待他离开,武媚娘写了一封信,吩咐道:“多海,拿去交给王及善。”
当即有内侍拿着信前往内领府,交给了王及善。
王及善看完之后,眉头紧皱。
武皇后又说同意武敏之去高句丽,又让他给武敏之安排一个危险性小的任务,这分明是为难他。
两个时辰后,武敏之说服了武顺和杨夫人,来到内领府,向王及善报道。
王及善递给他一封信,道:“你拿着这封信,去找程务挺,跟着他一起去高句丽吧。”
程务挺毕竟经验老道,有他照看,武敏之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更何况前往丸都山的路线,已经被赵持满打通,所以这个任务其实危险性不大。
武敏之立刻出宫,前往翊府找程务挺。
程务挺见武敏之跟自己一起出发,顿时也觉得头疼,相当于带了一个拖油瓶上路。
没办法,谁让王及善有命令呢。
次日清晨,他交接了自己的差事,骑上一匹快马,带上武敏之,又挑选了四五名精干的老密探,朝着营州进发。
为了抢速度,一行人在潼关附近的风陵渡过了河。
进入河东道,穿过太行山,进入河北,随后一路策马奔行,很快来到营州。
程务挺一路急行,颇为疲惫,故而命众人在柳城休整一日,再精神饱满的奔赴高句丽。
当天夜里,在营州用食时,手下人打探到几个消息,说薛仁贵一路势如破竹,破马首山,又攻破三座小城,已经打到了乌骨城。
另一路,他的父亲程名振和契苾何力也不遑多让,凭借着路线优势,也已经打到了安市城。
武敏之来到营州后,就兴奋得不得了,打听了不少前线军情。
他低声道:“程兄,听说安市城守将,名叫乙支辰,当年先帝攻打安市城时,他便是城中守将之一,此人在辽东颇有威名,号称虎威大将。”
程务挺扫了他一眼,道:“安市城是我们的目标吗?”
武敏之一愣:“不是。”
他打听安市城,也只是因为这座城池是程名振的目标,所以才告诉好友。
程务挺道:“既如此,就不是你我该操心的事,还是说说赵持满将军那一路的情况吧!”
武敏之笑道:“那位赵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一路攻破三座城池,如今正在攻打苍岩城,只要此城被攻破,我们便能直达丸都山,不用绕远路了。”
程务挺点点头,道:“如此最好。李大总管如今在哪?”
武敏之道:“在白岩城。”
次日天明,程务挺离开柳城,一路急行,先抵达了新城,城墙之上,已经挂上了大唐的黄色战旗。
一路向东,沿途城池上都挂上大唐旗帜,让他们行进更加顺畅。
三日之后,终于抵达了白岩城。
李勣选择待在白岩城,是因为此城位于四路大军中心地带,消息都能尽快传送过来,便于他全局指挥。
程务挺先来到城楼,拜见了李勣。
李勣听他要拜见高福男,顿知他来意,微微一笑,道:“小程将军是为泉男生而来的吧?”
程务挺道:“是的,末将奉圣旨,前往丸都山,策反泉男生。”
李勣捻须道:“小程将军当初在吐蕃的事迹,老夫也听说过一些。老夫正有些担心赵持满,小程将军一来,老夫可无忧了。”
程务挺愣道:“李公,末将没听明白您的意思。”
李勣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地图,道:“你可知赵持满这一路大军,前进的方向吗?”
程务挺摇头。
李勣伸手指向地图北边一处地方,道:“就是丸都山!”
程务挺惊道:“您原来早就打算策反泉男生了?”
李勣笑着点点头,道:“高福男你不必见了,他说的一些情况,老夫都转告给赵持满了,你直接去找他就行。”
程务挺略一迟疑,没有说话。
李勣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程务挺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不知李公可相信在下?”
李勣眯着眼,道:“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便是。”
程务挺道:“还请李公将策反泉男生的任务交给在下,让赵将军绕道向南,继续向平壤进军。等在下说服泉男生,再去与赵将军汇合!”
李勣沉声道:“你知道这样做有多大的风险吗?”
程务挺道:“末将知道,倘若泉男生不肯归唐,截断赵将军后路,赵将军将陷入险境!”
李勣道:“既是如此,老夫有稳妥的法子,为何还要冒险?”
程务挺道:“因为这样更快!倘若乌骨城、安市城都攻打不利,赵将军却能冲出千山山脉,直趋鸭绿江,必能改变战局,让高句丽陷入混乱!”
李勣道:“赵持满带的粮食不多,就算他打到了鸭绿江,也将陷入无粮的境地,如何渡江?”
程务挺道:“泉男生有粮!”
李勣望着他,道:“你让老夫将一支两万人军队的生死安危,交到一个东夷人手中?”
程务挺分毫不让,目光灼灼的道:“李公,您想想,倘若薛将军、契苾将军、郑将军的三路人马,都进军不利,那么赵将军那一路,便是扭转局面的关键。这个时候,冒一点风险,末将以为值得!”
李勣哼了一声,道:“你还真敢讲,三路人马都被敌人阻挡,你觉得老夫的计划这么没用吗?”
程务挺拱手道:“末将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战场上的一切可能,都应该考虑到,不是吗?”
李勣道:“如果其他三路人马进军顺利呢?”
程务挺道:“若是如此,赵将军人马,能与其他几路在鸭绿江会师,也不必担心军粮问题。”
李勣点点头,道:“考虑的倒是挺全面。”
程务挺喜道:“那您答应了?”
李勣摇头道:“不,我还是不能答应你。”
程务挺愣道:“为什么?”
“因为你考虑漏了一点。”
“哪一点?”
“靺鞨人!”
程务挺微微一惊,他的目光确实只放在了高句丽上,没有去考虑外部势力。
李勣缓缓道:“靺鞨人从倭国撤兵,已经在边境陈列重兵,还给老夫写信,说是要帮着大唐,讨伐高句丽。”
程务挺不解道:“既是如此,他们不就是友军吗?”
李勣摇头道:“不要把靺鞨人看得太愚蠢,他们同样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倘若我军进军顺利,他们倒不敢造次,肯定会趁机入侵高句丽,劫掠一番。”
“然而,若是我军多路被阻,局势陷入不利,也就是你刚才说的那种情况,他们必定帮助高句丽,偷袭赵持满一路,到时候,就算你说服了泉男生,赵持满两万大军,也必定全军覆没!”
程务挺听得冷汗直冒。
幸亏李勣纵览全局,看得透彻,否则若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到时候,真出现这种情况,他万死难赎其罪!
李勣缓缓道:“你还是按照老夫的计划,与赵持满一起,去劝降泉男生,然后你带着泉男生,去跟薛仁贵大军会合。”
程务挺道:“那赵将军呢?”
李勣淡淡道:“他会驻守在丸都山,不给靺鞨人任何可趁之机!”
程务挺点了点头,心想李勣果然宝刀未老,难怪陛下会选择他当大总管。
次日,程务挺便从白岩城出发,朝着赵持满大军追了过去。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