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殷淑一味的纠缠,照儿却是勾起了顾经年的好奇心,且在他好奇心最强的时候突然告辞而去,当然更能让他在意。
后来,殷淑又说了许多,顾经年听得漫不经心,脑中始终思考着照儿的身份。
“郡主,天色不早了,你再不回去,信王要担心了。”
“他才不会担心。”
等顾经年再一次下了逐客令,殷淑终于怏怏起身离开。
她有些欲言又止,几次打算开口以某个话题吸引顾经年的注意,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出了顾宅,她脸色就冷下来,露出忿愤之色,回家之后则直奔殷誉成的卧房。
“爹!”
“何事?”
殷誉成还没睡,正在作画。
他在绘画一道上造诣极高,尤其擅长画美人,此时在画的正是凤娘,竟真以笔墨勾勒出了她的风韵。
他听说凤娘喜欢弹琴,想必也是一个爱好艺术的高雅女子,必然会很喜欢他的画。
殷淑入内,却是一把拉住殷誉成的胳膊,让他停下来听自己说话。
“我今日快被殷婉晴那个平庸货给气死了!”
“你与她闹别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必跑来与我说?”
“爹是不知道,她看上顾经年了。”
殷誉成略感惊讶,道:“义弟已有裴姑娘。”
“他们又没成亲,且裴念在雍国无亲无故,没有娘家支持,以殷婉晴的身份,还不是说抢就抢?”
这是殷淑自己的心思,套在旁人身上也是自然而然。
殷誉成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东宫若如此,未免有损声誉。”
话虽如此,他目光还是略微凝重了些。
声誉对于东宫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经年是顾北溟的儿子,且有一身超凡异能。
他搁下笔,坐下,道:“你仔细与我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殷婉晴与裴念在阅微书院是同窗,她故意结交裴念,接近顾经年……她天赋平庸,却一肚子坏水,到最后也不告诉顾经年他的身份,让他猜。我看她这两年,专学着怎么当勾引男人的狐狸精了。”
殷誉成原本认为他那义弟如木石一般、难以被女色所惑,此时听着,却也能感受到殷婉晴有些手段,不由皱了皱眉。
“我本想告诉顾经年她的身份,又怕遂了她的意,你说我该怎么办?”
殷淑说到后来,也忘了掩饰她的小心思。
直到殷誉成转过头来,看了她半晌。
“爹?怎么了?”
“你看上顾经年了?”
殷淑倒也不纠结,干脆承认了,道:“不错,因为我与爹有一样的天赋。我一见他,便感知到了他是……”
“真的?!”殷誉成不等她说完便问道。
“真的。”殷淑坚定地点了点头。
“好啊!”
殷誉成大喜,起身,拍着她的肩感慨道:“不愧是我的女儿,有如此天赋,你怎不早与我说?”
“他是爹义弟,又有心上人……”
“那又如何?殷氏天赋的传承才是第一要事,放心,爹一定会助你得偿所愿。”
这一刻,殷誉成浑然忘了他说过的“君子不夺人所好”,也忘了他曾反复叮嘱顾经年不能辜负裴念。
那本就只是出于他对别人的严格要求,以及对自己的美好寄托罢了。
殷淑倒是没想到殷誉成会这么支持她,不由问道:“爹,你打算怎么做?”
“顾经年与我义气深重,我亲自与他说,自然不成问题。”
殷誉成颇为自信,接着,以欣慰的目光看着殷淑,道:“你长大了啊,也终于有看得上的夫婿了。”
“可我觉得,他好像没那么喜欢我……”
“不必担心,你打扮打扮,温柔一些,与他多聊聊天,熟悉了,他自然会体会你的好。”
殷誉成回想起与凤娘一路走来的历程,感触良多,谆谆教诲了几句。
他打算找个时机,带着凤娘一起,上门向顾经年提出此事。
————————
顾宅。
敲门声响了一会,裴念才打开门,见顾经年站在门外,给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我进来说吧。”
顾经年也不客气,侧身入内,顺手栓上了门,用秘密语言问道:“你那位朋友,是何身份?”
“不急,回头再谈吧。”
“为何?”
“我不想告诉你。”
裴念学着顾经年往日的淡定语气,道:“我也想试试我行我素,我也不太信任你,怀疑你会害我,诸如此类吧。”
听着这种讥讽,顾经年有些无奈,道:“你不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人。”
“无所谓,我再大气,你也不可能凡事与我商量。”
裴念说着,自绕过屏风,躺在榻上,准备入眠。
于是,顾经年也过来躺下。
难得的是,他依旧没有死皮赖脸纠缠的姿态,表现出的是一种十分“自我”的坦然。
他想知道那个照儿是谁,于是就来问裴念,见裴念有气,就耐心等她气消,如此而已。
就好像他会在退了与沈灵舒的婚事之后,开口请沈灵舒帮忙。
他无意去遮遮掩掩他的想法意图,也没去顾及旁人的情绪、礼数,有时显得狂妄、显得不顾及别人感受,倒也不虚伪。
“我洗过了。”顾经年道。
“你不是要分房住吗?”
“我忍一忍。”
裴念气极,反而无语地笑了一声,熄了烛火,闭上眼。
“其实,我大概能猜到她的身份。”顾经年道,“但还是想与你确认一下。”
“那你猜。”
“她与殷淑认识,且殷淑分明是不忿于她,却有所隐忍,可见她地位更高。能高于亲王之女的,不是太子之女,便是皇帝之女了。”
裴念不答,像是睡着了。
顾经年当她默认了,继续问道:“东宫?”
“她很了解这宅院里的情况。”
“知道了。”顾经年道:“你在学堂第一天就与她交识,是她主动接近你?”
裴念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道:“没那么复杂,我与她……是志趣相投。”
“好吧。”
顾经年不得不承认,在接近雍国东宫这件事上,裴念比他做得好一些。
————————
月沉日升,晨光明媚。
几只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顾经年终于又去了阅微学堂。
他当然不想去,可东宫既然督促他好好当一个质子,暂时也只能听着。
让他有些没想到的是,到了阅微学堂,他竟是进不了知行堂了。
因告假太多天,错过了旬考,他被调到了致识堂。
不同于崇经书院那种相对松散的授课方式,阅微学堂似乎很喜欢根据成绩把弟子排为三六九等,在顾经年看来未免太过功利了。
颇可喜的是,他在致识堂遇到了张小芳。
张小芳正坐在最后一排的矮案后面,认真地把她的书本与笔墨纸砚摆开,感到有人坐在她旁边,一转头见是顾经年,吓了一跳。
“怎么了?”
“公子,你怎么在这?”
“不好吗?”
张小芳小声问道:“公子,你以前不是崇经书院的弟子吗?”
“所以呢?”
“和我一起读书,多……羞愧啊。”
她最后几个字收了回去,几乎没发出声音,但顾经年还是听到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那有什么,也许你以后成大儒了,我还只会在天上飞来飞去。”
“上课了。”
说话间,已有先生入堂,张小芳马上正襟危坐,仔细听讲。
顾经年也听了一会儿,发现致识堂讲的只是一些蒙学之类的东西,怪不得张小芳能过来。
只是雍国的蒙学与瑞国有很大的不同,瑞国讲礼,小孩遇到事情,首先是尊重长者,雍国讲理,让小孩从小就辨是非对错。
想必以后答雍国的卷子,受过崇经书院教导的顾经年,还真未必能比张小芳答得好。
至于裴念,居然能答得尽善尽美,当然是早就做了功课的。
顾经年想到这里,反而微微蹙眉。
他意识到,裴念恐怕是多做多错了。
她太要强,想当雍国的官,更想当好一个间谍。
可一个瑞国的开平司缉事,为何能完美地回答出雍国的卷子,而这卷子理念与瑞国完全不同?
不说旁人,那个“照儿”甚是聪明,岂能不察觉出来?
————————
明德堂。
裴念还在翻书,照儿忽然附到她耳边问了一句。
“听说,你们昨夜同房了?”
裴念很不适应,好在她很冷静,也不反驳,只道:“你能不再监视我们吗?”
“此事我说了不算。”照儿道,“他是质子,你们又是才从雍国过来,此举在情理之中,想必你们也能理解。”
“理解。”裴念道:“但我更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兄长也是这般说的,我昨夜问了他对你们的看法。”
裴念静待下文,照儿却不再说了,转头认真听课。
是日,两人再有交谈,则只是如往常一样谈些学术见闻。
放学后,顾经年还是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与裴念、张小芳一起回家。
走时,他向照儿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昨夜他分明还对她的身份感兴趣,隔了一日,他却变得克制淡定又不失礼数,这倒是完全出乎了照儿的预料,她本以为他会追问她许多,甚至再邀她一叙。
于是她难免好奇顾经年莫非已打听到了什么。
那边,顾经年回家后,问起裴念今日的情况,待听得照儿那几句话,他提醒了裴念一句。
“他们恐怕是对你起疑了,想让你交个投名状。”
后来,殷淑又说了许多,顾经年听得漫不经心,脑中始终思考着照儿的身份。
“郡主,天色不早了,你再不回去,信王要担心了。”
“他才不会担心。”
等顾经年再一次下了逐客令,殷淑终于怏怏起身离开。
她有些欲言又止,几次打算开口以某个话题吸引顾经年的注意,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出了顾宅,她脸色就冷下来,露出忿愤之色,回家之后则直奔殷誉成的卧房。
“爹!”
“何事?”
殷誉成还没睡,正在作画。
他在绘画一道上造诣极高,尤其擅长画美人,此时在画的正是凤娘,竟真以笔墨勾勒出了她的风韵。
他听说凤娘喜欢弹琴,想必也是一个爱好艺术的高雅女子,必然会很喜欢他的画。
殷淑入内,却是一把拉住殷誉成的胳膊,让他停下来听自己说话。
“我今日快被殷婉晴那个平庸货给气死了!”
“你与她闹别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必跑来与我说?”
“爹是不知道,她看上顾经年了。”
殷誉成略感惊讶,道:“义弟已有裴姑娘。”
“他们又没成亲,且裴念在雍国无亲无故,没有娘家支持,以殷婉晴的身份,还不是说抢就抢?”
这是殷淑自己的心思,套在旁人身上也是自然而然。
殷誉成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东宫若如此,未免有损声誉。”
话虽如此,他目光还是略微凝重了些。
声誉对于东宫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经年是顾北溟的儿子,且有一身超凡异能。
他搁下笔,坐下,道:“你仔细与我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殷婉晴与裴念在阅微书院是同窗,她故意结交裴念,接近顾经年……她天赋平庸,却一肚子坏水,到最后也不告诉顾经年他的身份,让他猜。我看她这两年,专学着怎么当勾引男人的狐狸精了。”
殷誉成原本认为他那义弟如木石一般、难以被女色所惑,此时听着,却也能感受到殷婉晴有些手段,不由皱了皱眉。
“我本想告诉顾经年她的身份,又怕遂了她的意,你说我该怎么办?”
殷淑说到后来,也忘了掩饰她的小心思。
直到殷誉成转过头来,看了她半晌。
“爹?怎么了?”
“你看上顾经年了?”
殷淑倒也不纠结,干脆承认了,道:“不错,因为我与爹有一样的天赋。我一见他,便感知到了他是……”
“真的?!”殷誉成不等她说完便问道。
“真的。”殷淑坚定地点了点头。
“好啊!”
殷誉成大喜,起身,拍着她的肩感慨道:“不愧是我的女儿,有如此天赋,你怎不早与我说?”
“他是爹义弟,又有心上人……”
“那又如何?殷氏天赋的传承才是第一要事,放心,爹一定会助你得偿所愿。”
这一刻,殷誉成浑然忘了他说过的“君子不夺人所好”,也忘了他曾反复叮嘱顾经年不能辜负裴念。
那本就只是出于他对别人的严格要求,以及对自己的美好寄托罢了。
殷淑倒是没想到殷誉成会这么支持她,不由问道:“爹,你打算怎么做?”
“顾经年与我义气深重,我亲自与他说,自然不成问题。”
殷誉成颇为自信,接着,以欣慰的目光看着殷淑,道:“你长大了啊,也终于有看得上的夫婿了。”
“可我觉得,他好像没那么喜欢我……”
“不必担心,你打扮打扮,温柔一些,与他多聊聊天,熟悉了,他自然会体会你的好。”
殷誉成回想起与凤娘一路走来的历程,感触良多,谆谆教诲了几句。
他打算找个时机,带着凤娘一起,上门向顾经年提出此事。
————————
顾宅。
敲门声响了一会,裴念才打开门,见顾经年站在门外,给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我进来说吧。”
顾经年也不客气,侧身入内,顺手栓上了门,用秘密语言问道:“你那位朋友,是何身份?”
“不急,回头再谈吧。”
“为何?”
“我不想告诉你。”
裴念学着顾经年往日的淡定语气,道:“我也想试试我行我素,我也不太信任你,怀疑你会害我,诸如此类吧。”
听着这种讥讽,顾经年有些无奈,道:“你不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人。”
“无所谓,我再大气,你也不可能凡事与我商量。”
裴念说着,自绕过屏风,躺在榻上,准备入眠。
于是,顾经年也过来躺下。
难得的是,他依旧没有死皮赖脸纠缠的姿态,表现出的是一种十分“自我”的坦然。
他想知道那个照儿是谁,于是就来问裴念,见裴念有气,就耐心等她气消,如此而已。
就好像他会在退了与沈灵舒的婚事之后,开口请沈灵舒帮忙。
他无意去遮遮掩掩他的想法意图,也没去顾及旁人的情绪、礼数,有时显得狂妄、显得不顾及别人感受,倒也不虚伪。
“我洗过了。”顾经年道。
“你不是要分房住吗?”
“我忍一忍。”
裴念气极,反而无语地笑了一声,熄了烛火,闭上眼。
“其实,我大概能猜到她的身份。”顾经年道,“但还是想与你确认一下。”
“那你猜。”
“她与殷淑认识,且殷淑分明是不忿于她,却有所隐忍,可见她地位更高。能高于亲王之女的,不是太子之女,便是皇帝之女了。”
裴念不答,像是睡着了。
顾经年当她默认了,继续问道:“东宫?”
“她很了解这宅院里的情况。”
“知道了。”顾经年道:“你在学堂第一天就与她交识,是她主动接近你?”
裴念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道:“没那么复杂,我与她……是志趣相投。”
“好吧。”
顾经年不得不承认,在接近雍国东宫这件事上,裴念比他做得好一些。
————————
月沉日升,晨光明媚。
几只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顾经年终于又去了阅微学堂。
他当然不想去,可东宫既然督促他好好当一个质子,暂时也只能听着。
让他有些没想到的是,到了阅微学堂,他竟是进不了知行堂了。
因告假太多天,错过了旬考,他被调到了致识堂。
不同于崇经书院那种相对松散的授课方式,阅微学堂似乎很喜欢根据成绩把弟子排为三六九等,在顾经年看来未免太过功利了。
颇可喜的是,他在致识堂遇到了张小芳。
张小芳正坐在最后一排的矮案后面,认真地把她的书本与笔墨纸砚摆开,感到有人坐在她旁边,一转头见是顾经年,吓了一跳。
“怎么了?”
“公子,你怎么在这?”
“不好吗?”
张小芳小声问道:“公子,你以前不是崇经书院的弟子吗?”
“所以呢?”
“和我一起读书,多……羞愧啊。”
她最后几个字收了回去,几乎没发出声音,但顾经年还是听到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那有什么,也许你以后成大儒了,我还只会在天上飞来飞去。”
“上课了。”
说话间,已有先生入堂,张小芳马上正襟危坐,仔细听讲。
顾经年也听了一会儿,发现致识堂讲的只是一些蒙学之类的东西,怪不得张小芳能过来。
只是雍国的蒙学与瑞国有很大的不同,瑞国讲礼,小孩遇到事情,首先是尊重长者,雍国讲理,让小孩从小就辨是非对错。
想必以后答雍国的卷子,受过崇经书院教导的顾经年,还真未必能比张小芳答得好。
至于裴念,居然能答得尽善尽美,当然是早就做了功课的。
顾经年想到这里,反而微微蹙眉。
他意识到,裴念恐怕是多做多错了。
她太要强,想当雍国的官,更想当好一个间谍。
可一个瑞国的开平司缉事,为何能完美地回答出雍国的卷子,而这卷子理念与瑞国完全不同?
不说旁人,那个“照儿”甚是聪明,岂能不察觉出来?
————————
明德堂。
裴念还在翻书,照儿忽然附到她耳边问了一句。
“听说,你们昨夜同房了?”
裴念很不适应,好在她很冷静,也不反驳,只道:“你能不再监视我们吗?”
“此事我说了不算。”照儿道,“他是质子,你们又是才从雍国过来,此举在情理之中,想必你们也能理解。”
“理解。”裴念道:“但我更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兄长也是这般说的,我昨夜问了他对你们的看法。”
裴念静待下文,照儿却不再说了,转头认真听课。
是日,两人再有交谈,则只是如往常一样谈些学术见闻。
放学后,顾经年还是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与裴念、张小芳一起回家。
走时,他向照儿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昨夜他分明还对她的身份感兴趣,隔了一日,他却变得克制淡定又不失礼数,这倒是完全出乎了照儿的预料,她本以为他会追问她许多,甚至再邀她一叙。
于是她难免好奇顾经年莫非已打听到了什么。
那边,顾经年回家后,问起裴念今日的情况,待听得照儿那几句话,他提醒了裴念一句。
“他们恐怕是对你起疑了,想让你交个投名状。”