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抵达后,余切亲自接待了他们。几人好吃好喝供养着,拖了好几天,拍摄大量照片和资料,用于《军画报》的停战宣传。
这些宣传让两国的宣传部门如获至宝,尤其是打不下去的越南人。几乎是《军画报》一更新,越南的喉舌就把全文翻译过去。
余切把《军画报》上的照片给越南人看:“你们的《人民报》也转载了消息,说你们是和平的卫士!等你们回到老山后,你们就是和平的英雄,你们的祖国会回报你。”
只见到这份报刊上有余切和几个越南人的合影,还有裴顺化的照片。双方一副冰释前嫌的样子,真就像《共同警备区》里面写的那样,“中越兄弟情谊比海深,比天高。”
356师这几个越南兵,一下成为两国都关注的和平之友。余切更是在报纸上宣称,他的正是参考该连越南战士的想法来撰写的。
在中国人的热情招待下,一名越南士兵流下了忏悔的眼泪。他在老唐的墓地前跪拜,握着余切的手道:“感谢余老师写出这样的,早知道我们和中国人是这样的关系……我一定不会参与那次作战。”
余切相当感慨的说:“你们来感谢我,余老师很高兴;但你们之前非要打上那一仗,下了死手,余老师不喜欢。”
《共同警备区》在这些天已经风靡老山前线。不少越南人看过后,重新思考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在越南的上层,《共同警备区》也引发了核弹级别的效应。
亲华派“常征”同志就很喜欢这本书。
“常征”的全名是“阮长征”,当年因得知北方长征的壮举,于是去掉了自己的姓,从此改名叫“常征”……多年后,“常征”同志再一次因为一个故事而动容:这是只有东亚人才能感受到的浪漫!
“常征”同志已三番五次的向前线发来报告,希望对和平谈判、撤军有异议的越南反对派,都好好看看这一本!
空闲的时间里,裴顺化把这本书又翻阅了一遍。他也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结论:这本书会在和平风潮过去后,迅速成为越南禁书。
就算“常征”同志之后的领导人,全是亲华派也必须封禁这本!
而中国却不必,因为他们并不害怕提及这一关系。
为什么呢?
裴顺化向余切讨教,本以为余切会卖弄一番,没想到他却直说了。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近两百年来的事情,而文化认同却是几千年的事情。《共同警备区》如果反应了东西德、南北朝鲜的民族关系……应当是该民族的传世经典!但你我之间不是兄弟的关系,而是大树和枝干的关系!”
余切说:“为了塑造你们的主体性,你们只能进行仇恨教育。也就是说,越南人之所以是越南人,是因为你们首先要证明自己不是中国人!”
这话很拗口,但看过故事的裴顺化却一瞬间就明白了。
正因为这种根植于基因的文化号召力,致使越南、马来西亚、乃至于狮城等地都无一例外进行排华教育。这对他们这样的小国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毕竟,天下只有属于大树的枝干,却没有倒过来的事情。
“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出路》,我建议你找来看看。那里面有更详细的阐述,你看看一个离家几十年的游子,是如何在民族认同上克服千难万难,一定要回来的!”
余切扔下这句话,不久后,他问裴顺化“到底有没有在战争中杀过人?”
裴顺化说:“我一直在后方搞宣传,从来没有上过正面战场。”
“那你会使枪吗?”
“当然会了。我没上过战场,不代表我没在后方处置过叛徒!”
“都是越南人?”
“对!我们越南总政宣传科,原先是半个特务组织,说来不体面,但确实是这样。”
十几年的战争状态,使得越南国内对逃兵、叛徒的处罚极其严酷:宁杀错,不放过。
在老山前线,原先和中国士兵有过接触的越南兵私下里经常担忧的问:“我们这么搞(指私下接触),你们长官晓不得晓得?”
中国兵说,“知道,就是长官鼓励我们来麻痹你们的。”
越南人很惊讶,“在我们越南,这些事儿要是被抓住了,立刻就要被枪毙!”
——余切闻言笑了,拍了拍裴顺化的肩膀。“你们对叛徒处罚这么严厉,你现在又成了个亲华派,将来要是越南的风向变了,你怎么办?”
裴顺化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讲,瓮声瓮气道:“我的事迹全都见了报纸,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好!”余切点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裴顺化骤然感到一股杀意,他忽然想起那几个被他绑来的越南兵……裴顺化本能的开口道,“他们跪在唐排长的墓碑前道歉了,他们知道错了!”
“太迟了!”余切道。
裴顺化很快就知道了为什么!
一道令全越南人震撼的新闻,忽然从河内后方传来:亲华派“常征”同志病故,死前辞去了领导职位,越南高层立刻面临主战派的反扑。
打,自然是打不下去。主战派也不敢打了。
但前线军队几乎“哗变”,到处都是中国人的“兄弟”,令越南高层感到十分恼火!先前还有“常征”同志发话不得追究,现在“常征”同志死了,自然不能再轻轻放过这些大头兵。
此刻,越南国内正在开会讨论当中。裴顺化要立刻赶往河内,随时准备发布“常征”同志的吊唁。
这一消息顿时成了前线越南兵的催命符,谁是这段时间跳得最欢的叛徒?正是现在还呆在中国的营区内,和余作家连发数篇通稿,又跪倒在唐排长墓碑前的越南兵们——他们是《共同警备区》的故事原型!
中国哨所的越南兵很快反应过来,要求申请政治避难,余切不许,“你们已经在这里太久,是时候回家了。”
这哪里还是家?
那里是地狱!
在故事里,发生在猫耳洞的友谊称得上传奇,现在通通成了这些越南人的罪证。
“余老师,我们错了!”一个越南兵哭着来抱余切的腿,“我们愿意在中国做牛做马,一辈子赎罪,只求你不要让我们回国!”
“我们一旦回国,就要被枪毙!”
余切自然不答应。越南兵们哭来哭去,见余切铁石心肠,想到了威胁,“你余切难道就说了算?这里还有一整个连的中国人,还有你们的军事记者……”
他们向曾经的敌人求饶起来。
闲云强明显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二代,早想搞死这帮人了,他心里简直是畅快淋漓!大笑道:“我那天亲手埋下老唐,做梦都想为他报仇,没想到谈起了什么停战协约?你手上有我们中国人的血,早该血债血偿!”
“越南人要杀了越南人!合该如此!你们越南人最反复无常!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对自己人也心狠手辣!”闲云强说得兴起,竟是要端起照相机,给这些越南人留下遗照。
他要再写一次军事报道,捎给老唐。
“邱连长!邱连长!”越南人又找到邱连,扑通一声跪下,“请你给我们一条活路,不要送我们回去,我们不想打了!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你要知道什么军事消息?我们的番号还是布防情况,我们全知道!我们不需要在你这一直待下去,只要再等一段时间,等到高层重新调整好……中越仍然是友好的!中越友谊最大!天长地久!”
邱连两腮的肌肉激烈地颤抖着,心中天人交战!一边是战友,一边是军事道德、前线大局……余切伸手拦住邱连,让大家注意到裴顺化来。
“他们越南人狗咬狗,不关我们的事情。何况裴大校要回河内写吊唁,发通稿……他带不回这几个越南兵,才真的要受到处置,到时候影响大局。”
原先对自己人愧疚的裴顺化,忽然心中一凉,想明白后汗毛都炸了!
这几个人岂止是不能留在中国营地?
他们甚至不能留在越南营地,否则,任由他们回去到处“胡说八道”,裴顺化和前线师长阮文得都要受到追究!
当时大家都在做政治投资,没想到却押错了宝,现在“常征”同志死了,主战派高层要抓典型来杀头,这几个兵不死,那就是自己死!
说时迟,那时快,越南兵发觉躲不过了,大吼一声便夺门而逃——被侦查大队四连的战士抓了起来,塞进罗马尼亚吉普车里。
这几人都绑住了手脚,自然要让裴顺化来开车。他对这条故事中宽约四十公里的“共同警备区”早已谙熟于心,回自己阵地并不是难题。
只是裴顺化心脏狂跳:他完全被余切算到了,从头到脚都被控制得如同一个木偶。
现在高层形势有变,他必须杀了越南兵来当投名状,否则事情一暴露,叛徒就成了他自己——他到处见报,和余切合影,还能用非作战人员来解释!
可是把几个大头兵带到中国的营地,对着牺牲的中国排长下跪,一旦被人揭发……这就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了!
为了保全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这几个人留不得啊!
只是,余切之所以能事成的关键,在于他精准的预料到了“常征”同志的暴毙时间!
妈的!为什么他能知道?
这恐怕是裴顺化永远也不知道的迷。
余切连裴顺化的杀人手法也预料到了,或者说也已经安排好了。裴顺化在驾驶舱一阵摸索,定睛一看,一把格洛克手枪躺在那里,他检查了弹匣,发觉正好有四发子弹。
堂堂的“哥伦比亚之枪”,就这样送给自己做凶器了?
裴顺化摇摇头:自己太自大了!
“哥伦比亚之枪”恐怕有无数个,余切随时可在欧美买来百把、千把格洛克手枪,刻上专属花纹,宣称这就是那一把传说中的“哥伦比亚之枪”。
毕竟,这把枪到底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它的主人是谁。
在老山的河谷地带,目前有一个四十公里宽的无人地带,也就是将来所谓的非军事区,在故事里,余切把它形容为“共同警备区”,描写为有大量军事人员存在的地方,和现实截然相反——而今却也如同他中所写。
这个非军事区,不知道死过多少人,不知道埋了多少地雷……将来光是排雷,就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现在又要再多上几具尸体,在潮热天气下腐烂成泥。
裴顺化不禁想起了一桩传闻:
中国人会为了夺得战友的遗体,反复冲锋,哪怕是一件衣服都不愿放弃!
而越南人却从不管他们战友的尸体,前线的人失踪了、战死了,不仅不夺回来安葬,反而通通按照“失踪”来计算,这样不仅可以少给一些抚恤金,还避免了浪费人力物力。
现在彻底方便了我啊!原来,这都是他故事的伏笔。
他早已预料到我会利用到这一点善后。
这几人如果死无对证,前线的师长阮文得也怕得要死,自然不会出卖自己,亲华派们也不会找自己麻烦。
而在主战派看来,自己只是一个刚来老山前线不久的宣传人员罢了——磕头、合影、搞大联欢到处讲中越友好,这可不是自己做的,都是那几个被忽悠的越南兵做的!
裴顺化把车开到一处山崖间,回头对那几个绑住手脚,正在拼命求饶的越南兵道:
“同志,你不是死于我手下,而是死于你们瞧不上的余切手下!讲句老实话,我是为你们求过情的!”
他的“战友”瑟瑟发抖,惊恐的蛄蛹起来,像绝望的某种虫类。
“唉,你们为什么要得罪余切?”
裴顺化没有过多折磨这些人,将他们挪下车,“砰砰砰”三枪后踢下山崖。
他顿悟了:其实,余切也没有故意杀这些人,这些人实则死于愚笨!他们不知道判断局势,保存己身,前线败局已定,却仍然在矜矜业业的打仗,还要杀中国人!自然要遭到别人报复。
也不是个真正光明磊落的汉子!要是来了中国哨所这边后,不要被余切的糖衣炮弹所吸引,搞出下跪之举,到处上报纸做宣传,拿人民币……而是硬着骨头,打死不从,余切也是拿他们没办法的!
说到底,既蠢又坏,你不死,难道我死?
之后,裴顺化开着吉普车,忽然想要去找之前那些越南兵口里“被余切打死的战友”,因为格洛克的弹匣里只有四发子弹,说明余切用过几发子弹,说不定他们讲的是对的。
他们之所以恨余切,是因为余切作为一个文职,拿着手枪却杀了他们的战友,以至于他们野性大发,非要和中国人打一场……
余切能这么耍他一通,把越南高层的局势预料得不差分毫,简直如同小人书《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一般,聪明得不像个人!
越南高层、前线的阮文得师长,自己,以及那几个倒霉蛋越南兵……通通在他的手掌心,不管是知不知情的,其实都被拿来利用了!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明是萍水相逢,裴顺化真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去验证余切是否用手枪打死过人?是不是真的?
但随即,裴顺化暗自苦笑道:自己都泥菩萨难保了!
他最后给自己肩膀来了一枪,顿时血流如注!然后按照着《共同警备区》里面,主角失手开枪打死人的剧情那样,把格洛克手枪的血迹和指纹擦干净,扔进杂草里,单手开车进了越南这边的哨所。
“那三个人听说‘常征’同志死了,要被追责,和我发生了搏斗……他们全死了,我也身负重伤。”
来接待裴顺化的正是王牌师师长阮文得,他本来一张脸是黑的,此刻却惊讶的看着裴顺化,眼睛一转,之后想也不想就回头大声道:“那三个人畏罪自杀了,裴大校侥幸回来!”
这些宣传让两国的宣传部门如获至宝,尤其是打不下去的越南人。几乎是《军画报》一更新,越南的喉舌就把全文翻译过去。
余切把《军画报》上的照片给越南人看:“你们的《人民报》也转载了消息,说你们是和平的卫士!等你们回到老山后,你们就是和平的英雄,你们的祖国会回报你。”
只见到这份报刊上有余切和几个越南人的合影,还有裴顺化的照片。双方一副冰释前嫌的样子,真就像《共同警备区》里面写的那样,“中越兄弟情谊比海深,比天高。”
356师这几个越南兵,一下成为两国都关注的和平之友。余切更是在报纸上宣称,他的正是参考该连越南战士的想法来撰写的。
在中国人的热情招待下,一名越南士兵流下了忏悔的眼泪。他在老唐的墓地前跪拜,握着余切的手道:“感谢余老师写出这样的,早知道我们和中国人是这样的关系……我一定不会参与那次作战。”
余切相当感慨的说:“你们来感谢我,余老师很高兴;但你们之前非要打上那一仗,下了死手,余老师不喜欢。”
《共同警备区》在这些天已经风靡老山前线。不少越南人看过后,重新思考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在越南的上层,《共同警备区》也引发了核弹级别的效应。
亲华派“常征”同志就很喜欢这本书。
“常征”的全名是“阮长征”,当年因得知北方长征的壮举,于是去掉了自己的姓,从此改名叫“常征”……多年后,“常征”同志再一次因为一个故事而动容:这是只有东亚人才能感受到的浪漫!
“常征”同志已三番五次的向前线发来报告,希望对和平谈判、撤军有异议的越南反对派,都好好看看这一本!
空闲的时间里,裴顺化把这本书又翻阅了一遍。他也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结论:这本书会在和平风潮过去后,迅速成为越南禁书。
就算“常征”同志之后的领导人,全是亲华派也必须封禁这本!
而中国却不必,因为他们并不害怕提及这一关系。
为什么呢?
裴顺化向余切讨教,本以为余切会卖弄一番,没想到他却直说了。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近两百年来的事情,而文化认同却是几千年的事情。《共同警备区》如果反应了东西德、南北朝鲜的民族关系……应当是该民族的传世经典!但你我之间不是兄弟的关系,而是大树和枝干的关系!”
余切说:“为了塑造你们的主体性,你们只能进行仇恨教育。也就是说,越南人之所以是越南人,是因为你们首先要证明自己不是中国人!”
这话很拗口,但看过故事的裴顺化却一瞬间就明白了。
正因为这种根植于基因的文化号召力,致使越南、马来西亚、乃至于狮城等地都无一例外进行排华教育。这对他们这样的小国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毕竟,天下只有属于大树的枝干,却没有倒过来的事情。
“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出路》,我建议你找来看看。那里面有更详细的阐述,你看看一个离家几十年的游子,是如何在民族认同上克服千难万难,一定要回来的!”
余切扔下这句话,不久后,他问裴顺化“到底有没有在战争中杀过人?”
裴顺化说:“我一直在后方搞宣传,从来没有上过正面战场。”
“那你会使枪吗?”
“当然会了。我没上过战场,不代表我没在后方处置过叛徒!”
“都是越南人?”
“对!我们越南总政宣传科,原先是半个特务组织,说来不体面,但确实是这样。”
十几年的战争状态,使得越南国内对逃兵、叛徒的处罚极其严酷:宁杀错,不放过。
在老山前线,原先和中国士兵有过接触的越南兵私下里经常担忧的问:“我们这么搞(指私下接触),你们长官晓不得晓得?”
中国兵说,“知道,就是长官鼓励我们来麻痹你们的。”
越南人很惊讶,“在我们越南,这些事儿要是被抓住了,立刻就要被枪毙!”
——余切闻言笑了,拍了拍裴顺化的肩膀。“你们对叛徒处罚这么严厉,你现在又成了个亲华派,将来要是越南的风向变了,你怎么办?”
裴顺化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讲,瓮声瓮气道:“我的事迹全都见了报纸,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好!”余切点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裴顺化骤然感到一股杀意,他忽然想起那几个被他绑来的越南兵……裴顺化本能的开口道,“他们跪在唐排长的墓碑前道歉了,他们知道错了!”
“太迟了!”余切道。
裴顺化很快就知道了为什么!
一道令全越南人震撼的新闻,忽然从河内后方传来:亲华派“常征”同志病故,死前辞去了领导职位,越南高层立刻面临主战派的反扑。
打,自然是打不下去。主战派也不敢打了。
但前线军队几乎“哗变”,到处都是中国人的“兄弟”,令越南高层感到十分恼火!先前还有“常征”同志发话不得追究,现在“常征”同志死了,自然不能再轻轻放过这些大头兵。
此刻,越南国内正在开会讨论当中。裴顺化要立刻赶往河内,随时准备发布“常征”同志的吊唁。
这一消息顿时成了前线越南兵的催命符,谁是这段时间跳得最欢的叛徒?正是现在还呆在中国的营区内,和余作家连发数篇通稿,又跪倒在唐排长墓碑前的越南兵们——他们是《共同警备区》的故事原型!
中国哨所的越南兵很快反应过来,要求申请政治避难,余切不许,“你们已经在这里太久,是时候回家了。”
这哪里还是家?
那里是地狱!
在故事里,发生在猫耳洞的友谊称得上传奇,现在通通成了这些越南人的罪证。
“余老师,我们错了!”一个越南兵哭着来抱余切的腿,“我们愿意在中国做牛做马,一辈子赎罪,只求你不要让我们回国!”
“我们一旦回国,就要被枪毙!”
余切自然不答应。越南兵们哭来哭去,见余切铁石心肠,想到了威胁,“你余切难道就说了算?这里还有一整个连的中国人,还有你们的军事记者……”
他们向曾经的敌人求饶起来。
闲云强明显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二代,早想搞死这帮人了,他心里简直是畅快淋漓!大笑道:“我那天亲手埋下老唐,做梦都想为他报仇,没想到谈起了什么停战协约?你手上有我们中国人的血,早该血债血偿!”
“越南人要杀了越南人!合该如此!你们越南人最反复无常!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对自己人也心狠手辣!”闲云强说得兴起,竟是要端起照相机,给这些越南人留下遗照。
他要再写一次军事报道,捎给老唐。
“邱连长!邱连长!”越南人又找到邱连,扑通一声跪下,“请你给我们一条活路,不要送我们回去,我们不想打了!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你要知道什么军事消息?我们的番号还是布防情况,我们全知道!我们不需要在你这一直待下去,只要再等一段时间,等到高层重新调整好……中越仍然是友好的!中越友谊最大!天长地久!”
邱连两腮的肌肉激烈地颤抖着,心中天人交战!一边是战友,一边是军事道德、前线大局……余切伸手拦住邱连,让大家注意到裴顺化来。
“他们越南人狗咬狗,不关我们的事情。何况裴大校要回河内写吊唁,发通稿……他带不回这几个越南兵,才真的要受到处置,到时候影响大局。”
原先对自己人愧疚的裴顺化,忽然心中一凉,想明白后汗毛都炸了!
这几个人岂止是不能留在中国营地?
他们甚至不能留在越南营地,否则,任由他们回去到处“胡说八道”,裴顺化和前线师长阮文得都要受到追究!
当时大家都在做政治投资,没想到却押错了宝,现在“常征”同志死了,主战派高层要抓典型来杀头,这几个兵不死,那就是自己死!
说时迟,那时快,越南兵发觉躲不过了,大吼一声便夺门而逃——被侦查大队四连的战士抓了起来,塞进罗马尼亚吉普车里。
这几人都绑住了手脚,自然要让裴顺化来开车。他对这条故事中宽约四十公里的“共同警备区”早已谙熟于心,回自己阵地并不是难题。
只是裴顺化心脏狂跳:他完全被余切算到了,从头到脚都被控制得如同一个木偶。
现在高层形势有变,他必须杀了越南兵来当投名状,否则事情一暴露,叛徒就成了他自己——他到处见报,和余切合影,还能用非作战人员来解释!
可是把几个大头兵带到中国的营地,对着牺牲的中国排长下跪,一旦被人揭发……这就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了!
为了保全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这几个人留不得啊!
只是,余切之所以能事成的关键,在于他精准的预料到了“常征”同志的暴毙时间!
妈的!为什么他能知道?
这恐怕是裴顺化永远也不知道的迷。
余切连裴顺化的杀人手法也预料到了,或者说也已经安排好了。裴顺化在驾驶舱一阵摸索,定睛一看,一把格洛克手枪躺在那里,他检查了弹匣,发觉正好有四发子弹。
堂堂的“哥伦比亚之枪”,就这样送给自己做凶器了?
裴顺化摇摇头:自己太自大了!
“哥伦比亚之枪”恐怕有无数个,余切随时可在欧美买来百把、千把格洛克手枪,刻上专属花纹,宣称这就是那一把传说中的“哥伦比亚之枪”。
毕竟,这把枪到底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它的主人是谁。
在老山的河谷地带,目前有一个四十公里宽的无人地带,也就是将来所谓的非军事区,在故事里,余切把它形容为“共同警备区”,描写为有大量军事人员存在的地方,和现实截然相反——而今却也如同他中所写。
这个非军事区,不知道死过多少人,不知道埋了多少地雷……将来光是排雷,就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现在又要再多上几具尸体,在潮热天气下腐烂成泥。
裴顺化不禁想起了一桩传闻:
中国人会为了夺得战友的遗体,反复冲锋,哪怕是一件衣服都不愿放弃!
而越南人却从不管他们战友的尸体,前线的人失踪了、战死了,不仅不夺回来安葬,反而通通按照“失踪”来计算,这样不仅可以少给一些抚恤金,还避免了浪费人力物力。
现在彻底方便了我啊!原来,这都是他故事的伏笔。
他早已预料到我会利用到这一点善后。
这几人如果死无对证,前线的师长阮文得也怕得要死,自然不会出卖自己,亲华派们也不会找自己麻烦。
而在主战派看来,自己只是一个刚来老山前线不久的宣传人员罢了——磕头、合影、搞大联欢到处讲中越友好,这可不是自己做的,都是那几个被忽悠的越南兵做的!
裴顺化把车开到一处山崖间,回头对那几个绑住手脚,正在拼命求饶的越南兵道:
“同志,你不是死于我手下,而是死于你们瞧不上的余切手下!讲句老实话,我是为你们求过情的!”
他的“战友”瑟瑟发抖,惊恐的蛄蛹起来,像绝望的某种虫类。
“唉,你们为什么要得罪余切?”
裴顺化没有过多折磨这些人,将他们挪下车,“砰砰砰”三枪后踢下山崖。
他顿悟了:其实,余切也没有故意杀这些人,这些人实则死于愚笨!他们不知道判断局势,保存己身,前线败局已定,却仍然在矜矜业业的打仗,还要杀中国人!自然要遭到别人报复。
也不是个真正光明磊落的汉子!要是来了中国哨所这边后,不要被余切的糖衣炮弹所吸引,搞出下跪之举,到处上报纸做宣传,拿人民币……而是硬着骨头,打死不从,余切也是拿他们没办法的!
说到底,既蠢又坏,你不死,难道我死?
之后,裴顺化开着吉普车,忽然想要去找之前那些越南兵口里“被余切打死的战友”,因为格洛克的弹匣里只有四发子弹,说明余切用过几发子弹,说不定他们讲的是对的。
他们之所以恨余切,是因为余切作为一个文职,拿着手枪却杀了他们的战友,以至于他们野性大发,非要和中国人打一场……
余切能这么耍他一通,把越南高层的局势预料得不差分毫,简直如同小人书《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一般,聪明得不像个人!
越南高层、前线的阮文得师长,自己,以及那几个倒霉蛋越南兵……通通在他的手掌心,不管是知不知情的,其实都被拿来利用了!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明是萍水相逢,裴顺化真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去验证余切是否用手枪打死过人?是不是真的?
但随即,裴顺化暗自苦笑道:自己都泥菩萨难保了!
他最后给自己肩膀来了一枪,顿时血流如注!然后按照着《共同警备区》里面,主角失手开枪打死人的剧情那样,把格洛克手枪的血迹和指纹擦干净,扔进杂草里,单手开车进了越南这边的哨所。
“那三个人听说‘常征’同志死了,要被追责,和我发生了搏斗……他们全死了,我也身负重伤。”
来接待裴顺化的正是王牌师师长阮文得,他本来一张脸是黑的,此刻却惊讶的看着裴顺化,眼睛一转,之后想也不想就回头大声道:“那三个人畏罪自杀了,裴大校侥幸回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