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在时间轴上的邻近,早在2月7号开幕式首映的第二天,人在北美的哈维就和迪士尼的发行公司一起,开始组织《历史的天空》在北美2500块屏幕开画。

  剧组人员都在柏林参展,但一月份刚刚跑完点映和宣传,加上问界北美影响下的互联网媒体的狂轰滥炸,以及北美600万华裔的声援、支持,场面不算难看。

  哈维影响的好莱坞巨星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路宽合作过的莱昂纳多、克鲁斯等人也都是顶咖,大家捧个人场总是行的。

  北美是分线制,艺术院线主要放映独立电影、外语片、电影节获奖作品,观众群体偏重影迷、奖项评委、高教育水平人群。

  从市场角度来讲,如果是一般的历史传记题材影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适应市场,会选择在不超过500块的艺术院线进行点映。

  如果奥斯卡的前站风向标奖、奥斯卡获奖情况不错,根据市场口碑可以逐渐加场,进行广域发行。

  比如2006年的《硫磺岛家书》、2007年的《赎罪》,包括后世2012年的《猎杀本拉登》。

  最标准的就是后世2008年11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11月12号在艺术院线点映,随后借着金球奖的热度开画600块屏幕,1月斩获奥斯卡后火力全开到4000块。

  严肃历史题材,尤其是非英语背景,在商业院线表现不稳定,大规模开画易导致单块屏幕票房低迷。

  所以艺术片进商业院线一般是要交$10k/屏幕左右的保证金,这是为了避免院线方血本无归。

  但《历史的天空》的情况又特殊一些。

  不算单纯的艺术片,但更不能算纯粹的商业片。

  再加上这部影片拍摄的初衷——澄清历史,提升影响力,打破西方各阶层对二战的叙事垄断,于是一上来就选择了很冒险的广域发行。

  影片投资加上前期的宣发费用,成本高达6000万美元,如果不是靠着Mytube、推特的网宣活动取代了部分线下,成本只会飙升。

  对路老板来说,财富积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固然还是要精打细算,防范可能存在的商业帝国的系统性风险。

  但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讲,可能像奥运会一样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一次。

  在遵循基本商业规则的前提下,自然是开足马力,价值回报是首要的,经济回报第二位。

  于是身在柏林的剧组,每天在参加活动、接受采访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北美前线传回来的票房数字和IMDB、烂番茄等网站的口碑评分。

  2008年2月8号北美首映当天票房550万左右,数字中规中矩。

  迪士尼和米拉麦克斯联合发行,覆盖主流艺术院线及部分商业影院,但严肃的历史题材还是限制了数字的狂飙。

  首日出炉的烂番茄新鲜度83%,点赞置顶的短评为“震撼人心的历史史诗”;

  IMDB评分8.2,观影者对于影片的质量比较认可,但表达题材过于沉重的占多数;

  MTC媒体综合评分80,这个数字相对而言比较乐观。

  IMDB是纯用户评分,MTC是专业媒体评分,辅之以用户评分,两者都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影片热映、拿奖有所改善。

  这其中,IMDB类似国内的豆瓣,代表普通用户的口碑;

  MTC收录了全球500多家权威媒体的意见并加权,主流媒体权重高,小媒体权重低。

  就经典影片的评分而言,《肖申克的救赎》是92分,《教父》97分,黑泽明的《七武士》96分。

  此前路宽的电影中得分最高的是《返老还童》的89分,比基友昆汀的《低俗》仅高1分。

  而在相似的题材里,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最终的MTC评分是94,进入了“影视经典”的序列;

  而最近的年份中,2004年的讲述非洲屠杀的《卢旺达饭店》,最终MTC只有79分。

  2006年大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二战日军视角电影《硫磺岛家书》的MTC评分为89。

  总体而言,对比同类题材,《天空》首映过后的各类评分比较乐观。

  首日550万的票房过后,首周末即8、9、10号三天的票房为1400万,走势依旧比较平稳,既没有大火的迹象,也没有衰减的颓势。

  但对于高达6000万美元的营销费用来说,这个数字不是非常乐观。

  好在这都在路宽及剧组的预期之内,大家都在等待柏林和奥斯卡的斩获,无论哪一头开花,对票房都会是非常有效的提振。

  《历史的天空》在国内的首映在二月底,剧组一起从奥斯卡回国后;

  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版权正在洽谈中,会在颁奖结束后尘埃落定,这也是惯例了,总要待价而沽的。

  2008年2月16号中午,北美地区《历史的天空》上画一周,总票房数字仅有2200万,题材原因极大地影响了票房增长。

  尽管前期的各项宣发已经做到了极致,也有路宽、汤姆·汉克斯、摩尔等主创背书,华裔群体也一直鼎力支持,但客观情况如此,非人力能够扭转。

  凯宾斯基酒店房间内,刘晓丽母女和张纯如正坐在电脑前,浏览国内转载的影评和网络舆论消息。

  三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大乐观,显然国内媒体也是唱衰者居多。

  《楠方》充当了反路急先锋,早在首映第二天就转载了国外某些恶评,甚至是自己杜撰恶评来抨击《天空》。

  奥运总导演如何,首富又如何?

  知道《楠方》历来做派的影迷和读者,都知道楠方系的尺度之大。

  在某些历史时段,楠方系内部曾洋洋得意只要“比天低一线”,无事不可评。

  小人物他们懒得喷,也懒得蹭。

  对于路宽这样的红人——心红人也红的富豪,就是他们绝佳的碰瓷对象,只要就电影本身针砭评论,谁也挑不出错。

  即便挑出错,被强压着撤评撤版了,那也是为不畏强权,为正义发声,舍生取义。

  当代新闻人的操守不就出来了吗?

  担心小记者扛不住压力,于是《楠方》新闻部主任李主编亲自下场,会一会路老板这位大Boss。

  他以《中国首富的爱国生意》为题,洋洋洒洒写了个头版:

  当民族伤痛成为商业噱头,我们还能期待真实的艺术表达吗?

  在谈及《历史的天空》之前,我想先聊一聊近期从电影行业的朋友处得知的一些消息。

  譬如,在路某导演连续两年怯战贺岁档和春节档后,竟然在年前又把上一部《塘山大地震》拿出来重映?

  还美其名曰4K高清重映,为了做地震逃生的公益宣传。

  这合适吗?

  也许,这种资本家的难看吃相,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导演本人对《历史的天空》的心虚。

  连续两部电影吃人血馒头,你真是好样的。

  路宽的《历史的天空》在北美上映后,国内舆论场迅速分裂——

  一边是官方媒体的高调赞誉,一边是普通观众的冷静审视。

  这部电影以张纯如和金陵大屠杀为题材,表面上是一部“正义史诗”,实则暴露了路宽一贯的投机主义逻辑:用民族苦难换取票房,用正治正确掩盖艺术贫瘠。

  即便您贵为奥运总导演,即便您贵为内地首富,即便您在北美也有门客三千。

  但理不辩不明,该说的话,我要说。

  《历史的天空》之罪有三!

  罪一,披着正义外衣的商业算计。

  路宽并非首次利用宏大叙事博取关注,从《异域》的票房冰雕营销,到《返老还童》的过曝镜头噱头,他深谙如何用技术手段包装空洞内核。

  此次《历史的天空》更直接,但真正的艺术,不应沦为道德绑架的工具。

  罪二,西方视角的自我东方化。

  影片在北美2500块银幕同步上映,表面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实则是路宽对好莱坞规则的妥协。

  全片采用好莱坞式煽情手法,将张纯如塑造成“孤独英雄”,将金陵大屠杀简化为“善恶对立”。

  这种叙事固然能打动部分西方观众,却也落入东方主义窠臼,中国人永远是受害者,而西方人(拉贝、魏特琳)才是救世主。

  这种自我矮化的表达,与真正的历史反思相去甚远。

  罪三,国内舆论的“不允许批评”。

  电影尚未在国内上映,某人所控制下的媒体已将其捧上神坛,任何对影片艺术性的质疑都被扣上“恨国”帽子。

  这种氛围下,观众被迫接受单一的解读:“感动”是义务,“批评”是背叛。

  但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自由讨论,而非强行灌输。

  当年谢进导演的《芙蓉镇》也曾引发争议,但至少允许观众思考;

  而路宽的《历史的天空》,却试图用民族情绪堵住所有人的嘴。

  我们尊重历史,更尊重艺术。

  《历史的天空》本可以成为一部深刻的反思之作,但在路宽的镜头下,它只剩下一场精心设计的情绪表演。

  真正的爱国,不是消费苦难,而是直面复杂;

  不是歌颂胜利,而是追问真相。

  可惜,路宽选择了更轻松的那条路。

  ——《楠方》2月刊

  如果前世公关公司路老板看到这一段,应该能显而易见地瞧出《楠方》的惯用话术。

  诸如:“警惕宏大叙事对个体的消解”、“反对用正治正确替代艺术标准”云云。

  2008年的当下,国内像李贱盲一样的公智臭虫们已经开始暗暗发声。

  他们爬出了阴暗的下水道,开始试探着向路老板这个最大的靶子发起骚扰。

  可谓一呼百应。

  与此同时,微博和博客网迅速展开坚壁清野行动,但目前市场上的微博类软件远不止问界一家。

  即便被封禁、限流,臭虫们也能发现新的粪坑。

  而这些新粪坑发现了抨击首富的引流成果,自然愿意接纳,许之以高度自由的发言权限。

  只要围绕电影和艺术本身,不要对其本人抨击太过,以致影响奥运事业被封禁即可。

  阿狸、华艺、邓温迪结合的Alispace、企鹅系的滔滔、各大门户自己的微博网站,都承载着一定的流量。

  特别是一人之下的Alispace,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企图通过2008年的桃宝商城、《非诚勿扰》以及华艺上市等一系列组合拳,彻底赶超问界的喉舌。

  舆论场上的动荡,背后是院线(万哒)、互联网(阿狸、企鹅)、娱乐业(华艺、澄天)对问界控股这个巨无霸的觊觎。

  如果说刘伊妃的陨落对于内地小花是一鲸落、万物生,那问界控股随便漏出来的一条产业条线,都够其他企业饱餐一顿。

  商业领域的斗争贯穿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没有一劳永逸的称王称霸,只看路宽和问界上下如何应对罢了。

  宵小们在诸多商业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密集发声,普通人哪有分辨的能力,跟风恶评甚嚣尘上。

  【经典港片爱好者】:北美票房数字的事实证明,路宽贩卖爱国情怀是一步臭棋,你以为在好莱坞营销了几个风向标,就能洗掉烂片的标签吗?

  至少6500万的宣发,北美市场首周才2200万,国内的观众就一定能买你的账吗?妄想!

  建议国内发个DVD算了,不过你就算发DVD,我也不会买正版,哈哈!

  【樱花の爱】:同意楼上,嘴上说着要和平,电影里贬低友邻,江郎才尽的路狗就是个二皮脸。罔顾我们与友邦的和睦美好局面,要去吃1937年的人血馒头,你不扑谁扑?

  【爱我中华】:楼上两个大煞笔,点赞的也是大煞笔,就这样,别的不想说。

  “这些到底是收了钱,还是真的这么想?太可怕了吧?爱国是一种罪吗?”刘晓丽没有接触过什么恨国党,事实上也只有网络上有这些蛆虫的生存空间。

  刘伊妃这些年算是看穿了这些新闻人的嘴脸,化身键盘侠头也不抬地回复:

  “他们就是癞皮狗,路宽就是唐僧肉,只要能啃上一口就立马长生不老、身价倍增。”

  “你不信看看,但凡路宽跟哪个小记者吵起来了,后者立马就能接到大报社的邀约。”

  小女友看着一屏幕的谬论咬牙切齿:“哪怕他们的口水能沾到他一点,就能有跟主子摇尾乞怜的资本了,可恶至极!”

  刘晓丽本来也同仇敌忾得很,不过被大闺女这一通凌厉的措辞搞得有些发蒙。

  只要什么事跟路宽一沾边,她好像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提刀穿过电脑砍了这些渣滓。

  老母亲跟张纯如对视了一眼,两人背着键盘女侠咧嘴笑了笑,暗道小儿女的有趣。

  张纯如对这些小场面不太担心,这些对比她当年遭到的厄难,只能说小巫见大巫。

  她对路宽的信心也太强,知道以他的斗争经验之丰富,肯定早有了预案。

  “茜茜,不要着急,犯不着跟他们生气。”

  她走近拍拍刘伊妃的肩膀:“骂电影难看又不用负法律责任,这些人的尺度都是拿捏好的,你生气也没用。”

  刘晓丽疑惑道:“这帮人就不怕打脸吗?之前香江那些人被打的还少吗?”

  小刘转身无奈道:“不要脸的人难道害怕打脸吗,如果《历史的天空》票房回暖或者最后拿了大奖,他们顶多被嘲讽几句罢了,电脑一盖什么影响都没有。”

  “但是现在唱衰、恶评,可是能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一些观众的啊,毕竟普通网民不全都是理智的人。”

  张纯如点着屏幕上的名字:“这个朱大珂好像跟小路很不对付嘛,我记得上次我在北美看《塘山》,国内网站就有他的评论。”

  小刘俏脸微寒,面目清冷:“老贼,早晚必杀之。”

  刘小驴说着转身看向屏幕:“我来看看这厮又放什么屁。”

  “哈哈哈!”刘晓丽被女儿又萌又凶的样子逗得乐不可支:“把你那花木兰的味儿收一收,怪不得王敬松给你取这个外号呢。”

  张纯如和刘伊妃略览着朱大珂影评。

  见鬼,他可能连电影都还没看到,因为外网的一些恶评和票房数据就已经忍不住跳出来了。

  《路宽的“电影工业化”幻梦与泛亚电影学院的投机本质》——

  路宽的《历史的天空》看似高举历史正义旗帜,实则暴露了他对电影艺术的彻底背叛。

  影片以张纯如和金陵大屠杀为噱头,却用好莱坞式的煽情手法粗暴消费民族苦难,将严肃历史降格为廉价的情绪刺激。

  《楠方》的李主编从社会价值方面提出来三罪,我作为电影评论员,今天只讲电影专业的知识。

  路宽近年来高调鼓吹“中国电影工业化”,并创办所谓“泛亚电影学院”,试图将自己包装成中国电影产业的救世主。

  然而,细究其理论与实践,不难发现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表演,其内核仍是资本运作与个人品牌营销,而非真正的艺术探索或产业革新。

  路宽反复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电影必须学习好莱坞模式,追求大制作、高特效、全球化发行。然而,他的《历史的天空》恰恰暴露了这种思维的致命缺陷。

  而他所谓的“泛亚电影学院”,也只不过是精英俱乐部的生意经。

  表面上标榜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实则是一个以资源垄断为核心的精英俱乐部。

  学院招生标准模糊,课程设置浮夸,核心师资几乎全是路宽的商业伙伴。

  这种模式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人脉与资本的捆绑销售。

  从当年《异域》历史票房冠军的炒作,到《历史的天空》的“爱国叙事”,再到泛亚电影学院的建立,路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通过资本与舆论的双重控制,垄断中国电影的话语权。

  这种垄断最终会导致什么?看看好莱坞就知道了——

  六大制片厂的工业化体系固然强大,却也扼杀了独立电影的生存空间,使电影沦为流水线商品。

  路宽若真以好莱坞为榜样,那么中国电影的未来,恐怕不是崛起,而是同质化的深渊。

  相比于《楠方》的李贱盲,很显然朱大珂的评价更具杀伤力。

  因为普通网民对一部电影背后的弯弯绕绕知之甚少,朱大珂又一直站在中国电影的角度来叙事和评议,很容易被他各个学校的教授、博导的头衔蛊惑。

  “茜茜?”刘晓丽看着女儿半天不动,轻声喊了一句。

  刘伊妃面色如常地回头:“嗯,我没事儿,我先回房间了,下午三点就有人来化妆。”

  晚上是闭幕式红毯,虽然对比开幕式的明星大咖们已经少了一半,场面也没有前者盛大,但该准备还得准备。

  小刘跟张纯如等人暂别,回到房间打开自己的电脑,想了想登进了【洗衣机黑粉V群】(386章)。

  她是群主。

  刘小驴变身洗衣机黑粉群群主的经历也相当传奇。

  2003年卓韦爆出路老板洗衣机的形象外号,网络上遍布着他跟各路女星的暧昧往事。

  刘伊妃用【轧路姬】的小号在博客网的一个博主帖子后留言,该娱乐博主有一个《洗衣机探花系列》,历数了跟他有过传闻和暧昧的各路女星。

  小刘在其中一条有关范兵兵的探花侦探贴下留言,勘误了洗衣机跟范兵兵的某次接触地点错误。

  然后就入群了。

  在提供了她浩如烟海的给调侃、抨击洗衣机的帖子的回复和点赞记录后,群里的黑粉们都自叹不如。

  果然黑子比粉丝还要长情,怎么会有人能这么恨洗衣机?

  她恨的是洗衣机的风流。

  于是搞笑女刘伊妃就常驻此群了,偶尔提供一些娱乐圈里的小彩蛋、小八卦,甚至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照片。

  对她来讲没什么大不了,对黑粉群的网友们而言,却切实地有了一个直击娱乐圈的窗口。

  自此上位。

  【一路黑到底】:群主MM最近在忙什么,好久没冒泡了!

  【轧路姬】:当然忙着骂洗衣机啊,最近他不是有新电影上了吗?

  【拔洗衣机水管】:俺也一样!

  【一路黑到底】:俺也一样!

  【杀路狗抢茜茜】:俺也一样!

  小刘想了想,试探道:最近有人联系你们吗,之前不是听说偶尔有可以拿钱的那种单子?

  【一路黑到底】:群主MM想接单子吗,你博客网粉丝二十多万,单价要比我们高很多的!

  【轧路姬】:有这想法,最近有点缺钱,是怎么操作?

  【一路黑到底】:根据你粉丝数的单价不一样,你最好养几个群,从你微博上吸点路宽的黑粉到群里。我现在手里有七八个大群,单价每条1到3毛钱,日结,你抽成就行。

  【拔洗衣机水管】:我手里有二十多个大群,这几天先造势,等他们回国首映。不过这几天微博和博客网封得好狠,真是洗衣机的好狗。

  2008年的企鹅群人数最多500,已经成为了水军的最小组织单位,手下掌握几个大群,赚点儿零花钱是够了。

  电脑前的轧路姬冷笑连连,继续套话。

  既然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拿出来总归是个证据,能缓解一下男友的压力。

  这个黑粉V群成立的时间太早了,人员来来去去,小刘莫名其妙就混成了群主。

  现在留下来的大多是因为吹水和情怀,里面很多都已经成为兼职的水军大都督。

  聊天框里,路老板的黑粉们五花八门地给他们心目中的群主MM提供行业内幕。

  譬如最底层的学生、下岗职工组成的群体单价最低,只有不到3毛线;

  但是具备一定文字能力,可以不拘泥于模版发帖,行文带有一定煽动能力的,每条是0.5到2元;

  最高级的是定制服务,针对企业和正府的重大负面新闻,像【轧路姬】这样二十多万粉丝的小博主,就是一事一议了。

  还有各种买肉鸡的操作、最早期版本的自动顶帖机、评论生成器。。。

  各种光怪陆离的操作把刘伊妃看呆了。

  她一边套话一边截图发给杨思维,后者是现在问界和博客网、微博的主要沟通桥梁。

  【一路黑到底】突然打字:刚刚接到个大单啊,柏林那边再过几个小时就颁奖了,有大金主定制8毛一条的高价。

  群里瞬间鼓噪起来,都在问什么情况。

  【一路黑到底】:如果没获奖,还是按照之前的模版,讲他贩卖爱国情怀,吃人血馒头;

  如果拿到奖了,就说他给电影节评委行贿、从内地人身上赚钱塞给外国人、说路宽和女朋友已经移民美国,赚这一笔国难财就要跑之类,金主有模版的。

  需要的私我,不过我要抽成哈。。。

  黑粉群一阵鼓噪,利字当头,暂时没人再管刘伊妃这个群主MM了。

  小刘看得太阳穴青筋直跳,一字一句地截图发给杨思维,又私聊了【一路黑到底】等人进了他们的黑粉群,美其名曰学习取经。

  接着把群里所有人的企鹅号都截图留存,这都是找后账的线索,说不定到时候就有污点证人。

  她全神贯注地收集完所有信息,这才幽幽地在群里发了一句话。

  【轧路姬】:其实,我是刘伊妃。

  群里先是一片死寂,然后各种大笑搞怪表情“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话,跟路宽对她说“我是秦始皇”差不多。

  【拔洗衣机水管】:其实,我是洗衣机。

  【一路黑到底】:俺也一样!

  【杀路狗抢茜茜】:俺也一样!

  看看这些黑子的嘴脸,既恨洗衣机,更恨自己不是洗衣机。

  内地首富,还有个国色天姿的天仙女友,简直叫人嫉妒地发狂。

  2008版的企鹅群已经带视频功能,但不是群视频,不过个人开视频,其他群友可以看到。

  刘伊妃见众人还是表情乱飞地调侃,打开了自己的视频,怼脸和黑粉们搞了个线上见面会。

  见鬼,亲粉丝都没这个待遇。

  “Hi,大家好啊。”

  “你们调侃调侃就算了,不要拿钱做这种事情,都散了吧。”

  语气淡然地讲了两句话,前后不过几秒钟的功夫,旋即挂断,合上电脑。

  这帮黑粉其实一开始也只是娱乐,只不过随着博客号的粉丝数涨了起来,慢慢被有需求的甲方盯上。

  看了看时间,路宽去跟欧洲片商洽谈卖片应该快要回来了,刘伊妃又雀跃地去洗了把脸,准备配合待会儿的妆造团队。

  只不过她这电脑的开阖之间,黑粉V群里的五百人,在五百个显示屏前默然无语。。。

  我看到了什么?

  刚刚发生了什么?

  这真的是刘伊妃本人啊!国内第一小花啊!就这么水灵灵地出现在我们的屏幕里了?

  还跟我们打招呼。

  虽然,但是。。。

  她真的好美啊!

  谁说洗衣机心胸宽广,从不跟黑粉为难的?

  就为了抓我们几个小喽啰,都能派自己女朋友在这个破群卧底了三四年。

  神经啊!

  【拔洗衣机水管】退出【洗衣机黑粉V群】。

  【一路黑到底】退出【洗衣机黑粉V群】。

  【杀路狗抢茜茜】退出【洗衣机黑粉V群】。

  。。。

  像是年轻嫖客上三楼,这个群里的黑粉们瞬间清空了弹夹,只剩下这位群主MM了。

  小刘的警告还是有用的,这帮人估计自己已经被锁定,纷纷把单子拒掉,打算蛰伏一段时间。

  ——

  刚刚走到宾馆楼底的路宽接到庄旭的电话。

  “动作够快的啊!我们还准备上咱们自己的大部队呢,对方的老巢都被你找人端了?”

  “啥?”

  路老板有些懵逼,你是在聊什么二战的经典战役吗?

  庄旭也反应过来了:“不是你安排一个什么【轧路姬】的潜入华艺他们找的水军群里的吗?有个500人的大群,里面都是水军大都督。”

  “小的一个人有七八个群,大的有几十个,都被掀了个底朝天,业内震惊啊!”

  杨思维跟他沟通的时候没多提什么,只是抓紧提供证据,准备来一波反水军公关,压一压《楠方》、朱大珂等人掀起的舆论风暴。

  “好了,先不跟你说了,我先安排人发帖,迟点联系。”

  路宽后知后觉地有些反应过来,听着刚刚庄旭说的那个叫【轧路姬】的ID,怎么这么熟悉呢?

  直到他开门看见惊喜的小刘,突然反应过来有次看到她电脑里的自动登录账号,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轧路姬】是你?”

  “你都知道啦?”

  小刘手里捧着一颗红苹果啃得欢实,这是她为了红毯礼服提前吃的晚餐。

  午后的阳光透过纱帘洒在房间里,将她的发梢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晕,刘伊妃小松鼠一样一样几口吃完,将果核一个抛物线丢进垃圾桶。

  随即像只轻盈的云雀般扑进他怀里,真丝睡裙的裙摆扬起温柔的弧度:“还不夸我?”

  “夸你?”路老板的思维何其缜密,狐疑地看着她:“你怎么会出现在水军大本营?还是黑粉群?”

  “潜伏啊。”刘伊妃义正词严:“我好几年前就警告过你,不要乱搞男女关系,把自己的名声都坏掉了。”

  “你又不听咯,我只有孤军深入,就是为了哪一天能粉碎他们的阴谋!”

  洗衣机也懒得刨根问底,想来是小女孩子年轻时的某些小把戏罢了:“好吧,记你一功,翠平同志!”

  又像地下党接头一般紧紧握着她的手:“今天晚上当牛做马,就算把床给睡塌!我也要报此大恩!”

  小女友的笑逐颜开顿时收敛了几分,悻悻地抽出自己的手:“这个。。。那倒不必,我不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

  路老板眼睛一瞪:“那可不行!”,随即就想对着娇憨的软萌妹子轻薄一二。

  刘伊妃害怕他又要擦枪走火,忙不迭地丑拒:“你老实点!”

  “这么多人唱衰我们,你一点都不担心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路宽大喇喇地坐在沙发上:“这些人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想黑我又不敢使劲,只能搞些擦边的小动作。”

  小刘傲娇道:“等你晚上拿了金熊,在台上好好嘲讽一下这帮红眼病。”

  “那不行,那多扫兴,他们怎么配出现在这样的时刻。”

  刚刚还坚定丑拒的小刘终究没逃脱毒手,被洗衣机搂过来怜爱了一番:“今晚希望能看到你站在台上,我看刘阿姨是要当场哭出来的。”

  小刘弯了弯嘴角:“嘿嘿,我还没想这么多,随缘~~~”

  敲门到场的化妆师打断了情侣间的对话,路宽自顾自去看内地掀起的舆论风暴。

  之前《楠方》和朱大珂等人、以及内地商业对手搞出来的大阵势他有所耳闻,不过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是这些人的尺度都拿捏地极好,不会因为自己的奥运总导演身份犯禁,也充分发挥了癞蛤蟆趴脚面的作用,暂时抓不到他们的痛脚。

  二是柏林影展和奥斯卡尘埃没有落定,在已经获得几个风向标和重要提名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被这些人鼓噪几句也没什么大不了,至少能说明自己在国内还不是一手遮天,等博客网一系回归时也能少些来自某处的忌惮。

  加上这一次在柏林又把赛博妲己下面两年的厚积薄发也安排好了,《流浪地球》物归原主。

  国内电影工业化势在必行,就从他手中一砖一石地盖起这栋高楼,无论朱大珂如何犬吠,这些老帮菜迟早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不过刘伊妃演的这出《敌营十八年》真叫人啼笑皆非,算是不大不小地帮上个忙了。

  至少能叫敌人的气焰别那么嚣张。

  屏幕里,博客网一系的嫡系部队已经在全网发力了,属于官方水军,轻易不会动用。

  作为平台,面上总是不能有明显倾向的。

  所以这些年即便博客网跟问界处得就跟亲兄弟似的,但因为博客网上从来不乏洗衣机的美名和丑闻,用户们也都没有太过怀疑网站的立场。

  否则洗衣机的风流韵事、和刘伊妃当年的“825伊妃事变”的视频就不会流传得这么广了。

  小刘卧底取得的聊天记录,包括水军报价单、话术模板、金主交易线索等被整理成册,微博和博客网发布公告,正大光明地开始封禁水军言论和帖子。

  这里面很多都是博客网顶级的计算机团队,从刘伊妃提供的几百个企鹅号背后挖出来的。

  这会儿国内水军还在起步阶段,后世被明确界定为“非法经营罪”的水军行为此时游走在法律边缘,那问界的红客们渗透进这些账号背后,获取一些真实的有利证据,也不算太过越界。

  随即卓韦的一条紧跟时事的热帖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起底反路联盟的资本局》。

  文章语焉不详地揭露了问界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如何在这一轮影片疑似滑铁卢的情况下,遭遇到对手的商业狙击。

  包括但不限于近期光线和伯纳的越走越近,吸引全盘北上的香江导演;

  华艺、澄天等疑似通过Alispace等平台资助水军,试图打压问界系文化产业布局。

  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虎视眈眈的互联网企业们。

  文章背后,卓韦给出了所有人共同的疑问:

  这一次全网有预谋的看衰似乎只是开胃小菜。

  沧海横流,方向英雄本色,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大形势下,在内地商业对手模仿、进逼的紧张态势下,问界控股能否继续屹立不倒?

  让我们拭目以待。

  路老板看着光怪陆离的互联网颇感梦幻,又回头看了眼正在化妆的刘伊妃

  化妆师正专注地为刘伊妃描摹眼线,细密的睫毛在光影中微微颤动,像蝴蝶振翅般轻盈。

  这对情侣的目光在化妆镜中相遇,小刘清亮的眸子在妆笔下愈发灵动,眼尾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娇俏,又藏着几分狡黠。

  两人极有默契地粲然一笑,路老板走出阳台,二月的风裹挟着冷冽,却吹不散这座城市的厚重与生机。

  勃兰登堡门在日光中巍然矗立,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繁华在此交织。

  仿佛一面无声的旗帜,见证过无数兴衰荣辱,却依然傲然挺立。

  远处,柏林电影节的巨幅海报在风中猎猎作响,《历史的天空》主演们的面孔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宣告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想到即将到来的五月、八月,想到即将面对的与人斗、与天斗,路宽心中豪情顿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最新章节,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